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发现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发现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近过年,公司的事情安排完成了,江淼也没有多少事情加紧处理,因此他一直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

1月20号,农历大寒。

书雅打电话让他过去一趟。

进了书雅的微生物实验室。

他就看到书雅正在十几个实验电池箱旁边。

“阿雅,有什么事情?”

书雅看到他过来,将一份刚刚检测的数据递过来:“你看一下就知道。”

江淼接过文件夹,仔细翻看了一遍,眉头一挑:“你竟然研究出这种东西。”

书雅笑着解释道:“这不是看你前几个月,一直对于未来的大豆产能过剩忧心忡忡嘛,我也想帮你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就看看能不能使用大豆作为发电菌的食物,没有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放下文件夹,江淼仔细观察眼前这些实验性的电池箱。

同时也在听书雅解释一些具体情况。

“我使用秸秆粉末、大豆粉末、加上琼脂粉末,调整成为特殊的凝胶体,加上发电菌种,和其他辅助微量药剂,让发电菌维持一个相对生长…”

“目前最好的一个版本,发电功率为每立方米334瓦,平稳维持时间为160个小时,理论发电量为53.44千瓦时,实际发电量为48千瓦时左右…”

从这些数据来看,这个技术比之前江淼研究的版本,似乎只有三分之一的发电量。

但是真正让江淼非常惊讶的东西,是这种凝胶体内部,随着发电菌的生长繁殖,竟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纳米结构。

这种纳米结构类似于蘑菇类的大型真菌,不过其内部密布密密麻麻的蜂窝状。

书雅本来是打算研究一下这个蜂窝状凝胶,可不可以通过再次添加营养粉料,让其重新利用起来。

然而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二次添加了营养粉料的蜂窝凝胶体,发电量少得不正常。

可是那些发电菌却正常消耗了营养粉料的养分。

这个结果引起了书雅的兴趣,她重新研究了蜂窝凝胶体,发现其结构竟然可以储存电能。

每立方米的蜂窝凝胶体,一开始研究出来的蓄电上限为150千瓦时左右。

后续,书雅又带着十几个实验助手,深入研究了蜂窝凝胶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

发现经过干燥灭活处理的蜂窝凝胶,可以通过加新的凝胶体中,实现二次堆叠。

目前堆叠极限为3次,每一次堆叠之后,蜂窝凝胶的储电纳米结构会增加一倍左右,即每立方米的蓄电上限被提升到了450千瓦时。

不过这东西的放电功率并不高,目前只有1600瓦左右,一次充满电,可以持续放电281个小时。

书雅一直在想办法,提高其快速放电的能力,但是搞了一个多月,还是毫无头绪,最后才找他过来看看。

“温度、光照和酸碱度之类,你都实验过了,虽然可以改变,但是改变幅度不大。”江淼思考了起来。

准确来讲,是他开启了鉴定面板,仔细观察着装这些蜂窝凝胶体。

这些纳米结构是发电菌菌体凋亡之后形成的结构,哪怕是凋亡之后,这些结构仍然保留了发电菌的一些特性。

突然他想到一个可能:“阿雅,你可以尝试一下,增加氧气浓度。”

“氧气浓度?是增加其氧化还原反应吗?我试一下。”书雅若有所思,随即安排实验助手开始做实验。

随着蜂窝凝胶之中,被通入的氧气越来越多,果然凝胶体的发电量也跟着飙升。

但是,很快整个凝胶体猛然燃烧起来。

早有准备的实验助手们,迅速按照操作手册开始灭火。

书雅没有太意外,毕竟向蓄电池通入氧气,如果放电量真的增加了,那大概率是会起火的。

她聚精会神看着刚才的实验数据。

当氧气浓度达到45%时,放电功率达到最大,为4725瓦;当氧气浓度达到53%时,放电功率下降为3529瓦,凝胶体开始自燃。

而一旁的江淼,更是通过鉴定面板,看到了整个放电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氧气浓度确实可以增加蜂窝凝胶体的放电功率,但对凝胶体的蓄电纳米结构有巨大的破坏。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毕竟加大氧气浓度,就是为了增加氧化还原反应效率,当一个东西被氧化了,那其结构肯定会跟着改变。江淼并没有太在意这一点,他真正的目的,主要为了看这些纳米结构的放电特性,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放电的。

而刚才的激烈反应过程中,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个结构是通过磷原子和氮原子,让电子在特殊的纳米结构之中,发生快速迁移,从而实现放电效应,其结构有点类似于电鳗的电肌细胞。

在江淼的指点下,书雅带着十几个实验助手,在过年之前,终于完成了蜂窝凝胶体的放电功率调节技术。

该技术使用了大豆油作为缓冲剂(其他高凝固点的植物油也可以),加入氯化钾,只要通过调节led灯光的波段,就可以让蜂窝凝胶体的放电功率,从0∽96千瓦之间自由切换。

而其使用寿命,根据江淼通过鉴定面板的预估,大概可以实现600次左右的高效放电,放电超过600次之后,其纳米结构就会开始失效,其蓄电和放电能力都会直线下降。

蜂窝凝胶体的充电功率也可以在0∽96千瓦之间切换。

不过其充电损耗率,比锂电池低一点,大概在3∽7%左右。

其放电损耗率同样为3∽7%。

每个月在自放电损耗上,大概是0.2∽0.8%左右。

而其低温运行情况上,其实是受到凝胶体内部的大豆油影响,一旦大豆油凝固,那其放电功率会直线下降到只剩下十分之一左右;如果是亚凝固状态,即零度到负十六摄氏度之间,其放电功率大概为二分之一左右。

不过好在凝胶体一旦开始放电,其发电过程中的电损部分,绝大部分会变成热能释放出来,从而让凝胶体内部快速升温。

因此如果要在北方地区,使用凝胶体作为蓄电池,就要在冬天加装保温层和快速加热器,通过快速加热,再利用凝胶体自发热的效果,让其时刻维持高效运行。

但是这种设计,有一个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夏天的时候,必须及时将凝胶体外面的保温层拆除,不然一旦运行起来,其核心温度会达到46摄氏度左右,必须让其裸露,通过风冷或者水冷的方式,将其核心温度压低到20∽30摄氏度之间。

这些缺点,并没有降低凝胶蓄电池的价值。

毕竟其每立方米储电量可以达到450千瓦时,其重量为1.5吨,相当于每公斤的能量密度为0.3千瓦时。

这个能量密度是什么水平?

磷酸铁锂在0.16∽0.2千瓦时每公斤左右。

半固态电池在0.28∽0.4千瓦时每公斤左右。

全固态电池在0.5∽0.7千瓦时每公斤左右。

也就是说,凝胶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半固态电池差不多。

但是凝胶电池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其生产成本非常低,其核心原材料就是放电菌菌体、大豆油、氯化钾和其他辅助的微量元素,加上电极和外壳之类,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每立方米成本大概在3500块钱左右。

这个成本可以秒杀磷酸铁锂的每吨3万,更别提那些平均每吨20万以上的固态大坑了。

而且凝胶电池环保呀!

凝胶电池报废了,大豆油还可以回收去炼生物柴油,蜂窝菌体可以粉碎作为有机肥,这不仅仅不需要担心环境污染,也不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去做废物处理,还可以赚回一部分成本。

尽管只有600次充电放电,比磷酸铁锂的2000次左右弱爆了,但这东西便宜得要死。

生产一吨磷酸铁锂的成本,都可以生产8.5立方米,即12.75吨的凝胶电池了。

用报废了,更换起来不心疼。

其他电池需要各种稀有元素,这加大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产业链的风险,毕竟国内很多稀有元素的储备不足,一旦国外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飙升。

而凝胶电池的核心原材料是大豆、秸秆和氯化钾,这些东西现在国内并不缺乏。

当然,凝胶电池的好处,还是利好储电产业。

毕竟其充电放电加起来的损耗率,仅仅只有6∽14%,这意味着充电10度,放电差不多有8.6∽9.4度,比现在的抽水蓄能水库更有优势,抽水蓄能水库上限,也只能做到充电10度,放电7.5度。

至于应用在交通工具的移动电源上,肯定是可以的。

但是考虑到凝胶电池充电极限功率,也只能达到96千瓦,没有办法实现几分钟快充。

因此其比较适合换电模式,而不是充电模式。

就是交通工具的电池电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就直接去更换电池,避免充电的麻烦。

按照目前的情况,凝胶电池每立方米450千瓦时的能量密度,如果是普通家庭小轿车,150千瓦时的电量就足够用了,没有必要将电池设计得那么大。

倒是大货车、工程车辆、内河运输船之类,需要比较大的电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