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这就真是奇迹了!

“有张硕大神加入,人类即将进入核聚变时代!”

“张硕从事数学、物理研究,都有非常巨大的突破,他将会引导核聚变控制技术走向新方向,并真正掌握核聚变技术!”

“他的新理论,可支持以电磁调控来稳定控制核聚变反应,以此就能源源不断的输出清洁能源……”

“这将会打破几十年来核聚变控制技术的壁垒……”

公众舆论上有一大堆看好的声音。

好多人甚至开始畅想进入核聚变时代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其主要就是因为对张硕的信心,因为张硕就是最顶级的学术明星。

这种舆论环境下,甚至影响到了金融业,影响到了国际能源市场。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受到影响隔日期货大跌。

专业的科研学术领域,相对就要理智的多了。

核聚变技术提出来以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实现稳定的控制,其最大的限制就是核聚变反应太过于激烈,反应爆发时,内部离子态反应物质温度会超过一亿摄氏度。

如果温度低于一亿摄氏度,反应就无法持续进行。

这就是最大的限制。

如此高强度的反应,如何进行持续稳定的控制呢?

人类提出并掌握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就是托卡马克螺旋磁场技术,大量实验已经证明托卡马克螺旋磁场装置,是有可能让核聚变稳定进行的,但受限于超高要求的材料以及控制技术,所建造的各个大型装置,维持反应时间都不长。

张硕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式,也就是通过电磁调控来稳定反应。

这等于是提出了一项全新的物理,打破了常规的认知,暂时也只有‘不完善’的理论支持。

不完善的理论,当然不一定可行。

即便理论是没有问题的,真正进入到实验中,也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

当然,科研学术圈的认知并不影响到公众舆论。

这也导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变得有些尴尬。

他们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核聚变科研合作组织,拥有的成员团队机构超过100个。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就是以托卡马克装置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好几个成员团队机构,都建造有托卡马克装置。

如果张硕提出的新技术方案是正确的,准确的说,是比托卡马克装置更能有效的控制核聚变,他们所做的一切研究、付出的一切努力不就都付之东流了?

那可是几十年的努力和投入!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的各个成员机构也都在谈论新方向的问题,有些人甚至不希望张硕说的是真的,因为届时他们的研究将失去意义,甚至说,继续研究都不会再获得经费支持。

国内‘人造太阳’项目团队也一样。

他们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的成员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成员之一。

项目团队的两个负责人,宋瑞飞、绍恩江,也在谈论这个问题。

宋瑞飞叹道,“怪不得张硕就是上次来参观,原来他也在研究核聚变,而且是找了个新的方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如果新方法是可行的,我们的项目……”

他说的都直摇头。

这就是尴尬的地方,新方法证明可行,那么人造太阳项目毫无疑问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他们的项目团队是直接奔着应用方向进行研发的,并希望在未来20年或更久远的时间,能够以其研究支持建造一座核聚变技术支持的核电站。

但计划就只是计划,现在也只能预估一个时间,谈应用还是太早了一些。

他们最大的成果是以全超导的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400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这是一项世界纪录,放在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上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距离应用太过于遥远。

应用,就必须能够一直维持,而且还需求更活跃的离子态物质,也就是让内部维持更高的温度。

现在人造太阳项目也有很多研究方向,即便每一个方向都有突破,距离应用依旧有很大一段距离。

绍恩江也苦着脸,他思考着说道,“现在已经证明源点论是对的,最少基础是对的。”

“张硕教授在物理理论领域,还是很强的,我觉得理论应该没有问题,是否能投入到技术研究,还不确定。”

“我觉得,我们也要开始准备,项目是一方面,我是做核聚变的研究,至少在技术认知上不能落后。”

宋瑞飞赞同的点头。

如果抛开人造太阳项目不谈,他们都是核聚变领域的顶尖学者,不管是技术也好、理论也罢,放在国际上也是出类拔萃的。

当有了一项新的技术,他们最少在认知上不能落后。

如果托卡马克控制技术真的被淘汰,他们也能在新技术领域上占据一席之地。

宋瑞飞思考一番,就干脆道,“这样吧,舆论上也没有确切的消息,都是一些猜测而已,我们去和张硕教授当面谈谈?”

“这个主意好!”

绍恩江道,“不管新技术怎么样,当面问问就好了,到时候,我们也能提前准备。”

……

国内外舆论都在讨论张硕参与核聚变方向的研究,甚至讨论核聚变技术因此会获得质的突破。

张硕对此就只是笑笑,他确实研究了一个控制核聚变的方法,但真到了技术实验极端,也只是‘也许可行’而已。

另外,他并不打算真正投入到实验研究。

主要是,得不偿失。

如果只是控制核聚变,他有投入更少、需求更低的方法,也正在准备进行研究。

首先,就是完成强力强度的测定。

“强力测定方面,还是人造太阳项目装置更好一些。”

“核物理所那边的装置,也只能满足初期的需求,要完成理论,需求会更高。”

这也是麻烦的地方。

人造太阳项目太过于庞大,他们不可能为了张硕的研究去调整改造装置。

想什么、来什么。

张硕正等着核物理所那边的消息时,宋瑞飞、绍恩江带着几个人来到了源点论研究中心。

上一次去人造太阳项目实验基地,宋瑞飞、绍恩江对张硕的接待非常热情,而这一次对方带人过来,张硕也是亲自接待。

他们一起走进了源点论研究中心,还参观了边侧的实验室,随后就进入了研究中心的主楼。

宋瑞飞谈到了主要话题,“张硕教授,你那个电磁调控的方法……可行吗?”

这个问题有些不礼貌,他还是问了出来。

张硕倒是并不意外,他坦然道,“只是理论。”

然后笑道,“舆论上有很多说法,实际上,我并没准备去投入研究,只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种控制核聚变反应的方法。”

“也许可行,也许不可行,真到了实验阶段,也许就会碰到很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他的话非常坦诚。

宋瑞飞,邵恩江等人明显松了一口气。

“看来传言并不可信啊。”宋瑞飞都笑了出来。

绍恩江也跟着点头,“看舆论上说了很多,还有一些物理学家站出来,都说你要研究核聚变新技术……”他笑着摇了摇头。

张硕则是顺着话题道,“其实我要进行的研究,也确实和核聚变有关,是对于核聚变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态环境进行测定。”

“我上一次已经说过了,就是测定强力数值,这对于理论研究非常重要。”

宋瑞飞、绍恩江一起点头。

上次张硕去人造太阳项目基地,就说过要研究强力问题,还要了一大堆的实验数据。

张硕继续道,“我需要的不只是数据,还需要在实验中进行内部测定。”

“上次去了你们的基地以后,我又去了核物理所,他们有一台小型的托卡马克装置,我决定用那台装置做实验。”

宋瑞飞疑惑道,“那台装置能启动吗?即便是能启动,持续时间也很短吧?据我所知,维持时间应该不到五秒。”

国内的核聚变研究就没有保密,哪个机构有什么样的装置,圈子里的人都知道。

人造太阳项目组还有几个研究员都来自核物理所,他们对核物理所的核聚变装置很了解。

这也不牵扯什么保密问题,因为核聚变研究无法应用,都可以归在‘纯投入’的研究范畴内。

张硕对于宋瑞飞知道情况并不意外,他点头肯定道,“他们说是三秒,确实太短了,也只能制造高温离子态物质,温度几千万。”

几千万,达不到1亿摄氏度,无法让核聚变反应持续进行。

他话音一转,说道,“我和其他人一起研究了内部构造,给他们制定了一个新的内部调整方案。”

“那台设备正根据方案进行改造,如果一切顺利,能维持反应的时间可能就会超过十秒钟,温度也会达到一亿摄氏度的临界线。”

“这个维持时间和温度就差不多了。”

张硕很淡然的说了一下。

宋瑞飞和邵恩江都听蒙了,他们感觉所有的话都能听得懂,怎么连在一起就不对劲了?

托卡马克装置内部设计改造?

持续时间从三秒提升到超过十秒,维持温度还能达到一亿摄氏度?

这是疯了吧!

宋瑞飞都感觉自己听错了,他努力消化了好半天,随后深吸一口气,确认般的道,“张硕教授,你说的是把装置进行内部改造?指的是反应通路的结构吗?”

张硕肯定的点头,“主体就是反应通路的结构。”

“这个……”

“这个……”

宋瑞飞憋了好半天没说出来,邵恩江则是直白道,“不可能吧?”

张硕倒是没有在意两个人的反应,当时汤华和张丙清的反应是一样的,他只是道,“那个装置的改造应该快完成了,我正在等消息。”

“如果你们不相信,也可以去看看。”

……

宋瑞飞、绍恩江一行人,在源点论研究中心待了一下午,参观了研究中心的主楼,还参观了后面的实验室,随后就一起走了出来。

等踏上了回程的路,宋瑞飞再也绷不住表情,凝重的对绍恩江道,“你相信吗?”

邵恩江敏着嘴用力摇头,“通过改变反应通路的结构,来增加控制反应的持续时间……”

“想不通啊!”

“托卡马克装置是国际统一的,区别就是在于材料!”

“如果内部通路结构调整能有这么大作用,不是早就调整了?几十年都是这样……”

“是啊!”

宋瑞飞赞同的点头,“我也觉得不可能,但万一是呢?我们还是去看看吧。”

“那一定要去看看!”绍恩江沉静的说道。

他们一直都从事核聚变的研究,一直从事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听到说调整内部通路能够增大维持时间,就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这种情况,一定要到现场看看。

在返回人造太阳项目基地以后,宋瑞飞、邵恩江没等多长时间,就得知核物理所要进行装置实验,就马上带队去了核物理所。

他们来的有些早,距离预计的实验时间还有一天。

现在装置正在预热,也在做各项检测,就是为了明天的实验做准备工作。

因为都从事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宋瑞飞、绍恩江倒算不上陌生人,他们和汤华、张丙清都认识。

张丙清见到宋瑞飞第一句话就打趣道,“你们是来我们这里偷技术的?”

“这可不行啊!”

如果是之前,宋瑞飞一定会不屑一顾,人造太阳项目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托卡马克装置,根本看不上核物理所的小装置。

现在就不一样了。

核物理所的小装置,若是维持反应时间能超过十秒,他们还真是要‘偷’点技术回去。

虽然提前来了一天,但宋瑞飞等人也不是闲待着,他们都是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

两个团队还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在托卡马克装置在研究上,宋瑞飞团队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无论是理论、技术、实验设备,他们都要强于核物理所。

当说起张硕提出的改造方案时,宋瑞飞团队的人就只能听着了。

吴晓东参与了张硕的方案研究,他对于要进行的实验非常有信心,“这可是张硕教授带我们研究出的方案,中途有大量的计算,而且都证明方案是有效的。”

“我相信一定能维持十秒以上,最少理论上没有问题。”

其他人参与方案研究的人也跟附和,“确实没问题,我也非常有信心。”

“就看明天的实验了!”

“你们就等着大吃一惊吧,核聚变技术,到时候还是要看我们物理所……”

宋瑞飞团队的人也只能沉默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改造方案是什么,自然就不能发表看法了。

宋瑞飞、绍恩江,则是一起看见小型托卡马克装置的参数,包括材料、性能、电子系统等。

他们能根据简单的数据对于装置性能进行评估。

“这个装置,即便一切都正常,维持反应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五秒。”

“内部离子体温度,也不能超过六千万摄氏度,否则就会出问题。”

“这个温度,连点火都不能完成!”

“如果真能维持十秒以上,温度还能达到1亿摄氏度,真就是奇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