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十二章 计算中心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

“消耗一个科研币就能打开思路,直接找到下一步方向,然后顺着方向继续去研究。”

“这样一来,任何的研究都不会被卡住。”

“以后就会一路顺畅……”

张硕只感觉心花怒放。

如果一项研究不会被卡住,那么研究必定能够完成,任务的科研币体系简直就是科研的利器。

他压住了心头的喜悦,顺着刚才得到的想法继续思考。

接下来就很顺利了。

参数评估算法,也就是以固定的算法,依靠方程的各个参数来计算出一些结果。

这些结果会趋近于人脑的思维结果。

后续还是要牵扯到模糊数学,但更重要的是把控数值代入的思维想法,“如果我看到一个方程,会选择什么样的数值代入?”

“过程思考方式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会选择那样的数值……”

张硕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剖析,他觉得也应该问一下罗勇军,再问一下其他PDE数值法方向的教授。

那么参数评估算法就会更完善。

……

一個小时后,罗勇军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还大声解释着,“我去给研究生开个会,让他们好好上课,好好学习。”

“这几个学生太难带了!”

“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研究没想法不说,给个内容还要我讲一下。”

罗勇军扫了一眼张硕,郁闷的直摇头。

学生太优秀,他很难去指导什么,根本找不到为人师表的感觉,但是学生太笨,也同样很郁闷。

他有点儿想念刘成杰了。

孙兴江眼睛都没离开屏幕,随口问了一句,“你真是去给研究生开会?不是……”

“说什么呢!”

罗勇军马上打断道,“当然是真的,还能是假的”,他远远看了张硕一眼,然后坐在了孙兴江旁边,闲聊道,“小孙,你下个学期也要开始带学生了吧?”

孙兴江立刻摇头,“带什么学生,能推就推,我自己还都是学生,带学生还要给补贴,咱们数学系哪来的经费?”

“不是有15万青年资助?”

罗勇军马上道,“你们这种人才引进来学校的,第一年就有经费拿,要是能申请到项目经费就更多,待遇多好啊!”

孙兴利不断摇头,“确实有15万,但我自己都不够用,经费支取还要打申请,行政那边可不好沟通。”

“我现在正在写论文,准备投稿给大亚湾的数学会议。”

“数学会的年度会议?”罗勇军顿时来了兴趣,“是什么研究?数论?方法论?有成果吗?”

“研究不重要,成果也不重要。”

孙兴利抿了抿嘴,继续道,“重要的是,会议在大亚湾举行,我能以参加学术会议的名义去玩几天,还能从经费里拿钱来报销。”

“公费旅游。”

罗勇军满眼酸涩道,“经费多,真好!”

孙兴利疑惑的转过头,“你们的经费不是更多?我听说有一百万吧?现在项目都快收尾了,不趁机……多花点?”

罗勇军得意道,“我们的经费确实很多,但剩余的经费都会作为个人奖金下发。”

孙兴利听的一个机灵,直接爆了句粗口,“我艹,那太爽了吧!”

“这有什么好的?”

罗勇军双手抱胸,抬头看天花板,“其实,我还是希望像是你们那样,花点钱就报销,而不是直接拿钱。”

“如果钱在财务那,出门旅游可以直接报销,如果钱在兜里,就不舍得花了。”

“唉~~”

他长叹了口气,“还是羡慕你啊!”

孙兴利用力扯着嘴角,他不知道罗勇军是在显摆还是说的真心话,因为罗勇军说的确实有道理。

钱在财务那,不花白不花。

钱在自己兜里,感觉就不一样了吧?

张硕忽然抬起头,问向罗勇军道,“罗老师,要不这样,伱再开张银行卡,等项目完结,经费下发的时候,我让学校财务分两笔打款?”

罗勇军的眼睛直放精光,他用力一甩胳膊,“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

孙兴利仔细琢磨好半天,忽然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原来钱不在自己兜里!

……

有了正确的思路,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张硕就把研究进度提升到了‘62.907%’。

然后,他就和罗勇军一起飞去了首都。

高能物理所的项目管理方发来消息,让他们拿着代码和报告去粒子对撞机实验基地。

项目验收的指定负责人就是刘烨,实际上,验收方还是参与实验的那批人。

他们收到消息感觉很不可思议。

项目正式启动到现在也只有短短十几天时间,结果对方已说已经完成了?

这种速度已经快到让人不由的产生一种‘被坑’的感觉。

刘烨、廖振宇以及高洪利还一起讨论过。

最后还是高洪利拍板说道,“我们只管项目,不管速度。我们肯定希望完成的越快越好。”

“现在速度快到出乎意料,但具体什么情况,等他们来了就知道了。”

实验基地的研究还在收尾阶段。

有些参与实验的人员已经离开了,但有些还在实验基地,比如,高晓红。

她的工作内容是分析实验中的粒子逸散数据,来找寻粒子存在量子特性的证据。

这是关联实验目标的研究。

实验研究进行到现在,依旧没有能找到粒子的量子特性存在的证据。

高晓红已经准备返回苏东大学,结果被通知要用一种新的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也可能会带来新的研究内容。

她一听就知道和张硕的研究有关。

其他人也知道张硕的研究内容,也知道高能所的百万支持项目,但同样感觉很惊讶。

研究完成了吗?

这么快就能够进行实验模拟对比分析了?

在如此多的好奇和惊讶中,张硕和罗勇军来实验基地的阵仗都不一样了。

刘烨带着好几个人站在门口迎接,里面还站着几个似乎是看热闹的人,他们都带着好奇朝着这边看过来。

其中也包括高晓红。

高晓红朝着张硕和罗勇军挥了挥手。

张硕朝着她轻轻点了下头,就继续和刘烨说起项目问题,“项目做的快,是因为参与的人多。”

“学院里好多教授都参与了,一起完成了近三百个程序分包。”

罗勇军也跟着道,“其中还有很多难度高,要实现很不容易,我们这些天也一直加班加点。”

“看看,我头发都快掉光了!”

他说着还用力抓头皮。

结果一把拽下来好几根头发,顿时心疼的咬牙切齿。

刘烨已经无话可说了。

他们一起去了中心楼一层小会议室,高洪利、廖振宇已经等在那里,其他还包括几个高能所计算中心的研究员。

张硕利用讲台上的电脑,展示了一下工作文件。

他只是展示了一下程序内含的算法包、程序包,也足以让专业人员看出一些东西了。

几百个算法包、程序包,再加上主框架的程序代码,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代码……

加在一起,绝对是几个月的工作量。

“这都是最近做的?”

有个叫鲍贺星的研究员,忍不住开口问道。

罗勇军直接回怼了一句,“当然了,要不然还能之前就完成?没有项目,没经费谁愿意做这些。”

鲍贺星也知道问了个傻问题,他不在意的继续开口道,“整个程序是可以运行的吧?”

“这个电脑不行。”

张硕摇头,“最少要服务器级别,才能够做基础的调试。”

“那就先做报告吧。”

鲍贺星开口道。

刘烨是项目验收的直接负责人,但鲍贺星才是项目验收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是高能所计算中心的副主任,后续调试运行并分析实验模拟偏差也需要他的团队直接负责。

张硕站在讲台上,就开始讲解起算法的主框架,以及各部分程序和算法的功能。

他只是对程序进行讲解,并没有说明内在的逻辑原理。

那是研究报告的内容。

在听张硕的讲解过程中,鲍贺星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是计算中心的研究员,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专业人士。

只是简单的一听,他就明白为什么对方能这么快完成项目了。

对方可以说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框架里的模块拆分成了功能性的算法和程序,也就是用最少的算法和程序,实现了想要的模块功能。

所以总计的算法程序分包只有不到三百个,即便再加上核心算法包,也只有三百多一点而已。

鲍贺星想一下就知道自己做不到。

他再向张硕的眼神,仿佛就是看一个计算机算法领域的超级天才。

实际上,张硕可没那么天才。

计算机算法可不是他的研究方向,之所以能把模块拆分的如此精湛,是因为他对整个程序了如指掌。

实验模拟分析是一个全新的研究。

当做一项全新的研究时,最开始往往会做的很复杂,换做是其他人,依靠同样的框架设计,分拆出的程序分包也会复杂几倍,甚至十几倍。

实现同样的功能,分拆的算法包更多,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更多的bug,调试也会需要更多时间。

报告的主体内容只是对于框架的拆分,也就是功能实现的方式,讲解很快就结束了。

张硕走下了讲台。

鲍贺星马上迎了过去,满脸热情的问道,“你是在苏东大学读博,对吧?数学系?”

罗勇军赶紧跟过去,紧张的强调道,“张硕是我的学生”,好像生怕自己的学生被挖走。

“罗教授,我不是那个意思。”

鲍贺星转过头看向张硕,问道,“你毕业以后,有没有兴趣来高能所计算中心工作?”

“我们计算中心会对外招博士后,如果你来,可以作为特殊人才从副研究员做起。”

“特殊人才还有各种待遇。”

“比如说,户籍可以直接转到首都,一次性安置费80万、房补120万,所里的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经费60万起……”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

“这个……”

张硕犹豫着还是摇了摇头,“我现在还在读博,而且只是博一,考虑工作问题还是太早了点。”

“那也对。”

鲍贺星稍微有点可惜,他保证道,“你回去慢慢考虑。只要有我在,计算中心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