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零三章 大饥荒与减肥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零三章 大饥荒与减肥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国内在积极应对未来的气候突变。

欧美发达国家则大多数表现出得过且过的态度。

一部分贫穷地区,虽然在气候和枯叶病的冲击下,出现了明显了粮食短缺情况,但这其中还要分情况。

比如一些和赛里斯关系不错,同时还有矿产资源的国家,他们可以靠卖矿获得相对廉价的粮食。

而一部分被赛里斯拉入黑名单的国家,则只能忍受居高不下的国际粮食价格。

比如前几年试图敲诈国内采油企业的某非洲中西部国家,大批中企已经完全撤离该国,同时将该国列入贸易和投资黑名单之中。

此时这个有两亿多人口的国家,由于气候突变和枯叶病的冲击,其内部的粮食收成减少了大约五分之一左右。

这还是因为该地区的主粮是木薯,他们每年可以生产大约6000万吨木薯,加上大米800万吨、玉米1200万吨、花生500万吨,但这些粮食显然不够。

毕竟该国目前有大约2.3亿人口。

满打满算8500万吨粮食,每年人均370公斤粮食。

问题是木薯虽然可以作为粮食,但他们种植的品种,都是淀粉含量在20%左右的老品种,而不是赛里斯这边的新品种。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热量来计算,差不多3吨木薯,才勉强可以相当于1吨大米。

6000万吨木薯勉强可以折算为2000万吨大米。

如此一来,如果按照大米作为标准,当地相当于每年人均粮食195公斤大米左右。

这个主粮提供的热量,只能勉强不饿死,连温饱都做不到。

之前他们还可以通过卖石油天然气赚钱,但前几年中企大规模撤离之后,加上赛里斯已经找到了一部分替代石油天然气的生物燃料,因此从该地区进口的石油天然气份额,全部被砍掉了。

现在又遇到了枯叶病,当地的玉米和水稻几乎全军覆没,粮食一下子减少了近2000万吨。

如果全部靠进口补充,此时国际市场质量最差的陈年库存小麦,每吨都要958美刀,大约相当于每吨3353华元。

没有错,此时华元兑换美刀的汇率,大概在3.5:1左右。

看起来如果采用华元来计价,一吨陈年小麦才3353元,问题是现在国际市场的华元价值飙升,如果之前大批采油的中企还在,他们还可以靠卖石油天然气赚华元,现在他们不仅仅信用破产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根本没有钱去国际市场采购粮食。

至于阿美丽卡、枫叶国、澳洲、露西亚、巴西、阿根廷、高卢等传统粮食出口大国,此时也在不断缩小对外出口粮食的规模。

毕竟这些传统粮食出口大国,此时也是胆战心惊,哪怕是一部分国际粮商有出口粮食的想法,都被巨大的危机给压制了。

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粮食,要么库存的陈年粮食,要么就是价格高昂,或者是有特殊条件的“朋友粮”。

类似于这种已经财政破产的地方,哪怕是阿美丽卡的一部分财团有想法,也不得不考虑国内的火药桶。

因为就在刚刚到来的七月初,阿美丽卡南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枯叶病的相关报告,哪怕是各个农场大规模喷洒波尔多液进行抑制,在几次超级飓风的助攻下,枯叶病仍然向整个北美快速扩散着。

哪怕发生饥荒的地区,在各路媒体的镜头中,声泪俱下地进行求援。

但全球各大粮食出口大国仍然无动于衷。

虽然欧美媒体搞了好几次含沙射影的报道,暗戳戳指责某些粮食出口大国故意不向这些发生大饥荒的地区援助粮食。

但他们其实也非常清楚,这种事情在现在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关心。

毕竟主要粮食生产国,都在限制粮食出口规模,而且还是选择性的出口。

主要是现在很多粮食被戏称为“朋友粮”的原因。

不是朋友,就是按国际市场的价格,都不一定可以购买到粮食。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哪怕是当地几亿人口陷入大饥荒,各大势力都无动于衷,现在大家只关心自己的内部,有能力的可以照顾一下朋友;没有能力的,只能努力自保。

因此非洲中西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饥荒,赛里斯这边其实也没有多少人关心。

反倒是国内近期掀起来减肥热潮。

主要是根据今年的统计数据,国内目前体重超标的人群,已经到了近5亿人口,占总人口的35%左右。

也就是说,国内每20个人中,就有7个是体重超标的,特别是青少年肥胖率的增加,已经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其实这件事之所以被拿出来讨论,一方面为了转移注意力,缓解一下枯叶病和气候突变带来的压抑气氛;另一方面国内的肥胖人群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负担,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大讨论。

在总部科研基地埋头研究新品种的江淼夫妻俩,也听说了这件事,不过两人并没有太关心这种小事情。

但海陆丰公司的其他实验室中,有一个在赣南的222实验室,他们就是研究这方面的科研团队。

“高总监,你看一下这个新闻?”

刚刚从实验室出来的技术总监高雅志,看了一眼平板电脑的内容,随即摇了摇头:“这种事情有什么好讨论的,肥胖肯定影响健康,但想让肥胖人群通过自我调整改善肥胖,还是别痴心妄想了。”

研究员小张笑着回道:“确实,肥胖人群往往就是很难通过自我调节的人群,这也是我们项目的意义。”

打开水杯,喝了一口冰凉的酸梅汤,高雅志看向小张问道:“小张,之前定制的东西送过来了没有?”

“来了,就在仓库里面。”

“那好,你带人去将东西搬过来。”

“好。”

一个小时后。

实验室的一个测试大厅中。

5台专门定制的外骨骼运动辅助系统,从箱子里被提出来,这些外骨骼为银灰色,重量非常轻,哪怕是比较瘦弱的科研人员,单手都可以提起来。

看着这些科幻感十足的外骨骼,高雅志好奇地摸了摸其表面:“这就是定制的外骨骼运动辅助系统吗?”

“嗯,这是去年国内一家机器人企业研发的内部实验性产品,咱们总公司还投资了这个企业5000万。”小张拿着辅助控制的遥控器,安装上电池:“这个型号叫魏武卒1型。”

高雅志拍了拍另一个研究员肩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该研究员根据使用说明书,迅速穿着起来外骨骼。

小张有点惊讶:“穿着速度还可以,竟然不到五分钟就完成了。”

“看来这家企业的技术还可以,都搞出了半自动穿着系统。”高雅志目光紧盯着这一套外骨骼。

很快外骨骼自动调整好了内部的贴合度,既没有让穿戴外骨骼的研究员感到不舒服,又没有松松垮垮的感觉。

“活动一下。”

“好。”

穿着外骨骼的员工尝试进行各种肢体活动,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别扭的地方。

“启动运动辅助系统吧!”

研究员按下手上的按钮,顿时外骨骼开始向前跑步起来,速度大概相当于每秒5米左右。

虽然一百米需要20秒,但那个研究员并没有感觉到身体有激烈运动的感觉。

很快,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测试,他们也初步弄清楚了这套外骨骼的一些性能和操作方式。

不过外骨骼并不是他们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因为他们实验室是研究减肥技术的,购买外骨骼只是为了辅助实验。

高雅志看了看时间:“小苏,你解除外骨骼吧!我们进行下一步实验。”

其他研究员也各就各位忙碌起来。

从外骨骼中出来的小苏,就是一个明显有些微胖的研究员,他的BMI指数达到了26左右,距离健康体重的24,还有一段距离,他主要胖在肚子,小肚腩就占了很大一部分重量。

他脱下来上衣和长裤,只剩下背心和短裤。

两个同事在他的大腿上侧,进行剃毛和使用酒精消毒,然后拿出一个类似于动态血糖检测系统的容器,对着大腿上的已消毒区域一按。

咔…

密集的纳米针,瞬间穿透皮层,直接抵达肌肉层,只在表面留下类似于贴纸的白色贴片。

两条大腿都植入了这种纳米针。

然后是两条手臂的肱二头肌部分,也同样被植入纳米针。

紧接着同事在小苏身上的白色贴片上,贴上专门的贴片连接器,连接器上面有一个拇指大小的小球,还有专门的线缆。

同时另一组工作人员则在那一套外骨骼内部,安装上一套定制的线路系统。

随着这一套外骨骼被改造完毕,小苏再次穿戴上了外骨骼,然后同事将纳米针的贴片线缆接口,插入刚才安装在外骨骼内部的线缆系统之中。

“连接完成。”

“开始进行第一次测试。”

“收到。”

随着一个特定程序的启动。

那些深入肌肉组织的纳米针,开始形成特殊的吞吐肌肉组织的葡萄糖、油脂,这些葡萄糖和油脂被纳米吸入之后,经过纳米针内壁的特殊结构,会产生类似于有氧运动的效果。

随着纳米针不断的吞吐,每一次吞吐过程中,那些葡萄糖和油脂,就会被用于生物发电,产生的电流通过导线,传导到那个微型球体,进行二次整流和调压。

外骨骼的内置电池,已经和人体生物发电系统连接在一起,虽然人体发电效率不高,但消耗的葡萄糖和脂肪却不少。

哪怕是没有启动外骨骼,单单是坐着进行充电,不到一个小时,小苏脸色就苍白起来。

一个负责监控体温的同事推了推眼镜说道:“体温下降了0.36摄氏度,特别是四肢的温度,下降更加明显。”

“感觉如何?”

小苏有气无力地说道:“和之前在实验室做的测试差不多,感觉就像跑了十公里那样。”

他们这个项目的目的,其实是人体发电技术的一种另类应用。

同时这种纳米针目前也应用在无创透析方面,不过无创透析纳米针一般植入小臂,需要使用一种随身携带的特殊过滤器,这种过滤器和300毫升的可乐瓶差不多大小,使用之后将过滤器交给指定的回收中心即可。

目前无创透析纳米针还处于临床测试之中,预计会在3到5年内全面上市销售。

无创透析纳米针的安装费用并不高,整体成本在200块钱左右,可以连续使用6个月左右。

不过那个过滤器是一次性的,每一个透析过滤器的销售价格并不高,大概在50块钱左右,每个星期透析一到两次,就是50块钱到100块钱左右。

之所以这么便宜,主要是这个过滤器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只要进行消毒,然后更换滤芯,这个过滤器就可以二次利用,只不过需要专业机构进行回收。

其滤芯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一个的成本为两块钱左右。

之所以不允许患者自己更换滤芯,主要是担心患者操作不当,导致污染物进入过滤器内部,这可能会引发感染和过敏之类。

而222实验室的这个项目,就是从相关技术延伸出来的。

只不过这个技术是利用人体的葡萄糖和油脂进行发电,从而增加人体内部的能量消耗。

高雅志团队之所以研究这个项目,主要是目前运动减肥非常考验患者的意志力和坚持;而药物减肥则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

既然运动、节食和药物扰乱吸收不理想。

那为什么不主动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

要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除了运动和各种器官的维持性耗能,好像并没有其他方式了。

因此高雅志团队想到了一个方案,那就是人造出一个全新的“器官”。

人体发电系统就是那个人造器官,其通过消耗血液之中的葡萄糖和油脂,从而增加人体的能耗。

国内的很多人在食物摄入方面,明显是超出正常的生理需求,这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

当然,这个技术除了减肥之外,还可以用在控制高血糖和高血脂上,通过增加额外的消耗,将多余的那一部分能量给消耗掉。

目前这个技术产生的电量并不多,每天最大发电量为0.4千瓦时,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这样做的。

毕竟人体一天摄入的食物,如果是正常人的食量,用来进行生物发电,大概是0.5到1千瓦时左右。

因此为了保证不影响健康,同时身体也没有那么多位置植入密集的纳米针,目前这个系统的最大发电量,大概是每天0.08千瓦时。

其实这个技术已经非常厉害了。

可以做到每天0.08千瓦时的发电量,驱动一些比较小型的电子设备,还是没有问题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