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冰川之下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冰川之下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仅仅江淼收到了消息,秘密搭乘高铁赶往京城。

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林书雅也在安保团队的护送下,搭乘另一列高铁,从另一条线路前往京城。

而提前十几个小时到达京城的江淼,此时正和何幼薇的父亲何锦堂见面。

两人并没有寒暄太久,没有几分钟就直入主题。

“江院士,这一次紧急邀请您入京,主要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大麻烦,在电话沟通中,不方便直接说明,现在由我向您简单通报一下。”

“愿闻其详。”江淼静静等待着何锦堂接下来的话。

“在三月份的时候,北大西洋暖流不是出现了一次明显的断流。”

“这我知道。”

“这一次北大西洋暖流断流事件,不仅仅引发了北美和欧洲的大降温和干旱,也在南半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江淼没有插话。

“您应该清楚,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三月份的时候,南半球处于秋末冬初,然而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断流事件,让南大西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偏高,这又进一步影响到南大洋的海水温度,本来就被夏季高温消融了很大面积的南极洲冰盖,在这一次异常升温中,进一步消融。”

听着何锦堂的描述,江淼眉头紧皱起来,不过还是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毕竟此时他还不清楚具体的大麻烦是什么。

表情凝重的何锦堂继续说道:“如果仅仅是南极洲冰盖大规模消融,最多就导致海平面快速上升,然而真正的大麻烦是南极洲冰盖冰冻的远古微生物。”

“远古微生物?”江淼瞬间目光一凝,涉及到微生物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是小事情了。

“从四月份开始,中粮集团在阿根廷南部的沿海地区,投资的很多农场,莫名其妙出现牧草枯萎的情况,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太重视,以为是牧草感染了真菌细菌。”

何锦堂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继续说道:“然而到了四月底,阿根廷和巴西等南美洲的沿海地区,都陆续爆发大面积的牧草、小麦、玉米、水稻的枯叶病,经过紧急检验,发现这些和禾本科植物感染了一种全新的真菌,而该真菌在我们的南极洲科考站中,也发现几种相类似的类型。”

“目前我们的科研人员怀疑该真菌,是被冰封在南极洲冰盖的远古真菌,这一次南大西洋海水异常升温,导致一部分冰盖分裂出来的冰山,漂浮到了阿根廷等地的沿海地区,进而导致这些真菌快速传播到了南美洲。”

江淼终于开口了:“国内现在有什么应急措施?”

何锦堂叹了一口气:“目前我们已经全面暂停了从南美洲进口农产品,同时对于已经在运的农产品,要求船东返航南美,先封存这一部分农产品,同时严格管控各个口岸,对进口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消杀。”

对于愁眉苦脸的何锦堂,江淼自然明白对方的愁绪来自哪里,因为以目前全球便捷的交通体系,这些管控手段只是治标不治本,那种远古真菌迟早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亚洲。

过了一会,江淼提出自己的要求:“我需要一些样品,如果没有样品,就没有办法分析其基因和特性。”

“放心,我已经和中粮集团那边沟通过了,他们已经通过包机的方式,将几千份感染了禾黄真菌的禾本科植物带回来了,现在京城的实验室里面,就有相关的样品。”

“现在可以带我过去实验室吗?”

“不等林院士过来吗?”

江淼随即点了点头:“也好,现在着急也没有用。”

何锦堂虽然知道现在万分火急,但并不急这一两天:“您还是先休息一会吧!这几天我们需要开一些内部会议,到时候您和林院士肯定要到场提供一些建议。”

“好,我会注意作息。”

想了想,何锦堂拿起手机,叫了几个人进来。

“江院士,他们就作为你们在京的联络员,如果您和林院士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他们,或者让他们打电话给我。”何锦堂向他介绍了四个联络员的名字。

两男两女,显然这是何锦堂特地安排的,让四个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跟着江淼和林书雅,毕竟何锦堂现在也是事情一大堆,不可能时刻和江淼保持联系。

“嗯,那就麻烦你们。”

“江院士你好!”

“江院士你好…”

何晓峰、田武、姜爱雅、王梅四人都非常严肃,江淼也看出他们内心的忐忑不安,不过他并没有安抚对方的想法。

在何锦堂离开之后,江淼也让这些人做好分工和交接安排,他没有继续在这里停留,而是下榻了海陆丰公司在京城的员工小区。

这个员工小区就在京城西郊,非常靠近西郊的海陆丰仓储超市。

江淼住的地方,就是公司安排给入京高管临时居住的别墅区,这边一共有10套别墅,他随便挑选了一套入住。

虽然赶了十几个小时的高铁,不过他有一大半时间在睡觉,因此精神并没有太疲惫。

别墅的书房内。

江淼打开自带的特制笔记本电脑,收集着南美洲枯叶病的相关资料。

虽然互联网上的明消息五花八门,但这些信息他就随便看一下,真正让被他关注的信息,主要是来自南美洲的各个生物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数据库。

如入无人之境的江淼,很快就通过一个个隐藏的后门,进入了这些科研机构、生物实验室的内部数据库之中,找到了他们这一个月来,对禾黄真菌的相关研究。

甚至连基因序列,都拿到了几百份数据。

江淼看着这些基因序列,通过女娲系统和基因公式,很快就弄清楚了禾黄真菌的一部分情况。

这个真菌确实是远古真菌,而不是欧美实验室人造的真菌。

原因就在于这种真菌的一部分基因序列,和现在基因编辑改造出来的真菌不太一样,具有典型的远古微生物的一部分特征。

从基因图谱上来看,基本可以确定该真菌诞生时间,大概是在远古时代,即南极洲还没有被冰封的时代。

准确一点,是南极洲还没有漂移到南极圈的时代,这种真菌就存在了。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禾黄真菌诞生的时代,应该是一种和当地禾本科植物高度共生的真菌,南极洲当地的禾本科植物可以免疫禾黄真菌的一部分危害。

然而其他大陆的禾本科植物,并没有感染这种真菌,等到南极洲被冰盖冰封之后,这种真菌便被彻底封印在了南极洲内部。

而其他大陆的禾本科植物,因为没有感染过禾黄真菌,自然没有衍化出对禾黄真菌的免疫基因。

“麻烦了…”江淼轻叹了一口气。

自然界的植物要获得对特定微生物的免疫力,至少需要几十年,哪怕是通过人为干预,也不一定可以获得。

比如之前江淼研究的大麦克香蕉,它们对于巴拿马病就很难产生免疫力,几乎是被干到濒临灭绝。

现在禾黄真菌的麻烦,就在于这种真菌和现代禾本科植物之间,存在巨大的年龄代沟。

如果是远古时期的禾本科植物,哪怕被感染了,估计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毕竟当时这种禾黄真菌在其他大陆也存在一部分变种。

而现代禾本科和远古禾本科,两者存在很大的基因差异性,很多对远古微生物的免疫基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微生物同步发生适应性的改变。

因此现在一下子遇到这种远古真菌,很多禾本科植物被打得措手不及。

当然,江淼并没有认为禾黄真菌可以灭绝禾本科,只要这种真菌在当地肆虐几十年,总有一部分禾本科的个体会幸存下来,从而一点点重新构建出针对禾黄真菌的免疫基因。

问题是人类可以等待几十年吗?

答案不言而喻。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禾本科植物几乎占据了人类粮食植物的半壁江山,玉米、小麦、水稻、燕麦、大麦、高粱、黑麦、小米,另外还有糖料的甘蔗、木材的竹子这些都是禾本科。

如果这些农作物都受到禾黄真菌的感染,出现大规模枯叶病,那后果绝对非常可怕的。

如果人类不能在两三年内找到压制禾黄真菌的方法,那全世界都将陷入可怕的饥荒之中。

当然,真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倒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不过要忍受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小麦、玉米、水稻的生活。

人类目前还有其他粮食作物,比如土豆、木薯、番薯、大豆、鹰嘴豆这些可以勉强替代。

糖料还有甜菜可以替代。

竹子就比较麻烦了,不过江淼估计竹子不会被禾黄真菌感染,因为他发现目前被感染的禾本科植物之中,主要以木质化水平比较低的禾本科植物为主,那些类似于竹子和甘蔗这种,木质化水平比较高的类型,反而抗性比较好。

因此作为甘蔗之中,木质化水平最高的木蔗,估计也很难被全部感染。

当然,这种事情江淼也不敢打包票,必须等去实验室进行全面研究之后,才可以确定其感染情况。

不过今年全球粮食供应要出大问题,倒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毕竟北美洲和欧洲,现在还饱受寒潮和干旱影响,导致春耕延迟了一个多月时间。

而南美洲和南非洲,正面临严重的禾本科危机,当地的小麦、玉米、水稻估计产能会大减。

好在南半球即将进入冬季,冬季有利于压制真菌大规模传播,只要管控好,加上灭菌药物的辅助,应该可以将这种真菌传播到其他大洲的时间,推迟一年左右。

当天傍晚,林书雅也到了。

她直接过来和江淼汇合。

听完了前因后果,书雅也是眉头紧皱:“突然出现的真菌,这真的很难防治,除非现在完全不进口农产品而且不允许从南美洲过来的任何东西靠岸,不然迟早会传播进来。”

江淼无奈摇摇头:“这是行不通的,毕竟我们和中南半岛有陆地接壤,只要东南亚一沦陷,通过候鸟一传播,根本防不住。”

“你有什么想法?”书雅看向他。

“两手准备。”江淼顿了一下,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扩大非禾本科的农作物种植规模,比如土豆、番薯、木薯、大豆,避免被一锅端。”

“这是一个办法。”

“另一个准备,就是尽快培育出抗禾黄真菌的新品种,或者研发出专门抑制禾黄真菌的安全农药。”

对于育种,江淼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度,如果他全力以赴,估计可以在一两年内,就将全球的禾本科农作物品种刷新一遍。

而针对禾黄真菌的安全药物,对于江淼而言同样不是什么难题,只要他拿到相关的真菌样本,不用几天就可以搞出特效药。

问题是要合理调控好药物和新品种的研发时间,既不能太快,又不能太慢。

因此,现在只能苦一苦国外了。

书雅知道丈夫的科研能力,因此没有太担心:“样品已经到了,我们要如何研究?”

“我倾向于独立研究,毕竟我们公司有很多保密技术,这方面何先生也表示理解。”

“独立研究?”书雅点了点头:“可以,不过禾本科农作物方面的研究,还是本部的科研实力比较强大,我们要申请将菌种带回汕美吗?”

“当然,不然京城这边如何研究?”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当天晚上,又去参加了一个内部会议,参与这个会议的人,都是国内生物和农业相关的顶级科研工作者和官方的一些人员。

大家都没有拖拖拉拉,毕竟这个事情太麻烦,一不小心可能引发全球秩序的全面崩溃。

接下来的三天,江淼和书雅两人,连续参与了八次内部会议。

通过这些会议,终于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处理方案。

而就在此时,国内互联网对于南美洲的禾黄真菌危机,也开始了全面报道,毕竟这种事情瞒不住,官方只能提前进行科普和稳定人心。

江淼等人自然免不了要上节目,给公众打打镇定剂,避免引发市场恐慌。

因为国外已经开始爆发各种抢粮抢食品的情况,特别是南美洲地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不仅仅出现全民抢购粮食,甚至出现恶性的粮食抢劫案件。

欧美也没有停歇,毕竟他们之前就经历过一次混乱的抢粮风潮,现在只是进一步发酵而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