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副作用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六十一章 副作用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知道了…”江淼挂了电话,目光深邃地看着桌面上的那一份报告。

报告标题上赫然写着:金星大气层研究报告。

他用只有自己可以听清楚的声音喃喃自语着:“有水,而且还是含水量不小的空域…”

轻轻转动着手上的圆珠笔,过了一会,江淼合上了这份报告,由于这一次意外的发现,亚洲联合体的航天管理部门也迅速反应过来。

如果说,之前亚洲联合体的航天管理部门一直纠结于月球、火星、金星三个大方向的投资力度。

现在蓝鲸航天在金星大气层的发现,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让他们更加倾向于重点投资金星开拓计划。

当然,这并不代表亚洲联合体不开发月球和火星了。

之前亚洲联合体在这三个星球的投资力度上,大概在6:6:4:1:1左右。

即月球项目占比30%,地球近地轨道项目投资30%,火星项目投资20%,金星项目投资10%,其他航天项目投资10%。

比如航天科工,其主要精力就集中在地球近地轨道项目和月球项目上,其他项目的投资力度都比较小,属于重在参与的性质。

其他民营航天企业、亚洲联合体加盟国拥有的官方航天企业,很多也集中在近地轨道、月球和火星上,金星确实是一个很少有航天企业愿意涉足的星球。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上个世纪赤露西亚和阿美丽卡的多次金星探索任务,都以失败告终,勉强成功的赤露西亚也只让探测器在金星地表运行了很短的时间,就被金星地表可怕的环境给干废了。

其实蓝鲸航天的8艘探测飞艇中,那3艘漂浮位置比较低的飞艇,也只运行了很短时间,就失联在金星大气层之中。

而处于更高空域的5艘飞艇,则幸存了下来,目前已经持续在金星大气层漂浮了近一个月。

江淼手上这份报告,就是顾麟羽根据这一个月的探测数据,提炼出来的第一份金星大气层分析报告,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全面的认知金星大气层。

比起更加遥远、太阳能资源量更少的火星,金星在距地距离、太阳能资源量上,都遥遥领先于火星,加上现在发现了容易采集的水资源,这才让亚洲联合体的航天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起来这个星球。

在顾麟羽的分析报告上,他和几个相关的研究员提及了好几种采集金星大气层水汽的方案。

这些方案会在接下来的发射任务中,通过携带过去的设备进行测试。

比如冷凝采集法。

这个方案就是采用冷凝器的原理,利用金星大气层的高温环境,含水云层通过冷凝器,收集大量硫酸溶液,然后通过真空负压纳米净水器,将硫酸溶液中的水分提取出来。

而这种设备会装备在专门的采水飞艇上。

另外还有静电吸附方案、硅藻土纳米结晶体吸附方案等,到时候哪一个效率高、能耗小,蓝鲸航天就采用哪一个。

不过采集金星大气层的水资源这件事上,江淼倒是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他对于金星大气层的中层空域,那种喷砂风暴却觉得有点棘手。

毕竟这种喷砂风暴对飞艇的威胁性太大了。

虽然人类现在的材料技术不错,比如高强度的钨钢复合板材,面对高温高腐蚀,加上喷砂风暴,也可以硬抗下来。

但问题是飞艇不能使用全覆盖的钨钢复合板材,毕竟飞艇需要足够的浮力,而钨钢板太重了。

哪怕是金星大气层的气体浓度,是地球大气层的92倍左右,但这仍然没有办法让飞艇表面全部覆盖上钨钢板材。

江淼对于这件事虽然关切,但并没有要蓝鲸航天马上解决问题,也没有亲自去搞什么新型的材料。

其实海陆丰集团的碳化硅纳米管材料,其整体强度还是可以的,就是耐磨耐撞比不上重金属元素,这是元素先天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再怎么人为改造,也很难改变这种情况。

这几天顾麟羽那边也委托海陆丰集团的材料实验室,做了大量模拟实验。

大面积的碳化硅纳米管编织的面料,面对喷砂风暴、硫酸、高温的复合打击,也可以坚持大约334个小时左右。

考虑到金星大气层的实际情况,没有实验室模拟的那么持续和高强度,这种材料编织的面料估计可以坚持1000个小时以上。

但这还是不如特制的钨钢复合板材,钨钢复合板材在实验期间,一厘米厚度的板材,可以在持续一个月的测试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和孔洞。

如果厚度增加到两厘米,那钨钢复合板材的整体表现会更加好。

钨元素添加到材料中,可以让材料对于温度、腐蚀性、物理撞击和摩擦的抗性,获得极大的提升。

而碳化硅的上限显然不如特种钨钢。

采用材料硬抗金星大气层的恶劣环境,显然是一个比较钻牛角尖的方向。

江淼倒是在报告后面,看到了航天科工的一个科研团队,给出的另一个解决思路。

那个思路被他们称为“钓鱼方案”。

所谓的钓鱼方案,就是在环境相对比较正常的高空区域,建设大型的浮空平台,然后从浮空平台上布置缆绳,用缆绳吊着专门的高强度采集舱,让采集舱下降到含水层中采集水资源。

在这个方案中,既保证了采集舱的强度要求,又解决了飞艇很难下降到喷砂空域的问题。

这才一个月左右,很多研究团队就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这也让江淼更加放心,因此他选择放任自流,只在背后调控金星计划的大方向。

而对于亚洲联合体的航天管理部门要加大金星开拓的投资力度一事,江淼也表示欢迎。

毕竟海陆丰集团不可能独占一个星球,也没有那个力量将金星全部开发,这肯定需要官方力量的介入。

现在官方愿意加大投资,他自然没有意见。

其实金星开拓计划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或者说从白金时代开启之后,亚洲联合体的各种科研项目就获得了巨大的支持。

现在理工科变得越发炙手可热起来,就是因为大量科研项目上马之后,让以前很多理论性的研究,也开始逐步迈入了应用阶段。

比如海陆丰集团在金星开拓计划上,计划10年投资5000亿华元,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在白金时代之前,那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如果加上官方的航天机构、民营航天企业,亚洲联合体去年在航天领域的投资就达到2147亿华元,今年这个数字将突破3000亿华元。

随着金星大气层存在大量水资源的事实被发现,江淼估计接下来亚洲联合体在外太空开拓的投资会继续增加。

揉了揉眼睛,江淼回过神来。

他打开自己的工作平板,调阅了几份内部机密的研究报告。

其中包括他去年一直在研究的无排异器官,目前除了眼球、肾脏完成技术攻克之外,上个月他又开启了人造肝脏的研究项目。

今天他例行查看各个实验室的进度报告,就看到了人造肝脏研究项目的实验室,昨天刚刚完成的内部论文。

这种内部论文,也是海陆丰集团有别于很多企业的一点。

自从亚洲联合体和北大西洋联合体成立之后,海陆丰集团对于各种技术相关的论文,其限制力度就在不断加强。

类似于眼前这种人造器官相关的论文,基本不会出现在公共论文平台上。

虽然这会导致知识的割裂,但江淼并不是大公无私的人,特别是在以全人类为大前提的情况下,他不会显得太无私。

毕竟欧美势力在不做人这方面,实在是遥遥领先,如果让他们获得海陆丰集团的生物技术,说不定哪天就在某个秘密实验室里,又搞出有什么灭世生化产物。

亚马逊雨林的那几个秘密实验室,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出现这件事之后,江淼对于欧美的提防变得更明显了。

其实在很早之前,他就在各种论文上,就那些关键的技术内容给摘除了,现在江淼夫妻俩公开的论文中,绝大部分都是猴版。

翻看着一页页内容,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十几分钟。

“咦?”江淼看到人造器官实验室的进度报告后面那一部分内容,突然发出了一声惊讶,然后停了下来,重新翻看了前面几页内容,摸着下巴的扎手的胡茬,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过了片刻,他拿起来内线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

嘟嘟嘟…

“喂,老板?有什么事情?”

“哲廷,你们昨天上传的那一份进度报告,第37页的那里,我想询问一下。”

“稍等…第37页…”过了一会:“老板,您问…”

江淼目光紧盯着平板电脑的屏幕:“那个可控癌细胞组成囊体,包裹着人造肝脏,表现出来的新特性,你们怎么看?”

电话对面的声音有点紧张:“我们也是最近在人造实验体中,进行相关实验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这个情况的…”

“嗯,你继续说…”

“癌细胞改造的囊体,由于可以欺骗身体的正常细胞,在移植之后,由于定好了胆汁的分泌模式,因此被移植者的身体,大概率会出现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表现为,少食消瘦,多食胀气和腹泻,如果不按时吃饭,后果可能会导致胆囊结石频发…”

江淼已经看到了这一部分内容。

显然这和肝脏系统的特殊性有关系,肝脏系统并不是全天候开启的系统,准确来讲,是消化系统不是一个全天候满负荷运行的人体系统。

因此人造肝脏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虽然一部分接入的人体神经,可以让大脑影响人造肝脏的运行。

但是人造肝脏终究是人造的,人体原生的神经系统,有点不兼容这种人造器官。

特别是肝脏这种特殊器官,处于消化系统之中,而人类进食的时间肯定不是统一的,毕竟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

而作为一种通用型人造器官,肯定只能设计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比如一日三餐,每一餐都设定好了大概的时间。

到了指定时间,设定好的基因就会激活相应的功能,开始向胃肠道分泌胆汁。

如果是该分泌胆汁的时候,移植者没有吃饭,那移植者就会胆汁分泌过多,积累在体内,形成胆囊结石。

如果在不分泌胆汁的时候,移植者反而大量进食,这就会导致移植者消化不良。

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老板,我们虽然可以给每一个患者定制专门的一日三餐时间,来匹配每一个患者的生活习惯,但我认为这违背了我们研发无排异器官的初衷…”

“我知道。”江淼对于这一点一清二楚。

如果给每一个患者都定制一个专属的人造肝脏,现在的技术自然可以做得到,可代价也是极大的。

要知道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和专属定制的产品,两者的成本有着天壤之别。

江淼缓缓说道:“可以考虑给有钱人提供这种专属定制服务,但是通用型人造肝脏没有这个必要,让患者按时吃饭即可。”

“多谢老板体谅…”

江淼自然不会为了适应普通患者,搞什么专属定制,普通患者负担不起这种专属定制器官。

按照海陆丰集团的科研事业部评估,如果要做专属定制的人造器官,一套器官的成本要增加十几倍。

以人造肝脏为例,通用型的成本预估为1.8万华元一个;专属型的成本则是33万华元一个。

如果加上手术费用和海陆丰集团的利润叠加,一个专属人造肝脏移植到患者身上,至少要70万元左右。

这个价格哪怕是有医保报销,对于普通患者仍然是难以承受的昂贵。

然而专属型和通用型的差别,仅仅是一日三餐的时间固定点,这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江淼是不会考虑向普通患者提供这种产品的。

不过他倒是比较看好人造肝脏的另一个副作用。

这个副作用可以让人体吸收养分的时候,锁定一个上限,这会导致移植人造肝脏的患者,体重很难突破某一个上限。

也就是说,这个副作用可以控制体重,这对于一部分患者而言,其实是一个好的副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