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举牌苹果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举牌苹果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新的第一人选是里克·达尔泽尔,他从1990年开始帮沃尔玛工作,一手打造了沃尔玛的数据仓库战略。在1997年的时候加入亚马逊,加入亚马逊之后一路从首席技术官做到了副总裁,并且最后在亚马逊退休。

这人挖起来的难度太大,周新没能说动他。

只好启动B计划,那就是王坚。王坚能够把阿里云从零到一做起来,能力绝对有。

虽然阿里做云服务的时候,亚马逊的公有云服务已经非常成熟,有一条清晰的复制路径可以借鉴。

亚马逊从2000年就开始进行云相关的探索了,在阿里巴巴确定云计算战略的2008年,那时候阿美利肯同样有大量公司进入公有云这个领域。

至少从未来眼光来看,王坚在做阿里云过程中的执行力和能力没问题。

这样就够了。

周新最喜欢的是找记忆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复刻。在他看来,原本时空能够成功的人或者方案,在这个时空照着用大概率也没有问题。

周新不喜欢通过简历或者推荐,去找自己印象里没有成功的人来负责很重要的战略规划。

周新更愿意相信成功过的人或者方案在他的蝴蝶效应下依然会成功,不太相信找不够知名的人物来做能做的更好。

王坚收到邀请的时候很惊讶,因为周新亲自给他发了邮件。

还在邮件里对他大加赞赏,甚至能够说出他曾经的论文名:“A Simple Method for Parallelizing the Floyd-Warshall Algorithm”。这是四年前,他在分布式计算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篇论文。

无论是从周新的邮件邀请还是从新兴投资CEO吴世强的言论来看,对方好像都表现出了这件事非他不行的态度。

要知道王坚此时在计算机领域只是无名小卒,才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不到一年的时间。后来阿里把他挖去的时候他已经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了。

王坚在加入微软之前是心理学的教授,和计算机挨点边的也是认知心理学。他能够进入微软,是靠着他在认知心理学上的造诣,这和人工智能有着重叠的领域。

一直到进入微软之后,王坚才逐渐发挥出他在分布式计算上的天赋和积累。在此之前压根就没人知道他在分布式计算上还有造诣。

王坚很难想象有什么事非他不行。因为是挖他去硅谷创业,王坚深知硅谷有很多比他更厉害的技术大牛。

但是王坚还是来了,因为周新在邮件里说的很诱人。当然以周新的来头加上周新在邮件中描述他们要做的事情,确实很诱人。

“吴总,很感谢周先生的厚爱,我想问问吴总,您觉得周先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王坚没有问技术问题,没有问要做什么,这两点问吴世强都没有用,他等着如果接下来这个offer的话,去阿美利肯之后直接问周新。

吴世强想起自己在旧金山跟着周新的日子:“他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财富、地位这些身外之物而希望其他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听他的。

我在阿美利肯工作了超过七年时间,不知道王博士知不知道我之前在旧金山是在银行工作。我在银行工作的时候见过太多有钱的大客户,他们因为自己有钱,希望世界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

一旦你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预期不符,他们会想发设法地让你按照他们所希望的去做事。

而老板要比所有我见过的有钱人还要有钱的多,但是除了在工作上他会非常地有原则之外,其他时候他都是一个很随和的人。

在工作上他的坚持,到最后都会证明他当时的坚持是正确的。

我记得我和老板去看的第一个投资案,也是新兴投资成立前老板以个人名义做的一笔投资。

投资的是当时还看不出盈利模式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和百度。当时老板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百度和谷歌实际上是广告公司,他们有很好的技术,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

当时大家的关注点都在门户网站上,而老板能够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价值。

在其他方面同样如此,我相信和老板共事是一段愉快有趣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他总是能够扮演明灯的角色,在失去方向的时候给你指引。

包括新兴投资,我们成立之后在国内一笔钱都没有投出去,一直等到纳斯达克大跌之后才开始投资。老板从很早就笃定了纳斯达克的泡沫迟早会破灭。”

吴世强陷入回忆,他刚刚的话并不是因为周新是他老板,所以才在王坚面前演一出主明臣直的好戏,而是因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在旧金山跟着周新到处看互联网企业的日子,是他人生中难得的惬意时光。

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可以从周新口中听到互联网公司的运转逻辑,这样的日子和吴世强在银行做业务相比要开心太多。

“Newman,互联网的寒冬终于要结束了。

我从财政部得到的消息,美联储的加息结束了,这次的加息结束之后,不会再有第七次加息了。”

当吴世强在当说客说动王坚的时候,比尔盖茨在旧金山参加活动后来找周新吃饭闲聊,他如释重负地说道。

“过去这一年美联储一共加息了6次,把联邦的基准利率从4.75%一路提高到了6.5%。

对于风险资产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利空了。”比尔盖茨抱怨道:“加上微软被该死的联邦官员们起诉,二者叠加之下,微软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千禧年前后美联储的加息从1999年6月30日开始,前面五次按照每次25个基点的节奏进行加息。

最后一次,也就是《云顶之弈》开服后的第二天,更是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

加息会让资金回流,市面上的流动性会产生枯竭的现象,进而导致被吹起来的泡泡没有了风,继续把它吹的更大。

美联储加息是纳斯达克泡沫破裂的最重要原因。

周新心想,如果不是美联储加息,他哪里有机会收购这么多的优质资产。

周新不仅收购了英伟达和ARM大部分股份,同时新兴投资还在这段时间里,购入了大量优质科技公司的股票。

像微软、思科、亚马逊、苹果等等。

尤其是苹果,从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开始,市值从160亿美元跌到了40亿美元。

周新从苹果跌到60亿美元的时候开始从二级市场购买苹果的股票。

在陆续过程中,原本时空要跌到30亿美元的苹果,跌到40亿美元就开始止跌了。

因为在美股市场,投资者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比例到达5%的时候需要举牌,需要提交13D申请表格,披露其所有权和意图。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投资者购买比例超过5%的时候需要提交13G申请表格。

这两者表格都是阿美利肯证券交易委员会需要提供的报告格式,其中13D的申请表格,象征着投资者试图影响企业的管理、战略、并购、资本结构等方面。

而13G的申请表格,则针对不寻求积极影响企业管理的投资者。比如机构投资者、持有10%以下股份比例的投资者、养老基金等。

乔布斯1997年的时候就已经重返苹果了,并且凭借iMac带领苹果走出了财政危机。

这只是走出了危机,还远远谈不上复兴,现在的苹果与之前和微软在个人操作系统上掰手腕的苹果差得远。

也正因如此,周新才有以如此低的价格收购苹果股份的机会。

本来周新也打算提交13G的申请表格,因为他其实不打算过多地干涉苹果的经营管理。

除了在苹果未来的手机芯片代工上,施加影响,帮助中芯国际成为果链中的供应商之一。

他想要达到的目的就这么简单。

因为在他的预计里,有matrix手机在前,苹果不太可能再造成和前世一样大的影响。

但是他看苹果的估值太便宜,预计不可能只从二级市场收购百分之五的股份就停手,再怎么样也会过10%那条线。

于是周新选择了13D的申请表格,华尔街在知道周新收购苹果之后,一些原本计划抛售苹果股票的投资机构迟疑了,他们打算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也正因如此,苹果的市值远没有跌到原本的最低点。

苹果市面上的非流通股非常少,由于苹果早在1980年就上市了,加上两位创始人中间都离开了苹果。苹果中间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低估。内部人持股(也就是不能公开流通的股票)比例下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苹果在二级市场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99.5%。

也就是说只要周新想,他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对苹果的相对控股,至于绝对控股,这要看是否会遇到来自投资人的阻力。

他打算今年慢慢从二级市场购买苹果的股票,至于能不能达到绝对控股,这要看资本市场的反馈。

如果定价太高,那也没有必要。

因为后世苹果的成功是阿美利肯多年科技积累,集中在苹果上面爆发出来。

周新实现了对苹果的绝对控股的话,那么完全有可能有新的公司把类似的产品做出来,取代原本苹果的地位。

与其和不熟悉的企业竞争,不如和熟悉的企业竞争,加上有苹果的大部分股票和董事会席位,他既可以享受到苹果未来发展的红利,也可以干预苹果的经营战略。

所以周新对收购苹果并没有那么热衷。

这就好比如果有人明面上有大部分的BTC,能够直接干扰到它的价格波动,那么资本自然会选出另一个炒作的虚拟币出来代替BTC的位置。

“比尔,恭喜伱。”周新说。

微软最近的日子不好过,或者说他们过去十年的日子太好过了。

业务席卷全球,在家用操作系统领域没有任何对手,原本唯一称得上对手的苹果奄奄一息。

靠着实质性垄断业务,从全球攫取了超额利润,市值一路飙升至六千亿美元,这可是2000年的6000亿美元。

而它过去的直接竞争对手,横跨操作系统和个人PC的苹果,即便在纳斯达克泡沫下也只有区区百亿美元的市值。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阿美利肯的老钱们一直想拆分微软。微软崛起的速度太快,他们压根没有享受到什么红利。

只有少数的华尔街投资机构享受到了微软过去黄金十年的发展红利。

所以在90年代的下半场里,阿美利肯内部不断有拆分微软的声音出现。

垄断只是借口,争取利益才是借口下的本质。

quora同样如此,要不是周新老实纳税,没有采取任何有风险的避税手段,他肯定也逃不过被起诉的命运。

“微软上诉案怎么样了?”周新问。

美联储加息结束只代表着宏观经济下对互联网股票的利空已经结束了。

宏观环境的利空的结束,不代表信心会很快重建。泡沫破灭到市场重新回到繁荣需要时间,需要有标志性的事件。

而在硅谷的投资人和创业者看来,微软拆分案就是标志性的事件。

微软的垄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如果微软被拆分,那么意味着其他互联网公司即便在该领域实现了相对垄断,也难逃被拆分的命运。

那么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依然会维持在低位,更多的公司会采取和英特尔一样的战略,故意纵容竞争对手AMD存活。

比尔盖茨低声道:“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估计就下个月初,法院就会给出对托马斯裁决的判决。”

“我们打算以托马斯在案件仍然进行中,就与新闻媒体进行了不恰当的讨论为由,推翻他的判决。

托马斯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官行为准则,这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

他继续说:“其实微软有没有垄断,当然有,但是想拆分微软这违背了自由竞争的原则。

这将严重打击创新,也是对财产权的严重侵犯。

我们希望寻求较轻的反垄断惩罚,比如罚款,或者是其他条款。”

周新在比尔盖茨喝咖啡的间隙总结道:“总之微软能够接受拆分外的一切惩罚。”

比尔盖茨摇头:“没有这么绝对,只是拆分我们不能接受而已。

如果微软拆分,这不仅仅影响到微软的利益,同样也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和互联网企业们的利益。

有多个操作系统,大家的软件也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进行适配。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设施,这就好比铁轨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州有着不同宽度的铁轨。乘客们乘坐跨州火车的时候,需要不停地更换火车一样。

这未免有些太不合理了。”

周新能理解比尔盖茨的想法,但是这不是微软强制性把ie浏览器和操作系统捆绑的原因。

联邦起诉微软的最关键证据是,微软强制性捆绑ie浏览器,并且操作了其软件编程接口,使其有利于IE而不是第三方浏览器。

英特尔的副总裁作为证人直接指控微软副总裁,说要扑灭和扼杀竞争对手网景通信公司,微软副总裁并声称要通过免费赠送ie浏览器来切断网景的用户来源。

甚至在后期提供证据的过程中,微软提供的录像带都是伪造的,把一些片段给剪掉了,伪造出网景浏览器能够被快速安装到window操作系统里。

实际上这个过程冗长而复杂。

微软在整个被起诉的过程中骚操作太多,被抓住的把柄也太多。

也就是比尔盖茨不断出让微软股份,把利益分享给华尔街的投资机构们,这才让微软免于被拆分的命运。

要是周新是微软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即便他出让股份给华尔街,微软照样会被拆分了。

周新见比尔盖茨显得格外的胸有成竹:“看来微软已经搞定了一切。

联邦法院很快会驳回托马斯的判决。”

比尔盖茨:“一切都还没有确定,我只是出于对联邦法院的信任。

我相信他们不会做出不合常理的判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