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引力!一定是引力!

学校,放假了。

电磁学实验楼百米范围内变得冷冷清清,一些走过来的学生被以各种理由劝离,朝向实验楼的通路上,则放置了‘禁止进入’的标识牌。

实验一号楼、二号楼,则都非常忙碌,可以看到一些研究人员进进出出。

几个持枪警卫守在实验楼正门。

李老师、陈伟以及其他领导组的人员,干脆就等在了楼门口,他们旁边还停着两辆装甲车。

张硕走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他有些好笑的走过去,对李老师说道,“不用这么夸张吧?真不会爆炸。”

“还是要重视啊!”

李老师不懂什么理论原理之类的,但他知道上次进行的‘强力拆分’实验,发生了小型原子弹级别的大爆炸。

陈伟笑道,“我们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刚才军区的张老师特别打电话交代一定要保证安全,不管怎么样,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行吧。”

张硕也不知该说什么,全新的实验有所担心也是正常的。

理论的东西就只有源点论研究办公室的几个人懂了,也不可能指望其他人去理解发生爆炸的概率‘极其渺茫’。

当然,‘极其渺茫’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设备发生爆炸,但爆炸的威力也不会大,也只是有一些安全隐患而已。

张硕还是强调了一句,“我再说明一下啊,这个实验是安全的,不牵扯核反应。”

他说着走进入了实验楼。

在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大部分都是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测,还有要进行操作的研究员,最后再理一遍操作流程。

每一步都要准确,数据上报也要非常及时,才能在遇到问题时进行调整,实验中途的操作要根据反馈的参数来进行。

比如,锂离子活跃度。

活跃度,也就是能量级值,包含了元素种类、温度、速度、压力等数据。

在锂离子进入到实验管道之前,活跃度要控制到实验需求的程度。

张硕对每一部分进行了查看,也和一些操作人员谈了一下实验工作,他最后走到了姚启明的身边,问道,“姚教授,准备好了吗?”

姚启明有些激动的点头,“准备好了!”

姚启明是实验室的副主任,实际上,他负责的是项目管理工作,项目上大大小小、繁杂而琐碎的事情,都是由姚启明来负责。

现在马上要进行实验,姚启明负责汇总数据并配合薛柏坤教授一起对实验进行指挥决策。

这项任务非常的重大。

姚启明接到任务也是非常激动的,他没想到自己会被委任如此重大的职责。

可问题是,实验临时指挥不是张硕来做吗?

很快,他就知道原因了。

李老师、陈伟等一群领导过来,问了一下实验准备工作的情况,随后就拉着张硕离开了实验室,嘴里还说着,“万一有危险呢?”

“万一再发生爆炸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安全最重要!”

“这次测试实验,先让别人来干,你还是和我们一起离开……”

“……”

姚启明有些发懵的看着,忽然明白过来,“实验,还有危险?还会爆炸?”

“那我在现场指挥实验……”

姚启明强行冷静下来,他用力告诉自己‘实验一定要认真’、‘过程不能有一点松懈’,若是发生问题‘担责’还是小事情。

万一发生了爆炸,小命岂不是要丢了?

原来,我就是那个替死……

咳咳!

……

张硕被一群人热情的拖到了装甲车里,装甲车快速驶出了市区,一直到郊外的位置才停下来。

他们最后去了一个军事管制区的办公室。

张硕知道无法参加一线实验,心里还是感觉很遗憾,很郁闷的说着,“实验真的没有危险。”

“我很惜命的!”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实验……”

他确实感觉很郁闷。

这次实验会验证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可以说就是对源点论的验证,他是希望能参与一线实验工作的。

结果,只能远离。

陈伟安稳的坐着,他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对李老师感叹道,“张硕教授就属于那种为了科研事业,有危险担当,甚至付出生命的人。”

“伟大啊!”

“是啊。”

李老师也感叹道,“我们国家就是因为有许多这样伟大的人,各项科技才会发展到如今的程度。”

“额~~~”

这些话背后说说就算了,当着面说就有些尴尬了。

仔细想想,陈伟说的好像也没问题。

张硕确实为科研工作付出过生命,只不过是在前世而已,但今生他是很惜命的。

当然,这些就无法解释了。

对于这次实验,他是非常有把握的,一切都会出问题,但数学不会出错。

即便实验中发生极其微小的概率出现了粒子核变,但因为影响只是电磁力、引力,产生不了指数型的爆发,所释放的能量级别也非常低,最多能达到‘正常衰变’的程度。

那种程度也只是散发些许热量而已,根本不可能出现爆炸。

一切都是可控的。

虽然已经远离了电磁学实验室,但张硕还是用通讯设备,第一时间了解实验进展。

实验前的检测一切正常。

单质锂的控制消耗了不少的时间,才使其活跃性达到实验需求的程度,随后大量的锂离子就被加速送入高电磁影响的真空环形管道内。

锂离子进入真空管道,也就代表实验反应正式开始。

整个过程耗时一分三十秒,中途进行了高电磁环境强度的微调,也是修正实验、设备以及参数计算的差异。

然后,结束。

所有的实验过程都发生在管道内,具体出现什么现象也只有通过检测数据分析才能知道了。

在实验结束以后,张硕马上返回了电磁学实验室。

李老师、陈伟等人也一起回来了,他们进入实验的时候,就看到忙碌的场景,好多人在实验楼内外走来走去,二号实验楼的实验人员们,则依旧对着设备在工作。

他们是在清理管道内残留的物质,以保证设备和检测装置的运行。

实验二楼,二层数据室。

薛柏坤、姚启明、王强等人都在,汤海益、郭华也坐在一侧查看着数据,他们一直围着电脑看个不停,脸上似乎表现的有些兴奋。

看到张硕走进来,王强马上喊了一声,“主任!”

其他人也转过头。

姚启明迫不及待的说道,“主任,大消息啊!我们有了惊人的发现。”

张硕顿时问道,“什么发现?这么快吗?”

李老师、陈伟也一起走进来,都认真看向了姚启明,站在领导的面前,姚启明表现的有些拘束,他还是带着激动说道,“是这样的,从检测数据上来,管道中的锂元素出现了很明显的运动偏差,我们认为其表现证明,管道内出现了特殊影响力场。”

“这或许就是混乱力场!”

姚启明越说语速越快,到最后则变得激动而坚定,实验开始之前,他几乎没什么期盼,甚至开始担心安全问题。

毕竟,只是第一次实验,也可以算是‘测试性’实验。

现在能发现如此明确的信号,一方面是感觉不可思议,另一方面也真是对研究有发现的激动。

其他人表现的也有些激动。

在场也只有汤海益、郭华了解理论原理,其他人并不知道电磁力、引力发生共性关系的明确表现,发现异常数据以后,汤海益、郭华就解释了很可能是‘混乱力场’。

实验信号,第一步就是发现混乱力场。

这是最初步的发现,也代表实验方向的正确性,而更加明确的信号,才能证明电磁力引力之间存在共性关系。

更明确的信号,也就是直接性验证影响锂单质的就是引力!

虽然只刚做到第一步,但验证了实验方向的正确性还是值得庆祝的。

张硕也感到很欣慰,但他知道分析只是刚刚开始,他们所看到的也只是检测数据,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汇总所有数据一起进行分析,才得到更明确的结果。

他马上交代起了工作,自己也投入到数据汇总、分析工作中。

李老师一直在旁边看着。

陈伟则是过来问了一句,“张硕教授,你们这个数据分析工作需要多久?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张硕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大概要两天左右吧。”

他解释道,“数据汇总需要的时间不长,但分析是不固定的。”

“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来分析整体数据,这是一个做数据挖掘的过程,不过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那些大型实验那么复杂。”

陈伟轻轻点了点头。

他和李老师商议了一下,就决定一起返回科技工业局。

两天时间,等个结果可真是耗不起。

现在只是进行一次测试实验,能确定实验没有危险,同时验证了实验方向的正确性,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结果了。

他们对于后续分析结果并不抱希望,甚至觉得即便分析出什么,好像也没什么影响。

张硕并没有在意李老师的离开,他全心都放在了数据库。数据汇总和分析工作中,实际上,看过了检测数据以后,他都想消耗科研币,直接快速完成数据分析工作。

因为,太期待了!

其他人并不知道的是,实验直接关系到基础力关系验证,也就是源点论的验证。

这也是前世今生的追求!

现在只要分析汇总数据就能达成目标,他心里充满了焦急和期待,恨不得一口气就能够全部完成,直接得到最终的结果。

……

两天时间过去了。

电磁学实验室的忙碌集中在了二楼数据室内,研究员们都不断对着电脑,分析着各种数据曲线,做着各种各样的计算。

数据分析,是没有固定方法的。

在大量的数据面前,就必须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够把异常点、数据特性找出来。

这次的分析则相对简单,因为初始检测就发现了锂单质的运动偏差,只需要归总出现运动偏差的时间点,并研究那一部分的数据信息就可以了。

如此多的研究员,一起做同样方向的数据工作,再加上明确的方向,工作进展还是非常快的。

张硕只进行了两次氪币,并针对性的分配了工作任务,就带领团队快速完成了研究。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电磁力、引力关系模型对应近似解的实验验证(难度评估:C)。】

【实验装置已完成。】

【进度:100%。】

【任务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

在提交了任务以后,脑海里对于数据分析方法更加清晰。

张硕马上召集了薛柏坤、王强、汤海益等人,交代了最后的工作。

等其他人各回各位,他则去冲了杯咖啡,然后走到了二楼走廊,朝着下放的实验间看了过去,项目组搭建的设备就在中间,设备左侧是反应管道,像是一个环状的圆盘一样。

圆盘前端,则有一大堆的装置和管道环流,看起来密密麻麻的,非常复杂。

他想起了前世的记忆,精神都有些恍惚。

当时是隔着玻璃层,看向电光闪烁的圆盘设备,然后……

“已经过去了!”

他赶忙用力摇了摇头,分析起了实验差别,“电磁力、引力,需求相对更低一些。”

“但也不一定,数据测算不精准。当时没有完善的数据模型,更加无法做精准的计算,就希望以更强的磁场来对粒子进行影响。”

“现在则有精准的数据,实验也完全不同了,更简洁、更有效……”

“这次的发现,不仅仅是验证,或许也会非常惊人吧?”

……

“有发现了!结果明确了!”

“主任!主任!”

“大发现!”

数据室内传来几声惊呼,随后变得热闹起来,姚启明则跑出来喊了张硕,“我们汇总结果,发现了明确的异常!”

“大量锂离子常态沿环绕运转,上层密度数据异常……”

“引力!一定是引力!”

姚启明连续说了一大堆,换做是其他人一定听不懂,但张硕早就对结果有准备,马上明白了对方说的意思。

在管道中环绕运转的锂离子,可不是凝成一团运动的,离子态物质比常规‘气态’更加活跃,可以理解为像是火光一样不断跳转运动。

但不管锂离子的活跃性再高,只要做数据统计,就能发现下层的密度一定比上层高。

按照能量级值,密度差异是能计算出来的。

因为,地球引力是向下的!

如果管道内出现锂离子上层密度异常,也就说明可能是受到了向上的力。

这是非常明确的信号!

引力!

一定是出现了向上的引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