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零二章 秘技:反复横跳

北邙,位于雒阳城北,即邙山。

山虽不高,但土厚水低,宜于殡葬,不仅有八座东周王陵,还有本朝开国皇帝的原陵,因此,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一处有名的葬地,王侯公卿皆选择魂归此处。

【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

陆离一行人提前来到邙山等待,此刻正驻足于从门阙到陵冢的神道上,只见一通穹碑冲天而起,直插云霄,其中“中兴世祖”四个赤金大字尤为明亮。

“相传,附近的百姓经常来此抚碑择吉问凶。”

潘明一边大量神道两侧的石雕,一边介绍道:“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若是能感觉自己摸到这四个字,那就是大吉之兆。”

闻言,姜胜与王黎均面露意动,想要上前试试。

这时,陆离收回视线,道:“现在时间尚早,你们两个要是感兴趣,就过去吧。”

按理说,经历过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陆离应该第一个上去,但他却没有动弹的意思。

因为这应该只是民间传闻,哪个寻常百姓能突破守陵卫士的封锁,近距离靠近此处?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姜胜、王黎二人无奈而归。

“无甚神异之处。”

“不如出去看看,或许两位皇子已经抵达了附近。”

他们已经在这里足足等待了小半个时辰,除了倒在地上的一队卫士外,并未看到大批人马活动的迹象。

看着天色渐白,潘明道:“我和姜胜去附近探查一番,你们两个守在这里吧。”

“好。”陆离点了点头。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所谓帝,是指史侯刘辩,何皇后之子、大将军之侄,最有资格登基的皇子,至于王,自然是董侯刘协。

演义之中,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诱杀,袁绍带兵杀入皇宫,致使南北两宫大乱,张让等人裹挟汉少帝和陈留王逃入北邙山,后来在面对董卓的兵马时,陈留王更加镇定,反观汉少帝,吓得连话都不会说,表现得更像天子,正应了那句“帝非帝,王非王”。

而千乘万骑走北邙,自然是指文臣武将赶到北邙山去找皇帝。

如今天子仓促驾崩,继任者究竟为哪位皇子仍未在朝堂上确立,狼顾天下英豪的董卓更是远在西凉,但闯宫之事已经发生,传国玉玺更是提前丢失,没人能笃定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历史已变得面目全非,跟演义更是对不上,但没过多久,事实就证明:陆离多虑了。

前去侦查情况的潘明带回来一名寺人,此刻正跪在神道之上,提心吊胆地等待发落。

毕竟十常侍中的大部分人习惯了养尊处优,哪怕是逃命,身边也得跟着人伺候,陆离面前的这人便是其中之一。

坦白来说,这家伙反侦查意识挺强,穿上了黔首百姓的衣服,颌下还粘着一缕胡须,但到底残缺之人,肤色异常苍白,尤其是那阴柔的气质,根本与下地干活的田舍汉扯不上关系。

正因为如此,一眼被潘明看穿,用刀锋抵着颈项,略微吓唬了两句,他就屁滚尿流地如实招出身份。

听得他是从北宫逃出来的寺人,料来必知皇子所在,因而,潘明直接把人掳走。

中途问了他如何逃出、兵力如何、是否有武将追随,这名寺人一一做了回答,不敢有任何隐瞒。

百十名羽林卫,近三十名身体强健的寺人,另外还有亲手杀死大将军何进的尚方监渠穆以及九名常侍。

陆离皱眉问道:“蹇硕呢?”

这名寺人吓得连头不敢抬,跪伏在地上,颤声回答:“上军校尉独自去了西园。”

“所为何事?”

“不知……”寺人感觉脖颈处一凉,忙道:“蹇硕拿了史侯以及董侯的信物,想必是去整合兵马,来邙山迎驾。”

袁绍只带走了自己的中军校尉部,以及典军校尉部,现在西园之内还剩下六部,而蹇硕是这支部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再加上有两位皇子的随身信物,恐怕真能调动大军前来。

陆离按下心思,又问:“你们是从何处逃出北宫?”

“供奉光武皇帝的香案下有一条密道,直接联通北邙山。”

听到这里潘明暗自点了点头,果然没有猜错,另外这条密道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这个时候,姜胜突然问道:“两位皇子在路上可曾说些什么,有何异常之举?”

话落,陆离等人纷纷看向跪在面前的寺人,汉少帝、汉献帝,这两人在后世都做过皇帝,眼下,天子也只会从他们中选出。

“这……董侯一路无言。”

“史侯呢?”

“小人不敢说……”

话还没说完,刀锋上便浸出一抹鲜红。

“史侯曾问,入宫的甲兵可是要另立新朝。”

众人一时失语,未来的天子这是记恨上他们了。

又过了一会儿,站在旁边的王黎见无话再问这个寺人了,随口道:“如何处置他?”

寺人听得此话,磕头如捣蒜,哀求道:“小人刚入宫没多久,没参与什么军国大事,在雒阳也一直严守法纪,无敢有扰民之为。”

“将军,饶命啊将军!”

经过一番观察,这寺人已猜出劫走自己的人是军中悍将,不然身手不会如此骇人。

陆离心中正在盘算着如何迎驾,听得哀求,便瞥了他一眼,吩咐王黎道:“能在人烟罕至的北邙遇到此人,也是有缘,既然如此……”

“留个全尸吧。”

王黎笑了笑,手起刀落,将这名寺人刺死,而后拖到神道旁丢下。

经此一役,两个皇子心中已经留下了阴影,表面上不显,可内里估计恨不得要把士人集团全部诛九族。

因而,潘明提议道:“这种情况下,想要将其迎回,几乎是难上加难,倒不如直接用武力抢夺。”

毕竟,十常侍再张狂,也不敢拿两位皇子的生死当做筹码。

至于被即将登基的天子记恨?

坦白来说,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就是光武皇帝从陵墓中爬出来都不管用。

再者说,一个坐在龙椅上的傀儡而已,要不是想拿高评分,必须参与各种历史大事、刷存在感,谁愿意去迎?

“大可不必这样。”陆离摇摇头,否定了潘明的提议,笑道:“事已至此,打着士人集团的旗号行事完全不管用了。”

潘明心思缜密,瞬间想到了陆离的另一层身份,脱口而出道:“你想直接表明边将的身份,撇开汝南袁氏单干?”

自本朝建立以来,一直是宦官与士人集团轮番掌权,其间偶尔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但也因为根基不深,如天外流星般一闪而过,比如何进。

因而,在各方势力的领头人看来,镇守边疆的武人根本排不上号,只能找一个山头依附。

换而言之。

谁也不会想到,雒阳变天之后,武人竟敢出来争夺权柄——

当初董卓入京,不管是大将军何进,还是太傅袁隗,虽然都看出他心怀野望,但也没太当回事。

毕竟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武人把持朝政的先例,因为,只要谁敢这么干,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可惜,董卓,董太师就是汉末最大的异数,说他蛮横无理吧,这家伙懂文人那一套,前期也伪装得很好,说他懂规矩吧,骨子里又信奉拳头最大,后期直接把桌子掀了。

当然,下场也不是很好,引得十八路诸侯讨伐,最终只能选择迁都长安。

正因为如此,潘明才会面带忧色,现在并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时机,并州军虽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但很难扛住天下豪杰,大概率跟董卓一个下场。

此外,董卓失去了上雒的机会,绝对会加入联军……

如此一来,三国剧情彻底崩溃,乱臣贼子董太师摇身一变成了勤王忠臣。

想想就很刺激!

与潘明不同,姜胜与王黎心中在想:把一个世界的发展弄得偏移预定轨道,不比抢夺什么传国玉玺更能获得校长认可?

“士人集团失去了大义。”陆离回顾身后光武帝的陵寝,缓缓道:“夜间,北军、虎贲等部血洗两宫,这个时候宫内怕是连一个活着的寺人都找不到了。”

虽然不知道他心中在打什么算盘,但潘明等人还是点了点头,以示附和。

身为亲历者,大家对昨夜宫中形式都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宫墙倒塌、宫门碎裂,甚至为了制作云梯,连道路旁的参天古木都被砍伐了许多,看上去萧瑟破败至极。

外围如此,就更别提内里了,袁绍、袁术两兄弟还能稍微收敛一下杀性,北军就不一样了,如同疯狗一般,几乎是见人就杀,很多在宫城内处理政务的大臣、夫子不得不脱衣解带,袒露下身才得以幸免。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大汉也就剩下十常侍,以及跟在两位皇子身边的几十名寺人了。

这样一看,阉党已经不能说是元气大伤,而是几乎快要绝迹了,还拿什么跟士人集团斗?

而在这种时刻,手握重兵、随时可以南下匡扶汉室的地方诸侯,主动派出使者来援,不正是雪中送炭吗?

最关键的是,这雪中送炭的对象不是阉党,他们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只要史侯同意,丁公立刻挥师勤王,至于讨伐何人?

自然是犯上作乱的北军了。

(汝南袁氏这棵参天大树一时半刻还倒不了,最多弃车保帅,牺牲一些党羽,然后再沉寂一段时间。)

听完陆离的分析之后,潘明也算明白了,董卓那一套太过野蛮了,不讲究,并州军会更加温和,就他们四人前去相迎,两位皇子再怎么多疑,也不会将之当成劫驾。

接下来就靠个人发挥了,说些漂亮话,反正十常侍没得选,也就蹇硕手中有点兵权,还不一定能全部调出来。

略作商议之后,一条可以影响朝堂格局的决定产生了:

为未来天子站台,跟士人集团打擂台。

而潘明则代表曹操跟袁氏划清界限,毕竟纵横一方并且手握大义的并州军,一旦亮明旗帜入京,绝对可以吸引更多的地方诸侯加入进来。

到那时,何愁不成事?

孟德公知道此事之后,不仅不会怪罪,反而会暗自庆幸——

要知道他麾下的典军校尉部,可是直接参加了血洗宫城之事,潘明代其前去迎驾,能助他洗白上岸。

与此同时。

仓皇出逃的两位皇子在羽林卫护送下,来到邙山一处庄园。

而庄主崔毅夜间梦到两轮红日坠于后院,瞬间被惊醒,赶紧披上衣衫出去查探,恰好撞见少帝等人。

“二少年谁家之子?”

其实,在看到身材魁梧的羽林卫之后,崔毅心中已经有了猜测,只不过不敢相信,两位皇子怎会仓惶沦落至此。

少帝没有回答,他在逃命的路上,只与蹇硕说了两句话,反倒是一直沉默的董侯开口道:“吾等乃天子嫡传血脉,夜间遭遇兵乱,逃难到此。”

兵乱?

崔毅并非普通黔首,其兄崔烈数年前曾任司徒,标准的士人一党,只不过他本人因不喜十常侍,选择了遁世不出,暗中关注朝政。

因而,视线在几十名面部阴柔的寺人脸上一凝,崔毅便猜出了原委,本欲为乱兵辩解、再斥责十常侍几句,但又哽住了。

不管怎样,两宫也是天子居所,带兵攻伐且将帝子逼至邙山,这罪名,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除非……

崔毅赶忙按下不敬之心,先不谈是否有实力将帝子控制住,要是真这么做了,他跟乱臣贼子何异?

一念至此,崔毅急忙下跪行礼,而后亲自搀扶少帝与董侯入庄,命仆人设酒杀鸡做食。

却说雒阳,城中百姓闻见血腥味冲天而起,人心惶惶,纷纷闭门不出,更不敢议论,而朝中公卿也是自顾不暇,命家中健仆打开私人武库,看护家小,同时在心中暗骂掌军之人。

至于袁家二兄弟,在合兵之后,亦不再克制,命令麾下士卒与北军一道,屠灭两宫,不仅寺人被杀,连女官也没能免灾。

只有尚书卢植和河南中部掾闵贡没有忘记本分,一路搜寻,终于觅得天子踪迹,追至邙山,在山庄下方,与陆离等人打了个照面。

卢植虽为尚书,但昔年却是统兵十万、平定张角之乱的大将,值此国难时刻,身上的杀伐雄烈之气几乎不做掩饰,见陆离四人出现在邙山,又披坚执锐,直接勒马向前,叱曰:“尔等何人?”

“典军校尉曹操麾下司马潘明,前来保驾。”

陆离不认识卢植,但潘明见过对方,事先提醒了一句,因而他没有托大,于道左下马,拱手道:“并州刺史麾下扬威将军陆离,特来保驾。”

换了一个特字,气氛瞬间不一样了。

事实上,身为尚书令的卢植知道大将军何进秘密调遣边将入京的事情,不仅没有追问,心中反而大喜。

他是当世大儒,名望、实力兼备,但从不结党营私,多次回绝太傅袁隗等人的拉拢,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忠于汉室。

眼下,十常侍乱国、士人集团大逆不道,却有一名边将主动前来迎接帝子,这说明什么?

其心向忠义!

可以引以为援。

念及此处,卢植亲自下马将陆离扶起,温声道:“既来保驾,便随老夫一同入庄吧。”

“老将军先请。”

陆离拱手再拜,态度愈发躬谦。

一是敬重卢植,对方文武双全,曾于缑氏山广收门徒:公孙瓒、刘备皆是他的弟子;二是替远在并州的主公刷好感,只要这位文道魁首点头了,边军入京一事,成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