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一十四章 节前热潮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一十四章 节前热潮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淼看了一下量子基金的动作,估计其发起总攻的时间,大概是在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因此他随即通过伪装的身份,向新世纪基金总部发了一份邮件。

此时香江中环的新世纪投资基金办公室内,ceo钟理文也在看着港股的交易数据。

突然,他的专属邮箱中,弹出提示信息,他看到邮件的发件人名称,就立刻正襟危坐起来,点开了邮件。

同时他拿出一本红楼梦,对照着邮件上面的数字,在小本子上,写着解译出来的内容。

写着写着,钟理文的手却微微颤抖起来。

‘这个老板的情报力量好强呀!’

哪怕是之前见识过神秘老板的情报能力,钟理文还是心生震撼,同时内心越发不敢产生反抗的念头。

毕竟他在金融圈也是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以神秘老板的情报手段,钟理文猜测这个神秘老板肯定是一个大组织,这种大组织要杀他,简直是易如反掌。

钟理文解译好内容,随即将邮件删除,同时他再次浏览起小本子上的内容。

上面的内容非常多,一共有47条情报,都是关于量子基金的相关情报,最后则是神秘老板的指示。

“呵呵…原来如此,关门打狗吗?”看完这些情报,钟理文就知道老板的想法了。

量子基金除了在秘密准备做空爆破那家银行,还对其他17家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股票进行了吸筹,准备在爆破那家银行之后,通过放假消息,加上做空抛售,从而在香江引发大规模金融挤兑。

而此时香江的财政储备金,已经从2022年的1.1万亿港元,下降到4493亿元,这几年几乎是每年都减少了上千亿。

量子基金之所以会选择春节之后动手,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春节前,香江会发很多福利,这会进一步减少其财政储备金。

或许很多人不清楚香江发福利的情况。

就单单以高龄津贴和长者生活津贴为例。

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对于70岁或以上的长者,不用经过资产及入息审查,每月可领取1,135港币。

长者生活津贴则是65岁或以上的长者如满足入息和资产要求,每月可领取3,915港元生活津贴,70岁及以上申请人还可以额外领取1385港元/月的高龄津贴。

而此时香江的人口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的人群占比为21%,其总人口为750万,即意味着有157.5万老人。

虽然这笔津贴不是所有老人都可以领到,但是根据香江官方披露的数据,26年这笔津贴的支出就已经高达419亿港元。

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又恰逢香江土地财政大幅度减少,这就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由于春节是各类津贴发放的高峰期,量子基金就是看到了这个好时机,才准备在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向香江金融系统发起总攻。

钟理文并没有关心量子基金的攻势,他仔细研究了那47条情报,其中就是关于那17家中小金融机构的情报有26条。

他非常清楚,此时量子基金和其合伙的不少国际投机资本,已经暗中拿下了这些金融机构很多股份,少则15%,多则达到27%左右。

一旦这些股票被集中抛售,必然会引发踩踏,加上这些金融机构之所以被盯上,本身是存在很多黑料被西方资本拿捏着,到时候只要将这些黑料抖出来,就会进一步放大金融挤兑效果。

而钟理文的策略非常简单,就在量子基金发起总攻之后,在对方要引爆那些金融机构的前一天,迅速向香江证监会举报这些金融机构存在重大违规操作,还有量子基金试图操控这些金融机构爆破香江金融系统,从而触发紧急停牌。

只要将这些金融机构的股票停牌了,量子基金和国际投机资本购买的股票就会被冻结交易,到时候他们就会面临无法引爆的尴尬局面。

有这么多情报,如果香江证监会还打不过量子基金,那钟理文只能送对方一句话:回家去种红薯吧!

而那家关键的中型银行,新世纪基金就可以迅速吃下这些低价股票。

按照钟理文的估算,如果一切顺利,他们的各个离岸账户至少可以跟在量子基金后面,吃下20∽30%的股票,加上本身已经持有13.9%,持股规模很快就达到控股的要求。

到时候钟理文会通过手中掌握的其他黑料,逼迫该银行剩下的几个大股东,将股票卖给自己,从而将总持股比例提升到90%,从而触发强制退市的比例。

虽然炒股炒成大股东,这不符合金融投机的理念,但钟理文不能违抗老板的指令。

理清思路之后,他迅速召集公司管理层,安排各项任务。

很快暗流涌动的香江金融市场上,悄无声息的触手,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量子基金渗透过去。

而且钟理文并没有仅限于香江金融市场,他还借助其他情报,对于量子基金和其合作伙伴投资的股票、期货,进行了全面布局。

到时候等量子基金投机的港股被冻结之后,新世纪基金就直接全面发起攻势,利用情报优势重创量子基金在其他金融市场的投资,让他们没有办法从其他金融市场获得资金补给,反而要倒贴一部分资金。

而新世纪基金则可以从中赚到几亿美金。

之所以是几亿美金,主要是为了不显眼,毕竟一次性赚钱太多,目标会变得很大,容易被当地金融监管机构发现问题。

新世纪基金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利用情报优势,引导西方其他金融机构攻击量子基金和其合作伙伴,让他们狗咬狗。

毕竟西方资本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看到量子基金出问题,大概率不会雪中送炭,而是会选择落井下石。

这些年量子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得罪过的金融机构也不在少数,这些金融机构肯定不会帮量子基金。

一切布局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就静静等待猎物自己走进陷阱里面。

随着临近春节。

汕美的过年气氛越发浓烈起来。

大街小巷都是卖春联、福贴、红包和年的小摊。

而放假回老家过年的年轻人,也陆陆续续从外地回来。

二马路的海陆丰专营店,考虑到专业经营的需要,从去年六月份开始,这家专营店的鳗鱼饭业务就移交给了斜对面的江海食府。

此时该专营店的店长,正在接收一批刚刚从盐町养殖场运输过来的水产品。

包括鳗鱼、埃及塘虱、青蟹(本地叫膏蟹)、南美白对虾、罗氏虾、盐町生蚝,这些都是目前可以持续供应的水产品。

店长带着店员清点好数量和重量,便拿出总部发过来的预定清单,这些预定顾客都是居住在城区的,他先向在app下单的顾客发出通知短信,让对方尽快过来店铺提货。

而那些通过其他渠道预定的顾客,则需要他一个个打电话过去通知。

过了一会。

一辆路虎就停在不远处的路边。

两个中年人直接走进店里。

“哪位是罗店长?”其中一个大背头中年人笑着问道。

店长赶紧停下打电话的动作,微笑着说道:“你好,我就是店长,你们是过来提货的吧?有提货码吗?”

“给…”中年人拿出手机保存的二维码。

店长扫了一下,清单随即打印出来:“10斤生蚝,5斤膏蟹,5斤罗氏虾,没有问题吧?陈先生。”

“就是这个数。”

“小方,你给客人打包。”

“好的。”

来到水产区,中年人看着水族箱内,就寥寥几种水产品,他问道:“你们不是有大闸蟹吗?怎么没有看到?”“大闸蟹还没有达到季节,估计要等多几个月。”小方一边说,一边捞着生蚝。

跟着大背头中年人过来的另一个中年人,拿起一个生蚝:“老陈,这生蚝真的好吃?”

“你老小子在鹏城吃过外国货,现在看不起国产货?”老陈打趣起来。

“开玩笑,我开日料店的,国内生蚝在直接生吃上,确实比不过高卢、澳洲那边,我也尝试过国内几个产区的生蚝,基本都不太行。”

“服务员,有柠檬吗?”

“客人要试吃吧?有的,稍等。”

不一会,服务员小方就推着小餐车过来,上面有开生蚝的工具,还有柠檬、山葵根和酱油。

他熟练地撬开几个生蚝,又切了柠檬:“客人,请吧!”

“你们还提供山葵根呀?”那个日料店老板非常惊讶。

“毕竟这么好的生蚝,如果只普通的芥末酱,那就暴殄天物了。”小方一边笑着回答,一边快速在小磨盘上磨着山葵根。

老陈则拍了拍朋友:“我的林总,试一试吧!”

“好。”林老板拿起一个生蚝,吸溜了一口蚝壳里面的水分,味道就是海水的味道,不过没有海水那么浓烈和直接。

然后他什么都不蘸,直接将生蚝吸入口中,细细品味起来。

而老陈没有理睬朋友,看到小方磨好了一点山葵泥之后,他挤了一点柠檬汁在生蚝上,又蘸了一点山葵泥,然后将蚝肉送入口里。

“非常不错!这味道和南非地区的纳米比亚生蚝有点像。”

纳米比亚生蚝主要养殖地在纳米比亚鲸湾港一带,本格拉寒流上岸处。因水温偏低、养料丰富,该地区的生蚝非常甜美,味道独特,没有腥味,入口有果木的清甜,肉质肥美,不过大多只有季节性供应。

林老板以前去非洲工作的时候,就吃过这种生蚝。

至于高卢贝隆生蚝、澳洲岩蚝,还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因为这两种生蚝的味道带有强烈的金属味,很多人都吃不惯。

目前比较受国内生蚝爱好者欢迎的生蚝,是高卢吉娜朵生蚝、新西兰布拉夫生蚝。

“不错吧?林总。”老陈又拿起一个生蚝。

“你小子动作真快。”林老板迅速将剩下的一个生蚝拿起来,挤入一点柠檬汁,又蘸上一点山葵泥,送入口里面,又是一股截然不同的风味。

过了一会,林老板连忙问道:“服务员,你们这个生蚝可以配送到鹏城吗?”

小方笑着回道:“这位客人,可以配送到鹏城,你可以在我们公司的app上预定,然后指定到鹏城的专营店提货。”

“我知道。”林老板之前在海陆丰专营店采购过活鳗鱼和白松露,知道海陆丰公司在鹏城有店铺,其中一家店铺距离他的日料店,还不到两公里。

至于价格100块钱一公斤,这个价格其实不算贵,特别是对于这种可以生食的顶级生蚝而言,进口货一公斤普遍要两百多,哪怕是去批发商那里大批拿货,价格至少也要150块钱一公斤。

更何况他就经营一家日料店,又不是开海鲜店,一次性根本拿不了多少货,拿货量上不去,批发商不会给太多折扣的。

两人品尝了这个生蚝之后。

林老板又看向老陈打包好的膏蟹:“老陈,这些膏蟹你准备过去腌吧?”

“是呀?”

“到时候分我几个。”

“想得美,我要给我老丈人送几个,还有我大姑家也要几个,哪有几个给你?”老陈直接拒绝。

“别呀,几十年兄弟,你就这样对我?”

老陈才不相信对方的鬼话:“呵呵,要吃自己买,别整天打我的主意。”

“我这不是买不到吗?”林老板刚才也想购买膏蟹,结果服务员表示这些膏蟹都已经被客人预定了,现在只能预定,而且预定期限已经排到了三月份。

非常喜欢吃生腌膏蟹的林老板,便看向了好朋友老陈。

面对好朋友的死缠烂打,老陈最后只能无奈地说道:“真是拿你没有办法,就两个,等以后你自己腌了,要还我四个。”

“好。”

林老板转过头拿起手机,准备在app下单,突然他停了下来,又眼巴巴看向老陈。

老陈被他看得不自在,有些无语问道:“有屁快放,别磨磨蹭蹭。”

“呵呵,老陈,你也知道,我自己的生腌手法一直不好,不如这样,我给钱你买膏蟹,到时候让阿嫂帮我腌十几斤。”

“你老小子还真是会使唤人。”

“老陈,我的膏蟹可是有你的一份,到时候我自己腌出问题,你可别后悔。”林老板怪笑着提醒道。

老陈顿时反应过来,他被这老小子套路了,不过一想到对方的腌制手法,他确实不放心,以前就被这老小子的生腌膏蟹毒害过好几次,他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好好,我帮还不行吗?”

就在此时,其他过来提货的客人,也陆陆续续抵达。

二马路专营店的水产区内,不一会就排起了队。

膏蟹、生蚝、罗氏虾、白对虾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清空,连带着埃及塘虱、鳗鱼和其他产品都卖出去不少。

别看埃及塘虱以前不受欢迎,但高品质的埃及塘虱,特别是海陆丰公司近期推出的小埃及塘虱,这种0.25∽0.3公斤一条的小体型埃及塘虱,味道和岭南本地的原生土塘虱相差无几,很多人都买回去当土塘虱吃,毕竟味道和体型都差不多。

这种小体型埃及塘虱,每公斤价格在20块钱左右,对比土塘虱的价格和产量,很快就将土塘虱取而代之。

中午。

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后台数据的店长罗伟民,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

今天他们分店一共销售了200公斤生蚝,加上白对虾、膏蟹、罗氏虾,整个水产分类的销售额达到了九万多。

这意味着他们分店,单单是在水产品上,今天就获得了九百多块钱的绩效奖金,虽然是四个店员一起分,但每个人差不多有两百多了。

当然,这种水产品销量飙升的情况,基本就过年之前的二十几天而已,过年之后还可以维持一个星期左右,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旺季。

其他时间,只有中秋节或者看婚宴之类,才有可能达到单日上十万的营业额。

不过这只是罗伟民自己的估算,他并没有计算到,海陆丰公司后续还会推出各种鲑鱼、鲑鱼子、北极甜虾、帝王蟹、大响螺、方斑东风螺、锦绣龙虾、皮皮虾、大闸蟹等产品。

产品品类多了,到时候整体营业额自然而然会跟着提升,哪怕是在淡季也一样。

为了培育市场。

实体事业部硬生生挤出近十分之一的产能,将产品送到了珠三角地区。

由于供应量非常少,珠三角地区的专营店都没有拿到货,预定的客人只能去郊区的仓储超市提货。

但是盐町生蚝的名气也打了出去。

至少珠三角地区的生蚝爱好者吃过一次之后,普遍认为盐町生蚝的品质非常好,很多高档餐厅也闻着味,迅速向海陆丰公司预定了不少。

毕竟江淼给盐町生蚝定制的喂养方案,就是为了让其更加适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而不是搞得像贝隆生蚝那样,满口都是金属味道,这种重口味,很多人都难以接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