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四十三章 船坞和接驳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四十三章 船坞和接驳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甘省,民勤县。

靠近西面沙漠的一大片区域,此时已经种满了一大堆大豆。

刚刚生长了一个多月的大豆,将附近的黄沙漫漫,染成了绿意盎然。

靠近县城的西侧空地上,一片连绵十几公里的工业区,正在马不停蹄地施工之中。

除了工业区,还有配套的员工小区、大型储水站等设施。

至于为什么在当地建设如此庞大的工业设施,一方面是为了靠近原材料产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密。

仙丝大豆非常重要,不仅仅海陆丰公司内部认为非常重要,官方也认为仙丝大豆关系到很多战略,对于海陆丰公司打算在民勤县打造一个孤岛工业区和种植区的想法,官方是全力支持的。

这种支持包括改变民勤县的产业结构,从明年开始,民勤县将不再允许仙豆大豆、仙丝大豆、可以自然生长的牧草之外的其他农作物种植。

之所以不允许种植其他农作物,目的就是为了将当地的农业用水份额,转移给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提升当地的人口承载力上限。

要知道,目前民勤县才17万人口,而当地的水资源年可利用量仅仅只有1.2亿立方米,扣除0.3亿立方米的生态补水,还剩下0.9亿立方米。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既然要发展工业,那只能牺牲当地的其他农业,不仅仅是种植产业不允许,连畜牧业都不允许发展,因为养殖猪牛羊需要消耗大量淡水。

至于禁止其他的农牧业,会不会导致当地的农户没有了生计,这其实不需要担心,当地农户现在不是被招聘去农场工作,就是在城市搞服务行业。

未来整个民勤县都将围绕仙丝大豆,发展一系列高新技术工业。

包括豆丝布料、高强度改性豆丝纤维材料、复合材料、大豆油精炼、生物柴油提炼、高强度超轻零部件生产、飞艇制造等。

这些产业估计需要十几万产业工人,因此必须保证这些人的生活用水,以及这个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工业用水。

在靠近仙丝大豆的种植区域,还专门保留一道宽度十几公里的沙漠隔离带。

隔离带边缘,规划了里里外外三层的铁丝网、哨站、消防点、无人机屏蔽塔和独立的监控网络。

目前这些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

包括压榨工厂和豆粕初步处理工厂,都在这个隔离带内部。

毕竟仙丝大豆的价值太高了,比仙豆大豆的价值还高好多,必须尽可能延迟外国势力获得仙丝大豆的时间。

只要前期的技术和专利被国内控制,加上产业布局完成,国外到时候就算是获得了仙丝大豆,也没有办法在相关产业上威胁到赛里斯。

目前民勤县一共种植了80万亩仙丝大豆,明年会增加到300万亩,后续种植规模会根据市场变化和产业需要进行调整,但整体种植规模不会低于1000万亩。

今年的80万亩仙丝大豆,大概可以提炼出8万吨豆丝纤维,改性处理之后,成差不多就是12万吨左右的高强度豆丝纤维。

为了推进民勤县豆丝产业园区的发展,海陆丰公司向当地银行贷款了200亿专项发展资金,同时引入了国资,用于增强整个产业的整体实力。

目前海陆丰民勤发展集团的股份构架中,海陆丰公司持有该集团51%的股份和管理权,国资持股49%作为财务投资,同时参与财务监督。

如此庞大的投资,让整个产业园区宛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为了赶进度,整个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人都达到几万人。

官方为了支持这个项目尽快落地,在今年刚刚通车的兰张高铁线路上,临时加入不在少数的货运高铁,利用高铁运输钢筋水泥和各种建设材料,还有各种生活用品。

这才让整个工程的进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

其中榨油厂和豆粕初处理厂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每年可以处理大豆100万吨和豆粕100万吨。

此时海陆丰公司自己投资的飞艇制造厂,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之中。

不过这个项目没有那么快,主要是几个飞艇的船坞非常庞大,而且还需要完全密闭的室内船坞。

因为这些正在设计的新式飞艇都非常大。

蓝鲸1号,最大载重量200吨,氢气气囊27万立方米,长度275米,直径48米,最大起飞重量320吨。

蓝鲸2号,最大载重量500吨,氢气气囊67万立方米,长度350米,直径60米,最大起飞重量为800吨。

蓝鲸3号,最大载重量2000吨,氢气气囊270万立方米,长度580米,直径100米,最大起飞重量为3200吨。

这是海陆丰飞艇制造厂目前正在设计的三种飞艇。

由于工艺的不同,为了确保飞艇骨架的强度达到最大,必须编织好骨架,再通过改性处理,让飞艇骨架可以一体成形,避免其骨架出现结构性缺陷。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制造飞艇骨架,才可以确保最大限度的压缩飞艇自重,提升其有效载荷。

长度方面的问题不大,关键是直径产生的高度和宽度。

比如蓝鲸3号,其直径为100米,加上底部的货物固定架、自动驾驶仓室,高度差不多要达到105米左右,加上施工区域的高度和宽度冗余,整个船坞的宽度和高度至少要达到150米。

这种大跨度的上层穹顶结构,非常考验施工难度和建筑物的材料强度。

考虑到成本问题。

海陆丰公司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钢结构和钢缆之类,也没有采用碳纤维,而是计划采用改性豆丝纤维。

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底层的地基和基座,上半部分的墙体和骨架则采用豆丝纤维复合材料,加上内外防火涂层、外层防紫外线涂层。

负责设计这个船坞的设计团队,经过精密计算,发现采用新材料之后,这个室内飞艇船坞的上半部分重量,会减少80%左右,而且厂房整体造价可以减少60%左右。

造价之所以减少了这么多,原因就是上半部分的结构轻了80%,这样一来,地基需要承受的重量也就下降了80%,不同承重量的地基造价肯定存在巨大的差别。

而海陆丰的改性豆丝纤维,生产成本为每吨8000块钱左右,在复合材料之中,改性豆丝纤维的添加量一般为30%到80%之间。

海陆丰民勤集团的新材料建筑构件出厂价格为每吨2万元,每吨毛利在1.2万到1.4万元左右。

这个价格并不高,那些传统的大跨度钢材一吨也要四五千块钱。

而且新材料的高强度,让构件可以制造得非常轻便,这有利于运输、装卸和安装。

如果是传统高强度钢材,钢材厂愿意制造大跨度的一体构件,估计也没有几个吊车可以吊得起来。

采用新材料的一体构件,比同比例的钢构件轻了80%左右,小吊机都可以玩得转。

不过现阶段海陆丰民勤集团的构件厂还没有建设完成,而且原材料也没有种出来,因此飞艇船坞的上半部分只能等九月份当地的仙丝大豆收获了,再进行生产和安装。

与此同时。

海陆丰公司总部的豆丝实验室,这些天也利用实验田第二季度收获的仙丝大豆,加班加点生产了很多改性豆丝纤维和布料、构件之类的东西。

陆丰的一个镇里面。

公司在这边设立了临时的飞艇实验基地。

近期从全国招募的五十多个航空领域工程师、飞艇设计师、技术人员,正在露天组装一艘大型飞艇。

江淼也来到了这里考察。

海陆丰飞艇公司总经理万高峰、技术总监侯鑫,还有豆丝实验室负责人杨元真都在这里。

这个场地以前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江淼等人站在半山腰,可以俯视采石场谷地。谷地内部设立了好几个大型的塔吊,还有几台规格不同的吊车,用于辅助构件的吊装。

“老板,目前实验一号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成,我们也将所有的气囊安装下去,定制的氢气液化储存罐和充气抽气设备都到位了。”飞艇公司技术总监,兼蓝鲸飞艇设计师侯鑫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各项进度。

“目前可以测试了吗?”江淼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飞艇公司总经理万高峰前两天邀请他过来参与试飞仪式。

侯鑫点了点头:“可以了,有骨架和气囊,加上一部分控制系统,就可以测试了,其他的蒙皮和电动螺旋桨之类,后期再测试。”

闻言,江淼也反应过来了:“也就是说,今天主要是测试有效载荷?”

“是的,老板。”

“看现在的情况,还要一两个小时吧?”江淼估算了一下现场的情况。

“是的,毕竟要充满270万立方米的氢气,需要一点时间。”

江淼拿起望远镜,看着距离大概一公里左右的谷地中,正在进行着充气工作,谷地内部几十台大功率的工业风扇,加上管道,正在源源不断进行换气。

显然候鑫非常清楚270万立方米氢气的威力,要是一不小心点引发爆炸,威力大概相当于八千多吨tnt炸药。

因此他们通过加强通风换气的方式,避免氢气泄露之后,在谷底累积太多,导致浓度达到爆炸的临界点。

谷底和飞艇骨架上,已经提前安装了不少氢气浓度检测器,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时刻紧盯着这些检测器的反馈数据。

而这个半山腰观察台,后面就是利用天然山洞打造的防爆掩体。

这也是为什么将实验基地设置在谷地的原因,该区域的居民比较少,海陆丰公司已经出钱让当地的几十户村民搬到其他地方去居住,就是担心氢气爆炸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

负责监控气囊充气进度的工作人员向侯鑫汇报道:“侯总监,充气完毕,目前骨架的氢气浓度没有超出设定的数值,处于安全范围内。”

“很好,继续监控。”侯鑫拿起对讲机:“配重小组,收到请回。”

“配重小组收到。”

“配重小组按原定计划,执行1号测试方案。”

“配重小组收到。”

几个配重小组的工作人员,将飞艇的货架缆绳和底下的集装箱连接好。

一共连接了50个集装箱,每一个集装箱的重量都是20吨,加起来一共是1000吨。

“侯总监,配重连接完毕。”

“重新检查一遍连接。”

“是。”

半个小时后。

“侯总监,检查完毕,连接符合要求。”

“撤离。”

随着配重小组撤离。

“撤离完毕。”

“收到。”侯鑫紧接着吩咐道:“固定小组开始有序放松系留缆绳。”

“固定小组收到。”

8条系留缆绳一点点松开,飞艇开始向上漂浮,1000吨配重也跟着缓缓向上。

江淼的望远镜,看向飞艇下方的骨架,特别是那些承重梁,上千吨的重量并没有什么压力。

在望远镜镜头中,承重梁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形,这很明显是没有超出其承受极限。

安装在这些承重梁上的检测器,也没有检测到太严重的变形数据。

测试还在继续。

工作人员不断增加配重的重量,测试着这270万立方米的氢气气囊,究竟有没有2000吨的有效载荷。

三个小时后,配重重量终于超过了2000吨,不过配置小组还在继续增加配置,因为配重还需要考虑后期的蒙皮、自动驾驶仓、电动螺旋桨、辅助控制设备、电池箱等重量。

直到实验飞艇的总重量达到3250吨,飞艇才被配重重量压在地面附近,无法继续上浮。

但是当飞艇总重量减少到3150吨时,其又会继续向上漂浮,显然这和设计的漂浮临界点3200吨基本一致。

拿到新鲜出炉的测试数据,侯鑫向江淼汇报了一下情况:“老板,最大承重量基本符合预期,在漂浮到海拔1000米高度时,由于空气密度下降,飞艇有效载荷下降了11%左右,如果未来要安全跨越海拔比较高的区域,可能需要减少一部分有效载荷。”

“嗯。”江淼摸着下巴的胡茬,他笑着问了一个问题:“侯总监,你说咱们公司的飞艇,可以用在运河接驳上吗?”

“运河接驳?”侯鑫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仔细思考起来,过了一会他拿起手机,借助手机上的ai,调查了一下目前内河运输船的一些情况。

浏览了ai收集到的各种内河运输船的数据,他抬起头来回道:

“老板,如果以蓝鲸3号的2000吨近地面有效载荷,海拔1500米的有效载荷为1680吨,是可以拉起载重吨1000吨的内河运输船,因为载重吨1000吨的内河运输船,加上自重和燃油,极限就1600吨左右,普遍在1400吨到1500吨左右。”

一旁的万高峰也在分析着这个设想,他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目前国内运河之中,还在建设的赣粤运河、赣浙运河、湘桂运河其分水岭的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左右,如果可以采用飞艇吊船接驳,确实是可以考虑,成本方面…”

侯鑫给万高峰补充了一下数据:“成本方面,我刚才查了一下,长江三峡船闸的过闸费用,载重吨1000的运输船的收费是四百多块钱,如果说集装箱船,价格更加低一点,一般是三百五十块钱。”

“这样吗?”万高峰知道蓝鲸飞艇的载重成本:

“我们每公里每吨能耗成本是0.01元左右,假如要绕开三峡大坝,以50公里为航程,一趟下来,每吨能耗成本为0.5元,以1500吨为标准,能耗成本就是750块钱,加上折旧费用和其他费用其,成本大概是1000块钱,确实可以考虑。”

侯鑫微微点头:“没有错,特别是南岭和武夷山两侧的航道,由于地形的限制,哪怕是建设了运河,以后运河的通过也是存在极限。”

对于这些运河存在的通过极限,万高峰虽然不是内河运输行业的从业者,但是他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这种船闸密集的运河,通航速度和通航效率非常低下。

他又继续说道:“我们的大型飞艇由于有大量氢气的原因,估计没有办法靠近城市,只能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作为补充运输,老板设想的运河接驳业务,确实大有可为。”

“嗯,如果可以在运河附近规划一条安全的低空航道,就可以考虑吊船接驳。”万高峰又补充道:

“当然,如果可以设计一种快速吊运的集装箱笼子,使用在集装箱船上,或许可以直接吊集装箱,而不用将船一起吊过去,费用还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一直默不作声的杨元真,冷不丁开口:“其实在船闸附近寻找一条最短的低空航道,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侯鑫摇摇头:“是呀!就是担心水坝管理方不同意飞艇太靠近,毕竟吊运过程中,一旦上千吨物品砸下来,对水坝的破坏力太严重了。”

万高峰也知道转运距离是关键:“如果在船闸附近的转运积累在20公里以内,那我们的成本很接近船闸了。”

听了众人的讨论,江淼随即作出决定:“那飞艇公司就和物流事业部组一个研究小组,跟进飞艇在运河接驳的项目。”

“好。”万高峰自然没有意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