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八十章 开发用途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八十章 开发用途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壶城糖业的大新县工厂。

虽然每天收购到1100吨左右的粗糖,但厂长田辉文并没有太高兴,他是一个危机感非常重的人。

由于今天是除夕,工厂被放假三天,不过作为厂长,他并没有回老家湘西,而将老婆孩子接过来。

工厂对面就是公司建设的员工小区,不过这个员工小区目前只有360套房子可以使用,剩下的要等春节过后开发的第二期。

田辉文回到员工小区的家里。

他老婆苗彩娥已经做好了饭菜。

“吃饭了。”

洗了手,看到儿子闺女已经在餐桌旁边等着他,便笑着说道:“来吃饭吧!”

哧哧…打开一瓶壶城木蔗可乐,每个人都倒了一杯,这可乐就是他们工厂的产品之一。

准确来讲,是副产品。

因为从木蔗抽取出来的糖液之中,含有非常多甘蔗的天然风味成分,在现场脱水的粗糖之中,这些风味成分几乎被99%保留下来。

而工厂将粗糖拉回来之后,在生产白砂糖、冰糖过程中,会将绝大部分风味成分分离出来。

壶城工厂的蔗糖分离工艺,叫无热源饱和分离法,就是通过不断给粗糖溶液脱水,将其溶液的蔗糖含量浓缩到67%以上,这个浓度就是蔗糖溶液在常温常压下的饱和度上限,只要达到这个上限,蔗糖就会大量析出,变成晶体沉积下来。

而在常温常压下,粗糖溶液的风味物质并不会析出,因为这些风味物质的含量比例不高,很难达到饱和析出的上限。

不过这种工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最后3%左右的蔗糖,会含有95%左右的风味物质。

这种富含风味物质的浓缩糖,田辉文和工厂的管理层讨论之后,并没有继续进行重复浓缩,而是将其作为风味糖浆使用,用于生产壶城木蔗可乐。

木蔗可乐属于试产产品,因此就他们工厂的员工可以拿到试味款。

该款可乐的甘蔗味非常明显,喝起来的口感和味道,比阿斯巴甜或者无糖可乐自然,但是其热量并不高,因为壶城糖业采用了漠南分公司最近小规模生产的橡胶草菊糖作为核心甜味剂。

橡胶草提炼出来的菊糖,是一种天然甜味剂,但这种糖由于人类的消化系统没有特定的分解机制,导致人类是无法消化菊糖的。

这让木蔗可乐变成一种低糖饮料,其蔗糖含量为每百毫升5.5%,剩下的都是菊糖,菊糖提供一大半的甜味,蔗糖、木蔗风味物质、菊糖会构成一种比较清新的口味,没有合成甜味剂那种怪味和后味。

喝了一口可乐,田辉文打开电视。

苗彩娥则拿着一个鸳鸯锅过来:“老公,点一下酒精块。”

“好。”田辉文拿出一个蜡烛一样的固体酒精,然后放入酒精炉中点燃。

本来已经被烧开的火锅汤底,在酒精火焰加热下,又开始微微沸腾起来。

儿子放下可乐,夹起一颗火锅丸子,便迫不及待放入口中:“呜呜…烫烫…呼呼…”

“急什么,慢点吃,吃太热对身体不好。”田辉文说了几句,夹起来一块羊肚菌,吹了一下:“呼呼…”

“爸爸,我要吃龙虾。”闺女叫嚷着。

“好好,给你烫。”田辉文夹起一块剥好壳的新鲜龙虾肉,然后放入漏勺之中,在清汤中滚烫起来。

苗彩娥将一些切好的雪花牛肉放入另一个漏勺里,再浸入另一边的酸汤之中,烫了十几秒:“来尝一下,这个酸汤就是你们公司的黔省分公司做的。”

“哦?”田辉文赶紧吃了一块,随即点了点头:“不错,味道很正,和你老家的酸汤火锅有得一拼。”

“就是在我老家那边生产的。”苗彩娥笑着说道,然后她喝了一口可乐:“嗝…这个可乐不错,比其他可乐自然多了,什么时候上市?”

“还在做味型调整,目前一共有五款,需要选出比较好一款。”田辉文一边说,一边夹起一颗茼蒿去烫火锅。

“你们打算卖多少钱一瓶?”

“可乐不值钱,关键是运输问题。”

“你们公司不是有飞艇吗?”苗彩娥给闺女烫了一块酸汤虾滑。

“飞艇确实可以降低很多运输成本,但运输也是需要公路集散的。”田辉文非常清楚运输才是饮料产品的核心因素。

别看运输成本才占总成本的3%到10%,实际则是因为很多大型饮料企业采用了建设区域工厂,将运输距离尽可能控制在以为工厂为核心的半径300公里左右,才实现的低成本。

如果距离太远,成本将直线上升。

哪怕是有飞艇,这个距离仍然只能控制在1000公里以内。

因此壶城糖业的可乐要击败其他竞争对手,仅靠低糖健康、口味自然和安全情怀是不够的,必须拼性价比,通过低价占据市场。

要实现低价,必须从各个方面的成本抠出降价空间。

从本质上来讲。

壶城糖业有原材料方面的成本优势,用电和用水成本也可以压缩,运输成本方面,只要将公路距离尽可能控制300公里以内,就可以用低价碾压其他饮料企业。

当然,其他饮料企业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肯定会和其他企业合作,建立对抗海陆丰公司的产业链。

在工厂核心产区肯定打不过海陆丰公司,在非核心产区,估计会形成拉锯局面。

比如此时壶城糖业的所在地壶城地区,木蔗可乐本来的成本就非常低,一瓶300毫升的塑料瓶可乐,成本大概0.6元左右,在本地的公路运输成本也比较低,批发价格1元,零售价2块钱。

一瓶就赚两毛钱的毛利润。

这也是大型饮料企业可以占领市场的核心秘密,那就是低盈利,迫使其他竞争对手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市场,或者觉得这个市场很难做。

别以为壶城糖业是在故意杀价。

因为两大可乐的出厂批发价格,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

如果想和这些饮料企业对抗,那就必须低价,让单瓶可乐的毛利非常低,不然很难和其他竞争对手打擂台。

而为了让这种低价可以向全国普及,那就必须在全国开办饮料工厂。

例如可口公司,他们在大中华区有46家相关工厂;百事公司和康百联盟,则拥有70多家工厂。

其实海陆丰公目前的食品相关工厂也非常多,如果加上合作企业的食品工厂,总量差不多可以达到150家左右。

不过这些食品厂很多都是单一品类的工厂,就是专门生产一两个产品的工厂,并没有分厂之类。

田辉文想干一番事业,肯定不能固步自封,他非常清楚海陆丰公司的前景,在这个如此强大的平台上,如果不干一番大事业,他觉得对不起自己和这个平台。

因此他近期除了搞出木蔗可乐之外,还在思考其他产业。

突然他看到桌子一旁的固体酒精块,随即被陷入了沉思之中。

“咋了?”苗彩娥看到老公突然停下筷子。

“哦?”回过神来的田辉文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想到一点事情。”

“又是工厂的事情?你总经理兼厂长可真是够尽职的。”苗彩娥白了他一眼。

虽然被老婆说了,但他还是干笑起来:“呵呵,公司给了这么好的条件,不干出一点成绩来,我不甘心呀!”

“吃饭吧!”苗彩娥知道老公性格,并没有继续说什么。

有些心不在焉的田辉文,吃完饭之后,坐沙发上,拿着那一盒固体酒精思考着,并没有去看电视上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苗彩娥和女儿还在吃东西,儿子则吃饱后,拿着手机在玩游戏。

思考了一会,田辉文眉头紧皱着,因为他并没有觉得壶城糖业可以进入酒精产业的切入点。

因为海陆丰公司有特殊规定,那就是不生产销售香烟、酒精饮料、槟榔制品,这种明确被列入一级致癌物的食品。

由于这个特殊限制,壶城糖业就不能生产高附加值的发酵酒,这就砍掉了酒精产业的一大块应用。

剩下的酒精产业应用方向,就只剩下燃料、化学辅料、化妆品辅料等了。

这些应用方向,国内一般很少采用白糖发酵酒精,因为成本太高了,而是采用煤化工制造工业乙醇,其成本是每吨3000到5000元左右。

如果采用白糖生产乙醇,哪怕是按照每吨粗糖2000块钱的成本,原材料成本就要搭进去4500块钱,加上其他成本,直接给干到6000块钱每吨,这绝对是死路一条。

要知道,漠南分公司那边计划通过橡胶草的菊糖,通过多重发酵的技术,将菊糖转变成为电力、甲烷、酒精和有机肥。

那是因为漠南分公司以后每年可以生产几百万吨菊糖,因此才可以搞这种特殊的联产。

而壶城糖业的白糖是主要产品,肯定不能将白糖转变成为酒精,这样做会亏本。

过了一会,他拿手机,使用AI分析一下子当前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破局的方案。

很快他看到了一个利用大方向。

聚乳酸塑料(PLA)。

这是一种可以完全降解的生物塑料。

看完AI的分析报告,突然田辉文目光一闪:“聚乳酸塑料,这东西有点搞头。”

因为目前国外已经有企业在做了,其中阿美丽卡的企业是使用玉米糖浆生产聚乳酸塑料,而暹罗企业则是使用蔗糖,工艺大同小异,都是1.6吨糖生产1吨聚乳酸塑料。

看了一下成本分析,国外成本差不多是每吨聚乳酸塑料1.3万到1.5万左右。

而目前聚乙烯之类的塑料,成本则在每吨7000到8000元左右。

采用收购价格2000块钱一吨的粗糖,一吨聚乳酸塑料吨成本差不多也是7000到8000元左右。

只要成本可以和传统塑料拉平,可以完全降解的聚乳酸塑料,基本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了。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给科研事业部的负责人张成栋打一个电话。

嘟嘟…

“喂?哪位?”

“张经理,我是壶城糖业的总经理田辉文,我们之前在总公司一起吃过饭。”

“哦,原来是田总。”

“张经理除夕快乐。”

“田总同乐。”

“这一次打电话,主要是想问一下张经理一个事情。”

“请说。”

“我们这边打算发展聚乳酸塑料产业,不知道科研事业部有没有相关的项目?”

“聚乳酸塑料?我查一下,稍等。”

“没关系,慢慢来。”

过了一会。

“喂,田总,你说的聚乳酸塑料确实有相关的项目,不过不是总部这边的科研项目,而是漠南分公司那边的项目,他们正在研究采用菊糖生产乳酸。”

“原来如此,不知道他们的进度如何?”

“已经差不多完成技术验证了,毕竟他们菊糖发酵技术非常成熟,目前他们可以做到1.43吨菊糖生产1吨PLA。”

田辉文非常惊讶:“这么高?我看国外才1.6吨糖转变为1吨PLA。”

“哈哈,你可要清楚咱们公司是靠什么起家的,生物技术是咱们的看家本领,而且漠南那边在生物育种方面的科研实力,可不比总部差多少。”

“不知道改为蔗糖之后,转化效率如何?”

“应该不会太高,因为他们那边乳酸菌是专门为分解菊糖进行特化培育的菌种,这种菌种对蔗糖不一定有太好的转化效率。”

“这样呀?看来我们这边只能找总部进行技术支援了。”

“可以,这个项目非常不错,国内未来的白糖产能肯定会爆表,到时候这么多白糖肯定需要一个消耗的方向,可降解塑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消耗方向。”

“多谢张经理的解答。”

“不用客气。”

“我春节过后,就去总部拜访张经理,现在就不打扰了。”

“好,再见。”

挂了电话,田辉文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他不求可以搞出漠南分公司那么高的转化效率,只要可以达到1.6吨糖转变成为1吨PLA的效率,那基本就可以和普通塑料的成本拉平。

漠南分公司的菊糖是生产橡胶的副产品,而他们壶城糖业的白糖可是核心产品,两者的产能扩张难度是不一样的。

要扩大菊糖产能,就必须扩大橡胶产能,这导致漠南分公司的菊糖聚乳酸塑料只能是一个副产品,不能成为主产品。

而要扩大白糖产能,反而非常容易。

现在国内只要可以开发出白糖的大规模用途,别说几百万吨白糖了,就算是几千万吨白糖都可以生产出来。

这和大豆油、大豆蛋白的应用一样。

只要你可以找到一个应用方向,原材料根本不用发愁。

比起很难降解的传统塑料,聚乳酸塑料可以完全降解,而且降解速度非常快,这简直就是为白糖量身定做的衍生产业。

毕竟可以快速被完全降解,就意味着这种材料生产的物品,使用寿命非常短,不会出现一个塑料袋子用几年的情况,这会加大顾客的复购率,让整个产业时刻处于稳定生产的状态。

而白糖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像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些资源,用了之后很难快速再生,无论是西方的生物生成理论,还是露西亚的地下无机生成理论,都没有办法让石油天然气煤炭快速再生。

地下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肯定会枯竭,毕竟人类的使用规模太大了,哪怕是可以再生,其生成的速度肯定比不上人类的消耗速度。

要知道国内的很多油田开采深度,已经普遍突破五千米,甚至有地下一万米深度的油气田。

这让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与其如此压榨地下的不可再生资源,还不如搞生物燃料、生物塑料、天然橡胶等替代。

现在国内的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就普遍比普通柴油低。

虽然聚乳酸塑料有缺陷,没有办法取代所有类型的塑料,但是至少可以取代很大一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而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也是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

其实国内的微塑料污染并不严重。

因为国内的垃圾回收产业比较全面,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塑料制品,已经被回收了,不能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很多则和其他垃圾一起,被垃圾燃烧发电站拉去燃烧发电了。

国外的微塑料污染才是真的严重。

特别是国内禁了洋垃圾进口之后,欧美很多垃圾就堆积成山,以前可以出口,现在只能自己消化,或者偷偷运输到一些落后地区和海洋倾倒。

而田辉文又想到让公司非常头疼的农业地膜问题,因为传统的塑料地膜,在使用之后会在土地之中残留微塑料,因此为了安全考虑,公司不允许自营农场和合作种植户使用传统地膜。

这种要求在秦岭淮河以南还可以勉强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但是到了华北平原、东北、西北,就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烦和阻力。

如果可以全面使用聚乳酸塑料薄膜作为农业地膜,那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至于塑料大棚的塑料薄膜,其实这东西可以用海陆丰公司生产的另一个东西替代,那就是单层碳化硅纳米管编编织的薄膜,这东西可以透光,而且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到30年左右。

加上特殊的中空纳米结构,让其具备特殊的保温性能,当然为了避免碳化硅纳米管良好的热传导特性,就大棚内部的热量给传导出去,内部肯定需要涂抹一层隔热涂层。

虽然碳化硅纳米管成本比较高,但是编织成为单层薄膜,用料还是比较少的,加上其漫长的使用寿命,可以抵消到初期的一次性投资成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