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二十二章 空中离子炮!颠覆格局的超级武器!

航天部门早已经有了‘以引力技术为基础发展航天科技’的计划。

腾云-1型飞船研发的过程中,他们就考虑正式开始研究,召开了几次内部会议还是决定再等等。

航天部门的专家们认为,应该让航空飞船研究进行探索,他们可以借机吸取经验,减少不必要的研发支出。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原来航空、航天是两个领域,不管是动力和能源都是如此,航天的动力是研发火箭,卫星或其他航天设备发射到太空中,绝大部分应用都是太阳能。

航空用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动力则是航空发动机。

航空领域的飞行原理,是依靠推动空气保持飞行,而航天要面对的是空气极为稀薄的太空环境。

两者的需求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有了引力技术和氢弹电池以后,航空、航天就变得具有一致性,都可以依靠引力技术来推动,把氢弹电池用在主能源。

当引力技术得到了技术革新,航天部门就认为航天科技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

在航天部门的计划上,知道航天飞船是第一步,下一步应用航天飞船来探索月球,再下一步是冲出地月系。

蒋学斌是相应技术研发的二号负责人,他希望能够了解引力和氢弹电池技术。

在介绍了一番航天发展计划以后,他又问起了引力技术的情况,主要是能制造多少倍率的引力以及覆盖范围有多大。

他说并没有说起具体的数据,只是预估了个强度数字,“我们只是做了实验,确定了技术,具体的能到哪一步,还是要看研究。”

“我估计,两倍(地球引力)应该没有问题。”

蒋学斌对于数据还是很满意的。

实际上,航天领域对于引力强度的需求,赶不上航空领域,主要是因为,航天不需要考虑飞船的灵活性。

什么加速度都不重要。

比如,从地球到月球,一直能有加速就可以,哪怕加速度只有1m/s,积累上一个小时也达到了每秒3600米。

如果是一天时间,就能超过每秒八十公里,速度已经相当快了。

引力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不用考虑所谓的第一宇宙速度,因为飞船能无视地球引力,即便每秒只飞一米,也可以慢慢脱离地球。

1m/s,不断加速积累,速度也会变得非常快。

举例来说,常规的航天器从地球升空,进入地球轨道,再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加速,最终抵达月球需要一个星期以上。

以1m/s的加速度持续加速,即便加上减速的过程,只需要不到三天时间,就足以安稳的抵达月球了。

更不用说,两倍地球引力,带来的是十倍以上的加速度。

从地球到月球,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

引力飞船还有一个好处是灵活、简单,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驱动,不需要考虑地球引力、地球轨道,就不需要做复杂的计算,甚至比驾驶飞机飞行还要简单。

在说完了技术需求以后,蒋学斌就和张硕谈起了航天科技的难题。

航天科技最大的两个难题,一个是能源,一个是材料。

氢弹电池,解决了能源问题。

但材料,比能源更难以解决,航天科技发展需求各类能抵御复杂宇宙环境的材料。

现在所使用的材料,只要上过一次太空就要被废弃。

这也是航天飞机被放弃的原因。

两人正谈着的时候,航空材料院朱贵走了过来,张硕立刻指着朱贵道,“蒋院士,材料的问题你可以和朱院士聊聊。”

“哦?”

“朱院士手里有个项目,可能会造出很多新的材料。”

张硕笑着解释了一句。

朱贵手里的项目正是引力隔层的研究,周期性引力场边缘会形成隔层,隔层对于物质会产生分子级的作用。

这是已经验证过的。

虽然研究是绝对保密的,但实际上,国家级学术圈子里,不少人都知道朱贵的项目,到这样的会议上也不是秘密了。

本次会议上,朱贵就会做研究报告。

朱贵听到张硕谈起他,也简单说了一下研发进展,“设备已经造好了,实验进行过一次,制造了一个特殊的门。”

“很奇特……”

张硕非常感兴趣,“发生了什么?”

“分子被拆分,我们直接提取到了单质铁。”

“铁的化合物?”

“对。”

“强度多高?我指的是频率。”

“每秒五百以上。”

“确实很高……”

朱贵笑道,“我们有技术支持,国家离子态物质研究中心,他们提供了超高加速离子的技术。”

“我们进行了测定,高强度的钢材只需要0.3秒就会疲劳。”

“另外,我们还发现单质也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物理表现态的变化。”

张硕听的眼前一亮,追问道,“有没有试过单质碳?能不能把它变成钻石?”

“额~~~”

朱贵尴尬一笑,“很难说吧,研究才刚刚开始,未来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

蒋学斌听的有点模糊。

他倒是明白了一件事,朱贵正进行一种新技术的研究,和材料学直接相关。

那么就可能研究出一些全新的材料。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

在很多人的讨论声中,老师团已经到来,也代表会议正式开始。

首先代表老师发表了讲话,说明了会议的主体内容,包括引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也包括几项新物理科技的研发。

在场绝大部分学者都是来旁听的,听一下新物理方向的科技,讨论一下是否能应用到自己的领域。

主角,就是张硕、朱贵、刘成文等人。

薛柏坤代表团队,到台上对于引力技术突破了说明,主要说的就是制造引力的强度和覆盖范围都有了提升。

提升并不是数据,而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所以薛柏坤走下台以后,老师就说明要组建全新的研发团队,来研究扩大引力强度和范围的技术。

然后,就是刘志文了。

过去一个星期的时间,刘志文以及其团队的人都在一直忙碌着,他们为会议做了很多的准备,主核心就是完成二代航空飞船的设计。

引力技术取得突破以后,二代航空飞船研发变得简单了。

他们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拿出了一个方案。

实际上,老师们只是想让刘志文上台做个小报告,说明一下二代航空飞船的研发方向,没想到他能拿出一个方案。

当飞船的设计图放在荧幕上时,会场都变得嘈杂起来。

荧幕上是个AI制造的飞船图像,飞船整体呈现梭形,看起来像是个‘海豚’,配上白云、蓝天的背景,设计可以用‘酷炫’来形容,完全像是‘未来科技’。

“二代航空飞船,我们暂时把它命名为‘飞豚计划’!”

“依靠最新的引力和能源技术,我们的设计是把能源系统放置在后方,引力系统则在能源系统前……”

“各类设备……”

“外在来说,需要适应特殊引力场造成的复杂空气流动环境……”

“引力场的存在,本身就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流动,而飞船的飞行也会引起……”

“所以我们在飞船上加装了尾翼……”

飞豚计划。

二代航空飞船的外形像是海豚一样,前面的尖嘴巴是高端雷达系统,海豚的嘴巴上方则是驾驶舱,头部则是引力系统。

再往后的肚子,就是氢弹电池和其他设备了。

在飞船的后方,还有平直设计的尾翼,真像是海豚的尾巴一样。

两则,还有灵活的鳍翼。

各种机翼的设计,则是为了快速飞行时保持平稳。

刘志文拿出的设计方案确实很惊艳,只是一个外观就让很多人为之赞叹。

他个人也表现的很兴奋。

虽然只是团队一个星期的成果,但他的团队可是有很多航空专家的,他们在一起研究了一个星期,主体设计以及外观都很不错了。

从技术层面来说,已经没有了疏漏可言。

实际上,一个星期能拿出方案,主要还是因为更高端的技术让设计变得简单。

当引力技术提升以后,各种技术限制都没有了,所制造的航空飞船,甚至可以像是飞机一样操作,让飞行员能更快适应下来。

……

刘成文拿出的方案,并没有在会议上确定下来,因为会议是非常短暂的,后续还需要专业的讨论和研究。

会议半部分,则确立了引力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问题。

主要还是确定方向,而不是敲定什么内容。

会议结束了。

张硕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休息了一个晚上以后,第二天又去参加会议。

这次的会议更加重要,是有关军事发展的议题。

所有来参会的都是军事领域的学者和顶尖的老师,军事科技的议题,谈到了离子炮技术的应用。

第一个议题,就是要在最新核动力的航母上安装氢弹电池和离子炮。

张硕的工作是上台做出氢弹电池的技术说明,还有离子炮相关的研究团队,派出代表说明了离子炮技术。

现在的离子炮技术已经非常稳定,军事研发的最高端设备,可以做到每六秒发射一次,几台放在一起,就能升到一秒一发。

这种高频率的发射,还能持续很长时间,可以说就是‘战争机器’。

有了离子炮技术以及航空飞船以后,实际上,航母的存在已经有些鸡肋,航行在海面上就像是一个大型的靶子,面对离子炮或未来航空飞船的打击,连闪躲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不过技术只存在于国内。

国际上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航母的存在还是有意义的。

航母上安装了离子炮以后,防御上就变得无懈可击,对空也非常具有威慑力,能够直接打击三百公里内的各类战机,还能对天空中的卫星造成威胁。

这样的航母就可以到全世界自由航行了。

下一个议题,就是离子炮在空中的运用,具体则是制造可以发射离子炮的航天飞船。

在引力技术提升前,离子炮不可能装在航天飞船上,因为设备很庞大,所需要的电力能源太多,两台氢弹电池都支持不了。

现在则可以讨论了。

在综合了氢弹电池以及引力技术的参数以后,就可以开始‘高空离子炮飞船计划’,搭载离子炮的飞船是真正的‘威慑武器’,它并不需求高的灵活度,需要的是高空飞行以及可以释放离子炮。

高空飞行,具体是五万米以上。

这个高度足以保证安全了,即便没有什么灵活性,因为飞的足够高,再加上本身自带防护武器体系,就不可能被打下来。

那么飞船只需要飞到高空,再发射离子炮就可以打击一切目标。

这种飞船就是专门为应对航母制造的。

所有的航母应对空中的离子炮武器,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直接变成了巨大的靶子,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到时候,其他国家的航母都会变得鸡肋。

不止是航母,即便是战斗机或者其他飞机,因为飞的不够高,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赶上离子炮,也都会成为移动的靶子。

搭载离子炮飞船的战略意义太大了。

在会议上提出以后,马上就全票通过,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动的讨论起来,相关的老师还把计划定为‘最重要的方向’。

刘成文的二代航空飞船,重要性都要排在后面。

二代航空飞船,即便是再灵活,也就是‘超高端’的战斗机而已。

空中离子炮武器,则直接颠覆现有的军-事格局,让海洋对面的航母大国,所有的航母都变得靶子,随时都能够直接被摧毁。

到时候,世界格局直接被颠覆。

在会议的最后,还有专家提出了‘太空离子炮’武器的概念。

从技术基础来说,有了氢弹电池支持离子炮系统,‘太空离子炮’武器也是可以制造的,到时候,武器就可以持续挂在太空中,随时都可以对地面进行打击。

这个想法也通过了,只不过暂时还只是计划,因为太空环境太复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