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影响深远(大杯)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四十七章 影响深远(大杯)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九月二十三日。

江淼一行人沿着石羊河平行的公路,一路向北缓缓前进。

从凉州城下高铁之后,安保部提前准备的安保车队,就载着众人向民勤县行驶过去,一路上的行驶速度并不快,主要以安全为主。

进入民勤县的南部边缘,就可以看到金黄的大豆田与周围的沙漠融为一体。

进入民勤县南部的检查站,从这里开始,采用了宽进严出的管理策略。

和大豆相关的所有东西,都会受到严格管控,粒豆片叶都不允许带出民勤县。

靠民勤县南部的区域,种植的大豆品种上是仙丝1号、仙丝2号,这两个品种都是类蚕丝蛋白的大豆品种;

而仙丝3号、仙丝4号,则是类蜘蛛丝蛋白的大豆品种,这两个品种主要种植在民勤县的北部地区,也是沙漠腹地之中。

这种种植规划,就是因为类蚕丝蛋白不能用于特种材料的深加工,因此重要性稍微低于类蜘蛛丝蛋白的大豆品种。

其中以仙丝4号的价值最高,因为这个品种的豆丝经过深加工之后,纤维的横截面直径最小可以做到19.4纳米,这也是生产超细硅纳米管的核心原材料。

在实验室中,江淼利用特定频率的激光,烧结硅藻豆丝,在破坏其内部蛋白质结构的同时,又将蛋白质中的磷碳成分和硅外壳融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孔径直径8纳米到18纳米的不同尺寸。

可以控制孔径的不同尺度,是非常重要的工艺。

比如水银硅管,这东西看起来就水银注入硅管之中,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其中三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硅纳米管的孔径,同时还要求硅外壳厚度在一定范围内,以及管内不能残留碳磷氮之类的成分。

孔径可以通过预处理豆丝的纤维,让豆丝蛋白的直径达到要求的尺度。

比如水银硅管的内管孔径,就要求为86纳米到88纳米之间。

而不能残留氮磷钾碳之类的成分在内壁,那就通过镀铜工艺,先将硅藻豆丝固定,再使用加热工艺,让硅外壳的内壁和豆丝蛋白发生分离,再使用机械力缓缓抽出其中的豆丝。

当然,这种工艺并不是完美的,很容易在抽丝过程中,将豆丝拉断,让一部分豆丝残留在其中。

另一种工艺是垂直升华工艺,就是让硅管之中的豆丝蛋白被特定频率的激光加热,然后迅速升华成为气体,逃逸出硅管内部。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点,那就是磷钾钙容易沉积在硅管内壁,从而影响硅纳米管的导电性能。

江淼想到了一个补充工艺,那就是通过镀银,让这些经过垂直升华处理的硅管变成电磁管道,然后加入大量纳米铁粉,来回进行电磁加速,让纳米铁粉摩擦硅管内壁,从而将残留在内壁的沉积物研磨掉,最后去除纳米铁粉和外壳的镀银层,就是非常纯净的硅纳米管。

如此复杂的工艺,注定了可以使用在超导的水银硅纳米管,其成本会变得比较高。

经过几个检查站。

车队终于到了民勤县。

由于被环形的大豆农场包围在中间,民勤县的风沙少了七八层成,至于仙丝大豆可能会引起的干燥,这对于民勤县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当地本来就非常干燥。

下了车,江淼感受到了空气的干燥。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无静电丝绸衣服…”

路边的一家服装店的大喇叭,正发出各种宣传产品的声音。

江淼走过去,店里的老板娘眼睛非常尖,她看着前呼后拥的江淼,便知道这是大人物,便笑呵呵打招呼:

“欢迎光临,客人看看,这些都是咱们民勤的丝绸布做的。”

“你们动作还真快,这布料才生产不到半个月,你们就开始做衣服了?”江淼开着玩笑,同时也触摸了几套衣服。

老板娘笑着说道:“我孩子在布料厂当主管,他出钱让我开的服装店,他说这个布料非常好,和天然蚕丝差不多。”

对于管理人员的亲朋好友开店铺,江淼倒是没有说什么,他笑着问道:“听老板娘的口音,是苏南那边的吧?”

“是呀!我和我家老头子都是苏南那边的,上个月才过来民勤开店,我家姑娘在网上开店铺。”老板娘如实回答。

“西北的气候不容易适应吧?”

老板娘点了点头:“这里很干燥,我和老头子都在屋里面呆着,开加湿器会舒服一点。”

江淼试了一下几套衣服。

“穿起来很舒服,都包起来吧!”

“没问题,客人。”老板娘喜上眉梢,手脚麻利地将衣服包起来。

江淼则趁机看了一下这些衣服的标价。

价格并不是很高,例如长袖衬衫价格都在120块钱到150块钱左右。

那些内衣、睡衣之类,价格也是差不多,在50块钱到300块钱之间。

这个价格属于偏低了。

其实这也是豆丝布料的成本造成的。

天然蚕丝一吨要二三十万元。

而豆丝生产的人造蚕丝,一吨的原材料成本为6000块钱,平均每2.4吨仙丝大豆生产1吨人造蚕丝,加上加工费用,每吨人造蚕丝的出厂成本大概是6500块钱左右。

叠加利润之后,每吨人造蚕丝出厂价为1.3万元。

但是民勤高新技术产业园这边的产业链,是直接从大豆到布料的加工模式,因此要加上后续的深加工成本,平均每吨人造蚕丝丝绸的综合成本为1.65万元左右。

丝绸布料根据不同的工艺和规格,有非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单位重量是不一样的。

乔其纱:质地轻薄、透明,有细微的皱纹,一般克重在60克每平方米至100克每平方米。

双绉:表面有细微皱纹,手感柔软,通常在80克每平方米至120克/每平方米。

素绉缎:光泽柔和,手感滑爽,一般在120克每平方米至160克每平方米。

重绉:相较于双绉更厚实,一般在160克每平方米至250克每平方米。

仿柞丝绸:具有独特的风格,手感稍硬挺,通常在180克每平方米至300克每平方米。

桑波缎:面料较为厚重,可达250克每平方米至400克每平方米。

从这些不同类型的丝绸布料,就可以看出豆丝为原材料的人造丝绸,其成本非常低。

如果是生产乔其纱类型的丝绸,一吨豆丝可以生产大约1.4万平方米的乔其纱布料,平均每平方米1.17元成本。

工厂的出厂批发价格,一般是以公斤计算的,差不多每公斤100块钱左右,就是一吨布料10万块钱。

这个价格已经是非常便宜了。

之所以不参考天然蚕丝的价格,原因就在于未来豆丝产能会越来越大,参考天然蚕丝根本没有意义。

如果产能只有几十万吨,还可以考虑参考天然蚕丝的市场价格,可问题是未来国内的豆丝产能会达到几百万吨,乃至于上千万吨级别。

这种情况下,怎么参考天然蚕丝?

如果还是按照天然蚕丝的丝绸价格,那这些人造丝绸估计只能烂在仓库里面。

毕竟天然蚕丝的布料,市场价平均每公斤在500块钱到1000块钱左右,则意味着真丝衣服价格不菲。

产品价格高,消费群体肯定比较少,整体消费量必然不大。

高价格会让豆丝丝绸没有办法扩大销量。

豆丝丝绸的产能,注定是小不了的。

因为国内要维持从南美洲的大豆进口规模,就必须消耗国内多余的大豆产能。

别看西北地区今年才开辟了大约2400万亩大豆田,实际上国内今年的仙豆大豆种植规模是8600万亩。

没有错,是8600万亩。

因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关中平原的普通大豆种植规模,有很大一部分被仙豆大豆取而代之了。

特别是今年的东北地区,仙豆大豆和玉米混播,虽然让仙豆大豆的生长周期延长了一个半月左右,但整体收益变得非常高。

东北地区的仙豆大豆亩产都在310公斤以上,加上收割了玉米,同时肥料成本中的氮肥成本下降了近30%左右。

别看一亩才增收大概五百块钱左右,但是这对于种植面积达到几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而言,每一百亩就差不多增收了5万块钱。

目前秋季大豆,单单是这8600万亩仙豆大豆,就差不多可以生产2600万吨大豆。

东北很多种粮大户尝到甜头之后,明年已经计划扩大种植面积,明年可能整个东北的玉米地都会变成大豆玉米混种区。

要知道,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2.25亿亩左右。

如果全部混播大豆,哪怕是混播的情况下,只能收割一季大豆,每年也差不多可以生产6975万吨仙豆大豆。

加上黄淮海平原和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区,估计不用几年,国内的大豆产能就会被干到两三亿吨。这个时候,不尽快扩大大豆的用途,那大豆市场价格估计要再次暴跌。

毕竟仙豆大豆种植之后,是不会太影响其他农作物种植的,还可以给农田快速积累有机质,哪怕是价格暴跌到一斤几毛钱,农民都可以愿意种植。

当然,暴跌到一斤几毛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要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即油价问题。

大豆油产能再大,其价值也不会太低,原因就在于大豆油可以提炼生物柴油,或者提炼航空燃油。

这意味着燃油价不跌到几毛钱一斤,大豆油就有保底。

这个情况,也让国内在推广品种的时候,都选择了高油型的仙豆2号,其含油率在29%左右,粗蛋白含量为40%左右。

每吨仙豆2号,可以提炼出290公斤大豆油,在原材料非常纯净的情况下,290公斤大豆油可以提炼出大约280公斤左右的生物柴油。

国内生物柴油报价为每吨7000块钱,280公斤生物柴油差不多就是1960块钱。

因此高油型的仙豆2号,目前的地头收购价还是维持在每公斤2.4元到2.5元左右。

三桶油从去年就布局了好几个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燃油、生物船舶燃油生产基地。

不少民营企业也进入了这个市场。

目前卓越新能这个国内第一家从事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发,并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已经利用仙豆大豆形成了国内产销规模最大、出口量最多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年产能达100万吨。

紧随其后的嘉澳环保,其生物柴油产能为85万吨。

海新能科也实现了70万吨生物柴油的产能。

还有海陆丰公司漠南分公司的5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今年十月份也会投入运行。

这几家企业的生产线从去年就开始改造,就是为了更加适应大豆油提炼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

目前仙豆2号的原材料成本为每吨2450块钱左右。

一吨大豆出290公斤大豆油和710公斤豆粕。

而近期豆粕价格为每吨2100块钱左右。

710公斤豆粕可以卖出1491块钱。

2450-1491=959,这就是290公斤大豆油的原材料成本,平均每公斤3.3元。

现在每吨食用大豆油的生产成本为3800块钱左右,如果是大豆直接提炼生物柴油的生产模式,由于不用除臭和考虑食用的问题,工业大豆油成本为每吨3600块钱,提炼成为生物柴油之后,成本大概在每吨4000块钱左右。

虽然由于目前生物柴油的产能还不大,没有影响到国内的燃油市场价格,但是国内几乎所有的燃油产业从业者都清楚一件事,生物柴油很快会冲击国内的燃油价格。

加上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逐年攀升,未来传统燃油价格必降无疑。

哪怕是加上税收和其他成本,燃油价格下跌到每吨6000块钱的预期,已经成为了所有燃油产业从业者的共识。

别看现在仙豆还有每吨2450块钱的收购价格,但未来这个价格肯定会不断下调,直到价格和市场形成一个全新的供需平衡。

当然,现在仙豆大豆价格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主要是很多压榨企业会收购国产大豆油,然后将压榨的进口转基因大豆油卖给生物柴油提炼企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换油情况?

原因就在于仙豆大豆的油品比较好,而且是非转基因,比较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进口转基因大豆油每吨市场价只有3100块钱,比仙豆大豆油便宜两百块钱,对提炼生物柴油的企业而言,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有生物柴油产业托底,这保证了仙豆大豆很难跌破每公斤两块钱。

但是庞大的大豆豆粕,或者说大豆蛋白产能,也成为国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豆粕的第一大用途,还是动物饲料;第二大用途则是食品加工原材料;有机肥生产排行第三;海绵电池的消耗排第四位。

因此未来豆粕产能肯定会供过于求。

虽然海绵电池后期会消耗很多豆粕,要维持整个海绵电池的定期更新,肯定需要消耗大量的豆粕,目前平均每立方米海绵电芯需要消耗0.32吨左右的豆粕。

以每年更换5000万立方米的海绵电芯为标准,以后每年可能需要消耗一两千万吨豆粕。

这个消耗量对于每年一两亿吨的豆粕产能而言,大概只占据十分之一左右,还是达不到很高的占比。

但是仙丝大豆属于保密农作物,不适合在人口稠密的大规模推广,特别是私人企业和个体户,更是没有可能获得特许经营的种植许可。

未来仙丝大豆只能在甘省、漠南西部、西域,划分出专门的独立种植区域。

当然,江淼并不太担心未来豆粕会产能过剩的问题。

原因就在于海陆丰公司持有的另一个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找海陆丰公司合作,希望可以合作建设生物燃料基地。

这种生物燃料基地,是可以利用豆粕作为原材料的,采用豆粕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原材料,可以发电,废渣可以二次发酵生产甲烷,最后的废渣可以作为有机肥。

根据目前最新的技术,采用高含量豆粕加菊、秸秆粉末作为原材料,每吨豆粕搭配0.48吨菊、1.4吨秸秆粉末,可以发电2436度,产生沼气968立方米、产生高氮有机肥3.5吨。

这些产出的价值,加起来大概在5000块钱左右,特别是高氮有机肥,完全可以出口到国外。

毕竟高标准的高氮有机肥,每吨可以达到一千多块钱,在无法种植仙豆大豆的国外,要补充土壤的氮元素,要么下化肥,要么使用有机肥。

只要综合产值可以达到5000元,那利润就大概可以达到1000元。

未来国内豆粕、菊产能会越来越大,价格也会越来越低,到时候这种发电—沼气—有机肥的复合生产模式,就会变得有价值起来。

这意味着全球的饲料、生物柴油、有机肥、肥皂、植物蛋白产业,都会被国内完全控制。

没有办法,国外的各方除非完全闭关锁国,不然只要存在国际贸易,就无法抵抗赛里斯的廉价饲料、廉价植物蛋白、廉价有机肥。

有时候产业这种东西越集中,生产成本就越低;产业链越全面,外部就越没有办法超越。

从去年开始,全球饲料份额上,赛里斯生产的饲料份额增加了很多。

比如动物蛋白饲料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国产动物蛋白饲料已经占据了全球各国86%的进口份额。

国内的埃及塘虱鱼粉产能,去年是487万吨,今年前三个季度的产能更是达到642万吨,估计全年产能会逼近850万吨。

其他地区哪怕心里面不想进口,也扛不住这几年的极端天气,只能咬着牙从赛里斯的各个饲料企业采购饲料。

为了平衡贸易逆差,国内则加大了各种矿物的进口规模,甚至连国内资源储备不错的煤炭、锂、钨、锑、钼、菱镁矿、石墨、稀土,今年都大规模进行进口。

至于其他国内比较近缺乏的矿物,铁矿石、铜矿、铝土矿、天然气、石油、钾、磷等矿物,也加大了进口规模。

国内原来开采的矿区,很多都改造成为保护性开采,一边维持采矿产业,一边保护国内的资源储备。

当然,很多进口的资源也是作为战略储备。

比如近期资金充沛的海陆丰公司,就计划未来五年内,从国外进口100万吨硼砂作为战略储备。

虽然硼豆丝的一部分性能不如硅豆丝,但是其在飞艇产业和高气密性轻量材料上,由于其重量比较轻,几乎是很难被取代的。

因此作为民勤集团的母公司,海陆丰公司需要考虑未来硼砂用量大增的事情,趁现在国外进口硼砂价格不高,就不断加大进口量囤积起来。

未来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还可以利用储备应对几年。

其他矿物上,海陆丰公司近期也在加大进口和储备。

比如目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水银硅管常温超导技术,由于要使用到水银,海陆丰公司通过隐藏的马甲,在九月份就向国外寻求大约1万吨汞含量大约50%的朱砂精矿粉。

目前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几家企业都接下了这个订单,主要是海陆丰公司的出价比较高,加上朱砂矿在国际市场上属于小品类的矿物,买家比较少。

经济比较困难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并没有想太多,就开始扩大生产。

海陆丰公司并没有打算在这几年公开水银硅管常温超导体,就算是使用,也是内部秘密使用。

因此趁着这几年没有曝光,赶紧多进口朱砂矿进行储备,将西班牙、意大利这两个朱砂矿储来大国的储量能买多少算多少,最好可以将他们的储量掏空。

毕竟目前全球汞资源量才70万吨,可开采量仅仅只有30万吨。

其中西班牙占据储量9万吨,是全球第一大储量国;意大利储量为6.9万吨,为全球第三大储量国。

国内是第二大储量国,汞储量为8.4万吨。

考虑到常温超导体的广泛用途,这些汞肯定不够用,一旦海陆丰公司的这个技术曝光了,估计朱砂矿价值要暴涨几百倍。

现在不抓紧时间储备,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