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八十九章 欺骗物理学界的弥天大谎?

《今日发布》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很快就有其他媒体跟风做出报道——

“用数学确认物理现象,这就是张硕!”

“一个博士生到会议上的证明,高能物理即将迎来重大突破!”

“诺奖的研究,粒子对撞中神秘的能量损耗问题被确认!”

“……”

一个个震撼式的报道,让人看了仿佛感觉张硕完成了物理界跨越式的大发现。

实际上,研究并没有得到确认。

另外,即便是发现了未知物理现象,也无法拿到诺贝尔奖,能量损耗问题本来就存在。

如果确定是什么样的发现,能去研究其根本原因,那么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很近了。

实际上,报道中也有很多科普性的文章,只不过能把所有内容看完的人是少数。

绝大部分人只是看看新闻,脑里的印象是,张硕完成了一个重大的物理研究,似乎和一种未知物理发现牵扯在一起。

具体是什么物理发现,就感觉似乎是复杂,完全不知道了。

学术界对于张硕的研究非常关注。

看了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后,很多学者都在打听具体的内容,因为媒体的报道最多就只有大致讲解,并没有详细内容。

很快他们就了解到两個关键词——

偏差度和偏差函数。

“如果偏差分析算法没有问题,同时,有更多的实验分析结果符合偏差函数,就可以证实,能量损耗和偏差分析发现的问题,是同一未知物理现象,这种现象会对于粒子对撞过程产生了直接影响。”

这是很多学者的结论。

在回国的路上,杨海峰也在说着研究问题,“如果研究没有问题,就证实能量损耗确实蕴含着某种现象。”

“了不起呀,真是就太了不起了,以后可能很多人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偏差函数也会以你的名字来命名。”

“张硕偏差函数?”

张硕笑着说出来,赶紧摇摇头,“不好听。”

杨海峰也笑道,“应该叫张氏偏差函数或张氏偏差公式,国内也会跟着这么叫,这些都是叫习惯就好了。”

“这是函数,也是公式。”

他说着换了个话题,问道,“我大致看了看这个公式,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明,但好像是磁场强度越高,能量损耗就会越高,偏差度也会越大,这样理解没错吧?”

“没错。”

张硕肯定的点头。

杨海峰思考着说道,“那么,是不是可以制造瞬时几十特斯拉的环境,去研究粒子对撞实验中的偏差影响?”

“从你的公式上来看,这个磁场环境,应该会让偏差非常明显吧?”

张硕犹豫了一下,旋即非常认真的说道,“确实是这样,但我不建议这么做。”

“一项新的研究,因为未知,就存在很多的可能性,尤其涉及高能物理的研究,没有足够多的基础实验和理论支持,可能会很危险。”

他说的表情都严肃起来。

之所以会穿越就是因为那次爆炸,当时做的是强磁场干涉原子实验,准确的说,是以强磁场干涉夸克之间的强力作用。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来观察到四大力产生关联的明确信号。

最终,是一场爆炸。

张硕回想过很多次,觉得问题就出在理论不完善上。

理论不完善,基础的实验做的少,直接跨度到高能未知领域,就可能会出现意外事故。

未知,也意味着危险。

杨海峰听罢点点头,赞叹道,“有充分的基础再进行研究是对的。你还这么年轻,没想到在实验想法上还是很稳重的。”

张硕强笑了一下。

他可是付出过生命的代价,有什么比这种代价更大呢?

杨海峰并不知道张硕在想什么,他转了个话题,问道,“等回去以后,有什么研究计划吗?”

张硕想了想,说道,“和高能所合作的项目,量子研究所的部分应该也差不多完成了。”

“短期的计划就是完成毕业论文。”

“下个月,还要去参加大亚湾的数学会议,我拿了一个钟家庆数学奖,已经确定了……”

……

当张硕还在飞机上的时候,苏东大学理学部召开了项目和科研支持行政会议,讨论校内支持项目并对半年以来的科技成果进行总结。

理学部,包括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以及地球科学学院。

前来参加会议的都是行政处的人员。

副校长张秋生主持会议。

数学学院的参会人员是行政主任王朵菊以及副主任姚松。

张秋生上来就肯定了数学学院的工作,半年以来,数学学院的成果有很多人,尤其是顶尖成果,冠绝了全国所有的高校。

其中必须要提到两个名字,一个就是张硕,另一个就是他的导师罗勇军。

张秋生对于数学学院的工作表示肯定,赞扬给到了行政主任王朵菊,随后就谈起了一个校内支持项目,“至少在数学学院,学校支持项目工作非常突出。”

“罗勇军教授的项目大家都知道,他做的研究大家肯定也知道了,那可是发表《数学年刊》上的成果。不谈内容,只谈发表的学术期刊,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就可见一斑了吧!”

“这样的研究,出自学校的支持项目,不就代表了我们工作上的成功吗?”

会议上的人都纷纷鼓掌。

张秋生面带微笑的压下了掌声,随后话音一转,“在这里,我要批评一个人,罗勇军教授申请项目的时候,他迟迟不给批复,最后还是我做出决定要求给经费支持。”

“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学校的教授们寒心!”

“只是几万块的经费,为什么不批呢?”

张秋生抿着嘴轻笑着,仿佛就是那个慧眼识人的正义领导。

他没有进行点名批评,但所有人都看向了姚松。

姚松低着头满脸苦涩,他比谁都清楚这件事,罗勇军发表论文之前,学校任何人都清楚他为什么不批项目,就连张秋生也很清楚。

张秋生只是被罗勇军烦的不行,才打电话过来让他把这事情解决掉。

结果就变成了张秋生慧眼识人?他阻碍学校教授申请项目?

讲不讲道理啊!

张秋生谈完了自己慧眼识人的英雄事迹以后,就开始常规的会议流程,让各个学院的行政代表发言,总结一下过去半年时间的项目、经费支出以及科研成果等问题。

最后,谈到了ICHEP会议上,张硕和阿格斯蒂尼团队一起做的报告。

张秋生道,“报告已经被会议确定收录了,会议的评审专家们的评价都很高,其中还有两个诺奖获得者。”

“这个研究牵扯到了高能所cp组,但国际上受影响的不只是高能所的cp组,所有的cp组受到影响。”

“我个人认为,虽然研究没有确定,但学校方面还是要对研究给予肯定的。”

其他人也对于张秋生的看法没什么意见。

他们也觉得学校确实应该支持张硕的研究,不应该因为牵扯到一个cp组就采取漠视态度。

在会议做出决定以后,苏东大学的官方网站很快就更新了一条科技成果信息——

《科学要敢于质疑权威——ICHEP的研究报告》。

“科学研究,就是要大胆创新、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权威。

这句话说的人多,但能做到的人却不多。

研究超子衰变来检测重子cp破坏信号,是高能物理的重大发现,可以探究宇宙形成的原因。

这项重大研究,国际已经进行了长达几十年之久。

实验中所使用的信号转换技术,已经能够明确检测到介子的cp破坏信号。

所以寻找重子cp破坏信号,也依旧使用同样的技术,之前没有任何人敢于质疑这项技术。

我校高等数学研究院研究院张硕,和著名的阿戈斯蒂尼数据团队合作,研发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并通过分析超子衰变数据,证明重子cp破坏信号被隐藏的常规信号之下,也就是说,沿用几十年之久的信号转化技术,对于重子种子cp信号是无效的。

他们的研究已经被ICHEP会议收录……”

“这就是大胆创新、敢于质疑权威、打破权威,即便是面对沿用几十年证明有效的技术,也敢于去质疑,并付出实践去做出证明。

这种精神值得歌颂和学习……”

……

张硕和杨海峰一起回到了苏东。

在返回大学以后,他马上就回了宿舍休息。

本来以为宿舍会相对安静,毕竟已经进入到暑假时间,但假期似乎对博士生的影响很小,宿舍里还是有很多人。

一群人见到张硕顿时围了过来,他们叽叽喳喳说着不停。

有的说学术会议上张硕的表现,赞叹他是英雄式的人物,“真是英雄,学术英雄。”

“那些cp组看着都像反派,你一个人孤身战斗打败了反派。”

有的说起学校的新闻,“学校说你是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权威的人物,全篇都是赞颂。”

有的在说网络上的新闻,“他们说你的研究已经确定了,是发现了新物理现象,是真的吗?”

张硕应付式的回了几句,随后就以疲惫为由上床休息了。

他确实很疲惫。

当躺在床上的时候,他仔细想了下,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住在宿舍了。

平时就有很多人问问题,有的甚至问论文的问题,偶尔有人来提问的还好,但很多人就有些烦恼了。

现在回来想休息,楼道里也是乱哄哄的。

“看来,还是要搬出去住。”

搬出去住最好是有自己的房子,否则,很多事情会不方便,而最终的问题还是归结在一个字上--钱。

有钱,什么都好办。

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他赚了不少的钱,但交过税以后,剩下的钱要在周边买房还是有点难。

“还是赶紧完成和高能所的项目吧,那样就差不多了……”

张硕思考着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他就去了量子研究所,见到邱志超教授以后,对方没有说项目,而是说了一个新闻话题,“关注国际新闻了吗?”

“费米实验室的格雷沃德被解雇了,他找到记者说了一些对你很不友好的内容,而且影响力很大。”

“说的什么?”张硕好奇的问道。

邱志超道,“他说你和阿格斯蒂尼一起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伱们都是天才,你们用复杂的算法逻辑欺骗了物理学界。”

“还有,你是主导人,阿格斯蒂尼是帮手。说的感觉像是真的一样,有很多人相信……”

“你自己看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