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有新式武器!未知,令人恐惧!

离子炮实验基地。

控制间。

一大群人围在一个大屏幕前,见到张硕从外面走进来,人群马上自发让出了一条路。

张硕朝着其他人挥了挥手,随后就走到了最前面,朝着刘洪磊问道,“情况怎么样?”

“看!这是最清晰的一张照片。”刘洪磊用手指着屏幕,“全都是烟雾,太空上啊,很漂亮……”

“确实很美!”

张硕也跟着点头笑着,离子炮击中了目标,什么样的图像都能冠上赞美的词汇。

屏幕上的照片分辨率并不高,但具体情况还是能出来的。

卫星大部分都被烟雾覆盖,只能隐约看到一侧的太阳能电池板边缘,其他地方就都是烟雾了。

“张硕教授,这样的反应会持续多久?”刘洪磊问道。

“常规来说不到一分钟,但因为反应带来的高温影响,会持续有烟雾冒出。”

刘洪磊满脸笑容的继续道,“这是拍摄最清晰的一张图片,但还是不够清晰,我已经联系了军方,让他们操作卫星进行跟踪拍摄,但需要等一段时间。”

“要多久?”

“几个小时吧。”

张硕双手抱胸,点头道,“到时候,就只能看到残骸了,不过残骸也很有意义。”

跟踪卫星,并不是想跟踪就跟踪的。

军用的跟踪卫星,上面是有动力能源系统的,就能够以自身动力大幅度调整轨道。

但是轨道调整,可不是科幻电影中航天飞机那样随意飞行,而是利用动力系统慢慢的调整来接近目标轨道。

这个过程可能会环绕地球很多圈。

如果轨道距离太远的话,也许一天都等不到,距离近一些也需要几个小时。

张硕盯着屏幕上的图像,仿佛是在欣赏美轮美奂的画作,继续开口问道,“后续还会有试射打击计划吗?要不要测定命中率?”

“当然。”

刘洪磊和张硕同样的动作表情,“我们后续会试射个几十次、上百次,同时也会让卫星跟踪配合,在近距离进行拍摄,就能得到更精确的数据。”

“通过多次试射,才能确定命中率,也看看和理论计算有存在多大的差异。”

“另外,只能积累实验数据来说明技术的可靠性,这对于后续很重要。”

这时候,薛柏坤忽然开口说道,“这个事情,国外也会知道吧?”

“那也没有办法。”张硕很淡然的回了句。

“确实没有办法。”

这件事上,刘洪磊最有发言权,“上次以后,已经不是保密消息了,我们发了公告,网络上到处都有讨论,我还看过有一条分析说,可能是粒子炮或离子炮。”

“上级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光明正大的做测试。”

张硕听着点了点头。

薛柏坤和其他人倒是有期待,等国际知道消息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人为此震惊?

这可是他们研发的武器技术,想想就有一种荣誉和成就感。

……

实际上,国际方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聪明’。

即便上次已经发布了反导武器测试公告,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太平洋东岸就有很多不信任的声音,他们的决策层采纳了信息管理局副主任乔希-阿博特的说法。

乔希-阿博特认为,没有什么新式技术,也没有什么反导武器,他甚至用自己的职位做担保。

决策层收集不到更多的信息,也就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乔希-阿博特的话。

评估文件结论是,“可能是一次特殊的导弹实验,也可能是故弄玄虚。”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相信太平洋对岸的国家,有能力研发一种无法检测的太空反导技术。

空间信息中心,信息管理局监测办公室。

乔希-阿博特悠闲的半躺在椅子上,新一期时尚杂志放在腿上,他端起香气四溢的咖啡轻抿一口,最后再低头扫了一眼杂志上穿着靓丽的女明星。

“嗯……”

“味道不错……”

他甚至闭上眼睛回味了一下,抬起头看向监测办公室忙于工作的其他人,心里又产生了一种对比的优越感。

这种生活实在太美好了。

乔希-阿博特不由想起了上一次的忙碌,只拍到了一枚发射到太空的导弹自毁,弹身冒出了非常浓烈的烟雾,然后直接掉入大气层坠毁。

网络舆论上好多人认为是新式武器技术?

“谁知道呢?”

阿博特思考的摇了摇头,“但最好不要再有了。”

“就一直这样,平平淡淡,什么都没有……”

他思考着又端起了咖啡。

当正要把咖啡送到嘴边的时候,就听到旁边传来一声惊呼,“乔希,你必须来看看这个!”

“发生什么了?”

阿博特满心烦躁的问了一句,就听到对方喊道,“是一颗爆炸的卫星!”

“卫星,爆炸?”

“鲍勃,我发现你升为组长以后总是一惊一乍的,早就跟你说了,遇到事情要沉稳,一定要记住,你已经是组长了!”

阿博特不耐烦的把咖啡放在了桌上,然后站起来走了过去,就见鲍勃指着屏幕继续道,“看看,一颗冒着浓烟的卫星,和上次很类似。”

“是这样?”

“当然,非常类似!我敢肯定,这和上次的导弹有关系,同样冒出浓烟,而且是颗卫星!”鲍勃激动中说的非常肯定。

阿博特则是直接愣住了。

屏幕上的卫星图片相对模糊一些,只能看到浓烈的烟雾,并不能确定是什么。

但也根本不用去确定,因为空间信息中心,掌握着国际九成九以上卫星的信息,只要确定了位置就能知道是什么卫星。

鲍勃说那是一颗卫星,自然已经得到了准确处理。

阿博特还是追问了一句,“是什么卫星?”

“FA-107,一枚三十年前的气象卫星,已经快到了服役期。”

“这种老卫星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它怎么能冒出这么浓的烟。”

阿博特也想不到,他和鲍勃判断是一样的。

这和上次的导弹直接相关。

他们做出判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气象卫星不具备动力系统,就只有太阳能电池板供能,卫星上也只有基础的电路以及电路所支持的气象和雷达设备。

这样的卫星即便出现非常严重的电路情况,也不可能支持产生爆炸,更不可能冒出如此浓烈的烟雾。

三十年前的老卫星,就更加不可能了。

这就排除了自毁的可能,那么就只能是外部原因。

阿博特继续盯着图像,不死心的问了一句,“拍到其他东西了,比如说导弹?”

“别开玩笑了!”

鲍勃想都没想就回了句,“谁会用导弹去打一颗三十年前的气象卫星?”

“……”

阿博特知道鲍勃说的很有道理。

高度在一千公里以上的卫星,需要专业的反卫星导弹才能击中。

反卫星导弹技术是存在的,中国也掌握着这个技术,同时也拥有威力很大的反卫星导弹。

但是,相关的实验是非常少的,而且每一次实验都会提前向国际发布消息。

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太高端,而且反卫星导弹非常昂贵,每一枚造价动辄超过10亿美元。

高成本的反卫星导弹,制造出来基本都只会常规服役,直白来说,就是放在那里维护,基本上没有使用的可能,也不会贸然去做什么试射实验。

仔细想想,一颗卫星才多少钱?

一枚反卫星导弹,都足够发射十颗以上常规卫星了。

阿博特沉默了许久,才终于发布了指令,“向上级打报告,让军方授权进行卫星跟踪,我们要近距离拍到它的图像。”

在发表指令后,他就没再说什么了。

鲍勃等了半天也没见阿博特,转过头疑惑问道,“不需要其他工作吗?比如,情报分析,还有,联系欧洲那边……”

“这和我无关。”

阿博特深吸一口气,苦着脸道,“这是你的工作,鲍勃。”

“为什么?”

“因为,我马上就要被解雇了,还记得吗?上次我可是以职位担保做的报告。”

“额~~~”

鲍勃沉默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拍了拍阿博特的肩膀,“乔希,你说得对,不过在你走之前,或许可以把我推荐上去?”

“我们是朋友,好朋友,对吗?”

……

很快。

大洋彼岸的军方决策层收到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太空发现冒浓烟卫星的紧急报告,并申请军方卫星进行卫星跟踪的授权。

另一个就是乔希-阿博特的辞职报告。

乔希-阿博特记得辞职报告中,还推荐了职位接任者--

鲍勃-威廉。

他还简单做出评价,“鲍勃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上一次就是他发现的问题。”

对于军方决策层来说,乔希-阿博特的辞职报告根本就不重要,在他们眼里,阿博特只不过是个小官而已。

眼前的发现才更加重要。

新的发现再联系上一次太空导弹事件,以及中国方面发布的‘反导武器实验公告,几乎就可以确定一件事——

他们确实拥有新式技术支持的反导武器,而且进行了几次非常成功的实验。

不,现在应该叫做新式的反卫星武器。

这绝对是个坏消息。

一种能够反导、反卫星的新式武器,能够打击超音速飞行的太空导弹,也能够打击超过一千公里高度的卫星。

最重要的是,打击过程根本什么都没检测到。

这种情况,根本不能接受。

对方拥有了一种无法检测的武器,要怎么进行应对呢?

这是什么样的武器?

什么样的技术?

性能参数怎么样,发射成本是多少?

一切都是未知。

未知会令人恐惧,会令人慌张。

哪怕是能够打击到36000公里高度同步轨道卫星的武器,他们也根本就不在意。

原因就一个字——贵!

那样的武器也只能说明技术先进,但实际上是有些鸡肋的,因为武器发射成本比九成九以上的卫星还要贵。

更不用说,武器发射还不一定能够命中。

军方决策层严肃的讨论一番,最终决定搁置阿博特的辞职报告,并让他继续进行信息调查。

同时,也给与跟踪卫星的控制授权,让空间信息中心能够找到更多的信息。

……

离子炮实验基地。

上级部门知道消息后,马上就有高级老师组团来了。

这次来的是赵老师、李老师,还有另一位职级更高的王老师,王老师就是团队的主体。

本来张硕想在实验后就离开,结果因为领导团的到来,他只能多留上一天。

刘洪磊、佟智国正给领导团介绍离子炮武器的性能,“对于八百公里,速度不超过10马赫的导弹,离子炮的精准度已经非常高。”

“不能说是百发百中,但十发八中还是能做到的。速度超过10马赫,命中率就会降低,20马赫以下,高度400公里下,命中率也很高。”

这个数据已经相当不错了。

洲际导弹,太空飞行速度一般在20马赫以上,一般认为是不能拦截的。

离子炮足够应对洲际导弹,哪怕十发一中也很了不起,更不用说,400公里下可实现的有效拦截。

“这次的研究,主要针对卫星打击技术,我们前面的实验总是存在偏差,精准度还不够。”

“张硕教授来了以后,帮我们改善了精准度的问题,打击卫星的精准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之前我们进行了几十次实验,都没有能击中目标卫星,这次只进行了两次试射,理论上来说,一千公里高度的卫星,打击五次就能够命中一次。”

“同时,离子炮对卫星的最高打击高度,扩大到了两千公里以上。”

王老师听着不断微笑点头,显然是对于离子炮的性能非常满意。

刘洪磊则继续说道,“不过,我们认为离子炮最有优势的地方并不是性能,而是成本。”

“离子炮制造的成本非常低,虽然现在在实验阶段,但我们预估大批量制造,单座成本不超过两亿,每一次发射成本只有一万左右。”

“再考虑打击覆盖范围和高度,只需要几百、上千亿,就能实现整个国家的反导覆盖。”

这句话说大了。

王老师听了都惊住了,几百、上千亿听起来很多,但相对于覆盖整个国土的反导体系,就只是个零头而已。

漂亮国本土的‘导弹挫败和防御’体系,每一年维护、测试以及人员薪资支出的成本,就已经超过两百亿美元。

‘导弹挫败和防御’体系,累计的支出费用,也许达到了几千、上万亿美元。

一千亿,实现国土的反导覆盖?

开玩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