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经费、大项目!谭友铭:没想法就好!

张硕讲了两个半小时,中途还休息了两次,就是到旁边喝个水坐一会儿。

这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最后。

两个半小时全神贯注的讲解让人感觉到疲惫。

主要是内容难度比较高,有些难点的地方要重复好几次,脑子也要不断的跟着思考。

在讲完最后一个难点以后,张硕总结说道,“上午讲的内容就是研究中的难点了。”

“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午进行提问。”

上午时间并没有提问环节,张硕注意礼堂众人的表情和专注度,也大概对于他们的理解程度有了解。

礼堂里,只有几個人能完全听懂。

在三篇论文内容中,计算模拟是最容易理解,几乎没什么特别的难点,离散和拆分转换有几个点难度非常高。

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人就明显听不懂了。

这也是很正常的。

在场都是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领域的专家,但有好多做的都是工程应用研究,而不是理论研究,离散和拆分转换中,有很多都是纯数学研究的方法,以NS方程大范围边界做的论证,没做过偏微分方程纯数学研究的学者想理解确实很难。

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也有人问起N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中的问题,但问的都是非常关键的点,说上几句就明白过来。

这就是纯数学方向学者和工程应用学者的差别。

另外,有些教授的年纪已经大了,他们没有办法一口气消化这么多的内容,即便是已经看过论文内容,想一口气听懂所有问题也很困难。

年龄的影响因素是很大的。

五十岁以上的学者,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就差了很多。

NS方程数值模拟中,包括离散法、包括拆分转化,有好几种新的方法,理论的过程中,只是逻辑思维转换过来都不容易。

当然,也有人完全听懂了。

那些能听懂的人,对于内容理解变得更加深入,联系应用进行思考也明白研究的价值。

上午的讲座结束后,众多学者纷纷讨论起来,“针对NS方程研究的离散法,能大大缩小数值法的计算量。”

“以后再去做数值计算,就容易很多了。”

“上午讲的几种方法相结合,不仅能减少计算量,一些特殊情况下能证明渐进解,真是很了不起,这可是NS方程。”

“最重要的是,能依照研究做计算程序,就可以直接进行数值计算。”

“虽然还是不准确,但偏离的范围也不会太大,而且每一个运算都是单独进行的,就不会有混沌理论问题,可以做大范围的数值模拟。”

“这样的数值模拟,大方向肯定不会错……”

“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啊!”

在应用上来说,能做到大方向不出差错,计算效果就非常显著了。

比如,台风预测。

国内的情况来说,太平洋上台风方向的预测和天气预测类似,都是基于统计学原理,后续出现偏离的可能性非常高,有时候预测会在东部沿岸登陆,结果台风中途朝北转向了日/本。

如果能大规模的使用数值法做计算,计算大方向没有问题,预测就会变得精准,偏差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

比如,预测在南江省沿岸登陆,也许偏离只会到东港,而不会大范围偏离到胡州。

于此同时,张硕已经去了休息厅。

一上午的讲解还是很累人的,他到休息厅坐了一会儿,然后到餐厅吃了饭,就又回到休息厅小睡一觉。

等到了下午一点钟,众人纷纷回到了礼堂。

张硕也重新站在礼堂的讲台上,他做好了答疑一个下午的准备。

实际上,提问的人并不多。

每一个做提问针对的也是最难的点,他只需要把最难的点再讲解一遍就好了。

这让讲解工作变得容易。

在提问上,学者们也有要脸面的,大家都是来听讲座的,都是教授、研究员级的人物,可不好意思问一些简单问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发现其他人理解、自己不理解,就不好意思站起来提问了。

否则,岂不是说明自己水平不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也趁着中午时间讨论过,有的人好多地方都没听懂,干脆找周永昌、杜斌等二院的人要讲座视频。

提问的人很少,要视频的人却有很多。

张硕的答疑就比想象中轻松太多了,他重新讲解了几个最难的点,礼堂就没有人再提问了。

讲座,到此结束。

在讲座结束以后,一大群学者围着张硕,都对于他的研究非常赞叹,“这个研究应用价值太高了,我们可以以此升级气动力模拟体系。”

“高压测试也会更精准。”

“如果用在气象预测上效果更好,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天气预报都会变得更准。”

这个说法让不少人笑了出来。

什么气动力模拟系统、高压测试,又或是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距离其他领域的人就有些太远了。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都会注意的。

天气预测的应用惠及的是所有人,听起来就感觉很亲-民。

航天二院的薛渊院士,则谈到想和张硕进行算法上的合作,“我们所要升级气动力模拟系统,其中NS方程的数值计算,也就是核心算法,张硕教授你来做就让人放心了。”

周永昌和杜斌默默摇头。

张硕不出意外的摇头道,“薛院士,我可没时间接算法项目。”

“我进了高能所的cp组,手里还有其他研究。其实你们也不用担心,方法都在这里了,算法工作谁做都一样。”

薛渊遗憾的抿抿嘴。

张硕对做方程求解类的算法项目确实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和高能物理有关的分析算法。

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直接关系到‘未知物理现象的发现’,后续就能延伸到混乱力场的研究,再进一步可以开创‘源点论’。

算法分析则不同。

论文已经摆在那里,各类方法上面都有,他也做了详细的讲解,理解着去完成算法就可以了。

……

在完成了讲座以后,张硕没有继续留在首都,而是马上坐飞机回了苏东。

等到了苏东大学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他带着疲惫去了研究院楼。

新买的房子还在装修,行李还是在学生宿舍,但已经极少去宿舍里住,很多时候,就干脆住在办公室。

反正只是一个人,住哪里都只是休息而已。

一趟首都之行花费了半个月时间,还是让人感觉很疲惫的,但回到了苏东大学,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浑身上下都变得很放松。

张硕忽然想到了NS方程论证。

在航天二院的讲座里,就一直在说数值法、计算模拟的问题,他对于NS方程数值法、弱解的理解也更通透了。

如果是研究NS方程的奇点问题,找到方向以后,研究速度可能会比‘庞大的科研币需求数量’会快一些。

“这个研究,挂什么项目呢?”

张硕思考着,忽然想到了科技处,杜远生说可以申请科技处的项目。

科技处很支持对于数学类应用研究。

NS方程奇点论证是属于理论范畴,去做报告申请科技处的项目不一定能行。

“算了!”

张硕想了想,还是把项目挂在‘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下。

‘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总计有二十五万,到现在还剩下二十三万多。

这些经费很难用掉。

一则,他没有自己的团队,不需要把经费分给其他人。

二则,他没有带学生,也不用给学生支付劳务费。

最后,研究速度很快。

‘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一般支持时间跨度是二到五年,他做研究的时间,总计加在一起也只有几个月。

中途去参加数学会会议,学校是给予直接报销的。

这次去高能所cp组,去首都航天二院做报告,航天二院、高能所都是有报销的,甚至还多给一部分的经费补贴。

‘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根本就没地方用。

在完成了项目申报操作后,决定好明天就开始进行研究,他就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经早上八点了。

张硕赶紧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就听到了敲门声,他打开房门发现是谭友铭。

谭友铭进门朝着里间扫了一眼,开口问道,“昨天晚上回来的?又住办公室了?”

张硕点头,“回来的时候太晚了。”

谭友铭关心道,“你的房子在装修,是吧?也可以申请教职工宿舍。”

“几个月,不值得多搬一次。”

“学生宿舍不适合,办公室长期住也不适合。”谭友铭思考着道,“这样,三楼有个休息间一直没用过,你可以暂时住那里。”

“这样行吗?”

“当然可以。”

谭友铭笑道,“反正那里也没人,装修是为了接待贵宾。一般来贵宾也有学校招待,还轮不到咱们高院。”

“也对。”

两人又说了几句。

谭友铭问了一下去首都的情况,说起有老朋友对张硕研究的赞叹,随后问到了重点,“我看你的青年支持经费下,又申请了一个项目?而且还是NS方程解的光滑性论证?”

“对。”

张硕点头道,“我正打算研究这个,但不是直接以弱解入手,而是要进行奇点论证。项目用这个名字,应该也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

谭友铭听罢点了点头,他思索着忽然凑过来小声问道,“你不会已经有想法了吧?”

“还没有,只是刚决定要做这个研究……”

张硕摇头。

他不明白谭友铭是什么意思。

谭友铭说道,“你的N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就挂在青年人才支持经费下。”

“外面都有人打趣说,我们用青年人才经费支持出了菲尔兹,说的好像学校不重视人才、不给经费。”

“一个小的支持经费,挂这么大项目不适合,还是拖着到明年申请优青、杰青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