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上限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上限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淼和几个研究员电话沟通之后,处理近期几个比较有价值的科研项目。

“呼…”挂了电话后,他长出了一口气,连续沟通和看报告两个多小时,让其也感到一丝疲惫。

停下来工作,脚下轻轻推了一下,让椅子随即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透过单向透明玻璃,看向总部背后的烟墩山。

五月份的烟墩山,漫山遍野是郁郁葱葱的榴莲树,而山之后的南面,就是蔚蓝的碧海蓝天。

海天之间,有飞艇在西南方向的马宫海空港时不时起降。

眺望远方,缓解一下眼睛的疲劳,江淼又按了按眼保健操。

几个助理在其办公桌另一侧,排队向他口述着一些需要他处理的文件内容。

内务助理黎子轩有条不紊地汇报道:“…根据中南半岛一级分公司的汇报,我们在洪沙瓦地北部的曼德勒周边的河谷平原中,发现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氦气气田…”

“哦?”江淼一边发出一丝惊讶的回应,一边继续着眼保健操。

“该气田属于天然气氦气混合类型的气田,平均深度位于25300米到256100米之间,目前钻探到该深度的10口井中,都出现了含量极高的氦气,其氦气含量平均品位为2.9%到3.1%之间…”

听到这个含量,江淼眉头一挑:“还真是意外惊喜呀!”

确实是意外惊喜。

由于亚洲联合体的钻探技术全面提升,目前很多地下钻探项目的深度,如果有必要,都可以轻易突破3万米。

甚至有科研机构在计划突破地球地壳,打算打通地壳,采集地幔的样品。

因此以前很多地质理论,都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比如以前的地质理论中,完整度比较好的古克拉通,往往意味着可以完整保存更多的油气资源。

但随着钻探技术的提升,这个理论受到了挑战。

以地层破碎得比较复杂的胜利油田为例子,传统理论认为这里复杂的破碎底层,让这个油田的资源量存在一个明显上限。

但随着这几年,胜利油田连续打了几十口万米级深井,又陆续发现了很多全新的储油储气结构,其中更是发现了石油天然气的无机生成证据。

江淼之所以表现的如此兴奋,一方面是曼德勒超深气田的资源储量比较高,如果按照目前发现的资源储量,整个曼德勒超深气田开采完毕之后,大约可以提炼出超过280亿立方米左右的氦气。

这在目前已经勘探出来的氦气气田中,几乎可以占据亚洲联合体氦气总资源量的17%左右。

而曼德勒超深气田的开采权,目前全部归属于海陆丰集团下属的洪沙瓦底分公司,这也相当于海陆丰集团持有的氦气资源量的74%。

也就是说,几乎一夜之间,海陆丰集团就获得了近三倍的氦气资源。

对于急需氦气扩大客运飞艇的海陆丰集团而言,这个发现初步缓解了集团的燃眉之急。

江淼当机立断吩咐道:“让中南半岛分公司加大投资,要迅速形成产能。”

“好的…”黎子轩快速在平板电脑上记录下来这件事,然后他继续说道:

“接下来是关于新型室内农场的发展现状,目前集团在亚洲联合体境内投资的室内农场规模,已累计达到3549万亩,占境内新型室内农场的29%左右…”

江淼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开口发出什么意见。

海陆丰集团在新型室内农场的投资力度确实非常庞大,是亚洲联合体内部各大企业中,投资占比第一名的存在。

毕竟这个技术就是海陆丰集团研发的项目。

“在各地的新型室内农场营运中,滇南地区的室内农场目前发展最好,在各地分公司中,也是滇南分公司的室内农场占比最高,其面积为574万亩。”

江淼还是沉默不语,但从其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这个结果,并没有感到意外。

其实滇南分公司的新型室内农场规模会如此之高,江淼确实早预料到了。

滇南分公司在新型室内农场的发展上,之所以表现出如此迅猛,究其根本,还是地理和气候塑造了这个产业。

地理上,滇南地区由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两部分组成,其中河谷纵横交错,崇山峻岭将其内部分割得支离破碎,根本不存在大面积的平原。

如此碎片化的地区,其可利用耕地资源本来就比较少,加上这几年为了加大环境保护,不断扩大的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压缩了滇南地区的可利用耕地资源量。

这让当地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现状。

而海陆丰集团的新型室内农场,就在这个过程中,进入了当地管理者的视线之中,获得了很大的扶持力度。

在平原广阔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漠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海陆丰集团的新型室内农场,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扶持力度,而且当地农民对于这种全新的农业模式,也处于一种观望阶段。

因此滇南地区在这一次农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出乎意料的拔得头筹,这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滇南的新型室内农场,主要以鲜花、香料、水果、药材四个类型为主,集团在当地投资的多个新农作物培育项目,都获得了不小的成果…”

“其中以三大香为核心的香料项目,成为了滇南地区的全新支柱产业,三大香分别是沉香、麝香、龙涎香…”

江淼回忆起关于三大香的生产技术。

其中沉香是最早被海陆丰集团的科研团队攻克的名贵香料,因为沉香是木本植物香料,科研人员只需要将沉香木的产香相关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插入培育的新物种农作物之中,就可以获得产香效率达到几十倍以上的新型人造沉香木。

而麝香则是第二个被攻克的名贵香料。

传统麝香是从麋鹿性腺体中提取出来的产物,不仅仅产量偏少,而且对麋鹿有不小的伤害。

因此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麋鹿产生麝香成分的相关基因,插入了人造香料木之中,经过好几年的研究,去年年底终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最后的龙涎香,这东西也是最难搞的香料。

主要是传统龙涎香是鲸鱼粑粑在特殊环境和特殊条件下,才产生的稀有香料。

这东西就算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也没有办法通过插入鲸鱼基因的方式,让植物产生龙涎香成分。

因此这个项目也成为了困扰了研究人员的难题。

最后还是林书雅出手,她通过研究细菌的发酵,研究出通过细菌发酵工艺,大量生产龙涎香成分的新技术。

因此江淼对于龙涎香印象深刻,书雅还和他讨论过好几次这方面的技术研发过程。

就在江淼听着汇报的时候,办公室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

另一个助理赶紧过去开门。

“蒋总?请进…”

江淼随即转动椅子,看向风尘仆仆的蒋海波:“海波,坐。”

助理拉来一张椅子,又给蒋海波倒茶。

刚刚坐下来,蒋海波便迫不及待说道:“老板,我们在东海的项目已经批下来了。”

“我知道,昨天我就收到消息了。”

“这件事我觉得有必要在内部开会讨论一下。”蒋海波眉头紧皱着,心里面似乎有什么顾虑。

而江淼显然知道什么,笑着说道:“你在担心成本回收的问题?”

蒋海波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嗯,目前陆地上的室内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现在真的有必要急匆匆上马海上的浮岛农场吗?”

“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我也认同这一点。”

“那为什么集团会批准50个浮岛平台的建设?”蒋海波面露不解,他确实不明白江淼明明知道这一点,为什么还批准这个项目。

江淼笑着喝了一口茶,然后平静地回道:“我知道你有些疑惑,但这些浮岛平台的农场,我另有用途,并不是单纯为了开发海上的室内农场。”

听到这里,蒋海波也知道江淼肯定有什么技术需要这些浮岛平台:“哦?老板又研究出什么技术了?如果需要保密,那就算了。”

江淼摇摇头:“没有高级别的保密要求,这个项目估计明年就会达到可以应用的阶段,现在告诉你一部分内容也没有关系。”

“要明年才可以应用?看来老板已经胸有成竹了。”

“这个技术确实就是更进一步的人造植物,准确来讲,是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的人造植物。”

“嘶…”蒋海波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是比现在的人造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的人造植物?”

“嗯,我已经研究出如果利用红外光的人造植物,预计可以将人造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从过去的14.6%,再次提升到25%到28%左右。”

咕噜!蒋海波口干舌燥,他再一次感受到了生物学家和生物科技的可怕。

在海陆丰集团摸爬滚打的这么多年,他虽然不是农业和生物专业毕业的,但这么多年来到的耳濡目染下,还是知道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提升到25%到28%的可怕程度。

要知道,目前改进版本的碳化硅纳米薄膜光伏材料,其太阳能利用率上限也只有27%左右。

“其实现在实验室已经有人造植物可以达到这个能量利用率,但它们的具体用途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因此才需要等到明年,不过没有关系,毕竟50座浮岛平台,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造好。”

蒋海波压下内心的震惊,随即好奇地问道:“那老板打算用这种人造植物生产什么东西?”

“首先传统的油脂、蛋白质、糖份和淀粉之类,交给陆地的室内农场生产即可,没有必要浪费浮岛平台的有限空间。”江淼紧接着补充道:

“我计划利用浮岛平台的海上优势,利用高能量利用率的人造植物,从海水中吸收高价值的矿物成分,目前暂定磷元素、钾元素这两个。”

“磷钾吗?”蒋海波一下子就明白了江淼的思路。

如果说,现阶段有什么资源卡住了亚洲联合体的农业继续发展,那当属磷钾这两个大肥。

不同于氮肥,可以通过大气的氮气进行合成,几乎可以说取之不竭。

磷钾肥料的来源,主要靠陆地上,远古时代沉积下来的磷矿床和盐卤水矿,这些矿物开采容易,但地质上的再沉积形成,至少需要几千万年起步的漫长岁月。

显然人类没有那个寿命来慢慢等待地质再合成磷矿和钾盐矿。

因此江淼盯上了,近现代以来,被人类排放到大海之中的磷钾资源。

特别是人口密集、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海规模比较大的东亚和东北亚地区,其历史上排入海洋的磷钾资源量就比较大。

其中被赛里斯、南高丽、东瀛环绕的东海,就是积累了不在少数的磷钾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50座浮岛平台计划布置在东海的根本原因。

江淼无奈地说道:“尽管我们采用了很多技术手段,比如通过全面回收城市污水,每年可以回收大量的磷钾和珍稀元素,但当前的磷钾产能仍然不足以支撑农业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这一点,蒋海波也非常清楚,他是海陆丰集团的高层,可以了解到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机密信息。

现在亚洲联合体内部开采的磷钾资源,加上进口的磷钾资源,只能保证农业生产规模达到2025年的1.8倍左右。

哪怕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人为干涉,让一部分植物在生产植物油、淀粉和糖过程中,尽可能少吸收磷钾。

目前亚洲联合体的农业生产规模上限,大概相当于2025年的2.6倍左右。

如果磷钾资源的供应量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那将拖累亚洲联合体在农业生产上的增长率。

其实官方已经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了,不断在境内和公海找矿,甚至连南极洲都没有放过。

但整体新增的磷钾资源量仍然有限,倒不是不能一下子增产几倍,而是这样做得不偿失。

毕竟采矿需要调节好开采周期,不可能一个几千万吨的矿,一年就给挖干净了,这样做显然是弊大于利。

虽然亚洲联合体捏着粮食武器,让全球其他磷钾生产国不敢随便涨价,但不能随便涨价,对方自然也没有继续扩大生产的想法,而是控制着产能。

海陆丰集团每年需要使用的磷钾肥料,显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是一吨肥料价格增加100块钱,叠加起来的成本增加也会达到上百亿,甚至更多。

因此江淼便盯上了海里的磷钾资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