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零四章 浮岛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零四章 浮岛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海。

某个群岛的永兴岛附近。

一艘大型拖船拉着十几个巨大的“胶囊”状物品,从北方海域缓缓靠近。

难得风和日丽的天气,让永兴岛上的相关工作人员心情好了不少。

永兴岛一侧,有一片同样由“胶囊”状物品组成的漂浮构筑物。

这些胶囊状漂浮物,长度在100米左右,半径为20米,浸泡在水里的那一部分由泡沫硅和硅豆丝薄膜复合而成,为了保证强度,整整使用了三层复合层。

而其上半部分,前后为固定的半球型泡沫硅和硅豆丝复合材料组成,和船体材料一致。

然后就是上半部分的中间那一部分,这一部分一半是和船体材料一样的材料组成。

剩下的一半则是玻璃钢加双层碳化硅薄膜组成,这一部分还是可以移动的,平常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收纳进另一部分的夹层之中。

如果需要使用,就启动机器推动半透明的阻隔板,将整艘船彻底密封起来。

这种简易的胶囊船,整体防水性能非常好,哪怕是海浪非常大,也没有办法将其打沉。

如果遇到突发海啸,还可以将整个胶囊船密封起来,实现类似于潜艇的效果。

不过这种简易胶囊船,内部是不具备空气循环系统的,在最上面只有几个单向通气阀。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是不能在里面长期居住的,在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一个人在胶囊船内部,最长只能停留72小时左右。

当然,造船厂在设计胶囊船的时候,已经预料这种情况,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有人被困在胶囊船内部,在确认周围没有巨大的淹没和倾覆风险后,可以手动打开侧面的几个通气阀,确保里面的氧气供应。

另外胶囊船内部还有一个专门的应急舱,如果侧面的手动通气阀无法打开,那应急舱里面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救命。

“…你们听明白了没有?”安全培训员李柯严肃地看向周围的新员工。

“听明白了!”一众新员工零零散散地回答道。

“你们最好真听明白了,呵呵…”李柯冷笑着扫了众人一眼,他知道这帮家伙心里面肯定没有太重视,不过他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其他几个老员工则笑而不语。

显然老员工都被李柯给坑过。

这个永兴岛的浮岛区,是今年二月份开始铺设的,目前已经累计连接了344艘胶囊船,上面有不在少数的员工在工作。

该项目也是海陆丰公司的产业。

隶属于琼州分公司旗下的南海新农业公司。

“我就说一遍,刚才发给你们的管理手册每一页都要仔仔细细的学习和了解,别到时候出事情了,就抱怨我没有提醒你们。”李柯似笑非笑的再次提醒道。

“知道了…”

有人不以为然。

有人心里暗自警惕。

有人仔细翻看着。

众人的表情,李柯尽收眼底,他已经提醒了这些菜鸟,听不听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反正下个月的安全演练、员工考核,会让那些不以为然的家伙知道不认真的后果。

比起他在这里说得喉咙冒烟,还不如用罚款和延长实习期,来给这些人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这样才会记住安全手册上的要求。

毕竟如果在安全演练和员工考核之中不及格,是会被罚款和延长实习期的。

李柯打开应急舱:“应急舱的舱门你们过来尝试一下打开和关闭…”

这种类似于潜艇的厚重舱门,是那种环型旋转把手,必须非常用力才可以打开和关闭。

教会了新员工如何打开舱门,他又从应急舱内取出各种物品。

里面包括一个应急医疗包、一个压缩饼干桶、一个简易的手摇式海水淡化机、一箱小包装的淡水包、一箱氧烛、一个简易工具箱、一个求救包。

“记住了,这些东西都是两人份的,大概可以维持两个人在海上至少生存15天,如果是一个人,差不多可以熬一个月左右。”

一个新员工拍了拍桌子上的压缩饼干:“李老师,这些东西会不会过期呀?”

“放一万个心,这些东西保质期都在3到10年左右,食物和医疗包都是三年一更换的。”

另一个被晒得皮肤有些脱皮的新员工摇摇头:“就算是不更换,如果遇到突发状况,难道不吃不用?”

其他人也一脸认同。

要是真的遇到突发状况,别说过期了几个月了,就算是过期几年都得吃和使用。

“好了,别杞人忧天了。”李柯拍了拍手上的工具箱:“我们在海上浮岛工作,一般不会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注意天气预报和内部通知,如果有台风靠近,或者附近发生大地震,就要迅速按照安全手册的程序执行,接下来我带你们去生活区和宿舍区。”

虽然这些胶囊船是漂浮在海面上。

但并没有站在船上的那种晃荡感,反而如履平地,就像在陆地上一样。

那是因为这些胶囊船都连接在一起,拼凑成为了一片浮岛。

通常是每100艘胶囊船组成一个浮岛,这些胶囊船之间通过钢架构进行连接,而且还有专门的固定锚缆,将胶囊船牢牢和海底连接在一起。

哪怕是遇到大海啸,也很难摧毁这些胶囊船,最多让其锚缆断裂,飘到其他海域去。

通过胶囊船之间的钢结构栈道,李柯带着这些新员工来到了生活区和宿舍区。

其实就是四艘经过特殊改造的胶囊船,其中两艘是生活区,两艘是宿舍区。

打开宿舍的一间房子,李柯笑眯眯地介绍起来:“你们以后会在这里居住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粗略看一下就可以…”

众人鱼贯而入。

房间并不大,大概10平方米左右,就一张床铺,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这些都是固定在地板上的东西,位置都没有办法移动。

李柯提醒道:“厕所和沐室,一艘胶囊船一间,都是共用的,你们要自己维护好,别搞坏了。”

“李老师,如果坏了,不会要我们赔钱吧?”一个戴眼镜的新员工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李柯先摇摇头,又笑眯眯看着这些菜鸟:“那倒不用,不过公司每个月有专门的考核,宿舍和生活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都在考核范围内,咱们公司是做农业的,而且浮岛区要接待游客,你们最好注意一下,不然考核不合格,后果你们自己看员工手册吧!”

一部分新员工内心一凛,觉得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员工手册。

毕竟过来南海的群岛地区工作,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各种补贴都非常高。

待遇好就是他们愿意过来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并不想失去工作机会。

“好了,接下来你们按照公司评定的职务开始准备工作吧!”李柯转过头看向几个老员工:“老何、小波、金海,你们三个作为组长要起到带头作用。”

“放心吧!李老师,我们一定带好他们。”老何拍着胸脯说道,他倒是没有敷衍了事,因为老带新是公司的任务之一,如果带不好新人,那以后公司的升迁就别想了。

另外两个老员工也赶紧表态。

“我该说的已经说了,你们好自为之吧!”李柯说完,便直接开着小电驴,从浮岛之间的钢结构栈道离开,前往另一个浮岛。

在李柯离开之后。

老何并没有给新人下马威的想法,因为他有特殊豁免期,新员工入职的第一个月,哪怕是他们干得再差,管理层都不会给他们压力。

因此他打算和这些新人好言相劝一番,至于听不听,那就看个人了,反正到时候被处罚的又不是他,如果对方真的表现太差,老何还可以和两个副组长联名,将这个新员工送回去培训中心。

当然,要将新员工退回培训中心,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不然他们很难动用这个权力。

老何看着懒懒散散的众人,直接开门见山:“刚才李老师的话,或许你们觉得没有什么,但我接下来的话,你们最好静下心来听清楚。”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李老师让好几次提醒你们看员工手册,那是因为公司会不定期进行考核和安全演练,如果你们到时候不通过,轻则罚款和延长实习期,重则被退回培训中心,甚至会被开除。”

“什么?”

“还要考核?”

这些新员工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老何继续说道:“别以为你们通过招聘和培训,就可以高枕无忧,咱们公司可不是国企和单位,没有铁饭碗的说法,如果你们想在公司干久一点,就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别想东想西。”

被老何当头一棒之后,众人也收起了懒懒散散的态度,变得严肃起来。

“下面我说一下工作安排吧!”老何转过头,指着隔壁胶囊船:“你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工作吧?”

“知道。”

“那就好。”老何继续说道:“这些胶囊船都是养殖场,里面专门养殖各种高价值的热带水产品,大家的工作就是喂养、监控这些水产品。”

这些人工浮岛都是养殖场,虽然胶囊船造价不高,但是配套设施的成本不小,比如快速换水系统、增氧系统、降温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系统等,都是必须付出的成本。

由于近几年来,南海夏季的海水温度偏高,这不利于浅海的水产养殖。

而国内的沿海地区,因为需要建设堤坝,同时提防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会影响一部分水产品的养殖规模。

因此海陆丰公司另辟蹊径,选择了浮岛养殖海鲜,比如锦绣龙虾、皮皮虾之类,这些海陆丰公司已经攻克了养殖技术的海鲜,未来都会采用浮岛养殖。

为了配合浮岛养殖,海陆丰公司已经向蓝鲸飞艇订购了不少大型光伏飞艇,直接布置在这些海岛的上空。

夏季海水温度偏高,那就直接使用光伏飞艇发电进行制冷,从而保持养殖池的适宜温度,让那些养殖海鲜可以安全度过夏天。

其实随着海陆丰公司和国内其他公司的推动,国内在水产养殖产业上,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现在国内禁渔期的期限越来越长,就是为了让沿海的野生海洋生物种群可以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

毕竟建国以来,国内的沿海水产资源就越来越少了,主要是现代捕捞设备越来越厉害,一网下去,就是一大波鱼。

这让很多野生海洋生物的种群,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

舟山渔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这十几年来的严格禁渔,恐怕连小鱼苗都要被人捞干净。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赛里斯一家才有的,国外同样有这种情况。

比如鼎鼎大名的纽芬兰渔场,由于以前大规模捕捞鳕鱼,导致该海域的各种鱼类资源急剧减少,到上个世纪基本处于枯竭状态,现在已经禁渔了几十年了,仍然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

而国内之所以不断延长禁渔期,并不单单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也是为了应对气候危机。

比如南海的珊瑚礁大面积白化现象,这就是南海水温不断上升导致的后果。

如果还继续加大捕鱼规模,本来就岌岌可危的珊瑚礁生物圈,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海陆丰公司在南海的群岛建设浮岛养殖场,还有另一个用途,那就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光伏飞艇的遮阳效果、浮岛的遮阳效果,降低附近的海水温度,让附近的珊瑚礁可以勉强活下来。

毕竟这些光伏飞艇会直接反射一部分太阳光,然后浮岛也会遮掩掉一部分太阳光,加上电能制冷,可以让周围海域的海水温度下降。

这些浮岛都布置在珊瑚礁附近,就是为了保护这些珊瑚礁。

当然,海陆丰公司自然是有利可图的,毕竟随着现在全球气候越来越难以捉摸,很多海鲜都面临减产的困境。

海陆丰公司趁机扩大水产养殖,既可以满足国内的海鲜需求,还可以保护海洋生态,同时公司可以赚钱,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