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运输变革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运输变革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回到五个小时之前。

万盛针织厂的豆丝处理实验室。

十几个研究员正在埋头做事情。

副技术总监杨元真,手忙脚乱跑进来,大声叫喊道:“老板来了,都打起精神来。”

“哦哦…”

“真的假的!?”

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一不小心,将放一旁的一瓶硼酸撞倒了,他回过神来,低声暗骂一声:“靠!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辉子?怎么了?”杨元真眉头一皱。

戴眼镜的寇辉摇摇头,干笑着回道:“没有什么。”

“注意安全,老板可是最重视这种事情的,别关键时刻掉链子…”

就在此时,厂长助理跑过来,在杨元真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他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并没有掉以轻心,毕竟老板的行动又不是他可以决定的,只能继续吩咐道:“都继续做事情,按照实验室安全手册的流程来。”

“知道了。”

寇辉则埋头处理刚才的失误,迅速将倾倒的硼酸溶液安全的处理掉,不过被硼酸溶液侵染的那几份人造蚕丝、人造蜘蛛丝,肯定是不能继续使用了。

不过由于实验室的管理,这种报废必须写明原因,他担心被杨元真发现自己的失误,便打算蒙混过关。

他装模作样处理这些人造蚕丝和人造蜘蛛丝,用硼酸处理的方向作为借口,将这件事给隐瞒下来。

随着实验研究进行下去,寇辉却眉头紧皱起来,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情况。

被硼酸浸染过的人造蜘蛛丝,有了一种改变,这个情况让他措手不及。

去腾飞路对面吃麻鱼春炒粿条的时候,他都有些心神不宁。

另一个研究员吸了一口可乐:“辉子?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没有什么,在想一个实验问题。”寇辉当然不会告诉对方自己的实验,毕竟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万一对方去打小报告,那他就得不偿失了。

下午,他拿着一部分样品,打包送过去南湖科研中心,进行一次分子级别的分析。

由于搞不清楚这种特殊的改变是什么,寇辉并没有报告上去,而是继续复刻上午的研究。

他不仅仅拿了人造蜘蛛丝,还拿了人造蜘蛛丝的纱线、丝绸布进行实验。

在处理丝、纱线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然而到了丝绸布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个情况。

“竟然是这样?”寇辉喃喃自语着。

他看着眼前这块被硼酸浸染之后的人造蜘蛛丝丝绸布,在水洗酸液之后,通过烘干机烘干,在其他测试之中变化不大,唯一出现大变化的一点,就是气密性。

在测试之中,这块普通密度的丝绸布,其气密性增强很多倍,具体增加了多少,寇辉并没有测试出来,原因是这个实验室的设备不够。

接下来一个多星期,寇辉都在做相关的实验。

硼酸处理后的丝绸布,其气密性确实非常好,特别是使用高支数和特殊纺织工艺编织的丝绸布,经过特定含量的硼酸溶液处理之后,其气密性几乎达到一个极致。

而他的实验报告,也引起了技术总监孟丰、副技术总监杨元真的关注。

两人申请了总部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和其他实验设备,开始对这些丝绸布进行全面检测。

当电子显微镜检测等检测项目的结果出来之后。

众人大吃一惊。

孟丰提了提眼镜:“硼酸和人造蜘蛛丝蛋白的一种氨基酸发生了反应,形成特殊的纳米结构,这些结构相互结合,让丝绸布的间隙都被填满了。”

“怪不得气密性会变得这么高。”

“老杨,你安排一下,让人提炼出这种特殊的蜘蛛丝蛋白的氨基酸。”

“好,我马上安排。”

实际上,自然界之中的氨基酸种类非常多。

虽然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通常只有二十一种,但是自然界中,还有非常多不参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比如植物的各种氨基酸。

而这种人造蜘蛛丝蛋白中的氨基酸,就不是蛋白质氨基酸,而是大豆的植物型氨基酸,只不过由于使用过氧化钙溶液处理大豆蛋白过程中,这种氨基酸也被固定在豆丝之中。

实验继续进行。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氨基酸和硼酸溶液的反应,也被研究出来了。

结果让众人大失所望。

原因是单独分离出来的氨基酸,虽然会和硼酸反应,但并不能形成致密的纳米结构。

当然,他们并不是一无所获。

他们发现这种氨基酸不能单独形成致密的纳米结构,但是可以辅助丝绸布形成更加致密的纳米结构,特别是加入甘油作为辅剂之后,其形成的纳米结构,几乎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

这东西的气密性比目前最好的气密性的商业化薄膜,还高7.4倍左右。

而且哪怕是渗透特性非常好的氢气,面对改性豆丝布,也很难进行渗透。

改性豆丝布的重量也不高,在保证其气密性的前提下,这材料每平方米的重量大概在160克到190克左右。

比如160克的最低标准,其气密性仍然是目前商业化产品的3.9倍左右。

如果这东西作为气囊,用来储存氢气、氦气,160克级改性豆丝布的年泄露率分别为:氢气万分之七、氦气万分之三。

如果采用190克级改性豆丝布,其氢气年泄露率则只有十万分之五,氦气年泄露率更是只有三十万分之一。

这东西的用途,除了作为氢气、氦气等气体的储存容器之外,其实最大用途是作为飞艇气囊。

对于飞行器而言,上面的每一个零部件的重量都是锱铢必较,因为每从零部件上扣出一公斤重量,就意味着飞行器的有效载荷增加了一公斤。

改性豆丝布作为飞艇气囊的另一个好处,是其强度和弹性非常好,基本可以达到碳纤维的3倍左右,这就可以让气囊层不需要太多复合层,直接一步到位。

另外改性豆丝线,可以替代飞艇的系留缆绳;如果和其他材料结合,还可以作为飞艇的骨架和蒙皮材料。

估计可以从飞艇的气囊、蒙皮、骨架、缆绳上,扣出50%左右的重量。

以国内和高卢合作的飞鲸lca60t飞艇为例子。

该飞艇最大载重量为60吨,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吨,飞艇死重达到130吨出头。

除了很难扣除的电机系统、人员保障系统、仪表系统之类,其他蒙皮、骨架、气囊、缆绳之类,大概占据100吨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全面改用该性豆丝材料,飞鲸lca60t飞艇的死重可以压缩到80吨左右,有效载荷可以提升到110吨左右。

如果将氦气改为氢气,在气囊容积不变的前提下,那其有效载荷可以提升到126吨。

126吨的有效载荷,可以运输5个20尺集装箱、4个40尺集装箱。

至于氢气飞艇有爆炸的风险,其实这已经是落后时代的常识了,现在采用各种技术进行改良,氢气飞艇基本不会有爆炸或者起火的风险。

比如使用高气密性、超低渗透率的改性豆丝材料作为气囊,每年泄露的氢气才万分之七,这点氢气泄露在蒙皮和气囊中间,只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基本不会有大量氢气积累在夹层之中。

而在气囊内部的氢气,没有适合比例的空气或者氧气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燃烧和爆炸的情况。

只要飞艇不作为载客使用,单纯的作为运输飞艇,甚至改进为无人驾驶飞艇,就算是万一爆炸了,或者起火燃烧了,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人员损失。

不过规划航线的时候,肯定不能经过城市和重要设施。

本来飞艇这东西的体积就非常大,城市肯定是停泊不了的,如果改为氢气气囊,考虑到其安全性,只能在郊区建设飞艇停泊站。

飞艇这东西的好处非常多,特别是其有效载荷提升到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又舍弃了不可再生的昂贵氦气之后,飞艇的性价比会比变得非常高。

例如飞鲸lca60t飞艇的内置气囊容积为18万立方米,如果采用高纯度氦气,费用1800万元起步,每年按2%到5%的泄露量计算,每年补充氦气的费用需要36万到90万元。

而改为豆丝材料和氢气之后,18万立方米氢气的费用为30万到60万元左右,每年泄露万分之七,那每年补充氢气的成本,就几百块钱而已。

目前豆丝材料的生产成本,差不多在每吨4500块钱左右,如果大规模生产则可以压缩到每吨3500块钱左右。

参照飞鲸lca60t飞艇的结构,大概需要需要35吨豆丝材料,材料成本为122500元。

加上其他材料和配套设施,一艘和飞鲸lca60t飞艇差不多规格的飞艇,成本可以压缩到300万左右。

考虑这种半天然的有机材料,使用寿命普遍不高,以为10年为使用寿命,每年折旧费为30万元左右。

如果一年有效飞行时间为7200个小时,每小时折旧费差不多就是42块钱,满载126吨情况下,每吨货物每小时平摊0.33元折旧费。

然而实际折旧费并没有那么多,原因在于有机材料那一部分零部件的费用不高,而类似于电机、仪表系统、制冷系统等零部件,其使用寿命至少可以达到二十年左右。

江淼了解了豆丝实验室的情况之后。

他召集了几个在总部的高管。

“老板!技术方面我相信公司的实力没有任何问题。”市场调研部负责人秦汉明先站起来说道:

“根据我们调查到的一些信息,目前国内的飞艇技术都不高,哪怕是中航工业也是以中型观光飞艇为主,在大型运输飞艇方面的技术积累不够,因此我们公司大概率要自己建立一个飞艇制造方面的子公司。”

“没有办法,国内以前并不重视飞艇运输,或者说全世界就没有几个正经的大型运输飞艇制造企业。”电池事业部负责雷波摇着头。

物流事业部负责人顾怀英,翻着豆丝材料的数据,以及实验室负责人孟丰的飞艇设想,然后他抬起头来:

“我支持这个项目。”

“说说你的想法。”江淼直接问道。

“老板,我们物流事业部目前的核心业务,就是物流运输,而且物流运输的核心方式是公路运输,加上水运辅助。”

“我知道。”

顾怀英继续说道:“公路运输成本之中,能耗和过路费是核心,目前我们燃油货车成本中,燃油成本占比60%左右,过路费占比5%左右,人力成本15%左右,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10%,其他费用10%。”

他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写下这些数据。

“能耗方面,以后我们会逐步改为电动货车,预计能源费用下降到10%到17%左右;但是过路费过桥费却几乎不可能减少。”

其实海陆丰公司的过桥费过路费是吃了绿通的福利,不然正常的物流运输过程中,过路费过桥费可以达到总成本的35%到40%之间。

顾怀英严肃地说道:“虽然我们前期可以吃绿通的福利,但后期随着我们公司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比如各种深加工的产品推出,在运输过程中,就没有办法享受到绿通的福利。”

“有道理,如果不能压缩运输成本,那我们很难在和其他企业竞争之中杀出重围。”秦汉明微微点头。

顾怀英向江淼提议道:“老板,如果飞艇制造成本可以压缩到这么低,那我们完全可以建设一些低空专线,避开高速公路和大桥的收费,每年节约一下来的过路费、过桥费,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老板,按照我们市场调研部收集到的信息,国内牵引车每年的平均过路费过桥费大概在9.1万左右。”秦汉明补充道:

“如果按照高卢企业的飞鲸飞艇规格,满载可以达到126吨货物,大概相当于4到5辆牵引车,一年需支付的过路费过桥费就达到36万到45万左右,行驶十年的过路费,都可以买一艘新飞艇了。”

江淼当然知道,如果飞艇制造和维护成本可以压缩下来,那飞艇的性价比确实比大货车高很多。

毕竟飞艇飞行的能耗非常低,速度也不慢,通常可以达到100公里到120公里每小时,在空中还可以走直线距离。

高卢企业制造的飞鲸lca60t飞艇,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飞行,在满载的情况下,可以飞行4500公里,平均每小时耗电150度到300度。

也就是说,如果海陆丰公司的飞艇参照飞鲸lca60t飞艇进行设计制造,耗电量也是差不多的。

以126吨货物的极限载重进行计算,平均每小时每吨货物耗电1.78度,以每度电1块钱技术,就是每小时每个吨货物1.78元电费。

加上每小时0.3元的折旧费、其他费用0.3元,合计是每小时2.38元。

飞艇每小时可以飞60公里到120公里,平均每吨货物的每公里运输成本在0.04元或者0.08元左右。

航程1000公里,每吨货物的运输费用为40元到80元。

这个成本可以碾压公路运输,甚至可以和河运海运相提并论。

要不是飞艇载重量存在极限,内河运输都不一定打过飞艇,毕竟飞艇速度可比内河运输快5到10倍。

从某种程度来讲,飞艇这东西的制造成本、气体成本一旦被压缩下来,其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别看公路运输在高速上,如果路况良好,也可以达到每小时上百公里,问题是公路运输的上百公里,期间需要经过弯弯绕绕的公路,飞艇却可以最大限度的直线飞行,这节约了不少的航程。

速度比公路运输略快,续航里程动辄可以达到几千公里,在低空空域基本不存在堵车之类的情况,有效载荷可以达到上百吨以上,每吨货物的每公里运输费用为0.04元到0.08元之间。

这个性能在各类交通运输之中,绝对可以占据一个不小的生态位。

至于恶劣天气无法飞行的情况,这又不是飞艇特有的缺点,飞机、船舶、车辆同样会受恶劣天气的干扰。

而飞艇停靠过程中,不能受到大风天气影响的问题,这其实可以通过工程手段解决。

比如建设配套的飞艇站,可以通过缆绳将飞艇快速固定下来,同时完成飞艇的货物交接工作。

或者建设超大型的飞艇,将飞艇整体重量提升到几千吨,利用自重增加稳定性。

经过众人的讨论,江淼同意了物流事业部开发运输飞艇的提议,他让顾怀英筹备一个飞艇制造子公司,专门负责研发和制造运输飞艇。

而人才方面,国内其实有不少相关的人才,大不了出钱挖一批技术人员,特别是飞艇结构的设计人员,才是海陆丰公司比较需要的人才。

毕竟海陆丰公司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的材料问题,而类似于电机、电子设备、仪器设备、飞行控制设备之类,国内有不少技术成熟的供应商,这完全不需要海陆丰公司操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工业国,各种零部件供应商应有尽有,海陆丰公司的飞艇子公司只需要设计好飞艇,制造基本不会有大问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