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三十章 二院讲座,人山人海!天才中的天才竟然会讲课?

在完成NS方程数值模拟的研究以后,张硕感觉自己对于NS方程的理解更加深入。

包括数值法求解,包括对于特殊精确解、弱解的理解,也包括阶段性证明光滑性的问题,都已经是了然于胸。

这种基础下,他也很希望能够更进一步,也就是去以纯数学的方式,论证NS方程解的光滑性问题。

在那之前,就是论证奇点问题。

NS方程的奇点问题,占据解的光滑性论证的八成以上,也就是说,完成奇点问题的论证,也就接近完成了解的光滑性论证。

奇点论证,就是NS方程论证的核心。

“先进行奇点论证。

张硕很干脆的建立了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NS方程的奇点问题研究(难度评估:A)。】

【进度:4.391%。】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6720。)

任务的初始进度就有近‘4.4%’,奇点研究和NS方程数值模拟存在一定的关系,后者可以推进奇点研究的任务进度。

在建立好任务以后,张硕并没有着急去氪币找方向,而是安稳的去了酒店吃饭休息。

他马上要去航天二院做讲座。

这个时间节点并不适合去思考高难度的研究问题。

在休息了一晚上以后,张硕坐着航天二院派来的车子,快速到了二院的总部大楼。

一楼门口。

周永昌、杜斌以其他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到张硕下了车,他们就热情的围了过来。

张硕和周永昌、杜斌握手,随后被介绍了两个重要人物——薛渊院士和沈春旭院士。

薛渊是航天局计算所的工程院士;沈春旭则是首都大学数学院的院士。

薛渊过来听讲座倒是没感觉是什么,他本来就是在航天局工作,听一下航天二院的讲座也是正常的。

沈春旭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和张硕握手笑道,“计算数学也是我的专业领域,你的NS方程研究太优秀了,我听说你到这边来,就过来蹭一下讲座。”

“没关系,是我的荣幸!”

张硕笑着回应了一句,多几个人听讲座也根本没有关系,你计算数学领域的院士听讲座,也代表了自己的研究受到认可。

周永昌、杜斌等人招待张硕进了总部大楼,中途也说起了讲座相关的事情。

杜斌凑够过来小声道,“来听讲座的可有不少人,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有多少人?”张硕有些好奇。

“最少有一百人。”

杜斌说着人数都直咧嘴,随后解释道,“我们邀请你来讲座的事情传出去了,好多大学的教授、研究员都过来听,就像是沈春旭院士,推不了,我们总不能说,你是我们二院邀请来的,不让其他人来听吧?”

“还是张硕教授你的研究太重大,也没做过公开报告。好多人看论文,有理解不通透的地方,都想弄明白。”

杜斌感叹的说道。

“没关系。”张硕不在意的摇了摇头,“反正一个人也是听,一百個人也是听。”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NS方程的应用覆盖太广泛,一项研究牵扯到广泛的应用时,相关领域的学者就肯定希望理解内容。

研究重大,倒是其次了。

比如,安德鲁-怀尔斯的费马猜想证明,以数学的影响来说,研究内容更加重大,但显然没有多少人想弄明白证明过程。

有人对此感兴趣,或许也只是想看看到底有没有错误。

他们先是去了休息厅。

杜斌和张硕比较熟悉,也就说起了讲座相关的事情,讲座是周永昌提出的建议,其他部门听说以后也来了好多人。

比如,薛渊院士,带了团队七个人过来。

航天局的气动力研究所,派了十九人的队伍,上到二级研究员下到博士后都有,来的时候,被挖苦说是参加‘运动会’。

“这还只是航天局内部,其他申请过来听讲座的人就更多了。”

杜斌小声道,“我说一百人还只是预估,估计要超过一百五。”

薛渊院士、郭德旺教授一起走了进来。

郭德旺是航天局气动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资料,和张硕握手认识以后,就说起了讲座的问题。

“张硕教授,你不需要都讲,只需要针对难点讲一讲。”

郭德旺道,“三篇论文加在一起100多页,不是短时间能讲完的,来听讲座的都已经看了论文,我们针对难点进行了整理。”

“这就是整理后的内容,伱看看。”

张硕接过文件资料,从头到尾看了一下,上面罗列了论文中难理解的几个内容,因为都是自己的研究,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他笑道,“我还担心都讲需要的时间太长,这样就好了。”

薛渊开口问道,“这几个难点、重点的讲一遍,大概需要多久?”

“上午应该够了。”

张硕说道,“不然这样,我上午做讲解,下午做答疑,在讲解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记下来,下午再统一回答。”

“这样好!”

薛渊和郭德旺满意的点头。

他们商定好以后,看看时间就一起去了大会议厅,到会议厅门口的时候,薛渊、郭德旺乃至于周永昌,都下意识慢走了一步。

杜斌硬着头皮跟张硕一起走进去。

“呼啦啦~~~”

张硕对于人多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能多成这个样子,他停在门口朝里面看了眼,都有一种前世说要给大学生讲座的感觉。

人山人海啊!

讲座是在一个类似于礼堂的地方,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人,座位少说也有两百个。

周永昌、薛渊和郭德旺都后退了好几步,他们确实感觉挺尴尬,邀请专家讲研究问题,一般来说,针对的就只有几十个人。

专业讲座,人数是不会太多的。

现在就像是做大型报告会一样,作为‘主办方’就有点尴尬了。

张硕深吸了一口气,朝着杜斌笑道,“我就当到大型会议做报告了。”

他迈步走了进去。

这次来的人确实有很多。

好多都是首都以及周边地区的大学教授,还有一些是科研机构的研究员。

航天二院邀请张硕做讲座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周边很多人都联系想过来听一下。

然后就成了这个样子。

在走进了礼堂以后,现场的嘈杂声为之一静,前排的人都赶过来握手。

张硕感觉都有些握不过来手,他从左到右走了一遍,随后才上了讲台轻呼一口气。

他试了一下话筒,玩笑道,“我是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整个人都感觉紧张了。”

“在这里,感谢大家的到来!”

前后排的人都鼓起了掌。

张硕双手往下压了压,随后道,“今天的讲座主要针对N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中的难点。”

“我和薛渊院士、郭德旺教授说了一下,决定上午做难点的讲解,下午做答疑,如果有问题可以先记下来,下午再重点讲解。”

“下面就进入主题吧!”

……

整个礼堂的人都看着台上的张硕,不少人心里都在感叹着两个字——

年轻!

在场还有跟导师一起来的博士生,但即便是博士生都没有张硕年轻,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这么年轻的学者给一大堆教授、研究员、院士做讲座,想想都非常的了不起,同时,也有人有些担心听不懂内容。

倒不是因为难点有多难理解,而是讲解的是个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人,而且还是个天才。

可以这么说,越是天才,年轻的时候,就越不会讲课。

很多普通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天才看来都是非常简单的,他们讲解的时候就会出现针对难点一带而过的情况。

天才们会觉得,问题根本不用讲。

在场所有人,都可以说是上学时的天才,但张硕则是天才中的天才。

当真正进入讲解中的时候,台下的人发现讲解过程和想象中的不同,并没有出现‘天才的问题’。

张硕用投屏的方式,把难点部分的论文内容放在了屏幕上,并找到了对应的手稿资料,就开始了一步步的讲解。

“在离散方法中,有一部分是使用了傅里叶离散变换的方法,其他的都是根据NS方程的参数特点,研究的针对性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参数特点做出如下分析……”

“首先是复杂性的变换,我在《数学新进展》发表的论文《PDE变换法及参数分析证明渐进解》中,有一种变换方法是……”

“根据……”

台下每个人都认真听着。

他们发现张硕讲的速度并不快,但每一句话都会说到关键点上,而且针对难理解的步骤,都会讲解的非常详细。

那些对论文研究比较多的教授,跟着讲解就能全部弄懂了。

好多教授心里不由的赞叹,“张硕做研究能力很强,讲解水平也很高啊。”

“看起来不像是年轻人,反倒是经验丰富的教授……”

“他应该没有教学经验吧?”

有的人不由小声的聊了几句,再回过神继续听的时候,就发现听不懂了。

数学,就是这样。

张硕讲的都是重点内容,也都是难理解的地方,每一个难点的逻辑体系都是完善的,前面的一步没有听到,后面再想追上就很难了。

因为要讲解的内容很多,他也不会重复做解释,跟不上也只能跟不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