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次性完成?混乱力场新发现!

“装置完成度差了百分之一……”

“差什么呢?”

任何实验相关的任务,实验装置完成度是研究所必须的基础,必须要达到百分之百才能进行实验,进而得到数据并分析完成研究。

虽然实验装置的构建难度达到了A级,但实际上,因为只差1%,只需要30个科研币就能知道如何进行改造。

从系统任务的逻辑上来说,1%也就代表0~1%之间,换句话说,装置完成也许只差某一个点,距离完成已经非常接近了。

张硕并没有直接氪币,而是对照装置设计图仔细思考起来。

现在所改造的装置都是他的设计,主要改造的地方就是安装了很多的检测设备。

为了配合检测设备运转,装置内外部也进行了改造。

比如,隔热层以外就有测定电讯号变化的材料。

比如,装置内外都和尖端的磁场强度仪器连接,可以随时测定内外部磁场的异常变动。

这个测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难度也非常的高。

因为托卡马克装置本来就是以螺旋磁场来控制超高温等离子体的装置,装置内部磁场强度非常高,磁场强度的些许变动就很难进行测量。

同时,内部磁场强度的变动也可能是实验危险所在。

如果内部磁场强度变动是强力转化电磁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变动本身就会大幅度影响内部反应,或许会让反应变得异常剧烈而导致实验失控,出现单点式爆发而导致设备损坏,也是有可能的。

针对这一点,张硕以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过计算,他评估即便出现类似情况,也只是设备内部损坏,而不会造成扩散到外部的爆炸。

还有,数据分析系统也进行了提升。

每一个参数数值都会和上一次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若是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数据系统就会有及时的反馈。

等等。

一系列改造相对已经很完善了,内外部角度的检测,能察觉到异常电信号、磁场变动的可能性很高。

当然,并不是百分百。

这主要是因为研究并不知道,强力转化电磁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建立新的任务以后,实验装置并没有完成,也代表实验大概率不会测定到什么。

只要发现明确的信号就必须要完成装置。

张硕开始仔细思考起来,他从理论基础的角度进行思考,强力并不像电磁力、引力一样,会形成一种大范围的场。

核聚变本身是一种指数级传导反应,依靠的是活跃中子和原子核接触冲击来实现。

强力,主要体现在原子核、中子的变动中。

原子核核力拆分,是电磁力转化强力的一种反应,也可以说是现在研究的逆反应。

其强力主要表现在活跃粒子的传导上。

在达到需求的环境下,活跃粒子运动以及外部磁干涉所形成的场力变动(混乱力场),才是让反应出现的原因。

现在要进行的研究,原理上反其道而行之,是以核聚变反应本身引发混乱力场,去测定电磁力相关的讯号……

张硕忽然眉头一皱,顿时拿起了纸笔做记录,随后借用电脑的辅助系统开始做起了计算。

之前‘实验支持电磁力和强力的数据关联’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几组强力和电磁力的对应解组。

这样的解组也是实验的基础之一。

不过解组具体代表的实验强度,到现在为止还并不知道,主要因为强力测定的数据还不完善,而解组中强力强度的表示,也只是一个单纯的数据而已。

正因为如此,才会和人造太阳团队进行合作,以便能够得到更多强力相关的数据。

现在再做计算,则想要计算一个阈值范围。

不只是强力强度,也包括所对应的反应强度,最终则是希望得到一组对比阈值数据。

张硕并没有让其他人来帮忙,就是他自己不断做的计算,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

最终他完成了计算,也得到了两组阈值数据。

他盯着数值,

“果然,偏差很小,基本可以说数据一致。”

“这就代表,反应内部出现电势差或磁场,整体上也都是稳定的,外部根本测不到。”

“所以说,实验装置才没有完成。”

“调整,还是要从内部着手!”

几个小时的成果,可不仅仅是知道装着该怎么去改造,而且推断出了其背后的原理。

这可要比单纯‘氪币’收获大的多。

实验装置上的‘氪币’,也只能知道装置该怎么去改造,但不明白具体为什么。

现在张硕知道原因了。

……

第二天上午,大型实验间热闹起来。

汤华、宋瑞飞都早早的来到时间,他们都对于要进行的实验非常期待。

不过并不是期待能够完成研究,两个人都不太看好实验能够发现。

“这会是一个长期的研究,第一次实验也很重要,我们要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汤华的看法。

宋瑞飞也点头道,“确实很难呀,利用装置测定电信号,即便原理是正确的,感觉也和引力信号、重子cp信号一样。”

“有很多团队测定到了引力信号,也只是因为张硕教授研究公布了很多信息,指导了正确方向,另外,也有了稳定的理论基础。”

汤华也赞同这一点,方向正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张硕团队公开了实验成果。

其他团队都知道按着方向去实验,肯定能够有发现。

这个信心的支持下,他们才会不断的投入、不断的改造,再加上完善的理论基础,慢慢的就测定到了引力信号。

现在的研究就不一样了,他们是要进行一项全新的实验,是通过核反应来测定电信号,研究的是电磁力、强力的关联。

从学术角度来说,强力可要比引力难多了,因为强力是一种纯粹的微观力,并没有宏观上的表现。

强力转化电磁力,理论也不知道是否正确,实验方面想有发现是非常不容易的。

“以后还是要靠你啊!”汤华感叹的说道,“现在项目负责人是我,等再过一个月,我就和上面打招呼,实验方面都由你来负责。”

宋瑞飞听的喜滋滋的,但他还是赶忙说道,“汤院士,实验方面还是要靠你,你的经验丰富,只要你在项目组里,我们都更有信心。”

“你们才是未来啊,年轻人才是未来。”

汤华说着摇了摇头,他确实感觉精力不足,已经准备退休了。

这个研究肯定是看不到结果了。

宋瑞飞表面上一副谦虚的样子,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汤华退休以后,他就会成为项目组实验的直接负责人。

以后的实验成果,张硕是第一,那他就是第二。

项目组实验方向都是由他来负责,管理方面也是他负责,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给项目改个名字,就叫做‘聚变电信号研究组’。

到时候,再有一些成果,他就会成为新领域研究的顶尖专家,以此就能增选个院士……

一步步。

达到巅峰!

未来真是一片光明啊!

两人正说着的时候,张硕也来到了实验间,他走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装置还要再进行改造。”

汤华、宋瑞飞听的一愣。

张硕继续道,“在内部添加个连通外部,并能进行电传导的部件,我已经完成了设计,你们看看。”

他说着打开旁边的电脑,里面已经有设计图的改造部分。

汤华、宋瑞飞以及其他人都跟着看了过去,他们边看边讨论着,“这个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要添加这样一个部件?”

“如果是纯导体,难度很高吧,也可能会对反应有影响,甚至是影响所有数据。”

“如果只是想和外部连通也可以在中心通道上进行改造,只要在隔热层下方添加个切片似的导体就可以。”

“内部高温,即便有隔热层,温度也会很高,任何导体的电阻会非常高。”

“如果信号并不强,最好使用超导材料,但这种环境,超导是不可能的,用金?”

“……”

一群人讨论起来。

他们讨论的核心点并不是改造本身,因为张硕已经提出要进行改造,就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主要说的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因为内部温度比较高,即便是隔着热层外,温度也可能超过1000摄氏度,导体会随着温度上升,电阻也会大幅度上升。

最终他们决定用‘纯铁’。

合金导体,高温下电阻率不稳定,尤其牵扯强磁场环境,稳定性就会更差,会大大影响实验数据,首先就被排除了。

铁的电阻率相对较高,但其电阻并不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大幅度上升,同时,铁的熔点很高,1000摄氏度不会出现融化现象。

铜、铝、金、银等单质导体,电阻率确实低很多,但1000摄氏度都会融化或接近熔点温度,从而导致电阻率大幅度提升。

在确定了改造方案以后,汤华走到张硕的旁边,思考着疑惑问道,“这样进行改造,意思是说里面可能会出现电势差?”

宋瑞飞也跟了过来。

张硕道,“昨天我做了详细的计算,发现转化电磁力在整体上可能不会有表现。”

“这是因为整体转化所对应的电磁力阈值数据稳定。”

宋瑞飞听的满心迷茫。

他完全不理解。

汤华拧着眉头理解了好半天,也不太明白。

薛柏坤则是道,“张主任,你的意思是说,因为强力的表现并不是形成一个场,所对应转化电磁力也不会形成一个场,反应的转化整体就不会测到数据。”

“对!”

张硕肯定了薛柏坤的说法,也满是欣慰的点点头。

宋瑞飞则是小声问道,“不先做一次试验看看吗?我们都已经准备很久了。”

“不了。”

张硕立刻摇头道,“现在进行实验也没有意义,还是直接进行改造吧,大概一个星期就能完成,一个星期以后,我们争取一次性测定到电讯号!”

最后一句说的铿锵有力,表现出了绝对的信心。

等张硕走开以后,宋瑞飞有点发懵的开口道,“我没听错吧,张硕教授说……一次性测定到电讯号?可能吗?”

“当然可能!”

汤华忽然变得斗志昂扬,完全没了早上‘临近退休’的愁苦,“你质疑张硕教授吗?”

“那可是张硕啊!他是创造奇迹的人物,我百分百相信他,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要求进行装置改造,然后进行实验。”

他说完满脸都是笑容,看着张硕的方向,眼球上都散发着亮光,“小宋啊,看来这个研究还是要靠我!”

“虽然我马上要退休了,但是现在,还是最后发挥最后的余热,争取帮助张硕教授在新物理上更上一层楼!”

他说着拍拍宋瑞飞的肩膀,“你也不要着急,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

宋瑞飞忽然任谁做实验研究都希望一次性有成果,但这么快有成果……项目负责人是汤华啊!

就不能再等一个月,到时候,项目负责人换成了他,发布成果,他的名字也只排在张硕后面。

张硕,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他就是第一个贡献人!

现在……

他还是老二啊!

……

小型托卡马克装置再一次进行改造。

虽然改造的变动并不大,但因为要牵扯到内部变动,需要把装置的封盖打开才行。

这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不过项目组有上级的大力支持,实验基地内工程师就有几十个,一系列配套也非常充分,确定改造方案以后,项目组上下马上大刀阔斧的开始了。

张硕也参与了改造工作,他一直旁观着也说明改造要求。

最费时间的还是拆解和安装,装置内部是绝对密封的,拆解再安装后,还需要一系列的检测。

虽然说只需要一个星期,实际上,改造完成以后还需要重新进行各项检测,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改造是在反应内部的中心通路上安装一个带有密集通孔的铁制薄片,外部和电路装置进行连通。

铁制薄片的外层要加装厚厚的隔热层,隔热层还不能把薄片封闭,技术要求还是很高的。

在安装铁质薄片以后,中心通路两侧就形成了一个双行通道,但因为有密集的通孔,对反应本身的影响并不大。

十天过去了。

装置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下最后的检测。

张硕正在实验间看着一项项数据。

薛柏坤忽然跑进来,大声喊道,“张主任,新消息,高能所那边!”

“什么?”张硕看过去。

薛柏坤解释道,“高能所和费米实验室合作,所进行的混乱力场研究有新发现。”

“他们的实验中发现热能异常升高现象,实验还引发了装置故障,导致两个隔热层被穿透!”

“这个新发现已经公布在了网络上,他们说可能是一种和混乱力场相关、全新的物理现象。”

薛柏坤说完凑近小声道,“不过我觉得,张主任,是不是有可能出现了原子核核力拆分,或者是其他和强力相关的反应?”

张硕听罢眉头一皱,他仔细思考了一阵,然后交代道,“联系高能所的于飞教授,找他要一份实验数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