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这就是你们说的高难度问题?!!

佟智国带着张硕参观了实验基地,一边讲解了研究碰到的问题。

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理论验证,并转到了技术层面的研究,碰到的也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性问题。

技术实验过程,就是把延迟爆发的场力离子团打出去。

但是,离子团脱离真空环境,以极快的速度打出去碰到了空气后却遇到了问题。

针对离子团来说,空气的阻力并不是大问题,离子团会遇到的空气阻力很小,最主要是空气粒子会和离子团场力发生作用,同样产生原子核核力拆分现象,因为空气不跟随离子团运动,也就消耗掉离子团的能量。

这就像是火遇到了风,微小的火苗会直接被吹灭,而大火会越吹越旺。

所以解决方案也是很直接的,就是提升核力拆分的强度,可以理解为提升参与反应的原子核占比。

这样一来,能量增加高于损耗,反应也就不会被空气影响中断了。

理论上确实如此,但实际做起来就很困难,因为核力拆分速度是指数型提升的,反应的原子核占比过多,热力强度会以指数型增大,就可能会变得极为危险。

所以实验方面,是不敢贸然提升反应强度的。

张硕一路思考着,也快速想到了三个方法,一个是提升强度。

第二就是进行均衡性计算,使得打出去和空气接触的损耗与增加的热量具有一致性,但研究就要考虑离子团的速度、空气密度,并牵扯到了热力学气动力方程等问题,计算会变得非常的复杂。

第三就是找出新的解组,提升强度的同时并保证安全性。

他带着思考,了解了一下主要的实验设备,随后就被安排去休息了。

等张硕离开以后,佟智国叹了口气,对吕崚说道,“这个技术性问题确实有点儿太复杂了,感觉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张硕教授,也需要进行更严密的论证。”

“是啊。”

吕崚也带着摇头感叹着。

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也连续进行了几次基础实验,但到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解决方案,甚至是没有确定的解决方向。

“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只能不断做实验了。”吕崚抿嘴说道。

做大量的基础实验也是一个解决方法,当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就会知道什么问题是关键,然后慢慢的去解决。

这个解决方法的坏处是需要的经费多、时间多,也许过上几年也解决不了,但总归有大量基础实验积累,也是等于是研究的进展。

他们可以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一点点的去提升强度,就能最大化的保证安全问题。

其实实验中最担心的是发生爆炸。

如果离子团在实验设备的爆发,场力影响到了管道的外壁,就可能发生剧烈的爆炸,也许强度赶不上小型原子弹,但也足够炸毁整个实验基地了。

……

第二天上午,张硕又来到了实验基地,项目团队会召开一个内部数据会议。

这个会议会汇总数据以及有关实验的基础计算信息,希望能从数据中发现一些内容,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上,张硕已经有想法了。

在所能想到的三个解决方案中,他选择了第二种方法,第二种方法牵扯到非常复杂的计算,但相对找出适合的解组来说,数据计算就要简单太多了。

第一种方法的危险系数过高,也直接被排除出去。

他已经建立好了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离子团激发与空气损耗的平衡性计算(难度评估:C)。】

【进度:3.127%。】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97。)

C级任务,相对来说难度并不高,但实际上开拓性计算研究是非常复杂的,而计算的影响因素很多。

针对研究内容来说,计算出现一点点的差错都可能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

吕崚说要做大量的基础实验,最终的目标也是进行平衡计算,来找那一组能够保证安全、又能够让场力维持的平衡性数据。

他们之所以不考虑做计算,也是因为计算出问题的可能性很高,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在实验中引起剧烈的爆炸。

谁又能保证自己研究一个新理论技术,所做的复杂计算数据一定正确呢?

张硕并没有说起解决问题的方向,他只是跟着一起参加了数据会议,全程听着其他人做报告,并用笔做了一些记录。

会议整体上就是各个小组进行数据报告,也有和前几次实验有关的数据信息。

张硕耐心的听到了最后,过程中系统也在不断的提示——

【任务二,进度 0.453%。】

【任务二,进度 0.901%。】

【任务二,进度 0.08……】

一直到最后,任务进度已经提升到了43%,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在会议结束以后,张硕继续在实验基地里转转,也去各个小组的工作地点和办公室,了解一些实验研究的细节性信息。

其中有很多模块的详细数据,并没有在会议中体现出来。

这些也能增加任务的进度。

连续两天时间,张硕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他把实验基地转了个遍,和每个小组组长、工程人员以及数据室人员进行沟通。

同时,任务进度也在快速增长。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张硕没有继续在实验基地里转了,而是去了办公楼顶层一间安静的办公室。

他一个人待在办公室,开始做最后的计算工作。

与此同时,实验基地里来了一位王姓领导。

王老师,是军方的领导人之一,工作领域涵盖了军事科技,好多事务都要和工业科技局对接。

如果出现一项全新的地面武器,就会由王老师负责的部门进行制造、测试,以及后续的生产工作调配工作。

佟智国的项目研究的就是一项全新的军事科技。

王老师对此非常感兴趣,就专门过来关注一下研究进度,他在基地里转了一圈,也知道了研究碰到的问题。

吕崚叹气说道,“这个问题已经卡了很久了,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解决方向。”

“连方向都没有吗?”

王老师凝住了眉头,他明白方案和方向的差别。

如果是没有解决方案,只要进行认真论证也就能拿出方案了,若是连解决方向都没有,解决方案也就无从谈起。

他继续问道,“张硕教授怎么说?”

“张硕教授来了几天,也没说什么,他一直在了解情况。”

王老师轻松点了点头。    吕崚注意到王老师的表情,马上卖苦道,“我们已经想了很多的方法,召集人手论证了很多次,但这是一件新技术。”

“理论是全新的,技术也是全新的,根本没有接触过。”

“而且,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很多实验要考虑安全性,就必须要控制参数。”

“王老师,你也知道那次爆炸吧?小型核弹级别的,如果发生在实验基地,真是不敢想象……”

王老师听罢认真点头,“对,安全是最重要的。”

佟智国从远处走了过来,他听到两人的对话,也和吕崚一起说了研究问题,“难度确实非常高,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后只能想到用时间去堆。”

“做大量的基础实验,积累大量的数据,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慢慢的增加强度,争取能找到最终的平衡点。”

“这个过程需要多久?”王老师问道。

“很难说。”

佟智国抿了抿嘴,道,“也许是一年,两年,也许三年、五年,我们觉得能在三年之内解决速度已经很快了。”

他再次强调说道,“这可是一项全新理论支持的技术。”

这一点,王老师是认可的,他之所以积极的来到实验基地,就是因为对于新技术非常感兴趣。

新技术是先制造一团高能离子团,然后把离子团通过磁场打出去,碰到密度高的物质就会发生爆炸。

这听起来像是离子炮,从原理上来说是核炮,同时还没有任何的污染。

最重要的是,离子团加速很容易,受到的空气阻力极低,就能有非常远的覆盖距离,同时速度也是极快的。

如果地面上有这样一个装置,最差也能当做个最顶尖的防空、反导武器。

其最大的优势是速度足够快,释放的距离足够远。

速度有多快呢?

理论上的速度,都是以马赫来做最低计算单位的。

离子,不是粒子,但金属离子磁场内加速也是很容易的,只要有足够的电力供给,离子团循环加速器内,最高可以加速到1/10光速。

当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即便是万分之一光速也是非常可怕的,每秒就会达到30公里。针对战斗机进行打击,只需要不到一秒就能击中目标,任何战斗机都来不及反应。

速度,也只是其中之一。

因为打出去的是离子团,常规雷达根本不可能检测出来。

这种武器实在太可怕了。

如果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怕就变成了安全和力量。

……

王老师参观了实验基地后,就问起了张硕的情况,随后去了顶层的办公室。

张硕一直闷在办公室里没出来。

办公室门前有两个持枪警卫人员,见到王老师、吕崚一起走过来,左边的警卫人员提醒道,“张教授正在工作。”

王老师听话就停住了脚步,到旁边儿椅子上坐下,“那我们就等等吧。”

这也是对张硕表示尊重。

吕崚也跟着一起坐下,随后道,“我听说张教授已经闷在办公室很久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多等等也没关系。”

王老师不在意的说了句,随后就坐在门口一直等着。

一等就是半个小时。

佟智国忙完了工作也走过来,还是没有等到张硕出来,他建议也跟着在门口等了一会,随后道,“要不我们先离开?等张硕教授忙完了,让人打电话说一下。”

王老师看了一下时间,也跟着站了起来。

这时,房门被推开了。

张硕拿了一份文件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看起来有些疲惫却精神奕奕的,见到佟智国、吕崚都在,顿时笑道,“我正要去找你们。”

说完转头才注意到王老师,顿时问道,“这位是……?”

吕崚连忙帮着做了介绍。

等认识了以后,几个人一起进了办公室。

王老师坐下来就忍不住问道,“张硕教授,你来这里几天了,佟院士团队碰到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佟智国、吕崚也一起看向张硕,但他们并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因为张硕也只是刚对实验以及数据有了解。

现在说解决方法,能说出个解决的大致方向就很了不起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张硕说着把手里的文件递给了佟智国,随后转身在桌上的一大堆稿纸中,找出了几张交给吕崚,“这是计算结果。”

“什么计算?”

佟智国有点发蒙。

吕崚低头看了看密密麻麻记录的稿纸,脸上也写满了不解和疑惑。

张硕道,“离子团激发与空气损耗的平衡性计算。”

“这是我想到的方法,用精准的计算来解决问题,计算最适合的强度、最适合的激发时间,把离子团通过场力的时间控制在固定区间内,就能够让激发状态以及和空气接触导致的能量耗损达到平衡。”

“离子团的场力就能一直维持住,直到击中实体物质才会爆发出来。”

佟智国、吕崚都愣住了。

王老师也有点发愣,他转过头疑惑的看向两人,眼神里的意思好像在说,“你们不是说很难,最少需要一年、两年吗?怎么张硕教授已经拿出了解决方案?”

佟智国则带着惊讶问道,“你做的是强度和损耗的平衡性计算?那么多的参数……完成了?”

他脸上满是不可理解。

吕崚拧着眉头,问道,“平衡性的计算,只是靠原来的数据,复杂性暂且不说,怎么保证正确性呢?”

他直接问到了关键。

项目组也考虑过做强度和损耗的平衡型计算,但因为牵扯的内容太过于复杂,根本想不到完善计算的方法,更不用说是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了。

实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计算出现了差错,管道内部离子团的反应强度过高,指数性增加也就可能会出现爆炸的情况。

这是绝不能出现的结果。

张硕轻轻点头,开口道,“你们的担心是对的,我们还是一起讨论一下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