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品来袭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品来袭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此同时。

随着时间到了三月份。

去年九月份种植的新品种香蕉中,早熟类型的小麦克香蕉终于迎来了采摘。

时刻关注着种植户种植情况的琼州分公司,在发现第一批种植的小麦克香蕉可以采收之后,琼州分公司经理郑思文随即下令开收。

早已经建设好的仓储中心、冷库、压榨机车、麻加工厂,很快就快速运行起来。

琼东的小镇。

一大片小麦克香蕉被种植户或者聘请的农民工砍下来,此时这些香蕉外皮还是青绿色,在运输过程中,香蕉自己会产生乙烯,从而加速成熟。

除了砍香蕉果实的农民工,还有几个农民工跟在后面,将砍了果的香蕉秸秆从地上根部砍断,然后砍掉上面的叶子。

一大根香蕉杆子,被搬上不远处的压榨机车,随着秸秆被塞入压榨口中,瞬间杆子内部的水分被挤压了绝大部分,水分喷洒在一片的田里,只剩下干巴巴的杆子被吐出来。

很快10亩香蕉就采收完毕。

收购小队称重好检查好果实、秸秆。

一旁的大黑胖子,脸上有些紧张。

小队长看了一眼数据:“香蕉果实一共是58937公斤,每公斤5块钱,294685元;”

话音刚落,一旁的队员就开出了一张商票。

“含水25个点的香蕉秸秆27吨,每吨800块钱,21600块钱。”

拿到两张商票的大黑胖子,紧张地开口问道:“张队,这商票要怎么用?”

“直接过去我们公司的指定地点兑换,上面不是写着地址吗?你直接过去就可以,记得带身份证。”

“好的,谢了,回头请你吃饭。”

“那还是算了吧!”张队长可清楚公司对于这种事情的忌惮,随便和种植户去吃饭,很容易被监察部的人盯上,他可不想引火烧身。

大黑胖子摇摇头:“你们公司还真是严呀!”

“不聊了,我还要收其他家的。”

“回见。”

除了从种植户收购的香蕉,还有就是琼州分公司自己种植的6万亩香蕉,由于这些香蕉种植得更加早,因此采摘得更加早半个月左右。

而琼州分公司经理郑思文此时并没有过来看香蕉采收,他此时在琼东的麻加工厂里面。

随着自营农场和合作农场陆续进入采收阶段,目前这个工厂每天接收到脱水香蕉秸秆会越来越多,半个月之前每天还是收150吨左右,现在种植户的香蕉秸秆也过来了。

“吴厂长,生产情况如何?”

“还好。”吴厂长四十多的中年人,他一旁则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这个蕉麻的质量虽然并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比一般黄麻好多了。”老人是国内一个麻加工厂的技术员,不过他们工厂产品竞争不过南亚的黄麻,加上国内农民的麻种植规模越来越小,自然导致他们工厂无以为继。

郑思文关切地问道:“目前原麻产能如何?”

吴厂长回答道:“脱水粗料可以出40的原麻,就是1吨出400公斤左右。”

几人来到储存原麻的仓库。

经过漂洗和干燥的原麻,已经被打捆好,堆放在仓库里面。

老技术员轻轻抚摸着这些原麻,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都是好东西呀!要是我们老厂有这种质量和产量,就不会被阿三抢走市场了。”

“老黄,我们的黄蕉麻和黄麻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郑思文的疑问,老黄笑着说道:“一般来说,黄麻纤维比较短,而且柔软;蕉麻纤维比较长,质感偏硬,主要区别就是两者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有差异。”

“虽然咱们的黄蕉麻强度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是强度还是高于黄麻亚麻;柔软程度经过生石灰溶液浸泡处理之后,比黄麻还好,加上其长纤维特点,可以作为纺织品的原材料使用。”

“原来如此。”郑思文恍然大悟。

紧接着一行人又来到了原麻仓库隔壁的深加工区域。

纺纱车间将一捆捆处理好的原麻,按照纺纱工艺,纺成为不同粗细的纱线。

老黄指着其中一条生产线:“这些梳麻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原材料,我们会纺成为粗线,再送去编绳车间,制造成为麻绳、麻袋。”

紧接着他又指向另一条生产线:“这是特级原麻,可以生产地毯、家装麻布之类。”

“最后这一条生产线则采用特优级原麻,用于生产服装类麻布。”

跟着这些生产线,又来到了麻纱线仓库,紧接着就是进一步深加工的麻袋车间、麻绳车间、麻地毯车间、麻布车间。

郑思文拿起一大块精织麻布,手感还是挺柔顺的,表面是淡黄色的光泽,用力扯了几下,发现其柔韧性非常好,还有也不错的弹性。

“老黄,不是说麻类纺织品的弹性比较差吗?”

老黄笑着解释道:“郑经理,这是经过混纺的麻棉线织的布,自然有不错的弹性。”

“那需要使用多少棉花?”

“如果普通黄麻,要让服装纺织品的舒适度比较好,至少要70%含量的棉。”

“那我们的黄蕉麻呢?”

“我们的黄蕉麻本来就柔韧性、弹性比较好,只需要30%左右的棉,就可以让麻棉布料获得非常好的舒适度。”

吴厂长建议道:“郑经理,我们去看一下成品生产车间吧!”

“好。”

来到成品车间。

不少女工正在做着麻布衣服。

“郑经理,你看一下,这就是麻布衣服。”

“我试一下。”郑思文脱下了体恤,直接拿起一套短袖衬衫穿上身,他活动了一下,并没有明显的磨身感,衣服穿起来柔软舒适:“不错,这就是工服吗?”

“是的,总部让我们生产一批员工工服,麻布衣服适合夏天穿,透汗、透气、吸湿,特别是咱们琼州地区,一年四季都是高温天气,穿麻布衣服比较好。”

郑思文更换回自己的衣服:“确实西南地区也比较适合,他们那边空气湿度比较高。除了公司的订单,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

“除了总公司的工服订单,我们也在专营店上架了几款麻棉衣服,我考虑是不是可以作为礼品送一批给顾客试用?”吴厂长小心翼翼提议道。

听了这个建议,郑思文思考了一下,便点了点头:“我去和实体事业部、电商事业部协调一下。”

“其他产品上,我们目前主打餐桌布、窗帘布、地毯、座椅套四个大类。”

“有服装厂过来采购吗?”

吴厂长点了点头:“我以前的老客户中,有几个过来看过,我们生产的高支数麻棉布,他们非常喜欢,定了不少产品。”

“高支数麻棉布多少钱一平?”

“市场价是30∽35块钱一平方米,不过大批量订货,我给了内部优惠价,25块钱一平方米。”

老黄笑着补充道:“我们的高支数棉布料,棉麻比例是1:1,但是各项性能比其他厂商的7:3棉麻布好,成本也低非常多。”

对于成本方面,郑思文倒是非常清楚。

目前高质量黄麻原材料是每公斤八块多,进口东巴地区的黄麻,每吨则在7000块钱左右。

海陆丰公司从种植园收购的价格,经过处理之后,平均每吨黄蕉麻成本为5500块钱。

深度加工之后,1吨黄蕉麻可以出400公斤特优级的原麻,经过和1:1棉纱混纺,可以生产5000平方米的特优级高支数棉麻布。

这5000平方米高支数棉麻布的原材料成本大概在1.8万元左右,每平方米3.6块钱左右,原材料成本的大头,还是在采购长绒棉上。

不过高支数麻棉布真正的成本大头,其实是在加工环节,整个生产环节下来,成本就要每平方米12∽18块钱,这主要是因为高支数麻棉布的工艺复杂。

琼东纺织厂的两个成本加起来,高支数棉麻布差不多是每平方米18块钱。

一平方米25块钱的批发价,毛利也只有7块钱。

28%的毛利率,对于制造业而言,已经是不错的利润了。

毕竟国内很多制造业内卷起来,可以将毛利率搞到5%以下。

麻制品对于琼州分公司而言,不过是生产香蕉的副产品,目前6万亩自营农场,加上签约种植户的8.7万亩香蕉,预计每个月会产生1.5万吨左右的各类原麻。

这个产能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的很大一部分需求。

当然,前提是琼州地区不扩大种植面积,一旦扩大种植面积,那每年产能很快就会飙升。

为了避免猛烈冲击国内市场,琼州分公司近期已经在调控种植规模,争取让国内其他种麻产区,尽快进行产业转型。

其实不转型也不行了。

随着琼州黄蕉麻产能的增加,性能更加好、更加适合纺织的黄蕉麻,加上其是香蕉生产的副产品,直接碾压其他麻类农作物。

要知道琼州目前的香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62万亩左右,其中可以生产蕉麻的品种,种植规模为14.7万亩。

如果全部都改种,每年此时的副产品原麻,会达到六十多万吨。

这还仅仅是琼州一个地区。

如果加上岭南、桂省等传统香蕉种植大区,全国有五百万亩香蕉种植面积,平均每亩产原麻1.1∽1.2吨的情况下,就是五百多万吨。

要知道目前全球第一大黄麻生产国的天竺,每年生产黄麻才200万∽250万吨。

这会直接干爆全球黄麻产业。

但不推广种植,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此国内必须尽快调整相关的产业结构,让其更加适应黄蕉麻大规模产出。

就在郑思文考察着工厂的时候,他助理打了电话过来。

很快他就来到了门口。

几辆中巴车停在工厂门口。

琼州农科院的考察队伍也过到了,他们是受邀过来考察的,也是陪同过来做技术顾问的。

“郑经理,你好…”

“代我向江总问好。”

众人一番寒暄。

门口另一侧的货物进出通道上,运输香蕉秸秆的拖拉机,络绎不绝排着队,等待进入工厂卸货。

被琼州农科院邀请过来的国内纺织品协会会长等人,来到了原麻生产车间。

看着机械抽丝后,浸泡在生石灰溶液的麻丝,其中一个精神抖擞的老人询问道:

“贵公司的果麻双用香蕉,亩产蕉麻多少公斤?”

“1100∽1300公斤左右。”老黄回答道。

“亩产?”那老人有点震惊了,他过来之前可是询问过农科院的很多相关研究员。

“就是亩产。”

纺织品协会会长提了提眼镜,看向郑思文问道:“不得了,我记得你们这个品种在琼州只需要半年左右,就可以收割一次吧?”

“是小麦克这个品种,另外两个品种需要七八个月。”郑思文解释了其中区别。

另一个人开口问道:“有黄蕉麻的原麻成品吗?”

吴厂长给众人带路:“有,各位请跟我过来。”

来到梳麻车间。

众人就看到了次级、特级、特优级的麻丝。

紧接着便看到这些麻丝和长绒棉棉丝混纺,成为一条条规格不同的棉线。

纺织品协会的客人,很多都是专业人员,他们一看就知道这些棉麻线的含量和规格。

棉麻丝上手之后,更是摸出了其舒适度、柔韧性、弹性的大概情况。

“质量不错。”

“高支数棉麻线也非常好。”

“刘会长,你认为琼州可不可以利用蕉麻发展一个比较有规模的产业?”

纺织品协会会长点了点头:“问题不大,按照新品种香蕉的蕉麻产量,你们琼州几十万亩香蕉,如果都种上,估计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第一大原麻生产地区。”

但是纺织品协会的一个副会长,其小声提醒道:“虽然这个蕉麻产业潜力巨大,但还是要考虑市场,天竺黄麻产业可以发展起来,是欧美企业在背后的操盘,国内蕉麻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没有那么容易。”

众人逛了一圈生产线。

他们发现海陆丰公司的生产线非常齐全,从源头、初加工、深加工、再加工都包含了。

刘会长拿起一件棉麻短袖衬衫,笑着说道:“你们公司的生产线还真是一应俱全,这产品也非常不错,是你们公司自己的工作服吧?”

“我们这个车间只是供应内部工作服之类,大规模生产衣服之类,暂时没有这个打算。”郑思文摇摇头回答道。

“原来如此。”刘会长放下衣服:“原麻市场和相关产业肯定要跟着改变,不知道海陆丰公司打算如何推广种植?”

其他人也停下交流,仔细倾听起来,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郑思文镇定自若地回道:“我们总公司已经制定了计划,估计会在3年推广到整个琼州,10年推广全国。”

听到这个推广时间表,众人顿时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3年琼州,10年全国?”

“这个时间倒是挺合适。”

“3年内只在琼州内部推广,确实比较稳妥,如果中途有什么意外,船小好掉头。”

琼州农科院院长则关心起另一件事,他靠过来,在郑思文旁边小声问道:“郑经理,不知道你们的香蕉品种有没有成熟的?我想带人尝试。”

郑思文一下子猜到对方的想法,估计是担心香蕉风味问题,他看了一下手机时间,随即点了点头:“可以,也快中午了,我们一起过去香蕉仓库那边吧!”

香蕉仓库就在蕉麻工厂隔壁。

除了要海运到内地的青香蕉,还有一小部分是储存在这里,准备发到琼州各地的专营店销售的产品。

“阿周,仓库有熟度比较高的香蕉吧?”

“有,我去拿。”

不一会,仓库管理小队长阿周就用手推车拉着好几箱香蕉过来。

这些都是因为物流不及时,加上采收时成熟度偏高,不能海运的一小部分香蕉。

郑思文蹲下来,撕开保鲜膜后,向众人喊道:“大家别客气,都尝一下,给一个评价。”

农科院院长和几个研究香蕉育种的研究员,第一时间就掰了几条半黄的香蕉。

其他人也跟着掰香蕉。

吃了一口,其中一个研究香蕉育种的研究员,随即眉头一皱,然后又吃了一口,仔细品味起来:“这味道真的好像大麦克。”

而纺织品协会会长吃了一口后,却一脸惊奇:“这香蕉味道怎么和其他香蕉不一样,有点像小时候吃的香蕉糖。”

另一个香蕉育种研究员紧张地问道:“郑经理这个品种和大麦克有亲缘关系?”

郑思文知道这些研究员担心什么:“是的,不过我们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不需要担心黄叶病之类。”

“原来如此。”

“没有想到大麦克还有起死回生地一天。”

琼州农科院院长吃了小麦克香蕉后,就知道这个品种不会太差,虽然其风味比不上真正的大麦克香蕉,但至少要七八分相似度,入口非常香甜。

其它人吃了之后,也是非常惊讶这个味道。

这种和其他香蕉不太一样的香甜,就是上个世纪大麦克香蕉主导世界香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下子,大家对于新品种香蕉的信心更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