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技术红利(6.2k)

手机的受众远比音乐播放器更多,更别说手机还能内置音乐播放功能。因此周新大方得让苹果去搞ipod zero,而没有选择使用自己的品牌去做这款十分具有未来感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ipod zero这种产品能够很好地构建用户的品牌认可度,小米做出小米mix全面屏的时候,是他们最有希望站稳高端市场的时候,因为初代的小米mix作为首款真全面屏手机非常惊艳。

只是小米后来的操作活生生把mix这个系列给玩的在小米各个产品条线里失去了特色、辨识度和用户认可度。

ipod zero发布后,销量迅速增长,短短两周时间内苹果的股价上涨了百分之三十,投资机构们开始重新关注苹果,关注这家曾经能够和微软扳手腕的老牌企业。

现在的苹果远远称不上巨头,乔布斯实际上想做和Mphone类似的智能手机,但是无奈于第一代ipod没有为苹果筹集足够的资金,而如果选择拿苹果股份去融资,市面上愿意出钱的金融机构很少。

周新的股份占比在40%,再去融资,愿意掏钱的好像只有周新,他再增持苹果股份就要逼近51%的控制线了,而其他金融机构要么会开出苛刻的条件,要么没办法给出让苹果满意的价码。

不得已之下苹果才会继续沿着音乐播放器的路子持续研发,而第一代ipod也不能说不成功,只是没有乔布斯预想的那样给苹果带来那么多利润。

第一代ipod全年八十万的销量,299美元的价格,也就是说全年2.4亿美元的营收,刨去成本和营销投入,利润有限。

今年情况又不一样了,ipod zero推出后金融机构们迅速上调了对苹果的预期,他们认为新一代的两款ipod产品能够为苹果带来超过十亿美元的营收。

在这样的预期下,苹果股价狂飙突进,成为这两周时间里涨幅最快的企业,周新作为苹果的第一大股东,也成为了最大的获益者。

光是苹果市值的上涨给周新带来的账面浮盈大概在5亿美元,金融来钱就是这么容易,不管在二级市场你是做短线交易还是长线交易,和实业相比它都是快钱。

服务业、制造业这种实体产业利润率是零甚至是亏损经营,他们为了把企业维持运转下去,经验或者信念告诉企业家们,在未来某一天能够赢得超额利润,他们都会坚持下去。

三星在存储芯片大跌的周期里逆势扩张,进一步压低存储芯片价格,逼迫竞争对手们纷纷倒闭,最终如他们预想的那样获得了超额利润。

对实体产业最重要的是维持运转,只要能够维持运转,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而从95年坚持到现在的苹果老员工们有种坚持下来拨云见雾的感觉。

如果说苹果的老员工们有种拨云见雾的感觉,那么新芯(华虹)的员工们感觉就是逃出生天。

之前在华虹,芯片制造用半死不活来形容毫不过分,整体芯片的大环境太差,尤其是存储芯片,存储芯片的市场价格已经跌去了百分之九十。

跌百分之九十不可怕,跌百分之九十还不是底才可怕,在这样的环境下三星逆势扩张,之前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三星都不怕,更别说现在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三星维持高资本支出,继续在存储芯片领域大打价格战。

搞的存储芯片价格比跳水还要夸张,此时和华虹合作的霓虹企业已经把存储芯片业务剥离出来和日立联手,创办了尔必达存储器。

华虹依赖的霓虹半导体尚且如此,更别说华虹NEC这种充其量算个半路领养的儿子了,NEC压根顾不过来。

只能放任华虹半导体自身自灭,存储芯片这条路显然是走不下去了,或者说不能单纯只走存储芯片这条路。

问题在于逻辑芯片又没有那么容易,把内存芯片的生产线改造成逻辑芯片的生产线这并不难,需要改动的地方很少。

存储芯片功能单一,只是存储模块的堆叠,设计容易制造也更容易。这是放在2000年前后的时候,当时的芯片制程还没有后来那么小,所以存储芯片制造要更容易,随着制程的减小,存储芯片的难点也开始凸显。

而逻辑芯片,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计规则,导致设计起来很复杂,生产也没有那么容易。

华国缺乏芯片设计的企业,更缺乏能够匹配华虹半导体工艺的芯片设计企业,像华虹最先进的0.18微米工艺,目前华国国内除了新芯科技外,能设计这个级别工艺芯片的组织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离商用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实验室产物不需要考虑成本和市场,相对会更容易。

这里提到存储芯片生产条线转逻辑芯片生产条线,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时候,三星就这么干过,并且大量这么做,他们在2012年一季度的时候改造了一条存储芯片生产线转为逻辑芯片生产线。并且在2012年二季度的时候大规模开始干这件事。

并且在芯片产业中,新建的芯片厂一般都是从内存开始做起,因为这种产品品种单一、数量巨大、工艺复杂,对设备的依赖较强,有利于新生产线迅速完成各环节的磨合。

成熟的芯片制造企业等内存做到一定程度以后,生产线打通了,设备运转正常了,就会慢慢从逻辑芯片转向设计复杂、品种多样的逻辑芯片。

新芯科技设计的核心产品,A1E芯片所涉及的制程要比华虹的更加先进,或者说更尖端,这就导致华虹半导体陷入尴尬的境地。

缺少市场,以现在的价格去生产存储芯片,属于是生产一片亏一片的钱。这对一家国企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我越生产越亏损,那我为什么还要生产存储芯片呢?

当时像华虹这些芯片产业国企的管理者们是缺乏逆势扩张思维的,没有在逆势扩张里获得过好处,亲自在河里走过一遭,是很难有这种认识。

站在上帝视角或者只是看资料,会觉得这么做天经地义,周期性行业嘛,得忍受下跌周期带来的亏损才能享受上涨周期的红利。

但是当真正看到账面上的亏损越来越大,同时你的竞争对手们还在不断扩产,上涨周期遥遥无期的时候,很少有管理者能够有这样的定力和坚持。

更别说像华虹这种性质的企业,也不是管理者说了算,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一个是没有人敢担责,另外一个是能拍板的人管不过来,想管的人没有这个能力。

在01年一季度的时候,短短两个月时间,128m内存芯片的单价从18美元跌到了0.99美元,这是何等的夸张。

甚至0.99美元都不是底,只是阶段性底部,在内存芯片价格暴跌的时候,三星继续宣布对现有P系列的代工厂进行扩产,128m的内存芯片最低跌到过0.7美元左右,这导致华虹的芯片生产条线2001年全年巨亏。

要不是芯片价格暴跌,新芯科技也没办法以超低的价格接受摩托罗拉在津门的两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

当然这对消费电子企业以及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内存芯片暴跌引发逻辑芯片代工价格下跌,要是Mphone把芯片生产和屏幕生产等全部打包给三星帮忙做的话,制造成本能够下探到150美元以下。

只是周新不想因为自己的存在让三星做大,像三星这种模式在无限低息资金的支持下,能够迸发出超强的潜力,周新不希望三星比原时空还要更强。

回到华虹,华虹一季度快结束的时候和新芯科技完成合作,合资成立的新芯(华虹),一完成调试后就陷入了满负载的运转中。

这里的满负载是基于当前情况下的满负载,而不是生产线本身的满负载,从内存芯片生产转到逻辑芯片上产上,需要有一个适应时间,不管是机器还是操作人员来说都是如此。

来自新芯科技的第一批蓝牙芯片订单足够保证新芯(华虹)的生产线满负载生产半年时间。

等到ipod zero和ipod2发布之后,新芯科技内部评估,光是苹果的蓝牙芯片订单就足够新芯(华虹)的这条生产线一直生产到整个生产条线设备损耗计提损失完。

芯片代工厂每年的成本大头在于设备损耗,一般设备七年之后账面价值就清零了。

“赵师傅,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说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了,自从被新芯接管之后,我感觉一天干的活比之前一个月还要多。”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张和赵师傅吐槽道。

原本他们白天都有很多时间能吐槽,现在几乎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能有功夫聊上几句了。

赵师傅作为华虹方面的技术主管,在整个8英寸生产线满负载运转的时候,他要做的事情比小张要多得多,压根没有时间像之前那样有事没事跟跑过来和他闲聊的小张扯上两句。

“难道不好吗?加班工资按照三倍发,更别说一和新芯合并之后工资至少都翻倍了。

新芯管理确实严格,但是他们开的待遇也是实打实的。”

小张感慨道:“周老板确实财大气粗,我终于知道在外企工作是有多爽了,算上加班工资我们一线工程师的工资都差不多能拥有一万了。

差不多都和IBM研究院一个水平了,即便只算普通工资,我们也是和英特尔一个水平。”

赵师傅好奇问道:“来来来,说说IBM、英特尔这些公司在华国办事处的待遇?

我倒是也有同学在IBM、微软这些地方,但是他们都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都工作了很多年,因为境遇不同待遇也天差地别,没办法作为一个参考系数。

另外纠正你一点,新芯可不是外企,人家纯纯的华国企业。”

小张犟嘴:“怎么不算外企了?周老板虽然是华国人,但是他的钱是来自阿美利肯,从资金来源上看,说新芯是外企毫不过分。

更别说他们的管理层大多都是阿美利肯华裔和拿了绿卡的华国人。”

赵师傅摆了摆手:“你不懂。”

小张见赵师傅没有和他辩论的意思,于是回答起刚刚对方提到的问题:“微软在燕京的研究院能够开到8k的月薪,然后ibm公司的月薪是5400,销售的话会和销售提成还有出差天数挂钩,算上出差提成能够达到7到8k的水平。

另外ibm的研究院能开到一万多,英特尔则是7k,不过英特尔在年底的时候会发双薪,但是好像英特尔只招研究生,ibm公司招本科生,ibm研究院也只招研究生。

微软研究院倒是招本科生。”

赵师傅说:“你倒是了解的挺清楚。”

小张有些不好意思:“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喜欢的高中女同学也即将从复旦毕业,她就想去外企,然后我帮她打听的。可惜她也没能进这些公司,我个第二工业大学的就更别想了。

不过现在新芯的待遇已经堪比英特尔、微软这种大公司了,如果换做是现在,我还未必能进来呢。”

赵师傅心里吐槽,换做是现在,你肯定进不来,以新芯的待遇,已经能招到交大复旦这个级别的毕业生了。

“所以有的时候命运很重要,有的人就是天生运气好,比如小张你。”

历史的进程无比重要,在新芯的带动作用下,整个华国的半导体产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迹象,光是2002年的上半年,张江高科园区规划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投资总额已经接近百亿美元了。

这百亿美元里周新投了有大概二十亿,其他的有华国官方层面的资本,有外资,也有少量民间资本。聚集了近百家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企业以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器件等配套企业,投资总额占到华国芯片产业的半壁江山。

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中除了新芯以外,还有11家,包括: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英特尔等。

浦东已成为中国大陆芯片产业的主力军。浦东芯片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了中国芯片的制造水平,使国内相关产业初步具备与全球同业竞争的能力。目前,中国大陆已投产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共5条,浦东有3条。

但是这5条8英寸生产线,津门的那两条8英寸生产线,其实也归总部在张江的申海企业管。

在周新的带动下,集群效应已经逐渐呈现效果,同时蓝牙芯片也让华国的芯片从业者看到了创新的力量。

“华虹有没有可能打造成新芯科技的模式?也就是类似三星的IDM垂直制造,芯片产业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测,全部华虹一手承包。”这是华国官方在调研华虹的时候提出的问题。

因为华虹和新芯科技的合作,属于国内首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成立子公司,子公司采取同股不同权的架构。

华虹拥有新芯(华虹)百分之八十的股权,但是只能享受分红和监督权,没有实际的管理权。

在成立后的首个季度,也就是2002年的第二季度,新芯(华虹)的数据相当亮眼,5月产能突破1万片,6月产能达到了3万片,产能拉满的情况下月产能能够达到五万片。

后来台积电在申海设置的8英寸工厂,其中两条生产线,一条是月产能35000片,另外一条则是月产能75000片。

其实之前华虹在行情好的时候,月产能也能达到5万片,但是那是内存芯片,逻辑芯片的难度要大于内存芯片。

而新芯设计的蓝牙芯片单片出厂价格在20美元,也就是说新芯以20美元的单价从华虹手里收蓝牙芯片,然后转手以50美元的价格卖给索尼和苹果。

在2002年的时候,全球主要的蓝牙芯片制造商剑桥硅无线电公司,他们的蓝牙芯片出厂价在8到10美元之间浮动。在新芯科技推出蓝牙芯片之前,剑桥硅生产的蓝牙芯片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索尼也是剑桥硅的投资者之一。在新芯的蓝牙芯片推出后,剑桥硅的估值暴跌了百分之七十,数家投资者希望从剑桥硅撤资,其中就包括索尼。

而新芯科技能够独享蓝牙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享受高昂溢价。

等没办法享受溢价的时候,还能靠技术授权来收技术授权费用,这就是走高通的模式。

如果单纯从盈利角度出发,走高通模式其实是效率更高的赚钱模式。

“其实华虹是有芯片设计企业,我们在909工程启动的时候是按照三星的IDM模式来设计的。”华虹方面的代表回答道。

“那为什么华虹的芯片设计企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和新芯合作之前,华虹一直提出要走芯片代工的模式,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自己进行芯片设计?”华国官方的调研人员问道。

华虹的代表发现更高层来的调研人员是完全不了解华虹的业务,他解释道:“华虹一直都有做芯片设计方面的业务。

包括去年的时候我们和华为、霓虹的富士通合作,共同研发了华国第一颗通信芯片。

由华虹提供工艺技术和全套的前、后端设计库,由华为完成前端系统、代码设计及综合、仿真,富士通完成封装设计及测试程序开发。

但是它没有市场,因为性价比不高,性能又不具备优势,在充分市场竞争环境下,缺乏生存空间。

目前只有华为的通信设备在少量采购这款通信芯片。另外我们现在也在研发U盾要用到的芯片。

华虹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没有放弃在芯片设计领域的探索,但是我们设计出来的芯片只能说能用,它缺乏技术上的优势,更加缺乏市场层面的优势。

而新芯科技有着大量成熟的工程师、优秀人才和成熟的研发机制,他们在各方面都比我们要成熟。

新芯科技可以从硅谷、从霓虹、从高丽等等,他们可以从全球各地招人,可以把研发中心放在硅谷、狮城、东京、伦敦,我们做不到。

我们只能从狮城、弯弯地区挖人,而且即便是现在,我们也在面临着来自狮城的挖人。

狮城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公司,狮城在去年成立了专门的企业培育中心,专门为芯片设计而创建。

狮城的待遇和阿美利肯类似,同时整体人文环境和华国类似,很多从硅谷回来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之后选择去狮城。

资金匮乏、技术落后、产品思维和市场化竞争脱节,这些都是我们现实中面临的问题。”

能像新芯一样给工程师群体开万元月薪的华国半导体企业少之又少,像中芯国际的工资也就三千多,算上加班费都只有4000元。

而狮城也是3000元的工资,但是单位是狮元,相当于15000元rmb。

光是中芯国际从成立之后,都要面临狮城的挖人危机。

更别提待遇还不如中芯的华虹了。

开3000元的工资,要员工创造3000万的价值,这压根就不现实。

调研人员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规避这样的现象?

我有听说过国内的这些芯片企业人才流失很严重,经常培养个两三年就跑到国外,或者去外企了。

我们能不能通过签竞业协议的方式来规避类似风险?”

华虹代表苦笑:“我们有想过,但是签竞业协议同样需要增加成本,签了竞业协议需要支付竞业限制的补偿金。

我们也不可能和每个工程师都签这个协议,除非是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我们才会和他签竞业协议。

今年由于芯片行业的整体大环境不好,所以挖人的现象有所改善。

对于工程师群体来说,他们会认为出去工作是镀金,回来之后更容易升职加薪。

而对企业来说,芯片行业很看重工作经验,一般工作2到3年才能对工作内容有所掌握,比如芯片制造一线的工程师,工作2到3年才能保证一个比较高的良品率。

在这2到3年时间里,其实是一个免费培养期。

因此我们也在探索怎么样管理员工,避免培养一个被挖走一个。”

华虹的代表也知道,最好并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钱,没有什么问题是加钱没办法解决的。

华虹被新芯收编的那些员工就没有一个想走的。

调研人员然后又问:“华虹有没有思考过在芯片设计上对标新芯科技,向他们学习?

比如委派一线研发人员去新芯科技学习?以我们和新芯的良好合作关系,派少数人去新芯科技学习应该是能做到的吧。”

昨天答应的6k,今天还多更了200字!

今天没有鸽了。

昨天晚上还能打到一半撤的,乌鸦作为常年键盘政治观察家,都已经看不懂啥情况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