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四十章 你管这叫小研究?!!

苏东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很多风景名胜,但城市发展是以工业为重心,旅游业也只是附带的产业而已。

这一周,它仿佛变成了一座国际旅游城市。

酒店宾馆人满为患,各商业区、景点也被人流占满,到处还都能看到外国人的身影。

这种盛况,本地人都是非常少见的。

即便是多年前举办的亚运会,也赶不上现在的场景。

前来的并不是运动员,而都是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本地人也都知道是因为新建的源点论研究中心即将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一场学术会议,本不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如果知道正闹得沸沸扬扬的‘神秘飞行器事件’,似乎也就不奇怪了,国内外舆论持续到现在,‘神秘飞行器’似乎也不再神秘。

国内外的分析都认为,很大可能性是‘引力场技术测试’。

这已经不是秘密。

当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取得了极快的发展,有些吸引人的消息能够迅速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当网上的视频出现以后,就有很多人进行讨论,吸引的话题总是让人有探究的**。

首先就有专业的视频专家,否定了视频作假的可能性。

之后有一些各领域的专家,站出来否定了相关的猜测。

比如,有人怀疑上面有无人机带动,马上就有人站出来指出,如此庞大的物体,需要非常高端的无人机,那么就不可能拍不到。

然后,又有磁悬浮领域相关的专家,直接否定了磁悬浮技术测试的可能性。

“一看外貌就知道不是磁悬浮的测试,根本不符合相关的原理。”

“磁悬浮不需要环状的圆形外皮现有的技术来说,也不可能带动这么大的物体上天。”

“能源是个大问题,磁悬浮需要耗费的电能很多。”

等等。

各种可能都被否定以后,那么剩下的就成为了唯一的可能。

新式的技术测试。

什么是新式的技术?好多人对此非常的迷茫,但也有人马上就想到了张硕团队的成果。

这个成果是公开确认了实验中发现引力场信号,人为制造引力场绝对是非常吸引人的,媒体上自然有很多的报道。

既然能够人为制造引力场,那么把其转化为应用技术,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仔细想想还是非常不可思议。

一则是,一种全新的物理、全新的实验发现,想转化为科技的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第二就是,多数人都认为人为制造引力场还存在于实验室,甚至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实验成果,更不用谈什么技术转化了。

可当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一个再不可能,也会成为唯一的可能。

人为制造引力场的技术,就是源于张硕团队研究,而其基础就是张硕的源点论。

以此,大量学者来参会就很正常了。

谁能拒绝支持人为制造引力场的技术?

顶尖学者们,尤其是顶尖的物理学家,会比一般人更加狂热,更加迫切的希望了解更多理论内容。

正因为如此,前来参会的人数非常多。

国内方面,有科技处、科学院物理所、高能所、物理学会,也包括各大高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学者和代表团队。

同时,会议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学者。

如此多的学者云集在一起,再加上和人为制造引力场挂钩的理论会议确实非常吸引人,也有很大的舆论市场,来进行会议采访的媒体记者也非常多。

实际上,会主办方确定参会名额只有六百人左右。

但是,前来的人数远远超过600人,有些没有拿到会议offer的学者,也都来到了苏东市,他们想着要么混进会议,要么在门口进行旁听,总归要第一时间了解关键信息。

有学者把会议当成是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拿着自己所完成的研究,就直接搭了个架子展示在会议中心门口。

总之,进来的人有很多。

这也导致会议组织方决定更改主办场地,本来计划主会议厅是在新修建好的源点论研究中心,后来就变更为苏东市的城市会议中心,源点论研究中心只是开设了几个报告厅,有资格参会的人可以到理论中心去听报告。

当临近会议开始时,苏东市就变得更热闹了,好多学者在路上边走着,也都说起了关心的内容。

“人为制造引力场,而且还支持利用其技术让设备悬浮,看来源点论是真的了。”

“这应该已经能确定被证实了,电磁力能够转化为引力,基础力关系模型是对的。”

“基础力之间存在关联,四大类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这个前景实在太广袤了。”

“确定方向是正确的,并以此展开研究,电磁力、引力、强力、弱力……能解决很多问题吧?”

“源点论可是一项理论,我认为其前景远不是制造引力这么简单,它可能会是一项真正的统一理论!”

在讨论时,有张硕的崇拜者直叹道,“张硕教授,简直就是物理的瑰宝,是科技的引领者,是人类的希望啊……”

有些学者则在说着专业问题。

蒂恩-法比亚诺正和乔治-蒂尼走在一起,他感叹道,“现在已经确定了,确实是引力场技术测试,真是太了不起了。”

“如果不从事这个研究,也只是感慨技术,都根本不知道其代表着什么。”

“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那么复杂,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研究,既然能以此研究出引力场技术,”

乔治-蒂尼思考着,说道,“可能是我们的理解不够。”

“基础力关系框架,再包括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本来就都是张硕的研究,他对于理论理解更加深入。”

“当然,计算求解不是理论,但张硕同时也是计算数学的顶级专家,不过我认为其中还包含一些运气成分。”

蒂恩-法比亚诺赞同的点头,正因为从事相关的研究,才知道运气成分有多么大。

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太过于复杂,而针对其进行求解,哪怕只是想求出近似解组,都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工作。

这个近似解组还能直接进行应用……

怎么可能呢!

实际上,法比亚诺脑子里已经有了实验研究方向,他们并不需要确定一个近似解组,而是确定整体可应用的参数集,并对几个位置的参数进行实验数值调整。

在不断进行实验参数调整的过程中,来测试是否存在引力场信号。

这就是既定的方向。

虽然实验投入的会非常高,但却拥有一定时限的可能性,而从理论上去进行模型求解,哪怕只想求出一组近似解,感觉都是遥遥无期、无法完成的工作。

……

会议前一天,张硕作为会议的主办人,也在接待一些来参会的学者们。

此时,他正带着邱成文、严明等人,一起参观新修建的源点论研究中心。

他们边走也边说着话。

邱成文和张硕一起走在最前面,他转过头看着张硕满眼复杂,回顾三年前,张硕就只是个数学界小有名气的年轻人。

现在,似乎已经可望而不可及。

张硕的成就实在太高了,远不是一个菲尔兹奖能够诠释的,而他在物理学的成就,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数学。

NS方程论证,所谓的‘千禧年数学猜想’,也只是张硕众多成果中的一个而已。

甚至说,走出数学界以后,好多人都忘记了张硕的这个成果,他们讨论的只有基础框关系框架,只有能量力场规范理论、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等等。

NS方程论证?

那似乎都没什么意义了!

严明和张硕讨论的内容更多,他是高能所理论物理研究办公室的主任,一直都从事弦理论方向的研究,而现在已经转为了源点论。

这个转方向的过程让严明非常的苦涩。

在上级部门确定不接受迈克-约尔的《混乱场论》前,严明是相关理论的绝对支持者,得知消息的时候,他还感到非常的气愤。

后来没办法,只能转到基础力关系框架方向。

现在严明无比庆幸提前转了方向,否则进行相关研究,可能会落后的更多。

严明对于基础力关系框架的填充非常感兴趣。

基础力关系框架的填充,可不止包含四大力的关联,也包括与各种物理现象的关联,简单来说,就是四大力的关联,来对于各种物理现象进行理论解析。

这个理论方向是非常广袤的,可研究的内容数都数不清。

在讨论的过程中,严明也笑问道,“张硕教授,你对会议有什么准备吗?比如发表什么成果?”

邱成文也支起了耳朵。

后面一些跟着的人,也同样用力支起了耳朵。

源点论,就是张硕开创的,他就是创建者。

现在源点论方向的主体理论,也都是张硕完成的,第一次源点论研究会议,张硕肯定会发表一些没有公布的成果。

他发表的成果,一般都是重量级的。

张硕无奈的摇了摇头,“之前一直在做实验,还和其他人一起研究力的基础关联问题,但是进展并不多。”

这是实话。

电磁力、强力的理论关联,难度系数实在太高了,有一些小的进展,意义也并不大,还没有达到量变积累到质变的程度。

“我做了一些准备。”

张硕继续道,“之前我去了一趟人造太阳项目团队,感觉核聚变很有意思,后来就想着做一下相关的理论解析研究。”

“我准备了一篇‘核聚变中强力、电磁力协同和反应关联’的理论研究。”

“其中只是有一些数学论证,也是丰富一下基础力关系框架吧。”

他不在意的说道。

如果换做是水平差一些的人,根本听不懂张硕说的具体是什么,即便只是个标题都非常的复杂。

邱成文是顶级的数学家,严明也是深入研究理论物理的顶尖学者,他们自然听得懂。

正因为听得懂,两个人全都呆愣愣的看着张硕,脸上就差点儿写着,“你管这叫小研究?”

“只是有一些数学论证?只是丰富一下基础力关系框架?”

他们都不知该怎么接话了。

这种研究可以说就是以基础力关联去对核聚变反应进行描述,放在弦理论领域,绝对是‘超对称性理论’级别的研究。

核聚变,可是真实的物理现象,而不是理论。

以力的关系去解析核聚变,全新的视角下可能会有新的收获,也能近一步的指导实验,为推动人类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做出贡献。

邱成文、严明沉默了好半天,后来干脆决定错开话题。

和张硕讨论研究,真是有点太伤人了。

……

第二天会议正式开始。

城市会议中心,主会场早早的人满为患。

好多没有拿到会议offer的学者干脆就挤在会议中心附近的广场和公园里。

因为前来的人有很多,他们也可以待在一起相互讨论。

这也算是一种交流了。

会场内,参会学者们已经各自做好,主办方代表、领导代表分别完成了讲话。

讲话的主体内容,一个是对于会议内容进行介绍,一个是介绍了会议流程。

下一个上台的就是张硕。

张硕是源点论的开创者,是源点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也是会议的发起人、主办人,他有多重要也可想而知了。

当张硕要上台讲话的时候,整个会场都安静下来。

在安静的氛围下,张硕坐在了讲台中心位置,面带微笑的抬起头看向会场。

他先是开口欢迎了所有前来参会的学者,随后就说起了主体内容,“这是源点论研究的第一次理论会议。”

“作为源点论的创建人,我阐述一下个人对于理论的理解,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当听到开篇的话以后,有些人觉得张硕也会说一些大范畴的东西,他们很快就变了想法。

因为下一句就听到说,“现在国际上最关心源点论方向的理论,就是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

“这是我的团队的研究。”

“这个研究到现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在实验中已经测定到了引力信号,而且是非常清晰的信号。”

“换句话说,我们已经证实了基础力存在关联,同时,实现了实验室内制造引力的测定。”

“实验基础,就和很多人判断的一样,确实是电磁力、引力关联模型。”

“我们完成一组求解,一组非常重要的求解,能够支持进行实验测定。”

“这是团队所有人努力的成果!”

“我并不是在炫耀我们的实验,而是以此来说明,电磁力、引力关联模型有多重要。”

“这个模型所对应的每一个解组可能都代表一种全新的实验基础,甚至是全新的科技。”

“这就是我要阐述的源点论研究的计算数学方向之一……”

“也就是,复杂基础力关联模型求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