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323章大结局(31)

深度迷案 第323章大结局(31)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郝义所说的“操哥”成了侦破此案的关键。

凭着一个绰号该怎样找到这个人?

胡志生又想到了黑皮。但黑皮却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说在堰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大凡是道上稍微有点头脸的人物,他都认识,却从来没听说过有叫什么“操哥”的,所以这个“操哥”要么是个外地人,要么就是这个犯罪团伙内部给带头的起了这么个外号。

无论如何,这种情况下,想凭着一个绰号找到“操哥”本人几乎不可能,但黑皮仍旧十分爽快地答应帮忙打听。

临走之前,胡志生突然看着黑皮,说这次可没钱了。

黑皮却笑了笑,说没有就没有吧。

胡志生有些疑惑:“你不是只认钱的吗?”

黑皮伸了个懒腰:“是这样,没错……警察和混混一样,都是狗嘛,但我曾经也是一条穿过绿皮的狗。”

郝仁的这条线到了这里就再也没有新的进展,胡志生只能寄希望于对严静宇的搜查,但十几天过去了,严静宇却始终都杳无音讯。

胡志生怀疑严静宇很可能已经逃出堰城,但很快严静宇就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落网”。

一名退休的护士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家遭到了枪击。

派出所所长亲自带人到报案人家里查看。

报案人家里的玻璃窗上有一个圆圆的弹洞,墙上还有一个深深的弹坑。技术人员从弹坑里提取到一枚变形的五四手枪的子弹头,根据子弹打来的方向判断,应该是对面工厂办公楼的二楼打过来的。

可对面的重棉厂已经破产倒闭,办公楼里根本不会有人,而且报案人是个护士,没有犯案前科,在社会关系中也不会有人对她进行枪击报复。

派出所所长立即带人又去了对面的二楼,结果在这里发现了两具男尸,其中一具尸体赫然就是严静宇。二人死亡的时间大约就在两天前。

严静宇的额头中弹,躺在沙发上;另一名男子背部和后脑各中一弹,躺在阳台上。经查,该名男子叫周小平。

原本以为找到严静宇就会让案件出现新的进展,鬼知道严静宇会以“尸体”的方式落网,这让胡志生愁得一个头两个,并且“尿堵症”也越来越严重了。

但随着“枪击案”案发现场和随即展开调查所获得的线索越来越多,“锰矿大劫案”很快却又出现新的转机。

“枪击案”现场没有发现作案手枪,倒是发现了一个有弹孔痕迹的枕头。枕头已经严重泛黄,上面还印着“堰城重棉厂”五个大字,应该是工厂的工作人员平时用来在办公室睡觉用的。

也就是说,严静宇和周小平不是互相残杀致死,而是被另一名凶徒开枪击毙。凶徒用枕头充当消音器,先是击毙了沙发上的严静宇,却惊动了周小平,周小平逃窜至阳台上,应该是想从阳台上跳下去,但是凶徒在他背后连开三枪,其中一枪落空,射进了对面的退休护士家里,其余两枪命中目标。

现场没有搏斗或反抗痕迹,说明凶手和严静宇、周小平是熟人关系,属突然行凶。

两名死者的钱包都被搜刮一空,只留下了他们的个人证件,尤其是严邦国和锰矿的很多人都反映过,严静宇平时戴着一条很粗的金项链,但现在这条项链却不翼而飞。同时,周小平的左手食指上有戴过戒指的痕迹,这说明周小平手上戴着的这枚戒指也被人取走了。

钱包被丢在二人的尸体旁。周小平的钱包就散落在他的右手边,钱包上有血迹和指纹,被打开的钱包里放着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一枚血指纹,这些血迹和指纹都是周小平的。

应该是在凶手离开后,周小平回光返照,突然醒了过来,然后从身边的钱包里找出这张名片,在上面摁了一个手印。

这张名片属于一个叫“于海波”的人。

这些迹象显示,和周小平、严静宇相熟的凶手,似乎是为了劫财,才将他二人杀害。而周小平临死前的举动,似乎在暗示警方,凶手就是这个叫于海波的人。

警方在案发现场还发现了三个新鲜烟头,将它们搜集起来以后,连同周小平和严静宇的dNA检测样本一同寄去了最高公安部门。

同时,“枪击案”被发现后,在警方紧锣密鼓的调查中,周小平和严静宇的家属虽然都对他们的社会关系一问三不知,并未就此提供有效信息,但在他们二人和于海波的档案中,警方却有了新的发现:这三人曾属于“狱友”关系。

严静宇入狱的原因无需过多陈述,周小平、于海波入狱则分别是因为盗窃和故意伤人。

于海波脑子灵光,身体底子好,学起武术来又快又好,给教练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教练现在回忆起来还忍不住夸他有天赋。

按照于海波的成长速度,顶多再过两三个月就能出师,参加拳击比赛,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发生了意外,让于海波的一生彻底断送。

在一次常规的校内比武上,师兄故意挑衅于海波,恶语相向,于海波怒不可遏,二人随即爆发矛盾。

习武之人,能动手就尽量不动嘴。

于海波只想给对方一个教训,却没想到自己出手太重,一记重拳砸在对方头部,不但把对方打进医院,还让对方脑部神经严重受创,成了一名“智障”。

于海波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拳之威会有这么大,在看着天价医药费和诊断结果时,就彻底懵了。要他赔钱肯定是没有的,就是因为家里穷,他才会想要习武赚钱。

赔不起钱那就只能坐牢了。

教练在惋惜过后,无意间给警方提供了一条十分有价值的线索:于海波在武校期间,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也是学武的,但是在另一所武校,这人戴着个眼罩,是个“独眼龙”,所以教练记忆犹新。

负责走访调查的警员立即精神一振,拿出郝仁的照片,教练一看就十分肯定地表示:就是他。

种种线索信息汇总后,胡志生立即对“枪击案”得出新的结论:于海波很可能就是此案凶犯,不但如此,他还很可能就是“锰矿大劫案”的主犯,也就是郝义所说的“操哥”。因为于海波是“锰矿大劫案”5名嫌犯中,唯一一个和其他4名嫌犯有交集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存在纠集成立这一犯罪组织客观条件的人。

而周小平极可能就是“锰矿大劫案”的第5名嫌犯。

于海波杀害周小平和严静宇极可能不是为了劫财,而是为了灭口,灭口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三人之间是狱友关系,周小平和严静宇二人见过于海波的脸,或者说他们对于海波的底线一清二楚,为了保全自己,于海波才会对二人痛下杀手。

锰矿被劫的现金有一百五十多万,郝义分得的赃款有三十多万。郝义把自己的赃款分别存放在三个寺庙的骨灰盒里,警方按照他的交代,在将赃款一一取出来时,不得不感叹郝义窝藏赃款的“奇思妙想”。当然,这是题外话。

重要的是,郝义交代,他们抢劫完锰矿后,就在车上分赃完毕,四个人对分得的赃款都很满意,将车辆处理干净后就分道扬镳,并不存在“分赃不均”的问题或隐患。

在那个年代,将近四十万的现金,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如果于海波就是“锰矿大劫案”的主犯,他手里有这样一笔巨款,肯定不会为了一枚戒指、一条项链和两个钱包里的一点小钱就杀人灭口。

所以,于海波杀害周小平和严静宇,大概率就是为了保全自己。郝义在周小平和严静宇被害前落网,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一点惊动了于海波,让他产生了将剩余二人灭口的想法和行为。郝义自始至终都没有见过于海波的脸,但周小平和严静宇却恰恰相反。

不难想象出,在郝义被捕后,“操哥”于海波就将周小平和严静宇约到这个地方,三人碰面,各自抽完了一支烟后,于海波却突然发难,开枪杀人。

为了扰乱警方视线,于海波在杀人以后故意将二人身上的财物都搜刮一空,还故意将钱包丢在尸体旁边,营造出“谋财害命”的假象。

但于海波离开以后,周小平却突然醒了过来,他睁眼看到地上自己的钱包,在弥留之际突然想起里面有一张于海波的名片,于是就灵光一闪,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从钱包里翻出这张名片,特意在名片上留下一枚血指纹,为警方留下线索。

你不仁就别怪老子不义,反正老子要死了,那就在临死之前拉上你于海波这个垫背的。

此外,周小平和严静宇的尸体被发现时,他们的头部并没有戴着头套,这是因为他们三人之间本身就很熟,所以见面时再戴个头套就明显是多此一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