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度城市化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度城市化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南亚,苏门答腊岛。

一艘满载着2000吨货物的运输飞艇,从珠三角的空港飞驰而来,缓缓停泊在苏门答腊岛南海岸的一个小城市。

这个城市叫哥打阿贡,处于苏门答腊岛南部的一个海湾之中,和爪哇岛隔着一条巽他海峡。

本来这个小城市,在南洋群岛之中,也是非常不起眼的地方。

但是从去年开始,这个小城市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因为哥打阿贡成为了亚洲联合体沟通南极洲的两条海上线路之一的一个支点城市。

由于哥打阿贡在当地语言的意思中,也可以意译为“伟大的城市”,因此这里在亚洲联合体的内部命名中,被正式命名为“伟城”。

伟城南侧就是一个小型半岛,也是亚洲—南极洲海上线路之中的锡兰洋线路起点。

运输飞艇将在海湾中的浮动海空港停泊下来之后,一个个集装箱被卸下来,通过浮岛大桥将这些集装箱运输到伟城中。

城市新建设的街道上人潮涌动。

从海对面的爪哇岛跑过来打工,或者做生意的本地人不在少数,这个城市原来的居民并不多,但现在人口却达到了近八十八万。

虽然人口猛然飙升,但是当地的住房供应面积却非常充足,采用一体房工艺建设的居民小区,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就建设了大约12万套合格的一体房,加上当地本来就有的房屋,平均五个人就有一套房。

不过这个城市的人口还在飙升。

伟城依托周围的地形,向那个小半岛的高海拔山地扩充城市面积。

之所以向高海拔山地扩充城市面积,原因自然是预防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风险。

该城市的繁荣,主要是得利于建设锡兰洋海上线路这个工程。

所谓的锡兰洋海上路线工程,就是为了沟通亚洲和南极洲,将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中,产生的电能通过海底电缆输向亚洲。

为此目的而建设的一条输电线路,其总长度为6500公里,全程绝大部分线路都在海底。

但考虑到维护海底电缆和开发海底资源的需要,在6500公里的直线线路中,计划在沿线建设13座海上大型浮岛城市。

伟城就是连接这13座海上浮岛城市的起点城市。

因此这里承担了很多配套项目。

这些配套项目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大量工作岗位,未来随着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带来的庞大电能,通过该城市源源不断输入亚洲腹地,这其中也带有庞大的利益。

比如利用廉价又充沛的电力,加上苏门答腊岛丰富的锡矿,还有马六甲海峡海底丰富的铝土矿。

根据最新的勘探数据,马六甲海峡海底的古冲积平原中,富含大量的铝土矿,初步勘探出来的可开采资源量,大约在7.5亿吨左右。

由于在远古时代,东南亚的南洋群岛中,在一些比较寒冷的时代,其实是连成一片的陆地,这些古陆地中,含有很多沉积型的矿物。

包括铝土矿、褐铁矿、高岭土、石膏等。

比如渤海、黄海、东海大陆架上,古三海平原中,这几年就发现了大量品位不错的铁块、铝土矿。

其中以澎湖列岛西面的浅滩海域,发现的浅滩铁矿最为庞大,该海域的海底发现了一片储量不小于120亿吨的高品位褐铁矿。

随着亚洲联合体的出现,东亚、东北亚、东南亚附近的海域,各种开发阻力几乎不存在了。

当前浅海矿物开采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开采成本、开采技术、环境影响这三个问题。

考虑到陆地资源还勉强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因此亚洲联合体并没有太着急去开发海底矿物。

而是采用了一边开采,一边修复的方案。

比如一个海域有铁矿石,那就对该海域的矿区进行划分区块,分为开采区、待开采区、资源储备区、修复区。

开采方式上,也尽可能选择对海洋环境比较友好的类型。

马六甲海峡海底的几个铝土矿,现在只有一个获得了开发许可,预计每年可以向苏门答腊岛的电解铝工厂提供大约200万吨高品位铝土矿。

其实苏门答腊岛的电解铝产业,也可以利用南洋群岛陆地上的铝土矿,毕竟当地的红土热带雨林中,就蕴含着大量未发现的铝土矿。

至于为什么要建设锡兰洋海底电缆,而不是从大洋洲的陆地借道,原因自然是澳洲还在死扛。

澳洲因为人口比较少,耕地面积广阔,粮食和各种农产品供应量,还可以自给自足,工业品方面他们则宁可选择欧盟的产品,也不愿意被亚洲联合体卡脖子。

现在双方关系非常冷淡。

目前只是维持着一定量的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贸易,然后澳洲根据这些收益,从亚洲联合体采购一定量的工业产品。

他们并没有完全依赖亚洲联合体的廉价工业品,因为他们担心被吞并,只能咬着牙,采购一部分欧盟的高价工业产品。

正是考虑到双方的冷淡关系,亚洲联合体自然不会考虑让电缆经过大洋洲,而是选择了全线海底的方案。

其实澳洲现在也非常纠结。

主要是阿美丽卡衰败得太快了,导致澳洲还没有准备好,就失去了阿美丽卡的保护伞,只能自己面对近在咫尺的亚洲联合体。

如果澳洲和亚洲联合体爆发正面冲突,隔着一个太平洋的阿美丽卡,显然是没有办法全力支援澳洲的,毕竟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和综合实力,就决定了三方可在大洋洲地区投送的力量级别。

假如亚洲联合体的综合实力是100,那阿美丽卡的综合实力就在30左右,澳洲则只有2左右。

阿美丽卡从北美输送资源到大洋洲,30的综合实力能发挥出10,已经是理想状态了。

而亚洲联合体向大洋洲输送资源,几乎不存在折扣,100的综合实力可是实打实的力量。

或许澳洲可以借助本土优势,就2的综合实力发挥出4的效果。

因此三方在大洋洲的力量对比,差不多就是:100:10:4

这压根就不用打,直接就被亚洲联合体碾压。

要不是顾虑到阿美丽卡持有的核武,加上现在没有必要通过这种同归于尽的方式,来达成目的,澳洲才得苟延残喘下来。

不过可以苟延残喘下来,并不代表他们敢激怒亚洲联合体,比如像以前那样,邀请阿美丽卡过来站台的事情,澳洲现在根本不敢这样做。

攻守易形,就是此时的现状。

伟城的新城区中。

摩肩接踵的妇女,在繁华的商业街采购着各种日常用品和食物。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来自渤海的新鲜大樱桃,一斤只要16元。”一家水果店的大喇叭,用当地语言持续播放着。

一个中年妇女一手拉着女儿,另一只手提着一个竹编篮子,被耳边的喇叭宣传声吵得有些心烦意燥。

好在布置在城市上空的可移动式光伏薄膜,遮挡住了城市的一部分区域,加上光伏薄膜发出的电力,被用在城市的生活生产之中。

比如商业街沿途的店铺,为了吸引客户,他们都敞开着开启空调,凉飕飕的冷风,从店铺内部吹拂出来。

街上的行人,可以感受到一缕缕凉爽的风。

其实现在很多热带城市都不热,就是这些城市上空都布置了光伏薄膜,可以反射掉很大一部分热量,加上城市内部的各种制冷设备,这些热带城市白天普遍在30摄氏度以下,夜晚则可以达到25摄氏度以下。

苏雅被女儿达娜拉了一下袖子,她随即看到了眼巴巴的女儿,正盯着不远处一家服装店的丝绸衣服:

“妈妈,买一条裙子好不好?”

苏雅心里面盘算着这个月的开销,她丈夫在伟城东港区的当大货车司机,每个月有差不多有一万华元的收入。

而她自己则在一家餐厅当洗碗工,每个月也有三千多华元的收入。

不过她家有三个孩子,因此现在的收入只能勉强过得去,但这也比以前好很多了,她家以前是在爪哇岛那边,当地人口密集,收入又非常低。

看了一眼服装店门口贴着的广告标语:“全场八折?一件100华元?”

苏雅觉得这个价格还勉强可以接受,便带着女儿达娜走过去,但是她还是向女儿嘱咐道:“达娜,就挑一条裙子,其他的不行,知道吗?”

“好的,妈妈。”达娜非常高兴。

女店员看到母女俩,笑呵呵迎上来:“两位,需要什么衣服随便挑,今天优惠八折,买一送一。”

“送啥?”苏雅也忍不住问道。

店员心里面顿时知道对方上钩了,笑容更加讨好地说道:“夫人,今天只要购买一件衣服,我们店就免费送一件内衣。”

在店员热情似火的推荐下,苏雅不知不觉间,购买了三件衣服,虽然打折之后,只要264华元,可付款之后,她才后悔起来,觉得自己抵不住诱惑。

这些服装店的衣服价格都比较低,而且衣服特性和天然丝绸一样,价格如此便宜,主要是因为赛里斯的仙丝大豆产能飙升。

当然,这些服装如此便宜,其实是有缺点的,那就是使用寿命一般不一会超过一年,特别是作为日常穿着使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使用丝绸专用洗涤剂,这些衣服老化的速度会更快。

这也是厂商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销量,将产品的使用周期限定在一年内。

买了衣服的苏雅,遇到了隔壁邻居。

“苏雅?你买什么东西呀?”一个胖乎乎的大妈提着几个塑料袋子看向苏雅。

“露思姐,我刚刚买了几件衣服。”苏雅笑着回道,然后她也聊起家常:“你呢?”

“我买了一点鸡肉和椰子,今天晚上做椰子鸡。”露思抬起左手的袋子。

“椰子鸡?我前几天刚刚做了,今天不知道做什么好?”苏雅一脸头疼的模样。

露思想了一下,给了一个建议:“我刚才在市场看到有打折的羊肉,不如你买羊肉回去吧!”

“羊肉?我去看看。”

聊了一会,苏雅便带着女儿去隔壁的市场,进入市场之后,全封闭的市场内部,中央空调了出的冷气非常足,让人甚至觉得有点冷。

“妈妈,我想吃烤肠!”

“你就知道吃。”

“弟弟也喜欢吃,你就只说我。”女儿小声嘀咕着。

苏雅没有理睬女儿,来到卖羊肉的摊位,她发现确实有打折,不过这些羊肉都是冻得硬邦邦的冷冻肉,而不是新鲜屠宰的冰鲜肉。

“老板,可以便宜一点吗?”

老板叼着烟,干笑着摇摇头:“这已经是最便宜了,一斤才12块钱,你去其他摊位问问看,看看有没有这个价格。”

“你这可是冷冻肉,人家都是新鲜的,便宜一点吧!”苏雅讨价还价起来。

“我就赚一点辛苦钱,不能再便宜了…”

拉扯了五六分钟,老板终于松口,送了苏雅半斤羊肥肉,而她则买了三斤羊腿肉。

这种漠北养殖的育肥羊,价格确实非常便宜,就是比较肥,在赛里斯那边,销量并不是很好,只能集中冷冻之后,卖到东南亚这边。

一圈下来。

苏雅在食物和生活用品上,消费了两百多块钱,加上衣服的两百多,一共差不多消费了五百块钱。

这种消费量,在伟城这边比较普遍,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给掏空钱包。

当然,可以支撑装这种消费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收入,以及充足的商品。

类似于苏雅的家庭,一个月大约收入1.4万元左右,每个月的日常饮食支出,人均在500块钱左右,就可以过得很不错了。

加上其他消费,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差不多需要5000块钱左右的支出,才可以过得比较好。

而当地的房屋,房价差不多是每平方4000到5000块钱左右。

比如苏雅一家购买的房屋,一共是120平方米,另收费,总价是51.9万元,加上3.2%的利息,分15年还款,差不多每个月还款三千多块钱。

因此她们一家人的核心支出,反而集中在三个孩子的教育方面。

这也是比较现实的情况。

赛里斯的出海企业,可不会允许东南亚的普通人躺平,而是通过学历限制,逼当地的普通人加码孩子的教育。

这不仅仅是本科和大专之类的限制,包括语言、技术专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持续投入教育。

虽然亚洲联合体开办的各种技校,没有阿美丽卡的教育模式那样敲骨吸髓,但也卡得比较严格,就盯着人均中位数收入来设置学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