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到了该考虑结婚的年龄了

在陶哲轩沉浸式闭关研究朗兰兹猜想中有关于高维伽罗瓦表示与自守形式难题的时候。

另一边,京城。

一场涉及到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整个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会议即将召开。

八月金秋的帝都,是个微风和煦、万里无云的晴天。

甚至为了让整座城市的气温变得适宜,通过提前的人工降雨和整座城市进行管道喷雾,以及控制车流量等手段,硬是将原本正应该火辣的秋老虎控制了下来,使得温度适宜了不少。

举办这场国际会议的大会堂外,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

就在大礼堂的不远处,一名跟着自己的导师出来见世面的博士生看着门口来来往往的异国面孔,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说起来,太空开发这种事,现在不是只有咱们自己才能做到么,干嘛开这个会让米国欧洲佬他们也参与进来?”

“他们又没有航天飞机,也没法进行太空开发,干嘛平白无故的将外太空的利益分配给他们?”

今天的会议,名义上是‘国际外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会议’。

至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会议属于内部会议,不对外开放,仅仅由各国安排各自的代表参加。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商议太空生存技术创新、地外生态系统构建、外空资源和平开发利用等领域热点问题。

毕竟随着华国在航天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与月球的资源开发不断推进,其他国家也纷纷坐不住了。

借着此前华国邀请他们参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一场聚焦于外太空生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会议也在联合国的组织下放到了京城,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一同进行。

对于华国来说,正规化外太空的生存开发本就是他们要做的事情。

作为现今航天领域的唯一超级大国,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世界各国在外太空的发展。

当然,正规化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在外太空的应有利益。

事实上现如今他们也不可能独自占领月球和火星等外太空资源,不仅仅是来自国际方面的各种舆论和压力。

光是月球与火星的体积,想要独享,目前来说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毕竟那可是两颗星球,不是两个海外的岛屿。

要想让华国的足迹和建筑遍布整个月球与火星,至少需要一个世纪甚至是更遥远的时间。

而且相关的投入也可以说巨大无比。

引导其他国家在外太空上投入资金与资源,共同开发月球和火星,而华国作为目前唯一具备大规模往月球与火星输送人员和物资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占据的主导地位以及相关的收入,才是他们所重视的。

一方面既可以借助共同开发的名义主导人类航天领域的发展,扩大国家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如果其他国家选择开发月球和火星,哪怕是仅仅在上面修建一座科研基地,就目前的航天技术来说,也只能找他们合作。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能借助自身出色的航天运力回笼资金与资源,弥补一些前期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投入,并且形成可自供应循环。

毕竟目前航天领域的发展,几乎都是政府掏钱补贴的。

虽然说他们有钱,也足够支撑起航天领域的发展。但对于一个健康的生态链来说,能够做到自我盈利和循环突破才是正向的发展渠道。

不过当这个消息放出来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觉得他们在航天领域向其他国家让步了。

就像这会这个跟着自己的导师出来见见世面的博士生一样。

在他看来,现在有能力开发月球和火星资源的就只有华国,完全没必要邀请其他的国家进来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分配出去。

站在他的旁边,一位西装革履,头发花白过半的老人在听到自己学生的抱怨和吐槽后,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

“你小子,以前的政治课和历史全白上了?”

听到导师的话语,青年博士有些不甘,嘟囔着:“这和政治课历史课有什么关系!”

导师笑了笑,目光落在大会堂门口那些进进出出的外国身影上,感慨着道:

“现在的经济发展,单纯的依靠某一个国家是行不通滴。竞争对抗虽然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发生,但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虽然说目前咱们在航天与太空领域取得了不小的优势,但历史告诉了我们,扩大优势的最好方法不是闭关锁国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而是合作共赢。”

“就像芯片,以前被限制了那么多年,而越是限制,就越是促进了咱们自己的芯片发展与研究,最终不成功的摆脱了他们,甚至是实现了弯道超车反向倾销?”

“有时候,扩大优势的方法是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让他们依赖咱们的技术。当对方彻底离不开咱们的航天渠道的时候,那时候航天领域的发展还不是由咱们说了算?”

“至于太空开发的那点小利,让出去一些也无妨,懂不懂?”

听到这句话,那年轻学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理解了一点自家导师的说法。

“孺子可教也!”

看着自己学生的模样,老人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继续教导道:“另外我跟你讲,这次的会议很重要,不仅仅是航天领域的学者会参加,还有咱们材料行业的顶尖大佬。”

“你小子可别在开会的时候给我玩手机睡觉,胆子给我大一点,多找其他人聊聊天,交流一下。”

“说不定你身边坐着的就是某个顶级科研机构或者实验室的高管,或者哪个国家材料学界的大牛。”

“要是能被人家看上,未来你就有前途咯!”

没错,这一对老师和学生,并不是航天领域的学者,而是材料领域。

虽然说导师也是国内一流高校的材料学科学术大牛,但放在今天这种会议上,毫不夸张的说百分之**十都比他更强。

参加这场会议不仅仅是他学生的机缘,也是他的机缘。

要是能勾搭上某个科技机构或企业,亦或者是结交到某位国际上的顶级大牛,对他往后的学术之路也是大有裨益的。

毕竟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材料嘛。

航天也不例外,要是他能借助这次的会议露个脸,甚至谈成一个项目,那这一趟可就真的是赚翻了。

不过说起来,华国能举办这种级别的国际会议,得多亏了那位大名鼎鼎的徐院士。

毕竟是在他进入航天领域后,他们的航天领域才实现了超越米国,引领全球的。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徐院士,就没有今天的盛会啊!

......

第一届‘国际外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会议’正式在华国京城召开。

坐在大会堂的休息室里,已经换上正装的徐川一边忍受着化妆师往自己脸上涂抹摆弄,一边和身边的老人聊着天。

“没想到你们还搞了个外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会议,这是想通过航天领域赚点其他国家的钱么?”

翻阅了一下手中的会议报告内容,徐川笑着跟老人闲聊着。

事实上,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这场召开在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会议前国际盛会的。

不过对于上面选择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发外太空的想法他倒是没有少部分人那么激进,觉得应该独享外太空的资源。

毕竟在地球村愈发明显的今天,合作才能共赢嘛。

老人笑了笑,开口说道:“算是吧,毕竟在你的带领下,咱们的航天技术可谓是世界独一档的,也该为航天领域的自我发展寻求未来的道路了。”

“先展开一些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赚取外汇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咱们在航天领域的影响力。”

简单的解释了一句,老人笑着看向徐川,话锋一转,突然开口问道:“说起来,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听到这个问题,猝不及防的徐川愣了一下,半响才反应过来:“结婚?怎么话题突然跳到这个上面去了。”

老人哈哈哈笑道:“毕竟你也不小了,今年27了,到了该考虑结婚的年龄了。”

对于国家来说,眼前这位一直未婚始终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隐患。

毕竟结了婚有了家才可以说是稳定下来了,而没结婚,保不齐某天他就被某个国家的小妖精勾搭上了。

现在还好一点,至少有了个女朋友。

以前那才叫做一个急死人呢。

为了这位的婚事,他们这些人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徐父徐母还要担心,前前后后借助助理、秘书等工作安排了那么多女生到他身边。

结果几年下来他一个都没看上。

好在现在有了女朋友,他们也能够顺理成章的点一点催婚了。

坐在化妆镜前,徐川想了想后开口道:“暂时还没想过,顺其自然吧。”

老人笑了笑,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转而问道:“说起来,关于月球上的那个质量投射器,在未来有没有修建到火星上的可行性?”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又愣了一下,忍不住问道:“在火星上修那玩意做什么?”

老人:“不行吗?”

徐川:“理论上来说还是可行的,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左右,质量投射器也能够将火星上的物资投射到太空上。”

“但恕我直言,在火星上修那玩意没啥意义啊。”

“毕竟我们要做的是对火星进行地球化改造,在火星上建立移民城市,这也就意味着火星上的资源大部分都将用于火星上的建设。”

“这和我们开发月球上的情况完全不同,月球的环境注定了很难大规模的移民。而上面的氦三、金属矿藏等资源也难以全部内部消化,需要运回地球或者供应火星的建设。”

“所以质量投射器具有较大的价值。”

停顿了一下,徐川继续说道:“如果是考虑资源运输的话,我觉得未来与其在火星上修建质量投射器,还不如修建太空电梯可能更具价值一些。”

“毕竟太空电梯可以实现火星-太空,太空-火星的双向物资运输,而质量投射器只能做到单向。”

闻言,老人有些好奇的问道:“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太空电梯这项技术不是你亲自否决的吗?”

当初他们还故意释放出这项技术,诱导米国在航天技术上的投入与发展方向来着。

只是可惜的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最终太平洋对岸并没有发展这项技术,半途放弃了。

见老人认真起来,徐川干咳了一声,笑道:“我只是对比一下质量投射器而已,并不是说支持在火星上修建太空电梯。”

“这项技术对材料的要求太高了,目前来说我们很显然还并不具备这样的基础。”

老人思索了一下,好奇的问道:“如果你说的材料难题解决了呢?”

徐川想了下,道:“如果材料解决了的话,或许这项技术的确可行,也具备一定的价值。”

“但就目前的材料领域的发展情况来说,我个人对短时间内突破并不是多么的看好。”

“或许再等几十年有可能,但现在的可行性的确不大。”

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川笑着开口道:“如果说火星改造地球化初步成功,能够将火星土壤中蕴含的大量二氧化碳激发出来的话,以火星的重力情况,理论上来说是完全足够航天飞机在上面像地球一样起降的。”

“做到了这一步,大规模的运输物资采用航天飞机其实就足够了。”

“如果航天飞机依旧还不满足的话,我们也可以采取火星空间站和规模化投放的方式来解决前期的物质运输困难问题。”

“至于太空电梯.......”

“如果说火星地球化改造失败,或许可以当做备用的考虑方案之一。”

“当然,前提是材料能够如您所说的一样得到了解决。”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