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九十章 争取五年实现?那边已经完成了…

新闻里的主角是加索尔-格雷沃德,费米实验室cp团队的项目主管。

他已经上了费米实验室的裁员清单,下个月就要收拾东西走人了,同时被裁员的还有cp组其他二十几个雇员。

格雷沃德从事cp破坏的研究已经超过十五个年头。

两年前,他接任了cp组的主管职务。

这两年费米实验室的境况很不好,原定的实验扩大计划都没有得到落实,他的团队就只能做一些常规实验,也就很难出什么成果了。

这也是格雷沃德被解雇的原因之一。

实验室主管莉亚-梅明加上任的工作目标就是改善实验室的财政状况,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项目和经费支出,cp组被证明无法达成最终目标,再加上格雷沃德担任项目主管期间没什么成果,自然就只能上了裁员名单。

格雷沃德非常不甘心,他左思右想后找到了记者,爆料出一个大消息——

高能物理界都被张硕和阿格斯蒂尼联手欺骗了!

“那是一個算法,非常复杂的算法,谁也搞不清楚,会议评审也不能确定。一个全新的算法程序对于超子衰变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了实验信号转化手段无效?逻辑上根本就说不通。”

“张硕,毫无疑问是个算法天才,阿戈斯蒂尼也一样,他们都是算法天才,最最最顶级的那种。”

“天才,也是疯子!”

“阿戈斯蒂尼是公认的疯子,这是高能物理领域众所周知的事情。”

“今年高能物理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研究,莫过于张硕发布的实验偏差分析算法,那是对粒子对撞实验的分析,这次ICHEP会议,他做的报告成果也与此有关,说了一个偏差度和偏差函数,还确定什么未知物理发现?”

“都是谎言!”

“他的研究都是基于他自己的算法。我的意思是,里面有什么问题,谁知道呢?”

“这件事是这样的,阿戈斯蒂尼本来就是一个疯子,他疯狂的迷恋自己,在布鲁塞尔,他宣布发现了重子cp信号,后来被张硕指出了问题。”

“然后,他们联手了!”

“两个疯子在一起,会做出什么举动很难说,他们就想出了一个算法用来忽悠全世界,cp组只是个开始,或许之后还确定什么物理发现,反正都是他的算法完成的分析。”

“cp组的研究怎么会有问题呢?这个研究已经有几十年了,实验使用的信号转化技术非常先进,能精准分析出到粒子的自旋、辐射波等等,为什么不能找到重子cp破坏信号?”

“一切都是假的,所有人都被欺骗了。”

“他们两个是疯子,张硕比阿格斯蒂尼更天才,也更加疯狂……”

格雷沃德的‘爆料’被记者如实的报道出来,之后有很多媒体都跟着进行报道。

在不理解的学术问题上,媒体不会轻易去发表评论,只是如实的报道却引起了大量的舆论关注。

这件事听起来太有意思了。

阿戈斯蒂尼、张硕,两个格雷沃德嘴里的‘算法天才’,一起联手研究个算法忽悠了物理界,甚至让一项重要研究直接被否定。

很多人相信格雷沃德的说法。

有媒体跟风做出点评,呼吁各大高能物理机构要谨慎一些,不要轻易相信张硕和阿戈斯蒂尼的研究。

有媒体翻出了张硕在国内的新闻,谈起了‘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并猜测他本来就是抄袭,疯狂的人脑子可能有些不正常,总有些奇奇怪怪的癖好。

还有媒体发布新闻并呼吁‘物理领域的学者们不要被欺骗’。

“这是外行要指导内行啊……”

张硕看了一些新闻内容以后,都感觉有些哭笑不得,娱乐媒体提醒高能物理机构不要相信某个研究?

提醒物理学者们不要被欺骗?

邱志超也摇头说了句,“就是外行要指导内行,问题是,有很多人相信,我看一些新闻下的评论,都说要揭穿你和阿戈斯蒂尼的‘阴谋’。”

他说着都笑了出来。

张硕不在意道,“公众舆论,这些都是正常的,而且是国外,也没什么影响。”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邱志超笑着赞叹道,“你的心态可真好。”

张硕确实不在意。

当一个人有了名气,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舆论,即便是做科学研究,只要影响到了其他人的利益,都会引发大量反对的声音。

前世做‘源点论’的实验验证研究,申请项目时就遭到了很多学者的反对,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源点论’,而实验验证理论的项目,要申请的经费也是很庞大的。

很多学者都认为,不应该把项目投入到一个理论验证实验中。

这些都是正常的。

张硕和邱志超又谈了一下新闻问题,随后话题又转到了和高能所的合作项目上。

量子研究所分配的工作已经完成了。

邱志超找到了工作文件,随后简单说了下框架、模块以及算法的设计问题。

张硕大致的听了一下,就决定让他们做一个详细的报告,“这部分还是要详细的说一下,尽量保证没有任何大的问题。”

下午的时候,张硕和罗勇军来到了量子研究所,并去了一楼小会议室。

邱志超和其他两个研究员,再包括几个副研究员以及参与工作的博士生,都集中在了会议室,他们已经把框架图投到了荧幕上。

张硕和罗勇军坐下来,就听起了报告。

量子研究所所做的部分是零散的规划设计工作,邱志超讲了一下各部分的框架功能设计,其他的研究员开始进行每一个框架的讲解。

张硕一直认真的听着,研究任务进度也跟着不断上涨——

【任务一,进度 0.830%。】

【任务一,进度 0.346%。】

【任务一,进度 0.60……】

一听,就是一个下午。

量子研究所负责的算法规划部分难度并不高,但内容却比较繁杂,还比较零散,有一部分是输出算法,下一部分就跳到了计算上。

好多部分还要和核心算法联系在一起去理解。

一下午的报告结束以后,罗勇军就感觉头晕眼花根本理不清头绪了,他赶忙问了一下邱志超,“邱教授,还有多少内容?”

“不多了,只剩下一半了。”

“一半还不多?”罗勇军的嘴角扯出了一个夸张的弧度。

张硕安慰道,“罗老师,明天再坚持一个上午就结束了。这些内容你还是要听一下,拿着资料回去理清楚,后续还要和高能所那边对接。”

“放心吧。”

罗勇军用力按着脑门,旋即疑惑的问向张硕,“你都弄明白了?”

“差不多懂了,怎么了?”

罗勇军的眼睛里,散发着看怪物一样的眼神,他用力开口道,“没什么,就是……你真……”

他憋了好半天,说了个形容词,“天才!”

其实他是想说‘真是个怪物’,但感觉用怪物形容张硕不太好。

邱志超也深有同感。

这么多的内容,听一遍就能全部理解,真是天才到了极点。

张硕笑道,“这个算法本来就是我研究的,各部分的设计规划都了解,只不过是要听一些细节上的内容。”

罗勇军和邱志超一起点头,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个说法了,否则就感觉自己像是蠢才一样。

又是忙碌的一天。

张硕和罗勇军听了一上午的报告,终于听完了所有框架设计的内容。

这时候,任务进度已经涨到了‘99.3%’。

罗勇军感觉规划已经很完善了,再结合核心算法就能形成一整套逻辑完善的大型算法。

张硕知道其中肯定还存在问题。

这一个小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算法出现大问题,而一整套算法存在某个问题,想要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张硕又理了一遍框架,发现根本找不出问题,就毫不犹豫地进行了‘氪币’操作。

【科研币-3。】

打开系统界面,任务显示变成了——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规划(难度评估:B)。】

【进度:100%。】

【任务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

【科研币 60。】

【科研币:261。】

“60个科研币奖励,科研币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张硕不由得笑了出来,他感觉就像是每天省吃俭用,终于攒下了一大笔钱。

这笔钱多到……

“再进行一个难度稍低的B级任务,直接就能完成?”

他思考的赶忙摇头,绝对不能有这种想法。

那和败家子有什么区别!

在任务进度达到百分之百以后,张硕也知道了框架规划中的问题。

不是某个框架,也不是某个模块或算法设计,甚至不是量子研究所的问题,问题出在了这一部分规划和核心算法的对接上。

每一部分单独拿出来都没问题,但放在一起却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因为算法和计算逻辑的关联,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漏洞,要解决这个漏洞必须要添加一个新的模块。

这就和量子研究所没关系了。

张硕拿着所有资料回到了计算机房,随后就开始新模块的设计工作。

一切都在脑子里,需要的只是写出来而已。

大概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他就完成了新模块的设计,也顺便写好了功能描述,随后就给崔凯文发了信息,“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规划项目完成了,马上可以提交验收。”

“你们是什么样的验收流程?”

于此同时,高能所物理中心正在召开会议。

会议由所长吴建宁亲自主持,谈的是‘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的研究,参会的都是物理中心和计算中心的核心人员。

高洪利院士、谭志明院士,再包括曹孟波、崔凯文、鲍贺星都在。

ICHEP会议上,计算中心发布的成果引起了国际关注,其他的机构、团队都对于偏差分析算法很感兴趣。

据可靠消息,核子组织数据中心的小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研究也很顺利,预计三个月内就能完善使用。

他们还同步论证了大型实验的偏差分析算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让高能所的领导层有种焦虑感。

在实验数据偏差分析研究上,他们可一直都是遥遥领先,也以此连续发布国际关注的成果,领先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领先,就能一直有成果。

哪怕只是做个计算分析都能当做成果来发布,若是被后来者赶超失去了领先地位,成果、关注,一切就都没有了。

所以吴建宁就主持召开了会议,专门去讨论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问题,“我们不能只寄希望于张硕的合作项目,自己也要组建团队研究。”

“大型实验非常复杂,要实现偏差分析不一定按照张硕的想法去做,也可以朝着其他方向考虑,找其他办法。”

“所以,我建议成立专门的项目组,从最基础的算法实现上去研究,争取在五年之内,完成这一项目……”

吴建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还在黑板上写上时间——

五年!

其他人讨论觉得也有道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他们也可以组建团队自己研究,也许能找到其他方法去对实验数据进行偏差分析。

谭志明当即举手表示赞成。

他一直都倾向于自己研究算法,而不是依靠其他机构团队,甚至是个人。

曹孟波也表示同意,再组建一个团队专门去研究算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张硕研究不出来,他们也可以自己想办法研究。

其他人也一一表态。

有的人说起了研究难度问题,他们以中心锚点偏差算法为基础,去研究大型实验的偏差分析算法,结果连参数关系逻辑都理不清楚。

现在说寻找其他方向,能找的到吗?

有的人则觉得有道理,找其他方向研究,也许就能有突破也说不定。

这时候,崔凯文忽然举起了手,“吴所长,刚才张硕给我发信息说,他们的算法规划已经完成了,问我们怎么验收……”

话音一落,房间顿时安静下来。

算法规划完成了?

吴所长才刚喊出了‘五年’的口号,那边连算法规划都已经完成,对照一下也太尴尬了。

谭志明惊讶的喊出声,“这么快就完成了?这才过了多久?这种大型的算法规划可是要逻辑完善的,出一点问题的影响都很大。”

“这个项目的资助总经费可是有五百万吧?”

“别是草草做了,就提交验收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