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港岛BOSS之路 > 第七百三十五章 材料革命

港岛BOSS之路 第七百三十五章 材料革命

作者:四管加农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疆,刚送走一群居经过了专业培训的委会大妈、大爷之后,陈意暂时又清闲了下来。

而范宁早在七一回归那天就证实了陈意有关魔石的猜想之后,便开始一门心思的实验该怎么把金替换成铜或银。

十三妹还在操心有关国内钢铁产业过时设备转移的的事情,这可是个大工程。

一个钢铁厂的设备可不是说拆就拆的,那些炉子一个赛一个高,一个又比一个大,该怎么拆,又该拆哪些都得好好规划。

毕竟说是过时设备,但这是比起西建联高分子有机材料产业链那是过时了,可在蓝星大部分玩家眼里还是很先进的。

而且也不是光炼钢设备,各种配套的加工设备显然也要为酋长联盟配置,不然粗钢炼出来了难道还要运回内地加工之后再送过去?

显然不可能。

这次至少会在半年内向东黑转移大概年产五千万吨钢铁的配套设备,这只是第一期,后面还有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一共四期,全部计划三年之内向东黑转移每年两亿吨的产能。

这又变相的刺激了内地特种运输车辆行业的发展的,毕竟这次的货动不动就是十几米二十几米重量几十吨的炉子,一般的车也运不走,而且随便一个能年产百万吨并且看着脏兮兮的炉子加上一些管道等配套设备价钱都是一两个亿。

这玩意造价不按件算,而是按体积算,平均每立方米三十万rmb,现在占点便宜以三十二万的价钱打包出售给酋长联盟,所以大家也得小心伺候着这些看起来很脏的宝贝,这些一天到晚都瞒报产能的钢铁厂也借此回了一大口血。

酋长联盟非常的土豪,卡巴直接把第一期的两百亿当场结了,于是大家便更加热情了,再想起东黑本地还有那么多厂子的建设也要靠他们,这又是一笔大生意啊,一想到这所有钢铁厂都卯足了劲的拆炉子。

话说现在的酋长联盟靠着租地皮、开矿山还是赚了很多钱的,特别是像奶业联盟这样的投资者也是要给他们纳税的,毕竟是在他们部落的地盘上,税收也归他们管,至于官方都没人去理会,反正就算把财报交给官方,对方也是看不懂。

黑州就是这个鬼样子,很多地方酋长们交不交税完全看自己心情,甚至有些人都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税收这件事。。。

总之家里看似就陈意闲下来了,但实际上很多事他都要去操心。

材料革命带来的影响太大了,他除了要把那些钢铁厂与其他材料企业一起整合起来进行改革之外,还得为想办法让每个员工都有事做生存下去。

并不是普通钢材没有用了之后就不造了,只不过普通钢材变成了更为基础的原材料,下一代通用金属材料所有人经过讨论之后选择的是微晶钢。

但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微晶钢的产能虽然也可以爆发到普通钢材那么夸张,加工问题就不说了,毕竟技术总是在进步,只要造的多了总结生产工艺,加工成本总会降下来的,但总得找到地方用啊!

这种现在来说已经属于高端材料范畴的东西,其实很多地方都能用到,但就是没有建筑、交通、桥梁行业那么夸张,动不动就是几亿吨,机械行业各种倒是可以广泛替换普通钢材,但总计份额也就差不多一亿吨左右,算是勉强能过日子。

而且以后就是新材料时代了,各种特种刚、工具钢与模具钢这些高端材料的消耗量也必须增加,渐渐提高其普适性,慢慢的沦为中低端材料,直到下一次材料革命彻底失去作为材料的作用,只能沦为现如今普通钢材这样,作为产业链上游的一种不加工就是废物的原材料。

所以现在大家就是一门心思的想办法给这些东西找用途,只有造的多了他们才能总结更多的生产数据,然后创造新工艺或发现新材料,工业体系就是这么发展的,生产——总结数据改良产品性能——继续扩大生产——继续总结数据改良产品性能。

陈意倒是给他们想到了个好去处,地热发电厂与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站,不仅环保而且还胜在供电稳定,能源几乎无限,整个蓝星已探明干热岩层所蕴涵的经济可采的能量是煤的七万倍。

“已探明”与“经济可采”这两个词表明地热能还有很大的未发现储量,而且经济可采那是对资本而言的,可对于陈意来说很多时候经济效益已经限制不了他了,只要能行那就是干,而且这也带动了采矿行业开始对埋藏在地底深处各种矿藏的勘探风潮。

现在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只不过是最表面的那一圈,占整个地底资源总量的零头都不到,欧美那些主流机构、高校研究小组整天说什么蓝星的矿产无法满足各个玩家对原材料的需求。

要么就是背后有矿业巨头想要操纵各种原材料价格的涨跌,要么就是他们自己一副悲观的态度,完全对蓝星的工业体系发展没有一点信心,对于以后可以开采埋藏在蓝星地下几千米的矿藏这一点,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

欧美的工业体系在陈意看来现在是相当的营养不良,因为没有足够的产业工人去推动工业体系继续进步了,所以就造成了欧美玩家在开源与节流两个选择之中选了节流。

有关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的《哥本哈根协议》就是一个很好的的例子,既然没能力去开源,那就用道德绑架的方法来强制所有人一起来节流,这也是减少竞争对手数量的不二法门。

因为掌握相关行业标准的是欧美石油与矿业巨头,这些巨头可以打一口几千米深的油井,相关成本他们可以接受,但却没有动力去开一座几千米深的矿场,因为相关成本让他们觉得这又是一个“有生之年”的问题。

陈意选择将地热发电与二氧化碳超临界发电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广,不仅是因为其环保,不然的话还有很多其他的发电方式都可以满足华国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发电方式对钻探工人数量的需求,还有对材料在高温高压高腐蚀的严苛环境下长期工作的要求。

前者是为了应对以后石油行业的变迁,后者则是为那些高端金属材料开拓更多的用途,加大其需求量,最后将它们变成一种普适性材料。

然后这又牵扯到华国能源行业的变动了,看似只是一类新材料开始大行其道直接将建材行业改变,但很多国企巨头面对那些钢铁厂的处境并不是隔岸观火的态度,而同样也为这个变化愁白了头发。

建材市场一变,金属行业也跟着变,农村人口现在也有向工业人口转变的趋势,这就引发了农村的能源需求,然后电力行业也要变了,这一环套着一环的,很多国企巨头开始紧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底是在这场材料革命的浪潮之中跟上脚步享受到发展的红利,还是被这巨大的浪潮给淹死,全看所有人自身的选择。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