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员储备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员储备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这边的成果就这样,下个月我要回归食用菌研究了。”

江淼没有强迫她一定要研究海绵电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他点了点头:“可以,你自己安排吧!”

书雅笑着打开实验室大门:“其实海绵电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潜力还可以挖掘,不过我打算交给其他研究员进行,毕竟后续工作的难度不大。”

“我知道。”

通过消毒通道,两人一起来到科研区的食堂。

拿了餐盒之后,江淼问道:“你接下来打算研究哪一个食用菌?”

“鸡枞菌吧!顺便把去年积压的黑松露也一起解决了。”书雅舀了一勺无酸奶:“你那边呢?”

“橡胶草已经完成了实验,目前正在做杂交改良,估计明年可以推出杂交的橡胶草品种。”江淼吃了一口香煎红鲑,继续说道:

“仙豆大豆的变种,仙丝大豆已经完成第一代杂交改良,看看九月份的收获情况,如果各项特性都达标,同样会在明年开启种植。”

“仙丝大豆?哦…”书雅夹起一块红焖羊肉:“就是那个使用转基因技术,插入蚕丝蛋白基因、蛛丝蛋白基因的大豆品种?”

“嗯,就是这个项目,这些仙丝大豆都在陆丰实验种植基地那边,要不要找人做一批丝绸?”

书雅一听,也来了兴趣:“可以呀!刚好我表妹八月份要结婚了,我不方便过去,就送她一批人造丝绸吧!”

“陆丰实验种植基地有3000亩仙丝大豆,除了留种,应该可以拿出两百吨大豆,这么多大豆,可以生产上百万平方米的人造丝绸了。”

“不过时间来得及吗?”

“来得及,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并购了城区的万盛针织厂,近期引进了大批丝绸生产设备,还建设了一个人造蚕丝实验车间。”

“下午刚好没有事情,我们过去看看吧!”书雅提议道。

“好呀!”

两人近期确实没有休息,这几天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边考察一下城区的产业,同时趁机休息几天。

吃了午餐,江淼交代好一些事情便和书雅秘密前往城区腾飞路的万盛针织厂。

虽然被并购了,但江淼并没有改这个工厂的名字,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名字。

两人的到来,让厂长黄广业和技术总监孟丰手忙脚乱起来。

江淼直接摇摇头:“好了,紧张什么,我就看一下进度,你们让工人继续原来的工作。”

“老板,老板娘,你们想看什么?我马上带路。”黄广业额头上满是细汗,显然近期公司内部的杀鸡骇猴,让他们都感到胆战心惊。

“先看一下蚕丝蛋白的提炼吧!”

“好,老板、老板娘,这边请。”

在黄广业和孟丰的带领下,来到了上个月刚刚改造完成的实验车间。

穿好防护服之后,众人进入了车间。

车间内部的设施非常简单。

第一个环节是碾碎仙丝大豆,不过这个碾碎程度非常讲究,不能粉碎,只能碾压破壁到一定程度,不然会破坏大豆内部的丝蛋白结构。

紧接着进行物理压榨,将大豆油压榨出来,再继续化学提炼,将豆粕之中残留的油脂提炼干净。

下一步工艺则是通过淀粉酶等酶进行反应,将豆粕之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分离。

剩下的豆渣,就是纯度98%左右的丝蛋白。

不过这还没完,因为这个时候的丝蛋白还需要通过过氧化钙溶液,进行改性处理。

最后经过水洗、烘干,才成为抽丝的原材料。

进入抽丝车间。

这个环节和传统蚕丝的抽丝剥茧工业非常像。

孟丰滔滔不绝向江淼夫妻介绍着这些工艺:“老板,这些豆丝我们经过各种实验,目前已经摸索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处理工艺。”

江淼微微点头。

他非常清楚,实验室和工业化是两回事。

比如碾压大豆的力度、压榨强度、化学提炼大豆油的化学试剂种类、酶解反应的酶种类、过氧化钙溶液的浓度,以及各种溶液的温度等,这些细节都需要实验车间进行实验。

毕竟豆丝的生产工艺是全新的,不能照搬蚕丝、大豆蛋白人造丝的工艺,只能进行参考。

看着纺纱车间的一个个试生产纱锭,孟丰介绍道:“这些纱锭很多都是失败品,就这十几个可以用。”

“你们测试过这些成功的纱线性能吗?”“测试了,每一次实验生产出来的纱线,我们都是会详细进行各种检测,这3锭纱线的性能和天然蚕丝的相似度,几乎可以达到99%。”

“过敏情况呢?”

“我们高价聘请了五个对蚕丝、人造丝、化学纤维有不同程度过敏反应的人,让他们接触我们的豆丝,发现只要对蚕丝过敏的人,同样会对于豆丝过敏,但是对人造丝和化学纤维过敏的人,却不会对于豆丝过敏。”

孟丰继续补充道:“另外我们少量提炼的仿蜘蛛丝豆丝,五个过敏测试人员都没有反应,但我们将测试范围扩大到全厂的136名员工之后,有一个员工对仿蜘蛛丝有轻微过敏反应。”

对于这一点,江淼非常清楚。

每一个人的过敏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总体来讲,对豆丝过敏的人群,应该和对蚕丝、蜘蛛丝差不多,整体比其他人造丝和化学纤维好很多。

书雅询问起丝绸的事情:“孟总监,有织好的布吗?”

“有,老板、老板娘,丝绸在下一个车间。”

来到织布车间。

这里已经生产了几十匹丝绸。

书雅拿起其中一匹布:“这些布都可以做衣服吗?”

孟丰摇摇头:“有一大半是失败的试验品,只有这一部分是勉强可以用,不过还没有正式定下工艺,我们还在继续改进和调整工艺。”

江淼询问道:“如果要生产出类似于市面上的天然丝绸,大概需要多久?”

孟丰思考了一会:“可能需要再过一个月左右,丝处理工艺已经勉强可以用了,现在就是效率不太高,后续的纺纱织布印染工艺,完全可以借鉴蚕丝丝绸的工艺。”

江淼点了点头:“可以,效率低一点没有关系,反正今年是实验性生产,不过七月份你们需要生产一批布,我打算做一批衣服和床上用品。”

“老板,大概需要多少布料?”

“够几千人做衣服和床上用品的布料就可以,我打算发一批给全体员工做中秋节礼物。”江淼并没有说要给书雅表妹做衣服之类。

毕竟专门开生产线做几套衣服,那实在是太奢侈了,还不如小批量生产,给全体员工做节日礼物,然后将给书雅表妹的衣服和床上用品之类,夹带在这一批生产任务之中。

刚好可以恢复一下这个针织厂的生产。

毕竟这个工厂已经停工了近十年,很多老工人都另谋高就了,如果未来要扩大丝绸服装和床上用品的生产规模,就必须用足够的熟练工。

虽然现在有很多针织厂已经采用了自动化生产,但自动化生产只能做通货,没有办法做个人定制。

海陆丰公司未来肯定要做高端的服装品牌,高端定制服装需要大量手艺高超的裁缝师。

黄广业赶紧给自己的老家推销起来:“老板,公司如果要布局高端服装厂,我建议去浙省那边并购针织厂,这几年那边的针织厂倒闭了非常多,当地积累了大量针织厂的熟练工。”

江淼倒是没有反感黄广业的行为:“嗯,江浙沪作为丝绸之乡,确实有大批熟练工人,而且还有很多非遗工艺,这可以考虑吸收到我们的奢侈品牌之中。”

虽然不反感黄广业为自己的家乡拉业务,但是江淼却不会将这件事交给他,毕竟这种事情,不适合一个本地人去做。

海陆丰公司近期正在搞异地任职,同时也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比如回避制度。

这个回避制度规定,公司高管不能负责自己家乡的业务,除了江淼这个创始人之外,其他高管都不能负责自己家乡的业务。

“我回头和海波聊一下,让他派人去浙东考察一下。”

书雅则提起另一件事:“黄厂长,麻烦你给我一些可以测试过敏的布料,我需要测试一下。”

“没问题,老板娘。”黄广业赶紧叫助理去准备测试过敏的布料样品。

“麻烦你们了。”书雅微笑着点了点头。

有些受宠若惊的黄广业赶紧摆摆手:“不用客气,都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你们继续完善工艺,估计明年你们就要忙起来了。”江淼提醒道。

闻言,黄广业立刻反应过来:“明年?仙丝大豆明年要大面积种植吗?”

“嗯,不仅仅是工艺要完善,人员也要提前做储备,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你尽快写一份报告给人事部,让他们在年底之前,将针织厂的人员规模扩大到500人。”

黄广业宛如小鸡啄米:“是,我一定尽快落实。”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扩大生产的各项准备。”

“好的,老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