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港岛BOSS之路 > 第七百二十九章 工业体系里的联动(存稿多,还是决定多发一点吧,今天八更)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陈意喷的没法反驳,虽然陈意其实又一次的夸大了事实,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而已。

欧美是有很多位于产业链上游的“隐形冠军”企业只专注某一个类型的产品没错。

但是他们同样也享受着一个良好的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环境,光这一点就甩开内地各个企业一大截了。

甚至那些高校与科研机构也是他们坚实的后盾,毕竟不可能真的就不到一百人把所有的活儿都做了。

就像陈意前世的菊花厂那样,真以为任飞真的就是什么都想自己做吗,这么搞累不累啊,还不是被逼的,连女儿都被抓了,任飞连必要时可以放弃女儿的态度都表达出来了,还能怎么办?

但是却没人拿这一点来反驳陈意,因为陈意说的对,这不是智商问题,也不是技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

不过陈意也不给他们反思的时间,直接说到了今天开会的主题。

“说了那么半天的题外话,大家心里肯定也有很多想法想要去实践了,不过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等会开完了以后你们大家可以自己交流讨论。

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产业升级。

其实在我看来,你们这次被我给逼着去产业升级其实是一个反面案例,“逼”这个字就说明你们平时根本就没有做出应对各种危机的预案,你们说这应该吗,在座的大部分可都是国企啊!

你们掌控的都是国家的命脉行业,难道平时就是这么儿戏的?!

说不定这件事以后还会被写进教科书里,大家不要介意啊。”

陈意稍微的调侃了一下,让整个会场的气氛也稍微放松了一点,而其他人却也感到啼笑皆非,对于陈意的批评他们也开始反思了。

另外说他们这次被动的产业升级可能会被新进相关教科书了,他们也是相信的。

但在座的人心里却没有多少负面情绪,毕竟就算作为一个反面教材,那也是上了教科书嘛,这就跟黑粉也是粉的道理一样,能爬到这个位置上的老总,那个不是脸皮厚的开水都烫不开的?

陈意也知道这群人大多数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类型,所以也准备来点干货了。

“产业升级,生产效率的是提升那是一定的,毕竟各种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一线工人所需要操心的问题越来越少才是正常的。

但是,整个体系所需要的工人是不是真的就减少了呢?

我认为很多人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包括在坐的某些人,认为科技越发达,所需要干的活儿工人就越少,而这又会导致很多人都失业。

不过我想说的是。

这些都是屁话,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第一次工业革命只需要几百万的产业工人就能很好的维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几千万产业工人想都不要想,到了现在,想要维持自身工业体系不退化,没有至少一亿的产业工人谈都不谈。

你们就没有从这个大趋势里想到什么吗?

欧洲与日国、南朝为什么都这么大力提倡全球化产业分工合作?

因为没有全球化等待他们的就是一个死字!

他们的工业人口都用来维持高端产业还行,但再加上中低端部分就明显维持不住了,只能将这部分“脏活累活”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而本国内部从事这些低技术含量工作的工人就成了吃低保领救济金的无业游民了。

难道你们也想学习他们,让你们厂子里的工人去吃低保吗?

难道这些所谓的“脏活累活”对于大家来说就真的就是累赘吗?

不,其实这些都是基础!

粤省东管的顺风物流园无人分拣中心在座的各位有些人亲眼去看过,其他人就算没看过但也听说过,对吧?”

台下的人都点了点头,东管的无人分拣中心不止是在业内出了名,甚至在全国都很出名,因为物流是现代社会大规模商业活动的核心基础,那个国家没有物流的话,那经济只会是一潭死水。

毕竟物流是将产品送到顾客手里的重要途径,就算某个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再牛逼可送不到客户手里那也是白搭,物流行业的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下单之后货物送到客户手里的时间,这也关系着自身企业的口碑问题。

大家对于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往往都是非常关注的,理所当然,现在的顾客们肯定对于这种能减少他们下单后等待时间的无人分拣中心也非常的关注。

不过在很多客户心里都一阵满意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个新的争议。

物流行业都无人化了,那相关的从业者该怎么办?

在陈意看来这只是那些“人菜瘾还大”的大V与意见领袖为了自身知名度所炒作出来的一个争议。

“你们可能想知道,分拣中心既然都无人化熄灯作业了,那分拣中心原来的五百多名工人不就彻底失业了吗?

当时这个问题甚至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机器抢夺人的工作岗位一直都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而顺风物流却一直都没有主动发表任何意见。

过了还不到半个月,所有舆论风波就渐渐的平息了,大家还是该干嘛就干嘛,根本就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不过外界不关心,却不代表着我们不关心,因为这关系到金属行业以后如果也无人化化生产了,大家该何去何从。

这次争论之后,内地物流行业除了货物分拣从业人员都开始在业余时间主动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技能之外,其他人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可能在网上随便说了几句话之后转眼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分拣中心的五百多名工人都去哪儿了呢?

其实这五百人直接转岗到了顺风物流在内地的其他物流园里,具体工作也从人工分拣、搬运这些低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岗位转向了统筹规划、监控设备运营、设备维修这些高技术含量的岗上。

以前这个大型分拣中心只需要五百人就能保持运营,可现在,现场的人变成了零!

但是整个体系所需的人员变得更多了,整个自动化系统运营所需的备用设备制造、体系维护运营、改进升级等工作的人员合计达到了一千两百多人。

大家应该明白了吧,顺风物流的这次产业升级只不过是让那些从事制造业的技术工人挤占了那些低技术含量的服务业从业者的生存空间。

但是维持整个体系正常运作所需的人数反而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平均每个岗位所需的技术含量可不止是增加了一倍。

芯片联盟的那些ODM代工厂也是一样的,虽然没有达到完全熄灯的程度,但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从重复单调的低技术体力劳动岗位转到高技术岗位的工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在一线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工人自身所积累的经验与知识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当整运营体系要加入新的智能设备时,也需要他们参与到新设备设计工作的讨论之中,当设备制造出来试运营的时候也需要他们去观察记录设备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和设计人员一起讨论总结该怎么改进,直到所有设备更新换代完毕。

这些工人在之后也被转移到了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这才代表着这一轮的产业升级彻底的成功。

因为有些问题只有这些位于一线的工作人员才会遇到,毕竟是他们在现场和那些冰冷的机器朝夕相处,而不是那些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的相关设计工作者,更不是那些只管为设备提供备用零部件的上游供应商。

只有这些一线人员的总结才是最全面的,这些问题反馈给制造商之后,制造商就会接着再向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提出各种设计指标。

整个产业链就这么被激活了,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这些一线工人的知识量也在慢慢的积累。

最后不知不觉之中就可以胜任对人员素质需求更高的岗位了,产业升级完毕之后新的规章制度也会被他们总结出来,这样可以减少新一批工人的上手难度,大大的提高了整个体系的运营效率。

直到若干年后,又是新的一轮产业升级开始,新一批同样也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工人也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与知识可以参与到新一代设备的设计与生产,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都是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基础。

升级,升级!

产业升级的关键就在升级这两个字上!

什么是升级?

现场设备更新换代那是升级,设备制造商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更新也是升级,而一线工人从低技术岗位向着高技术岗位转移同样是升级!

每一轮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也越来越多,这些环节不管缺了哪一环想要成功实现产业升级那都是在白日做梦!”

听了陈意的这一番话之后,所有人只感觉一阵茅塞顿开。

其实现场的大多数人早就注意到这些问题了,同时也试着提出了各种解决的办法。

但他们却只是注意自己在整个体系里自己负责的那一小块而已,这就和盲人摸象一个道理,大家各搞各的,短时间内确实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可却忽视了一些其他行业看似和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这就和某家公司的终端产品看似与钢铁厂的某块砖风马牛不相及,但成品的最终质量却与这块砖烧的好不好有直接的联系是一个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