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零一章 物理学进入了新的时代!

在确定要完成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研究以后,张硕也马上建立了对应的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理论论证(难度评估:B)。】

【进度:40.631%。】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300。)

研究的难度还是很高的,是500点科研的需求的B级任务。

这还是在有很多基础的情况下。

如果最开始做相关的研究,任务都根本无从建立起来,而研究的基础已经很充实,包括基础力关系模型,也包括对于基础粒子的强力拆分理论,等等。

在一个确定的方向下,初期的论证速度是很快的,而且能从基础的框架模式推导上,做出一些相关的推断。

在研究了一段时间以后,张硕就做出了个很有意思的推断:混乱场力膨胀的延时性。

准确的说是,因为传导效应导致的混乱场力发生延时现象。

“以粒子束来进行实验,即便是发生了强力拆分,也很难撑起大范围的场力。”

“其制造出的成立也只限制在极为狭窄的微观范围,就像是自然的放射性现象,存在核裂变也不可能爆发出来。”

“一旦有实体的物质进入场力范围,反应就会加快速度,并且延时后爆发出来。”

“所以场力一定会影响到实体物质,他想要爆发就必须让粒子接触到实体物质,而不是被限制在真空范围。”

“延时爆发的速度,取决于实体物质的密度,若是在空气中,延时效果可能会会更加明显……”

这方面是理论的推断,但也基本符合实验结果。

在有了理论上的推断以后,这时候就开始证明其存在的可能性,论证还是非常重要的,牵扯到实验支持的基础,也牵扯到实验的安全和控制问题。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硕都闷在办公室里专心做研究。

他已经很少这样做了。

大部分时候,要么就是去物理实验机构,或是电磁学实验室,留在高院也是在源点论研究办公室或NS方程论证办公室。

他会把大部分研究工作交给其他人来做,而自己主要是指导大的方向,研究遇到问题的时候给出解决方案。

这样做的速度是最快的。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即便是全心投入工作中,也比不上一个团队的效率,只要团队能有正确的方向,研发速度根本就不用担心,也非常惊人。

现在主要的两个研究,一个是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另一个就是ns方程无限取值论证,两个方向都有团队在做。

强力拆分相关的研究保密性就比较高了,暂时不可能让其他人参与。

这也是全新的论证方向。

这个新方向涉及到实验的危险性,不允许任何的马虎大意。

在花费了一段时间以后,张硕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比如,确定了延时性问题。

另外,通过计算,他确定了粒子束支撑的场力,所以释放的能量最多级值,和实验爆炸的能量差了五个数量级以上。

这也就代表爆炸主要是实体物质参与。

虽然在最初就得出了这个结论,但现在是理论上进行数学的证明,确定的结论还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有另外一个结论,“基础粒子拆分成夸克会影响到常规元素原子核的稳定性。”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所以基础粒子(质子、中子)内部强力拆分的需求更高,而原子核合理拆分需求则低很多……”

“从数据上来看,实验也是可以进行的,比如可以依靠某种技术,把粒子在强磁力干扰控制中打出去?让其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再观察会发生什么。”

“不过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把理论全部完善……”

……

当张硕全心投入到新的研究中时,高能所公布了一个非常震撼的消息。

他们通过大型粒子对撞实验的偏差分析,确定了实验中存在未知物理现象,而且是把新物理发现的可能性提升到了五个西格玛。

换句话说,未知物理现象已经确定下来。

同时,他们还公布了另外一项研究,确定粒子对撞实验中存在的未知物理现象,和cp组所进行的强电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的未知现象是一致的。

这种现象也都被命名为‘混乱力场’。

“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确定了这一现象。”

“两个实验,实际上是同一现象,Cp组的强磁干涉超次衰变实验现象更加明确,只要通过数据分析就能发现。”

“粒子对撞实验,发现过程更复杂一些,但因为涉及的参数多,也就能大大增加研究特性。”

吴建宁接受采访的时候,气势振奋的对于研究发现做出解释。

实际上,早在半年之前,国际物理界已经接受了这个结论,好多学者已经提前开始研究未知物理现象。

还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张硕的能量力场规范理论,想以此在理论物理上有所突破。

国际物理界已经提前接受,但把未知现象确定下来是意义非常重大的。

这就像是希格斯粒子。

在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理论物理学家都相信希格斯粒子是存在的,因为粒子标准模型内所有相关理论,都支持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若是希格斯粒子不存在,粒子标准模型的底层基础将会成为一个玩笑,会有大量物理学家的研究被证明是错误的。

那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当然学术并不会影响真实世界,可当所有的理论都支持一种物质存在的时候,它存在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而真正发现的时候,还是会让人感到非常振奋。

未知物理现象也是如此。

未知物理现象的‘预告’已经有很多次,国际物理界相信它是存在的,真正确定了发现也让物理界欢欣鼓舞。

其代表的远不只是一种未知的现象,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物理方向,已经向物理界敞开了大门。

在混乱力场现象确定以后,好多人也说起来研究贡献。

第一贡献人无疑就是张硕,是他研究出的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也是他的理论支持了cp组的强磁干涉超级衰变实验。

混乱力场现象,和张硕的名字根本是分不开的。

其他现象发现人员还包括崔凯文和鲍贺星,他们是在混乱力场现象打上名字的研究员。

同时,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受到了追捧。

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基础力关系模型,而混乱力场现象的确定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理论的正确性。

另一个被认为更加重要的研究是能量力场规范理论。

“混乱力场现象的确定也就代表能量力场规范理论是正确的。”

“这个理论非常的重要。”

“就像是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它可以作为很多理论的基础。”

“对于能量立场规范理论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其方程进行研究,可以推断出粒子对撞实验过程中的很多微观力学现象。”

法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核子组织理事布朗特-罗宾森教授说道,“一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强力弱力其实并不了解,只是给出了定义,发现了一些现象。”

“四大力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能量力场规范理论,是以基础力主导的一种全新的理论,张硕的另一个理论,基础力关系模型,是更加直接的、基础力主导的理论。”

“之前国际上大部理论都是物质或能量主导的,其存在本质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统一四大力方向上长时间没有进展,可能就是因为原来的理论都是能量和物质主导……”

布朗特-罗宾森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他的话里能听得出来,他对于张硕的理论非常的推崇,尤其是最后一句,就差一点儿说出‘新理论能够统一四大力’。

那是物理学界的终极追求。

能量力场规范理论、基础力关系模型(源点论),成为了国际物理界讨论的焦点核心。

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也可以说是打上张硕标签的理论,受关注的程度自然比不上前者。

能量力场规范理论,得到了大量物理学家的追捧。

很多人肯定了能量力场理论的重要性,并把其和杨-米尔斯方程并列在一起。

有非常著名的学者甚至喊出了这样的话,“从今天开始,物理学进入了新的时代!”

这不是一个人的看法。

很多关注理论物理研究的学者都这么看,在确定了‘混乱力场现象’,并对于能量力场规范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就能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很多的成果。

这些成果都会是从基础力为主导的方向对于宇宙规则进行阐述。

那么研究肯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也可能会让物理学有巨大的进展。

后续,则会影响到科技发展。

物理学进入了新的时代,而开启新时代的自然是张硕和高能所。

高能所成为了国际爆火的科研机构,CP组、计算中心,再包括物理中心,连续在国际顶刊杂志上发表论文。

好多相关的学者也频频接受采访,并出现在大众舆论的视角下。

比如,吴建宁、曹孟波。

他们接受采访的次数是最多的,并在第一媒体拍摄的报道栏目中频频亮相。

于飞也接受了几次采访。

其他上镜的就是崔凯文和鲍贺星,他们本来只是计算中心的研究员,但因为在混乱力场现象上‘留名’,有很多人甚至认为,他们可能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凯文和鲍贺星明显非常激动,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最少是可以期待的。

可以期待,自然是代表有机会的,有机会就已经超过了99.99%的学者了。

别说是获奖了,即便只是候选提名,也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毕竟,他们是计算机方向的学者。

……

在高能所连续发布成果以后,张硕受到的关注自然是最多的。

他对于研究的贡献被确定下来,他的理论被国际物理界追捧,相关的研究也频频被媒体舆论报道。

之前,大部分人对张硕的印象都是顶尖的数学家。

现在则加上了一个顶尖物理学家的名头。

这已经确定无疑了。

能量力场规范理论,已经和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相提并论,未来影响注定是非常深远的。

张硕的研究,可以说是为物理学指明了方向。

源点论关注的人也有很多。

苏东大学内部都有不少的教授,考虑从事基础力关系模型方向的研究,其中还有人主动申请加入源点论研究办公室。

可惜,张硕没有招人的打算。

源点论研究办公室,根本不用为人才发愁,即便是高能所公布消息之前,也有好多人挤破脑袋想加入进来。

只一条,他们有充足的经费就够了。

谭友铭,或者说高院,其实是有心扩大源点论研究办公室的。

张硕则是说道,“办公室暂时不招人了,我的项目人手足够了。”

“如果是实验方面,可以加入电磁学实验室,参与到实验研究中。”

“理论方向,不需要那么多人手。”

他自己带团队做理论研究,个人就能指明研究的方向,根本没有必要扩大人手。

如果是一个大型的理论研究机构,其中有好几个团队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扩大人员才更有意义。

实际上,苏东大学已经开始考虑了。

在张硕获得菲尔兹奖以后,苏东大学考虑的是围绕张硕打造一个数学中心,而张硕更倾向于建造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后者,暂时只能进行讨论,毕竟张硕获得的是菲尔兹,而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就不一样了。

在混乱力场现象确定以后,张硕在物理领域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以他的成果来说,未来必定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区别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现在围绕他打造一个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似乎也是可行的。

另外一个重要考虑是,张硕的研究得到了科技处,也就是领导层的全力支持。

科技处直批了一个过亿经费的理论验证项目。

上级部门对于张硕的理论非常看好,苏东大学、南江省也看好理论,并且围绕其打造一个理论物理中心,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

报道很多,舆论很多,影响很大。

实际上,张硕还是正常的进行工作生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论研究方向上,对其他工作也很关心。

比如,华人数学家大会。

华人数学家大会已经在做准备了,张硕已经答应邱成文去参加大会。

谭友铭也会参加,他就问了一下张硕是否有准备。

张硕出乎意料的点头道,“去年邱院士邀请的时候,我就想好了。”

“是吗?”

谭友铭感兴趣的听着。

张硕继续道,“Ns方程,我们一直在做这个研究,以现在的进度来说,应该在大会开始之前能完成论证。”

“——??”

谭友铭凝住了眉头,满脸不解。

那可是ns方程无限取值论证,也就是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的问题,怎么确定能够在大会开始前完成呢?

“难道论证已经完成了?”

“没听过啊,有这种事,罗勇军一定会到处说……”

“张硕这么有信心?”

谭友铭左思右想也不得其解,他干脆直接去了一楼,“还是去问问罗勇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