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引力屏障!空间扭曲效果!

实验有了新发现,张硕马上乘车返回了源点论研究中心。

赵老师跟着一起来了。

他听到消息以后,对于实验新发现也非常感兴趣,一路都在跟张硕聊着。

“我听到说,是空气中出现一个膜?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硕简单说了一下,随后道,“是引力场边缘的膜,不是凭空出现的,应该和场力变化有直接关系。”

“这代表什么呢?物体被弹开……听起来很有科幻感。”赵老师想想都非常有意思。

“现在还不清楚。”

张硕摇摇头,再强调了一句,“应该是周期性场力引起的。”

赵老师继续道,“周期性场地还能有这种特殊效果?你有没有想法?”

这个发现确实很有意思。

实验所制造的引力场边缘,出现了一层看不见的膜,还能弹开扔过去的塑料制品,后者还出现了损坏。

在脑子里简单想象一下,就可以想到‘无形膈膜’、‘结界’之类的东西。

这些都有点玄幻色彩。

当发生在现实中的时候,确实让人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张硕想了想,说道,“原因,肯定是周期性变化的引力场,我觉得可能是边缘产生了引力隔层,或者特殊挤压的力场,又或者是一种从未发现过的混乱引力场。”

“这种表现态,很难说,必须要通过实验认真研究一下。”

张硕确实也不清楚。

这个发现是非常意外的,实验只是想对周期性变化的引力场进行测定。

因为引力检测装置的性能跟不上,只能试着去增加频度,看看有没有新发现,结果就有了这样的发现。

他脑子里不由思考起来,“周期性变化的引力场外层还有会有这样的隔膜特性?”

“会是什么呢?”

“周期性变化……如果是交流电,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别也只在于方向,并不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场地和电流肯定不同,但是……”

他还是想不明白。

……

源点论研究中心,会议室。

几个研究人员做了数据和实验总结,薛柏坤、姚启明则详细说明了数据和实验工作,主核心还是新发现。

“所以我就让徐利教授扔了个塑料杯子过去,感觉应该没有问题。”

“结果却有这样的发现……”

姚启明解释着还是有些忐忑,他担心张硕或者赵老师对他的做法不满,毕竟贸然去试探制造的场力,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风险。

张硕并没有什么不满,他站起来拍着姚启明的肩膀,并朝着其他人说道,“姚教授的做法没有问题。”

“我们做实验研究,就必须要探索精神,科学探索精神非常重要。”

“不能一切都循规蹈矩,实验中有发现往往就需要灵感。”

“一切都在计划中,就很难有什么发现了。”

“当然了。”

张硕的话音一转,继续道,“风险问题一定要注意,这种探索的大前提是要保证安全。”

他只说了一句就不再多说。

姚启明则是激动的点头,“我知道了,张主任,以后实验工作一定注意,百分百保证安全才能做这些。”

张硕面带微笑的点头。

姚启明顿时更高兴了,他坐下来以后脸上的笑都停不下来。

本来以为自己会挨骂,结果得到的是一大堆赞扬,还谈到了科学探索精神,不就是说自己吗?

赵老师就坐在后面,他也向前几步凑上来,对姚启明说道,“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一定要在张硕院士不在场的时候。”

“这次做的很好啊,姚教授,正是因为你的突发奇想,才有这么大的发现。”

“应该记你一功啊!”

赵老师的几句话让姚启明更高兴了。

上级领导的肯定,还说了功劳问题,多好……

咳咳!

不对劲!

姚启明明着就仔细琢磨了一下,“一定是张硕院士不在的时候?”

“张硕院士不在,就是伟大的科学探索精神,不惜生命、冒着风险、敢于担当?”

“反过来说,张硕院士在,可能就是另一种说法了?玩忽职守、不顾团队安危、工作不严谨?”

“额~~~”

“大概会有个重重的处罚?”

姚启明仔细想的直冒冷汗,但换个角度想一想,张硕在的时候,他也不可能有什么实验的决策权了。

所以,根本无所谓了。

实验所检测的数据和上一次区别并不大,依旧是氚元素的速度加快,好几个数据都表明,引力变化的周期变短了。

不过数据并不是完善的,因为检测完全跟不上,不知道引力场强度周期性问题,甚至不能通过数据分析出来。

实验的新发现就很直白了,就是引力场的边缘出现了一层看不见的膜。

这层膜可以阻挡塑料水杯,具有阻挡类的物理特性。

塑料水平还出现了撕裂性的损坏,说明膜本身也存在撕裂物质的特性。

水杯已经送检了。

检测重点就是撕裂位置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看看是不是存在化学性甚至是粒子级的反应,不过一般是检测不出来的,毕竟塑料出现了撕裂本身,边缘检测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边缘出现了特殊的反应,肉眼大概就能看到了。

在实验会议最后,张硕制定了下一步的实验计划,“我们针对这个看不见的膜儿进行研究,设计针对性的实验。”

“大家都可以想一想,怎么去研究其特性。”

这就需要实验设计了。

实验设计相对来说还是简单的,最直接的就是用物体去接触,甚至是用仪器进行测试。

实验环境的影响因素还是很大的,不可能像上一次实验那样去扔东西,一切的检测都要提前设计好。

大家一起讨论起来,纷纷发表意见,“我觉得可以用力学测试仪直接接触,那层屏障不可能完全仅物理性隔绝,我们可以测定它最高强度。”

“如果进行物理性的穿透,就可以对特性非常了解了。”

有人则反对说,“扔过去的塑料会被撕裂,说明不只是一层阻挡物理特性的膜。”

“可能是有一部分塑料进入其中,然后产生了撕裂。”

“换做是仪器,可能发生损坏,甚至可能造成风险。”

又有人说道,“这么一说,撕裂性也要测定。”

“可以继续用塑料制品,能够发现明显的撕裂,金属物体就不会了。”

“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引力设备,引力设备有一部分就在膜上,会不会已经损坏了?”

还有人提议,“可以试试射线?”

“射线应该不行吧?射线只是单纯的能量,我们没有发现什么阴影,说明光是能够随意穿透的。”

大家说的好多想法都被记录下来。

等会议结束以后,研究人员各自回到办公室,认真思考起实验设计的想法。

实验设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理论的研究。

郭华、汤海益等人,不负责实验相关的事务,他们更专注于理论问题。

理论研究工作,相对来说是有些尴尬的,因为他们一直都没什么大的成果。

源点论的主体理论都是张硕完成的研究,而他们所做的工作都是联系其他理论,包括量子物理、粒子物理等,来把源点论和其他物理结合在一起。

针对前沿性的实验,他们也希望能有所表现。

这次的实验,结果明显出乎意料。

即便是张硕也表现出了惊讶,换句话说,他没有想到实验会发现一层无形的膜。

新发现代表新的物理,背后必定存在没有研究过的理论。

理论研究办公室。

郭华就对其他人说道,“看样子,张主任也不知道会发生这种情况,里面蕴含着新的理论啊。”

“也许我们能研究一下。”

“可以从基础理论出发,研究混乱力场、引力场的关联,分析出周期性引力场的特性,也许可以推断出实验会发生什么?”

刘明昆高高竖起大拇指,“那就太厉害了!感觉这种事只有张主任能做到。”

“不一定啊,张主任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都是做理论研究。”

“这次可是同一起点啊!”

郭华说着忽然有了点雄心。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被说动了,俗话说‘三个臭裨将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同一起点做的研究,他们这么多人,也许能真分析出东西。

到时候,也能让人高看一眼。

……

二楼办公室。

张硕也在思考相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任务是‘氚元素对引力制造技术的影响’,而新的实验发现让任务进度有所增长。

这也就代表,新的实验发现和氚元素的影响有关。

“问题是,场力和元素不存在直接关系。”

“氚元素影响的是媒介材料,或者说,可以把氚元素看做是一种媒介材料,它激发了弱力效果影响到了引力场……”

“那层膜,一定和周期性变化的引力场直接相关。”

“但是,为什么呢?”

他思考了好半天也没有方向,很干脆的选择了氪币。

氪币,一定会有进展。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实验任务需求科研币600个,氪币消耗比A级任务小的多。

“明白了……”

在进行三次氪币后,张硕脑中出现了一大堆的信息,也彻底明白‘无形的膜’具体是什么了。

这还真是周期性变化的引力场引起的,或者说是引力场引起的。

通过技术所制造的引力场区域,本来就是非常特殊的。

从常规引力去解释就明白了。

比如,地球引力。

地球所产生的引力场可不限制范围,只能说距离地球越远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小。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引力本身是对空间的一种扭曲,而距离越近,物质受到的扭曲就越大。

这个角度来看,技术所制造出的引力场也是对空间的扭曲。

常规的引力,是让空间产生变化,还具有传播效果,距离越远扭曲的程度就越低,而不会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技术所制造的引力场,把引力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

这样一来,固定引力区域就和周围产生了空间隔层。

其他区域都是正常的扭曲,而引力区域则是特殊的扭曲,两者无法直接进行联通,就必须要有一个过渡地带。

所以常规制造的引力场,也同样有一个特殊的‘过渡地带’,可以理解为‘屏障’,具体表现为一个引力快速增加的区域。

之所以实验没有检测出来,是因为屏障非常的薄,而且完全是无形的,不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就无法发现。

当引力场产生周期性的变化时,外层的屏障也跟着不断的变化,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引力快速增加的也输区域,其外在表现就会非常的显著。

这一层屏障中,引力场变化速度快,而且非常的混乱,和周围的常规空间就形成了特殊的隔层。

隔层的具体特性还不清楚,但其必定有一个强度问题。

强度和周期性变化以及引力场的最高强度有关。

如果把引力的周期性变化比喻成波,那么引力场边缘屏障的强度,就和波的振幅、频率直接相关。

“原来是这样!”

张硕消化了脑中的信息以后,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从爱因斯坦的理论出发,去理解引力场、周期性引力场边缘产生的隔层,一下子就能说通了。

……

理论研究办公室。

郭华、刘明昆等几个研究员,一直都在从‘引力场、混乱力场’等角度出发,想要以理论来解析引力场边缘的屏障。

他们从混乱力场方向出发,再联系周期性引力场问题,倒是有一些特别的看法。

在新一次实验的前一天,张硕来到办公室就被几个人拉着说起了理论问题。

“我们有了新的研究,针对实验所发现的屏障。”

汤海益作为代表说了起来。

其他人都给与了鼓励的眼神,也不断注视着张硕的表情,他们是希望得到一些肯定的。

张硕确实很感兴趣。

他已经了解了引力场屏障基础的原理,听到说其他人也有研究,就安稳的坐了下来,“说说。”

“是这样的。”

汤海益充满信心的说道,“我们都认为,引力屏障是引力场周期性波动引起的。”

张硕脸上带笑的点头。

“我们的看法是,引力周期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场力边缘产生了混乱……”

这句话说出来顿时让张硕高看了一眼,他眼中充斥着赞叹,追问道,“然后呢?”

“这也许是一种特殊混乱力场的表现。”

汤海益说的非常肯定,“引力场,也是混乱力场转化的,氚元素作为媒介材料产生弱力影响了混乱力场的转化。”

“所以周期性引力场边缘就产生了特殊的混乱力场,对外表现就是……”

“乌拉乌拉~~~”

他不断的解释说着。

前面说的都对,后面……不过也正常吧?只是进行理论的分析,能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

只不过,想的太复杂了。

方向错了。

张硕很耐心的听完,还是先给予了肯定,“很有想象力!”

“额~~~”

汤海益也听出了否定的意思。

他还有些不服气。

这可是理论办公室,几个人一起研究几天的成果。

虽然只是个理论的方向,但联系了混乱立场转变问题,还有塑造了一些数学逻辑支持,感觉完全没问题。

当然,不一定是正确的。

但是,理论物理,就是理论性探索研究,只要没有被证否,就不能直接说是错的。

怎么就直接否定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