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零六章 你对张硕院士还是不了解啊!

混乱力场新实验,已经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不止是装置运转和检测,还需要测定强磁环境下衰变轻原子的状态,有足够多测定数据,才能够和实验后的结果做对比。

实验准备工作都是物理中心的研究员以及混乱力场研究组负责的。

好多参与实验工作的学者,他们只是参与数据分析工作,实验前还是比较清闲的。

他们也会讨论实验,针对学术问题做交流,同时也会谈起公众舆论的消息。

实验开始前两天,舆论上出现了个大消息,有人再一次拍到了引力飞行器,而且是长达三分钟以上的视频。

从视频上来看,拍摄设备十分专业,距离非常远的画面都显得很清晰。

引力飞行器出现在视频中,似乎是正在做高度稳定的直线飞行,距离拍摄位置最近的时候,拉进镜头之下,巨大圆环外形给人很大的震撼,下方的半球性装置也能看的很清楚,半球性装置外围还有一大堆似乎是管道线路的东西,让人感觉笨重而复杂,却增加了视频的真实性。

这个视频被发布出来以后,顿时吸引了无数注意力。

之后舆论又爆出了好几个视频和照片,和第一个视频上的引力飞行器一致,有几张照片拍摄的比视频还要清晰。

舆论,顿时爆了。

前一段时间,十几秒引力飞行器的视频,还是很模糊的黑点,就吸引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这一次则是一大堆的视频、照片,引力飞行器的存在直接被确定下来。

爆出来的视频和照片很多也是有原因的。

上一次的舆论的影响很大,好多人甚至去视频拍摄地点打卡,还有一些不明心思的人员,长期徘徊在周边地带,只希望能发现到一些不了解的信息。

周边的几个小镇、村落,都迎来了不少陌生脸孔,有的是纯粹好奇过来看看,有些则是专门为了引力飞行器而来。

引力飞行器研发基地,也知道周边的情况。

上级对此早有预料,但也没什么好办法,引力飞行器的测试是一定要做的。

大规模搬迁基地肯定会被外界知晓,搬迁基地以后,再去做引力飞行器的测试,依旧可能被拍摄到,或者说,只要是做飞行测试,消息肯定就瞒不住。

上级最终决定正常去做测试,新式飞行器的消息也能振奋人心,新物理高端科技,也能体现出大国的科技水平。

舆论,发酵就发酵吧,原来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新式飞行器一旦进入飞行测试,就必定是被外界报道出来,并引起舆论的热议。

这也是正常的。

引力飞行器受到的关注太多,视频、照片发布出来以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关注,还产生了国际级的舆论效应。

国外的网络,都有大批人在讨论着。

“有一张照片非常清晰,主体是巨大的圆环,直径估计超过二十米,下面则是一个半球,还有一大堆管道、线路。”

“有这么清晰?”

“管道、线路都是黑影,但也可以隐约看得出来,专业人士分析照片就能得到结论。”

“真的是引力飞行器啊?真是了不起,那么庞大……”

“估计有上百吨吧,我看到都惊住了,没有翅膀,直接悬空,科幻感十足!”

“相当了不起的技术,但是能源是什么呢?”

“低温核聚变?好多人都这么说。”

“……”

能源系统,才是国际关注的焦点问题。

引力飞行器已经确定下来,最长的视频拍摄超过三分钟,有专业的部门得到消息,只是看到引力飞行器的时间就超过四分钟。

考虑到引力飞行器的起降,飞行时间总计至少有五分钟以上,甚至会超过十分钟。

那么庞大的装置,悬空时间达到十分钟……

怎么做到的?

有专业人员分析指出,“它必定拥有强大到难以想象的能源装置!”

“以目前的技术理论来看,能源装置,很可能是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技术研制出来的,可以源源不断提供超强电力,才能支持引力系统持续运转。”

“从照片上来看,下半部分就是能源装置,可以从外在的管道、线路,分析能源装置实现的原理……”

很多专业机构都是这么看的,但找专业团队分析来分析去,也没有任何的收获。

问题的关键在于,低温核聚变是怎么实现的?

装置外在看不出来,说明没有太过于复杂的控制,最少不存在强制控制,低温核聚变很可能在内部就实现了。

但核聚变不可能在低温下持续运行。

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地球另一边的决策层召开内部会议,讨论的就是引力飞行器的能源问题。

有信息中心的官员指出,“我们能确定低温核聚变是存在的,并且他们实现了完善的控制。”

“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技术,能制造出最完美的能源装置。”

最高决策人认真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要掌握这项技术……”

会议商讨了很多内容,包括情-报信息的获取、引力制造技术的支持,当然也少不了低温核聚变技术的研究。

能源部支持的项目,丹尼斯-怀特团队的低温核聚变研究,顿时引起了更大的重视。

能源部派出的小组直接加入到研究中。

军-方也派出了人员加入。

两个机构派出的人员只是参与到研究中,并不会去干预研发决策,但丹尼斯-怀特还是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实验计划。

怀特的想法是利用申请到的经费,继续做托卡马克核反应堆的研究。

现在只能含泪转到新方向,暂时的计划也变成了复刻核转电检测实验。

对此,丹尼斯-怀特都有些心灰意冷。

他很固执。

在核聚变的认知上,对托卡马克核反应堆的研究上,怀特表现的都很固执。

为什么固执呢?

因为害怕!

怀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他听到低温核聚变,下意识的就非常抵触。

低温核聚变存在,控制肯定要比常规核聚变容易的多,甚至都不需要什么外在磁干涉,再结合核转电技术,就能够制造出源源不断对外输出电力的强大能源装置。

听起来倒是很不错,但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低温核聚变就是在否定他做研究的意义,并说明他一辈子的钻研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怎么能接受呢?

他已经有50多岁了,不可能再去转去新方向,一辈子努力化为乌有,所谓的核物理学家的名头会变得一文不值。

怀特想想都心灰意冷,好多工作都干脆交给泰勒-威尔逊。

新研究,还是让年轻人来做吧!

怀特的想法,是很多上了年纪的核聚变专家的普遍情况,他们根本无法接受低温核聚变。

那等于是否定他们一辈子的努力。

也有不少核聚变的学者,觉得低温核聚变出现是个机会,他们主动做相关的研究,并以一些微小的成果申请相关项目。

低温核聚变确定存在以后,就能确定路是走的通的。

大量的国家和机构都希望能做相关研究,有成果和个人名气申请相关研究就会变得很容易。

只不过,研究肯定不容易。

核聚变研究了这么多年,一直以来的结论就是,无法在低于一亿摄氏度环境持续。

那么低温核聚变就一定和新物理有关。

具体是什么呢?

有些学者研究起了理论,而有些学者则看向了最前沿的实验--混乱力场。

混乱力场实验牵扯到了混乱力场向强力的转化和影响,新一次实验则进行了调整,实验会不会有新发现呢?

……

在国内外众多关注下,新一次实验正式开始。

实验就是开启粒子对撞机,粒子对撞过程中会制造出超子,设备控制超子进入到混乱力场装置。

随后,实验正式开启。

强磁干涉环境下,超子沿着环状管道运转的同时,内部出现了混乱力场的转变,检测就针对混乱力场转变带来的影响。

这次实验的不同点在于,超子的数量有所增加,设备内部还有提前放置的活跃氚元素。

氚元素的运动速度赶不上科西超子,还会对进入设备的超子产生阻挡作用,只是氚元素的密度很低,阻挡的效果非常的小。

“从理论上来说,影响更大的是强磁环境下氚元素衰败产生的场力影响。”

“这种影响具体是什么,实验结束前,谁也不知道。”

“我们只能做一定的猜测。我个人认为,氚元素衰变会影响到混乱力场转变,并对最终检测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在物理中心一层大办公室,张硕对廖振宇、石秋玲以及其他学者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手头上都有工作,相关讨论也只是在工作之余闲聊。

但是张硕说的内容,,还是让其他人感到很惊讶,因为他用了一个词——很大。

很大的影响,也就代表实验数据一定能分析出异常。

“真的会这样吗?”

“我怎么觉得氚元素衰变不会有什么影响?强磁和高温环境下,衰变速度只会少许增加,又不是全部衰变……”

“而且,氚元素密度很低,产生的发射性和超子衰变的放射性很类似,并不会有冲突。”

“两者,怎么会有影响呢?”

“张硕院士是怎么得到的结论?会不会只是胡乱猜测?”

石秋玲想不明白。

廖振宇则是笑道,“石组长,你对张硕院士还是不了解啊!”

“怎么说?”石秋玲好奇的问道。

“面对一个实验问题,张硕院士说的看法和你的不同,不要质疑,而是要反思一下,自己对认知是否有不足……”

“这就是我的经验,张硕院士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至少我从未见过不正确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