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充分利用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充分利用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刘开着公交车一路来到了城区,沿途又上了八个人。

此时整车二十个座位已经只剩下两个,本来有二十三个座位,由于改造加装自动售货机,占去了三个座位。

不过比起往常,这一次老刘开车速度慢了很多,主要是公交公司打算取消之前那种时间规划,采用更加合理的行程时间。

这种改变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事故发生。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公交车变得更加平稳,从而让乘客减少颠簸感。

最后自然是为了自动售货机服务,通过减少颠簸感,以及特殊的位置设计,可以让乘客在固定位置从自动售货机购买东西。

目前这个设计方案的初步试验品,就安装在这辆公交车上,只要乘客要购买,将必须走进限位器内,从而将乘客固定在一定空间内,避免突然颠簸,导致乘客跌倒。

限位器只有一个,对应自动售货机同样只有一个。

雷波坐了一路,发现先后有两个人购买了饮料。

而一路上,老刘开车过程中非常平稳,无论是停车还是启动,都没有急刹和突然加速,虽然时间多用了近三分之一左右,但搭乘体验还是不错的。

其实开公交车都是老司机,如果不赶时间,他们可以将公交车开得四平八稳。

之前公交公司管理模式就是有问题,拼命压缩行程时间,还要求非常严苛的到点时间,如果没有按时到点,就要处罚司机。

司机为了应付了事,只能拼命加速,这导致乘客体验感下降。

晚点警告或者处罚没有问题,问题是设定的行程时间不能太紧迫,要给司机留下一个相对充裕的行程时间。

在追求时效这一点上,公交车是永远比不上出租车、私家车的,甚至连小电驴都比不上。

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公交车慢下来,提升乘客的体验感,反正慢上十几分钟,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而且代管公交公司的刘德明,已经委托网络事业部,开发一个大数据分析系统,专门用来分析各个公交亭、公交站牌的上下客流量,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

当然,让公交车慢下来、平稳下来,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延长续航里程。

越是平稳的驾驶,电池电量消耗就越少。

目前试验车上的电池容量是充电225千瓦时,放电193.5∽211.5千瓦时,差不多就是200千瓦时左右。

海绵电池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蓄电纳米结构要么失效,要么全效,一般在前500次循环过程中,电量是不会有明显下降的,到500∽620次循环期间,由于纳米结构使用寿命逼近,一些结构比较不稳定纳米结构会开始崩坏,从而导致蓄电能力下降。

但是这种崩坏进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会因为充电放电功率的大小,而出现明显的区别。

如果充电放电功率低于30千瓦,全寿命大概在900次循环左右;如果功率是30∽60千瓦,全寿命则在700∽850次循环;如果功率为60∽80千瓦,全寿命则是600∽700次循环;如果功率为80∽96千瓦,则全寿命只有500∽600次循环。

如果是固定的电池,加上电池组调控,基本可以让电池长期以0∽60千瓦的功率运行,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但是作为交通工具的电源时,频繁变功,那是家常便饭,因此只能算最低循环次数。

不知不觉间。

公交车已经在市区逛了一圈。

来到市区的奎山公园对面。

这里就是公交公司的换电站。

不过此时换电区内,并没有多少工作人员在,很多人都放假了。

老刘看了一眼车载显示屏,发现电量还有很多,他这一趟下来,就跑了差不多80公里,耗电为48度左右,这包含了自动售货机的用电,此时还剩下大约152度电。

众人下车,休息了一下。

休息区内,顺手从自动售货机买了一瓶矿泉水的雷波,一边喝水,一边观察着这个公交枢纽站。

目前公交公司在全市范围内,一共有17个公交枢纽站,有好几个枢纽站的面积达到几十亩,显然为了停放那1295辆公交车,同时保证运转、充电、换电,公交公司搞了不少土地。

虽然这些土地属于专用土地,不能随便改变使用性质,但不代表没有利用价值。

比如这个枢纽站内。

超过50个的公交车充电位。

接下来公交公司将全面更换海绵电池,同时采用换电模式,不再用整车充电的模式。

这意味着这个枢纽站的50个公交车充电位,变成了单纯的停车位。

但是在这里停车,和去腾飞路枢纽站停车是一样的,可去腾飞路枢纽站停车,就意味着这里的停车空间可以空出来。

50个公交车停车位,可以改造成为100∽110个轿车停车位,加上本来就有10个轿车停车位,差不多可以改造成为120个轿车停车位。

这些停车位,肯定不是普普通通的停车位,而是要给周边用户提供充电服务,还要建两个自动洗车室。

毕竟这个枢纽站就在市区里面,位置非常好。

雷波刚坐下一会,就看到刘德明带着几个人过来这里。

“刘秘书,来公干吗?”

“雷经理?你怎么在这里?”

“我去公平镇生物燃料基地考察,顺路看一下公交公司的试验车,你们这是?”

刘德明笑着解释道:“我带光伏板公司的人过来看一下。”

“原来如此。”雷波猜出了刘德明的想法。

既然海绵电池如此便宜好用,那自然要用来当光伏板的蓄电电池。

而这个新楼村枢纽站的占地面积为6.8亩左右,屋顶和停车场上空可以全部利用起来,差不多可以安装6亩左右的光伏板,每天发电7000~8000度左右。

当然,7000∽8000度一天的发电量是不够用的,毕竟每辆公交车一次换电,就相当于要用掉225度电,这个发电量只够31∽35辆公交车换电一次。

更何况,这个枢纽站还需要提供充电服务、洗车服务、检修范围等,这也需要需要不少电力。

因此必须加大电池室的容量,利用凌晨0∽8点期间的低谷电价进行充电,汕美的谷电价格为每度0.35元左右。

而充电服务的收费标准,则是每度1∽1.5元左右,哪怕是充电放电过程中存在损耗,利润空间也是不小的。

采用大功率充电桩,半个小时就可以充满电,一天最多可以充电40∽100辆车。

因此必须建设一个适合的蓄电室。

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才可以让公交公司扭亏为盈。

而且这还不够,海陆丰公司接下来肯定要和未来汽车合作,实现电池、换电的通用化。

到时候这些公交枢纽站就可以作为换电站。

参考未来汽车的换电收费标准,通常是10块钱服务费,加上每度电0.5块钱,使用工业谷电的电力成本为每度0.22~0.26元左右。

但这其中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市面上很多电池存在容量虚标问题,实际并没有充那么多电,这其中是出现猫腻的。

如果按实标,海绵电池使用工商业谷电是每度0.35元的充电价格,加上损耗后,放电一度的成本就是0.37∽0.4元左右。

加上服务费10块钱,这其实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哪怕是使用大工业用电成本,每度电的毛利润也才0.2元左右,这显然是走钢丝。这样计算,一立方米海绵电池每一次换电的毛利计算40∽80块钱,全寿命可以换电600次左右,总毛利为2.4∽4.8万。

虽然可以收回成本电池投资的成本,甚至可以将换电站的各项成本都收回来,但是要实现这种收益的前提,是要牺牲海陆丰公司的利益,让海绵电池以低价供应给未来汽车。

显然江淼不会这样便宜了未来汽车。

海陆丰公司肯定要逼未来汽车实标海绵电池的容量,同时提升海绵电池的换电收费标准。

不然海陆丰公司就要和其他电池公司那样虚标容量,弄虚作假显然不是江淼的作风。

电池成本问题,绝对是未来汽车的致命弱点,换电站和电池需要成本,而换电收费又很低,他们公司目前使用的电池绝大部分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些电池的成本普遍是海绵电池的十几倍以上。

加上换电站投资和日常管理维护的成本,未来汽车只能勉强维持,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是会衰退的,越到后期,各种麻烦就越多。

其实江淼哪怕是没有见过未来汽车的管理层,他也可以猜到未来汽车管理层的想法,那就是一个字:赌!

赌什么?

赌未来电池会越来越便宜,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更新库存电池的时候,获得一定的利润空间。

如果没有海陆丰公司的海绵电池技术,那未来汽车的未来,就真是生死难料了。

毕竟这几年的情况,电池价格并没有大幅度降价,因为电池原材料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需要锂、钴、镍、锰之类的原材料,这些元素的价格这几年反而上升了10∽20%。

至于半固态、固态电池,成本就更加感人了。

以现在的生产成本,未来汽车连碰都不敢碰这些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电池技术不成熟,还因为其成本达到每吨十几万、二十几万。

甚至前期投资的电池,越来越逼近使用寿命极限,未来汽车将面临更新电池库存的压力。

虽然大批量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压低采购价格,但各大电池生产商显然不是吃素的,肯定是不会舍己为人。

因此现阶段,只有海陆丰公司可以救未来汽车。

毕竟比起其他电池,海绵电池在回收再利用上,存在巨大的优势,其电池废液是大豆油和一些常见的微量元素,可以直接拉去炼生物柴油;海绵结构和沉积其中的氯化钾,则可以拉去做有机肥。

内胆和其他配件则可以翻新复用几十次以上。

本质上,内胆和其他配件的投资,那是一次投资复用几十次。

废弃大豆油提炼生物柴油之后,大概可以让电池成本回收50%左右,海绵结构和氯化钾沉积物作为有机肥,又可以回收10%左右的成本。

海绵电池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低,除了第一次投资的成本比较高,内胆和配件复用之后,其成本就会不断降低。

这种情况下,磷酸铁锂、三元锂都要完蛋。

至于目前已经初步进入试用的半固态电池,以及实验阶段的全固态电池,虽然理论能量密度高于海绵电池,但生产成本太高了。

确实很多化学电池、固态电池,都需要各种稀有元素,这从根本上堆高了成本,哪怕是工艺再先进,也没有办法将成本压低太多。

就好比磷酸铁锂,除非完全不用锂、钴之类的元素,不然生产成本是不可能低于每吨3万元的。

现在各种吹得天乱坠的固态电池,绝大部分也要使用稀有元素。

而且传统电池工业的生产模式,再怎么改进,也是打不过海绵电池的。

海绵电池的核心部件蓄电海绵,是通过生物自生成的方式合成的,而且在合成过程中,还会释放电能。

几乎是一边生产、一边发电。

原材料价格也非常便宜,还是国内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原材料。

面对这种情况,哪怕是其他电池企业马上拿出固态电池来,也没有办法干得过海绵电池。

至少那些光电企业、风电企业,不会采用固态电池,而是会购买海绵电池。

光电风电企业会大规模使用海绵电池,这也是江淼拿捏未来汽车等换电汽车企业的另一个抓手。

现在电网之所以执行谷峰电价,就是发电存在不可控因素,用电也存在各种波动,才搞出谷峰电价。

等各大光电风电企业布局完成蓄电系统,到时候电网肯定会取消谷峰电价,采用统一市场价。

到时候换电企业能不能拿到大工业用电的谷电价格,就成为一个未知数了,虽然用电大户肯定有优惠,但这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便宜。

一个商业模式能不能发展。

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而海绵电池的出现,会改变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格局,和电网的收费模式,这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数。

作为源头企业和操盘手之一,海陆丰公司自然是稳坐钓鱼台,但是其他企业就要看运气、看决心、看策略了。

一旦走错一步,可能就会走进万劫不复的境地。

过年期间,江淼也在思考海绵电池的商业模式。

如果是传统的出售电池模式,显然是不符合江淼设想的,因为海绵电池必须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回收比例,才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商业模式制定上,就必须考到这些因素。

他设想的商业模式是租赁,就是向其他需要使用电池的企业出租电池,到期有海陆丰公司统一回收再利用。

既然是租赁模式,那电池租金就肯定不能太高。

如何设定租金,江淼已经命令市场调研部的定价办公室研究。

目前的租金定价为每立方米内胆1万元,外加1万押金,到期回收时,海陆丰公司退回1万押金。

扣掉成本,加上回收的设备、废弃大豆油、废弃海绵结构等,每立方米赚1.3万左右。

这种模式适合那些光电风电企业,他们使用频率高,而且单个电池的功率可以限定在60千瓦以下,从而提升其循环次数,全寿命放电总量可以达到30万度,平均每度的租赁成本为0.033元。

这个成本对于光电风电而言,绝对是有利可图的。

而电动车、电动船只之类的企业,则不太适合使用租赁模式,只能采用购买模式。

之所以不适合,主要海绵电池适用于换电,现在换电模式要推广,就会出现各个汽车企业都使用海绵电池的情况,到时候回收电池的时候,钱是该退给谁?这绝对会引起各个企业的矛盾。

因此交通工具上使用的海绵电池,只能直接销售电池给企业,到时候再由海陆丰公司统一回收电池。

从年初三到年初八。

五天时间内。

公交公司已经有86辆k7公交车完成了电池更换工作,而这些公交车上的自动售货机和限位器,进行了调整和改造,让其更加安全、便捷。

雷波并没有在公平镇待着,而是在筹备真正的电池工厂。

毕竟公平镇基地的小作坊,每天就生产50立方米的电池芯材,这点产量连海陆丰公司自己都不够用。

而且作为新产品,各项专利要申请,还是各种手续需要完善。

如果只是单纯自用,倒是不需要太麻烦,但要上市销售,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就必须到位,雷波等人忙得脚不沾地。

由于海绵电池还没有正式销售,各大电池企业还没有察觉到危机的到来。

不过另一边,随着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到了,香江金融市场终于动起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