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白金时代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白金时代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11月25日。

江淼夫妻俩还在京城。

不过对于公司和国内外的事情,江淼还是时刻关注着,每天至少会抽出两个小时来查看和处理这些事情。

‘西班牙那个开采汞矿的公司,CEO出车祸了?呵呵,反应过来了吗?’他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内容,心里面冷笑着。

打开公司内部的资源储备数据库。

这近四个月以来,海陆丰公司的马甲子公司,从海外各个渠道,累计进口了1.27万吨高纯度的朱砂矿,相当于1万吨纯汞。

这些矿砂分别储存在琼州、岭南、辽东、齐鲁的沿海小城市。

对于国外进口渠道的不稳定性,江淼早有预料,毕竟汞矿属于比较少见和少用到的矿物,因为国际上曾于2013年通过《水俣公约》,限制了汞和其制品的开采、使用等。

至于寻找替代品,目前海陆丰公司的147实验室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实有,那就是使用镓单质,同样可以和特定纳米硅管组合之后,形成常温超导体。

问题是镓目前的全球已发现储量才28万吨,其中赛里斯大概是19万吨。

但是镓矿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矿物,它普遍以伴生矿的形式存在于铝土矿、铁矿、煤矿、铅锌矿之中,因此生产镓的核心方式,主要是通过铝土矿电解铝之后的尾矿进行二次提炼。

如果单独从铝土矿中提炼镓,每百万吨铝土矿才可以生产大约一吨镓,这能耗可以让绝大部分的企业和国家崩溃。

要知道,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1.4万度电和5吨左右的铝土矿,处理100万吨铝土矿,大概需要28亿度电。

如果不在电解铝生产体系之中,将生产镓的生产线加上去,镓金属的生产成本会狂飙。

那目前谁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地区?

答案不言而喻。

因为电解铝非常耗电,谁是全球最大发电地区,谁就是全球最大电解铝生产地区,这是捆绑在一起的。

据国际铝业协会(IAI)数据显示,2026年全球电解铝产量预计为7463万吨。其中赛里斯电解铝产量预计达到4697万吨上下,占全球产量的六成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

没有电解铝产业,就没有镓金属生产产业。

目前全球电解铝产业不仅仅没有像西方设想的那样,向东南亚、天竺转移,而是越发集中在赛里斯。

原因就是电费下降了。

随着一个个储能基地投入使用。

一部分地区的电费已经下降了好多,比如滇省的电费就下降了,云铝集团的电解铝用电费用,从之前的每度0.47元,通过自建储能系统和光伏发电,目前用电费用为每度0.36元。

而云铝集团的电解铝用电成本,也从之前的每吨电解铝6345元左右,下降为目前的每吨4860元左右。

下降比例非常明显。

这进一步拉开和国外电解铝企业的距离,让国外的电解铝性价比下降,难以和赛里斯的电解铝进行竞争。

不过虽然国内是全球最大的镓金属生产国,但江淼却没有打算使用镓金属作为常温超导体的原材料。

毕竟镓的市场价为每吨180万左右,而纯度99%的汞,每吨才84万左右。

加上镓在电子产业、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产业的应用广泛,如果现在再加一个常温超导体的用途,估计价格要上天。

而汞则相对比较好一点。

当然,如果汞可以生产常温超导体的消息泄露,价格同样会狂飙突进。

江淼看向书房的地图,将目光聚焦在前段时间他路过的甘省东南部,作为秦岭的一部分,这里存在不少汞矿,其中还有几条大型的矿脉,储量加起来不下于26万吨。

这些矿区可想办法开发一部分。

至于国外的进口渠道,虽然很不稳定,但海陆丰公司不会放弃,接下来还是要继续进口。

虽然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汞矿进口渠道出问题了,但其他地区却不一定,毕竟有些地区的其他矿物没有多少,本身又需要钱,出口汞矿就成为了经济命脉。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西方资本势力可阻挡不了当地人想赚钱的念头。

只要海陆丰公司一天不公布汞矿用途,就可以压低价格继续进口汞矿。

而开发常温超导体的产业,短时间内只能内部使用,而且只能使用在一些机密产业之中,避免消息泄露出去。

想好了产业布局的思路,江淼打了电话,吩咐投资事业部去甘省东南部进行投资,重点要拿下几个秦岭山区的探矿权。

这些水银矿物,未来绝对是堪比白金的东西。

同时,他还吩咐马甲采购办公室那边,加大对各种稀有元素的进口,特别是公司未来需要使用,或者目前正在使用的稀有元素,都要尽可能进口,哪怕是用不完,也可以储备起来。

反倒是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一类的能源矿物,海陆丰公司表现得兴趣乏乏。

这些能源矿物的地位,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脱胎换骨,未来肯定会继续下降,只剩下化工这个用途。

甚至连化工这个用途也会被进一步削弱。

毕竟豆丝制品可以替代很多塑料制品,而明年要在漠南大规模种植的新品种橡胶草,又会生产庞大的天然橡胶,进一步挤压合成橡胶的占比。

这肯定会让石油和煤炭的化工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反倒是稀有元素方面,无论是时代如何发展,这些稀有元素的价值是不会下降太多的,随着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对于稀有元素的需求量,也是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

因此现在不断进口国外的稀有元素,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其实不仅仅海陆丰公司在加大进口,国内其他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以及官方都在想方设法加大稀有元素的进口。

这些进口动作,进一步提高了很多稀有元素的国际价格,但这也有利于贸易平衡。

很多地区通过卖矿,再从赛里斯这边购买大量的工业产品、农产品,形成了全新的经济循环模式。

这让西方势力想阻扰赛里斯企业进入全球各地采矿的计划,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

毕竟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导致很多地区的地头蛇,越发不喜欢配合西方势力搞事情。

除非西方的大财团愿意以差不多的价格采购这些矿物,不然无论是谁成为地头蛇,都不会放弃这种买卖。

断人买卖,如杀人父母。

要让别人乖乖听话,就要给人一口饭吃。

别看海陆丰公司搞了榴莲,导致国内榴莲价格下降到每公斤15到22块钱左右,但东南亚的榴莲进口规模并没有减少,只是利润减少了而已。

而目前海陆丰公司推广的榴莲种植规模,就是250万亩,每年生产大约1500万吨鲜果榴莲,人均10公斤鲜果榴莲,以35%左右的出肉率计算,就是人均每年3.5公斤榴莲果肉。

这个消费量并不大。

特别是平均到每年365天之后。

而且大马的猫山王之类,还是占据着高端市场,就是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也不敢随便乱来了。

因为经过海陆丰公司的榴莲冲击之后,东南亚各方一清二楚,现在如果还不知死活,那海陆丰公司随时可以推动其他品种的榴莲国产化,甚至可以将山竹、红毛丹之类的热带水果一网打尽,直接干崩整个国际市场。

到时候东南亚的水果产业,就真要完蛋了。

榴莲冲击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

而今年六月份之后,国内在东南亚地区获得采矿许可的企业数量,短时间内就增加了16%,显然当地放宽了采矿限制。

各种小金属、稀有元素的矿点不断被勘探出来。

很多企业也和海陆丰公司那样,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源储备体系,毕竟不购买多一点矿物,就没有办法消除贸易逆差了。

为了扩大工业产品的销售,扩大矿产资源的进口,已经成为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思考着矿物的稀有元素和小金属,江淼又想起来另一个“白金”产品。

那就是大豆。

其生产的大豆豆粕、大豆油、豆丝,还有其他衍生产品,在国内大豆产能快速提升的情况下,基本就成为一种“白金”。

以前棉花也被叫白金,就是因为其在纺织品、化工行业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现在大豆也被国内的很多从业者叫白金。

特别是西北地区,随着今年几个沙漠沙地的改造农场,在秋季获得了大丰收,大豆带来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全面影响到国内的各行各业。

网络上,很多时事评论博主,将今年称为“白金时代”的开端。

当然,白金时代的大豆之中,仙丝大豆才是其中真正的“白金”,其豆丝蛋白的价值,每吨可以达到6000块钱左右。

目前农场出售的仙丝大豆,每吨价格为4000块钱左右。

每吨含水量15%的仙丝大豆,可以提炼出200公斤左右的大豆油,以及650公斤豆粕,这些豆粕中,大概可以提炼出450公斤豆丝蛋白。

这些产品的价值不小。

目前西域各地都在京城找关系,希望可以和江淼见一面,显然他们是希望海陆丰公司可以去当地投资,同时将高价值的仙丝大豆引进当地。

这些天江淼也见了不少人,但是并没有马上答应过去投资,要投资一个地区,必须提前考察好当地的情况。

目前适合仙丝大豆种植的区域,西域南部和北部都可以,但考虑到保密要求,还是封闭度比较高的西域南部塔里木盆地比较适合。

不过除了封闭性,水资源也是一个要求。

虽然海陆丰公司已经有高效低成本的净水技术,完全可以使用城市的生活废水来进行工业生产,但当地的水资源上限,仍然需要考虑。

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式,就在当地投资建设大豆农场,以及一小部分的大豆深加工产业,然后将绝大部分大豆通过运输飞艇输出到东部地区。

就在江淼处理了今天的一些事情之后。

书雅拿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进来书房。

“忙完了?”

“嗯,刚刚忙完。”

他叉起一块菠萝,吃了一口:“阿雅,今天去五道口大学做学术交流,感觉如何?”

“还好,五道口大学在基础领域的积累不错,他们还邀请我参观了一些研究成果。”书雅一边给他揉肩膀,一边平静地说道。

江淼没有太在意:“毕竟是国内的顶尖学府,积累的人才肯定足够庞大,有一些成果也正常。”

“我看到比较有前景的一个项目,或许公司可以考虑投资一下。”

“真的假的?有时候技术有前景,不代表有投资的价值。”江淼再次叉起一块芒果:“你说说看,是什么项目?”

书雅倒是没有反驳这一点,她笑着说道:“那个项目是纳米传感器项目。”

“纳米传感器?”江淼放下叉子。

“这个项目的研究团队负责人高树远博士,向我介绍了他们项目的一部分详细情况,他们这个项目在几年前就成立了,直到今年才获得突破性进展。”书雅坐下来,进行说着今天的见闻:

“他们的项目可以获得突破,还是和我们公司有关系。”

江淼眉头一挑:“碳化硅纳米管?”

“我就知道,只要一提这个事情,你肯定可以猜到。”书雅笑着继续说道:“高博士的团队,之前虽然已经制造出纳米传感器,但是他们却一直因为材料问题,没有办法保证纳米传感器可以长期稳定运行,这让纳米传感器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可靠性也提不上去。”

“直到今年九月份,他们接触到了我们公司生产的碳化硅纳米管,才让项目获得突飞猛进。”

江淼躺沙发上,轻轻地揉了揉眼睛:“他们项目的传感器具体是应用在哪个领域的?”

“人体检测。”

“人体检测?”

书雅缓缓解释起来:“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在碳化硅纳米管的内部,沉积、烧结、化合出特定结构,这些结构就是特定的传感器。”

听到这里,江淼也来了一点兴趣:“可以测量什么东西?”

“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对于很多血液指标的检测,包括常见的血葡萄糖、甘油三酯、血尿酸等,15个的血液性指标,都可以进行测量。”

江淼摩挲着下巴的胡茬:“准确度呢?”

“根据高博士的描述,准确度要看下针的密度。”

“下针密度?”江淼随即便清楚了这个项目的技术大体方向:“他们的单个传感器精度是不是不高,因此打算通过密集的纳米针,增加整体的准确率?”

书雅笑着回道:“没有错,单个传感器的准确率大概只有20%到30%,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扰,因此高博士团队通过密集的纳米针,加上专门研发的算法模型,加上AI辅助,可以提升整体的准确度。”

“目前血葡萄糖检测传感器纳米针,需要15根左右,才可以保证准确率达到98%左右;血尿酸需要22根纳米针,才可以达到98%的准确性;其他指标也是在15到25根纳米针这个范围内。”

江淼思考起来,如果按照这个指标,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虽然看起来数量非常多,但这毕竟是纳米级别的细针,哪怕几百根加起来,直径也才十几微米而已。

直径十几微米是多大?

人类的头发丝,平均直径才40到400微米。

被如此细小的针刺入体内,甚至不会感到疼痛。

加上碳化硅纳米管的硬度和强度非常高,哪怕是受到猛烈撞击、按压、冲击,这东西都不会轻易断裂。

如果普通碳化硅材料,却硬度虽然非常高,但其强度却不行,很容易碎裂,但是碳化硅纳米管却不一样,其强度同样非常高。

这就避免纳米传感器断裂之后,残留在体内。

要知道碳化硅纳米管在生产过程中,其防护级别和生产加工石棉制品的级别是一样的。

因为碳化硅纳米管形成的细微纳米针,进入体内之后,很难被人体分解和排出,其危险性和石棉相差无几。

好在这东西的强度非常高,不容易断裂成为碎片,加工固定之后,只要不强行破坏其结构,等到其自然分解之后,危险性就会大大下降。

“他们应该不缺投资吧?”江淼突然问道。

书雅点了点头:“五道口大学确实不缺资金,但毕竟碳化硅纳米管是咱们公司的专利,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股份的方式,引进我们的战略投资。”

“可以,你明天将这件事交给投资事业部那边,让他们去和这个团队接洽。”

“需要控股吗?”

江淼摇摇头:“没有那个必要,要20%到30%股份就可以,我们就做财务投资。”

“好,我明天交代一下。”

这种项目虽然有价值,但海陆丰公司并没有贪得无厌,虽然医疗设备的潜力巨大,但海陆丰公司自己掌握了技术的基础原材料,根本不需要担心对方翻脸。

甚至对方还要担心海陆丰公司会不会仿制,毕竟检测纳米针的技术并不难,归根结底还是材料的问题,这恰恰是海陆丰公司的强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