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腾云-1,大型飞船计划!

“引力隔层,用在材料学上可拓展的方向实在太多了。”

“从短时间出现金属疲劳来看,最差也能是一种冶炼技术,也许能帮助制造合金。”

“那是最差的用法了,你们想想,换做是高温液态金属呢?液态金属不会被撕裂、不会疲劳,到时候,会产生什么效果?”

“这种撕裂,对于不同元素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如果效果不一样,给单质金属提纯就太容易了,那些混杂的元素都可以被清除。”

“最重要的是能拆分化学键,也就代表能用在提炼基础上,好多贵重的金属提炼都非常复杂……”

在了解引力隔层的基本特性以后,实验相关的人员都忍不住讨论起来。

引力隔层的特性,用的材料学可以说前景广阔。

仅仅是一个金属的提炼,就有着非常好的前景,好多金属提炼的工艺和成本是非常高的,比如说,铂族金属。

钯、铑、铱、铂、钌、铑……

这些金属提炼成本非常高,工艺也非常复杂,也是他们价格高昂的原因之一。

相对更贵一些的,金属铱,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它的大部分成本都在提炼上,因为提炼复杂,产量非常有限。

讨论的人中也有赵老师。

赵老师脸上的笑容都绷不住,他拍着大腿说着,“我就说,这个研究非常了不起!”

“研究才刚开始,就有一种新技术了,而且能用在材料领域。”

“这肯定会让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一项全新的材料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科技以及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现代科技,材料就是最重要的基础。

很多科技领域都是受到材料的限制而无法取得突破。

最直接的,可控核聚变的研究,理论和技术都非常完善,但各领域都受到材料性能的限制。

若是能找到一种材料可以长期承受核聚变高温高压,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马上就会取得重大突破。

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同样如此。

航空领域,材料限制着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航天就更不用多说了,需要研制各种能抵抗太空环境的材料。

新物理科技方也同样如此。

氢弹电池的研发同样受到材料的性能影响,若是材料承受的能力更强,就可以让内部反应更加剧烈来制造更大的电力。

等等。

研究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上报以后马上就得到了高层的重视。

一个星期以后,高层就专门召开了会议。

前来参会的有好几个老师,还有几十个各领域顶尖的专家,当然也包括材料学的专家。

源点论研究中心实验组,也派出了一个小组参会,带队的是薛柏坤,他要在会议上对引力隔层的性能进行讲解。

在会议开始之前,好多的专家学者都不知道具体内容。

他们不断讨论着,“怎么就突然有个会议呢?我手里还有个实验要做,结果就被叫过来了。”

“航空材料院能有什么大项目?未来都是引力飞船了。”

“引力飞船也要用到我们的材料啊,就算飞机被淘汰,材料研究也不会被淘汰。”

“回归正题,这次是干什么?”

“有人知道吗?”

即便是知道消息的也没有开口,不知道的就只能迷茫的讨论。

老师团队到来以后,会场变得安静下来。

科技工业局的李老师首先发言,“今天的会议有些仓促,但很重要,关于到一个刚研究出来的技术。”

“请源点论研究中心的薛柏坤教授为我们讲解!”

薛柏坤就坐在第二排边侧,旁边都是源点论研究中心的人员。

他站起来走向了讲台。

会场里的人都看了过去,好多人都不认识薛柏坤,忍不住小声讨论起来,“是谁呀?”

“源点论研究中心的……是张硕院士带的人呢?”

“他好像一直跟着张硕院士,研究的是新物理。”

不少人都有些羡慕。

新物理是科技研发的主要方向,好多学者想参与新物理的研究都找不到门路,他们能做的只是研究其基础的理论。

至于衍生出的科技,一般学者根本就接触不到。

薛柏坤走上讲台以后,就认真讲解了起来,“我们研究出了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制造出一层无形的膜,我们称之为隔层,隔层存在一定的厚度。”

台下很多人听得有些迷茫。

无形的膜?

厚度?

这是在说什么?

薛柏坤对于众人的反应并不意外,他只是继续说道,“我们对于隔层,已经有了一定的特性研究。”

“它具有物理阻挡特性,内部则拥有分子级的撕裂特性,可以切断分子的化学键。”

“另外,合金材料放入隔层中,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金属疲劳现象……”

他连续说了几个特性。

在讲解的同时,背后的荧幕上还放了几张照片,有的是对于隔层特性的介绍,有的则是损坏的金属或其他材料。

薛柏坤发言的时间并不长,大概也只有十五分钟左右,他说完以后看了下第一排,注意到老师点头就走了回去。

会场内则是一片安静,好多人都还没回过神儿。

一直等薛柏坤坐了回去,会场才出现了议论声,声音慢慢变大,直到充斥了整个会议室。

“刚才说的是真的吗?一个隔层,看不见的膜儿,有阻挡特性?”

“不会是玻璃吧?玻璃透光的,也看不见……”

“没听到吗?能穿过去,肯定不是物质。”

“也许是一种透光流体?”

“水?”

“还有其他特性,撕裂分子?这怎么可能呢?”

“还能让合金疲劳……”

“到底是什么?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个教授来自源点论研究中心,是张硕院士又有什么新研究了?”

“听起来很科幻啊!”

不管怎么样去讨论,他们也猜不到具体信息,因为薛柏坤根本没谈引力,只是谈了引力隔层的特性,名字也是‘隔层’。

会议讨论的是研究测定隔层的特性,并延伸研究其应用方向,和隔层本身的制造并没有关系。

所以并不需要追究其制造原理,会议上也不会去讨论什么制造原理。

这方面是保密的。

在场学者讨论了一阵子以后,有老师上台宣布了会议内容,就是组建个新的项目组,专门去研究隔层的特性以及应用方向。

相关的老师就进行了发言,肯定了新技术发现的重要性,强调了新项目组研究的重要性。

之后有代表学者发言,谈到了特性以及应用的研究方向。

最后就是投票表决了。

投票表决投票表决也只是个过程,各个老师都同意的情况下,学者们肯定是不会反对的,一个新的项目组,研究的是从未见过、充满科幻感的技术,每个人都想参与进去。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物理科技方向根本不缺科研经费。

几年时间,黄金制造技术创造了巨大收益。

国内经济也跟着科技一起腾飞,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投资,让经济屡创新高。

这种背景下,科研经费划拨也不断升高,新物理方向是单独列出来的科研领域,去年的总计经费超过4000亿,还不包括新物理科技研发的特批项目。

张硕申请的一些项目就是特批项目,由财政直接划拨特殊经费。

新物理方向总计4000亿以上的经费,支持的就是各项新物理科技研发以及理论研究,经费总额非常高,实际上根本用不掉,因为新物理的科技研究都是国家性质的。

有些大型科研机构也有实验项目,但因为技术门槛非常高,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4000亿经费中,大部分都用于理论的研究,也包括给科研机构的拨款。

源点论研究中心,每年也会受到大批的经费拨款。

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组建一个新的项目团队,研究一种充满科幻感的技术,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与此同时。

张硕的实验组也确定好了下一步的实验方向。

核心是,更换材料。

氚元素为材料进行实验,到此已经达到了极限,再进一步可能会有很大风险。

下一步的实验就要更换其他放射性材料,放射性铀元素也在计划中。

当衰变材料强度增加,实验的放射性、风险性也跟着增加,实验场地就准备搬迁到更安全的地方。

赵老师帮助找到了一片安全区域,是在三百公里外的山区地带,这边十几公里只分布着几个村落。

那片区域马上就被划归管制,几个村落也开始快速搬迁,名义上说是进行拆迁。

……

实验基地搬迁以及建造新基地,需要很长时间的过渡。

张硕也只能慢慢等待,过了大概半个月左右,他收到了引力飞行器研究团队的消息。

消息来自负责人刘志文院士。

刘志文想沟通一下引力技术问题,“我们碰到了一个决策性问题,和引力技术有关。”

“我们计划制造大型的引力飞船,但制造方案的设计上,有很多的争议。”

“有方案是迭加小型飞船,也就是一个个环状飞行器连在一起,另外,也有人提议制造超大型的环状飞行器。”

张硕听的有些疑惑,他问道,“小型引船已船已经造好了吗?”

“第一台马上要试飞了,应该没有问题,所以要规划下一步研究了。”

“哦……”

张硕问了一下试飞时间,考虑到最近无事可做,也想到去看一下真正的引力飞船,马上道,“我去一趟好了。”

“具体什么情况,电话里面很难说的清楚,面谈吧。”

“那就太好了!”

刘志文是真希望张硕来一趟的,但他并不好直接开口。

张硕可不是轻易能请动的。

刘志文所在是空-军组建的引力飞行器研究基地,他们依托孟志林团队的技术基础,有航空集团以及空-军的支持,设计建造军事用途的引力飞行器。

第一台军事用途的引力飞行器,代号为‘腾云’,研发的是腾云-1型飞船。

腾云,取自腾云驾雾之意。

腾云-1型的样机已经组装完毕,正在进行各项测试,准备第一次试飞。

张硕来到了研究基地以后,就被刘志文等人带着去参观腾云-1型飞船,一路上则说起了小型引力飞船的问题。

“小型飞船有各种问题,最大的就是空间有限,搭载的设备功能也有限。”

“小型飞船确实可以不断上升,而且能够悬浮在3万米以上的高空,最高甚至能超过5万米,但缺点也很明显。”

“比如说,好多设备都跟不上,停留三万米高空时间是有限的,不能一直悬浮,否则驾驶舱就会出问题了。”

“小型飞船能搭载的武器也很有限,现在只能常规的挂弹,腾云-1可以搭载14枚导弹,数量还是少了一点。”

“我们想象的引力飞船,是那种综合性的飞行堡垒,挂弹数量要达到几十米,还要搭载其他武器,比如,激光武器。”

“如果飞船上能搭载激光武器,就可以有非常安全的防护……”

“另外,小型飞船无法搭载大型空压电机。空压电机和航空发动机类似,只不过是电力推动,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力,可以让飞船横向更加灵活……”

“现在的飞船,上下要比横向灵活的多,推动力不高,灵活性就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就要制造大型的引力飞船!”

张硕很耐心的听着,也不由得扯起了嘴角,他发现空-军的要求还真是高,引力飞行器只是刚研发出来,就朝着实用性发展了。

当然,这无可厚非。

空-军当然需要实用性,小型引力飞船确实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灵活性只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大最严重的问题。

孟志林团队的研究是依靠电动机风扇带动飞行器运转,但风扇的推力实在太差了,远远无法跟上现代空-军的要求。

引力飞船,需要超高的推力,才能有足够的加速度。

空压电机,和航空发动机类似,就能知道巨大的推力,但同时也需要超强的电力供给,还需要足够的空间。

这些都是小型引力飞船不具备的。

他们必须要制造更大型的氢弹电池,又或者装载几个氢弹电池,才能支持引力技术的同时,带动各类高耗电大型设备。

大型飞船,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