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

对于周新来说,游戏只是手段,提高拳头游戏客户端的下载率以及为NewPay找到新的支付场景才是目的。

纳斯达克泡沫破裂愈演愈烈,无论是哪个领域、不同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在和雅虎谈合并一事的ebay被叫停,亚马逊的市值下跌了80%。

无论是ebay还是亚马逊都需要对投资人负责,需要找到新的故事让华尔街兴奋。还有什么比电子支付更好的故事吗?

亚马逊、ebay还有其他的电子商务公司都通过不同的渠道向NewPay进行各种暗示和明示,希望收购NewPay,如果NewPay不接受收购,他们需要重新考虑目前的合作关系。

周新需要筹备,一旦亚马逊和ebay把NewPay从电子支付渠道中踢出去,quora又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NewPay还有什么应用场景可以存活。

虽然目前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发生,ebay和亚马逊自研的电子支付软件,用户人数少、使用体验不佳,他们暂时还无法摆脱NewPay,但是未来可就不好说了。

尤其最近周新从彼得·蒂尔口中听说,ebay正在和马斯克创立的电子支付网站谈收购。

这让周新很有紧迫感,他需要有一款网络游戏来帮助NewPay找到新的支付场景。

拳头线上游戏商店一直以来的支付渠道都只有NewPay,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单机游戏的购买频率是很低的。

以后世的steam为例,同时在线用户突破三千万大关,每月活跃用户数是1.32亿,但是全年总计购买数也是1.376亿。

也就是说用户的年平均购买游戏数低于1。这里采取的样本数据是steam的每月活跃用户数,不包括注册账号但是不使用的用户。

网络游戏会带来更加高频的支付次数,光是全球的网络游戏,就足以支撑起一款电子支付软件。

再加上NewPay深度介入阿里巴巴的跨境贸易后,NewPay可以活的很好。

拳头游戏客户端和NewPay可以看做是网络游戏的基础设施,周新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游戏制造商们看到到网络游戏的盈利价值。

只有一款《云顶之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网络游戏支撑起拳头游戏和NewPay。

因此《云顶之弈》只是千金买马骨里的马骨。

在挑选游戏的时候,有很多选项,但是考虑到网络延迟和电脑性能问题,最后选中了《云顶之弈》,这也是为后续的英雄联盟做准备。

自走棋的模式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刀塔自走棋一经推出便迅速爆火。

后来几乎所有MOBA类游戏都推出了自己的自走棋,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决战平安京、300英雄等等。

自走棋俨然成为当时游戏厂商们的跟风对象,就好像FGO火了之后大量二次元手游出现在市面上。

连做《黑神话悟空》的开发商,都基于他们的手机游戏赤潮推出了赤潮自走棋。

而《云顶之弈》作为自走棋大战中的常青树,一直活了下来而且活的不错,甚至拳头内部逐年往《云顶之弈》上倾斜资源。

周新和火烈鸟游戏的名气,以及手握拳头游戏这样现在堪称垄断的线上发行渠道,加上拳头游戏专业论坛,周新手上可以打的牌太多了,这些都决定了《云顶之弈》不可能失败。

光是堆宣传资源,都能把它推火,更别说自走棋模式本身就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模式。

后世如果刀塔自走棋是steam创始人旗下公司做出来的,绝对比不知名小厂做的要火得多。

同时火烈鸟游戏之前推出的两款游戏,都堪称年度佳作。

这就好比米哈游接连做了《崩坏》和《原神》两款备受好评的游戏,再推出《星穹铁道》的时候,玩家们自发的热情足以带来第一波的受众。

当然后面能不能持续火爆,还得看游戏本身的品质。

周新敢说《云顶之弈》爆火之后,会有其他游戏厂商也推出自己的自走棋。

比如任天堂的宝可梦IP、世嘉的三国志系列,这些知名ip,自带足够多的角色,天然就适合转型做自走棋。

玩法没有任何门槛,是最容易抄袭的。后世刀塔自走棋火之后,V社官方都出了中文名叫刀塔霸业的自走棋,和刀塔自走棋有大量相似之处。

但是周新丝毫不介意被抄袭,只要你们的游戏通过拳头游戏登陆就好。

巴不得多一些网络游戏来支撑起NewPay的支付场景。

“终于开服了,我已经馋了十多天了。作为从愤怒的小鸟开始就成为拳头游戏忠实支持者的玩家,你们知道我有多渴望《云顶之弈》吗?”

老玩家们,两年的时间好像也没有很老,总之知道火烈鸟历史的玩家,还是习惯把它叫做拳头游戏。

加上拳头游戏和火烈鸟游戏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周新,不仅仅玩家们这么认为,外界同样这么认为。

“我每天晚上睡觉前下载《云顶之弈》的玩家对局,然后第二天下班回家之后看,我对它的策略已经烂熟于心了,谁也阻止不了我冲天梯!”

“我作为麻将爱好者,我感觉它很像麻将和国际象棋的结合呢,不愧是Newman,把华国的国粹和西方的主流棋类运动结合在了一起,光是看上去就充满了吸引力。”

千禧年的5月15号这天是周一,雷克斯作为拳头游戏的忠实粉丝,他这一天特意请了假等待云顶的开服。

就他所知,这样的人不少。

上午十点正式开服前,雷克斯坐在电脑前浏览着拳头游戏云顶之弈板块的帖子。

该游戏还没有正式推出,但是该板块在拳头游戏的板块热度排行榜上已经迅速冲上了前三的位置。可以在该板块里看到不少和他一样的玩家,特意请假在家等待服务器开服。

大量讨论游戏本身的帖子充斥其中,还有一些参加过E3展会,排队体验过这款游戏的玩家现身说法。

“这是一款完全创新的游戏类型,是的,它和之前的游戏都截然不同。

《云顶之弈》将策略、卡牌收集和棋盘游戏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游戏体验,我第一次体验的时候给我带来了无比新鲜的感觉。

它兼顾了策略性和深度、学习曲线、竞争性和游戏节奏。

它的游戏玩法强调策略和深度。我刚上手的时候主要考虑棋子之间的羁绊,想尽可能多得凑出羁绊来。后面发现还需要考虑阵容之间的克制关系,棋子的站位。

等到第二次玩,经济管理也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E3展会结束后我回家看游戏录像,发现经济的管理,和什么时候花钱是比羁绊更重要的事情。

云顶之弈的游戏规则和玩法相对独特,但是新手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能够理解和适应。想要精通或者掌握这款游戏,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上面谈到的策略性深度类似,你需要考虑的点太多了。

除了你之外同时存在7名竞争对手,你不仅仅需要考虑自己的策略,同时还要针对其他人的策略,来调整你的策略。

排名机制和每一轮的对战,更是让整个游戏充满了竞争性,也给游戏赋予了格外的吸引力。

在E3现场等待的时候,我会觉得《云顶之弈》的游戏节奏太慢了,每一局完整下来要三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排队轮到我上场之后,我又觉得时间怎么这么短,我还没有好好体会它的精妙之处就已经结束了。

总之这是我今年玩过最有趣的游戏。”

相比抖机灵的帖子,雷克斯更喜欢阅读有一定信息密度的帖子。

他在浏览论坛的同时,不时地瞟右下角的时间,九点五十五分的时候就已经把拳头游戏打开了。

结果他发现,登陆按钮已经亮了起来。“怎么回事?就已经可以登陆了吗?”

他点击之后,发现真可以登陆了,比原本的时间早了五分钟。

雷克斯很快沉迷到了游戏当中,中午的时候只是啃了几口面包。

又一盘,眼看着即将胜利,对手成功追出了三星五金卡,让他一局的努力就要白费。

现在大家还不习惯投降不让对方爽,雷克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小英雄战败,然后屏幕上打出第二名的字样。

他发现玩这个游戏最痛苦的莫过于第二,你是第八名你只会想着赶快进入下一把,你是第二名,会一直对差一点第一耿耿于怀。

这局第二之后雷克斯冷静下来,看了眼时间都已经到了下午六点了。

“中午只吃了面包,难怪肚子开始饿起来了。”他心想,“晚上还是出去吃点什么吧,刚刚这把实在太不爽了。”

在走之前看了眼拳头游戏的论坛,他发现去《云顶之弈》板块已经迅速登上第一了。

玩家们纷纷在里面讨论游戏本身,由于有视频在前,游戏本身完全达到了他们的期望。

“刚刚那把差一点就赢了,虽然分到手了,但是为什么这么不爽呢?”雷克斯看到和他一样遭遇的玩家发帖会心一笑。

“大家买了通信证吗?我看通信证9.9美元,一共能够获得4个棋盘,还有一些小小英雄和对应的进攻特效,我有点想买。

单买棋盘都需要9.9美元了。”雷克斯还没有注意,收费环节在哪里。

在他看来这么好的游戏居然是免费,简直难以想象。

看到这个帖子后,雷克斯又回到游戏界面,这才发现主页的月票购买介绍。

月票,和后世的云顶门票类似,买了之后会随着你完成任务,获得对应的积分,积分解锁奖励。

最多可以获得4个棋盘和一些其他物品。

这种机制决定了,一定程度上保证玩家们的游戏时长。

雷克斯再看了下其他的定价,棋盘有三个等级,定价从9.9美元到29.9美元不等。

通过月票获得的棋盘,前3个都是商店定价9.9美元的棋盘,最后的大奖是商店定价19.9美元的棋盘。

雷克斯已经心动了,他都打开了支付界面,想着再看一眼论坛里其他玩家的回复。

“买,我都已经买了,和单纯买棋盘相比,月票要划算太多。”

“这样一款游戏作为收费游戏发售,9.9美元的定价也太便宜了吧,反正我买了。如果大家都不买的话,以后Newman不做游戏了怎么办?”

论坛里不仅有这样不理性的声音,也会有理性的声音存在,只是理性的声音同样是号召大家买:

“我仔细看了《云顶之弈》月票积分升级的规则,按照它的规则,你每天玩一把就能够解锁全部奖励。所以我打算买,9.9美元这么多东西完全不亏。”

雷克斯看的已经心动了。

这样的诱导付费贴有不少是官方人员装作玩家发出来的,也有玩家自己发的。

总之整个论坛营造的氛围就是,这么好的游戏,不为它花钱天理难容。

当天全美玩家同时在线人数超过9万人,离10万人只差一点。

这些玩家里付费率高达20%,也就是说大概有2万人付费,这还只是第一天。

“还好我们临时采取了CDN技术,在主要的大城市都部署了服务器节点。

不然今天还真会被玩家们把服务器和宽带资源挤爆。”约翰逊显得心有余悸。

在开服前,周新反复和他们说保证网络稳定性和流畅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洛杉矶、旧金山、纽约、芝加哥等等,这些主要大城市都得部署服务器,然后做并联。

通过冗余和负载均衡、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等技术来保证网络不出问题。

“这才是开始,当口碑发酵之后,玩家们只会越来越多。而且欧罗巴地区的玩家同样是问题。

这边还需要继续扩容。”周新说。

周新最关注的是《云顶之弈》为NewPay能够增加多少新用户和支付次数。

他对游戏本身获得的成功并没有那么看重。

不过在做《云顶之弈》的过程中,周新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抢先一步把公有云给弄出来。

公有云、英伟达、拳头游戏、半导体产业,这几个完全可以串成一条线。

简单来说互联网公司都需要用到硬件资源,他们需要有足够的服务器资源来承载他们的互联网服务,以便于提供给用户调用。

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类似,最早是公司自建机房,从服务器到存储再到网络全部由互联网公司自己承担这些费用。

用户少的时候就用电脑先撑着,用户多了就和风投聊,拉来投资就买服务器建机房。

再到后来就变成了服务器托管的模式,有专门的数据中心来帮忙做这件事,你直接去租服务器就好了,他们还会针对你的需要临时帮忙扩充网络带宽。

互联网的泡沫诞生大量互联网公司的同时,也诞生了大量的服务器运营商,包括Equinix、Rackspace、Verizon、AT&T等,都提供类似的业务。

再后来就是公有云,公有云相当于你要什么云服务就给你什么,以前你只能按照服务器型号购买服务器资源。

比如8核16G的服务器,你只能买这个型号的,哪怕你一开始只需要4核8G就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而有了公有云服务之后,你想要几核就几核,想要多少G就多少G,完全个性化的服务,加上全包的服务,让互联网公司的创业成本大大降低。

全包的服务是指原本你采取服务器托管的方式,服务器运营商只帮你管硬件,系统层面的运维工作还是需要你来做。而到了公有云服务之后,运维工作同样包给公有云厂商了。

你只需要部署服务就可以了。

公有云业务并没有那么高大上,这同样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概念。

在90年代,以前主要提供专用网络的电信公司开始提供虚拟专用网络服务。通过切换他们认为合适的流量以平衡服务器使用,电信公司借此来更有效地使用整体网络带宽。

而云计算扩展了云的边界,以涵盖所有服务器以及网络基础设施。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研发人员们探索了通过分布式为更多用户提供大规模计算能力的方法他们尝试用算法来优化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确定CPU要执行的任务的优先级,并提高最终用户的效率。

云的概念被完整提出是在94年,原本在2002年亚马逊就会推出弹性云计算服务。

这样的云服务可以最小化前期的IT基础设施成本。

相当于你一个人把其他公司的服务器都接管过来,你需要多少服务器就从我这里买多少对应算力、带宽和存储空间的虚拟服务器资源过去。

这需要海量的服务器,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芯片,芯片就是算力。

把云计算做好,意味着他未来在华国构建的芯片供应链有了买家。

matrix和公有云两条腿走路,足以支撑起华国的芯片发展到7nm。

而和拳头游戏、英伟达同样有很大的关系。

《云顶之弈》火了之后,会有很多公司也想做网络游戏,但是做网络游戏意味着大量的基础设施需求。

和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成本。

但是他们又希望进入网络游戏领域,那怎么办?从周新的公有云这里购买虚拟资源就完事了。

同时他们要走拳头游戏的渠道,通过拳头游戏购买云服务,给予一定的折扣。

有足够多的网络游戏放在周新的公有云上的话,周新可以找英伟达定制专门针对网游优化的GPU。

GPU算力到了某个地步之后,顺势引爆虚拟币,再开始搞AI。

简直完美,周新迅速把计划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后,发现没有太多的漏洞。

他心想,看来贝索斯的路又要被我给先走了,如果亚马逊没有云服务,市值至少砍三分之一。

后世亚马逊的云服务占比全球第一,属于是做的最早,做的最好。

而且现在做公有云正是好时候,纳斯达克泡沫破裂,这些依赖于互联网存在的服务器托管商也将大量破产。

“约翰逊,你记得和AT&T那边沟通,我们的网络带宽至少还需要增加百分之五十。

从数据上看,我们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功。

但是不能大意,后续持续关注玩家反馈的BUG,以及游戏本身的平衡性问题。

这种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平衡性,每一种玩法都需要有一定的胜率,不能有某一种玩法特别破坏平衡的现象产生。

另外我们可以加大互联网营销的投入,既然它的数据表现不错,那么我们就要让更多的玩家看到,来体验我们的游戏。”

把云计算、拳头游戏、英伟达、集成电路这些连成一条线之后,周新更加坚定了要把云顶之弈做成金字招牌的想法。

“王博士,你好,久仰大名,老板让我来亲自邀请您,他表示之前一直知道您在计算机分布式计算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这次特地想要邀请您去阿美利肯工作,他有了全新的想法,要成立一家伟大的公司,表示这家伟大公司的创立需要你的支持。”吴世强说完之后,把电脑屏幕转向王坚,示意让他看。

“老板的原意就是这样,我并没有夸大的成分,我知道您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高级研究员。

但是和我们老板愿意提供给你的首席技术官职位,以及期权激励相比,微软的工作不值一提。”

吴世强的话里充满了真诚。周新在互联网大会上答应了十亿美元的投资,在那几天里这些钱自然是没有投完。

但是这证明了新兴投资在华国是会投钱的,明知道互联网寒冬还没有度过的时候也愿意真金白银支持华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这导致新兴投资现在在华国的互联网界炙手可热。

这也导致吴世强颇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不过对于周新分配下来的任务,他还是很上心。

吴世强亲自出马,把王坚找来面谈。

王坚是未来阿里云的技术负责人,也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官。周新打算提前把他给挖来,主持公有云业务的研发。

本来王坚只是B计划,排名第一的人选没有来,才启动的B计划。

游戏只是手段,如果大家觉得云顶火不了,大家可以替换成任何你觉得在当时能火,硬件设备又能够支撑的游戏。

而且说实话我也没咋玩过云顶,我玩的比较多的自走棋是赤潮自走棋,不知道大家玩过没。

选择云顶也是因为它确实一直到今天都有比较高的热度,说明有可取之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