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华国的第一位女性菲尔兹奖得主!

如往常一样,在开幕式结束后,整场大会便迎来了最令人期待与激动的颁奖环节。

这个环节可以说是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最重头的部分。

在这场大会上即将颁发的四个奖项,几乎标志着整个数学界最至高无上的荣誉。

可以说任意拿到其中一个,获奖者往后一生的数学之路都将平步青云。

尤其是菲尔兹奖,可谓是每一个数学家都最迫切最想要拿到的奖项。

毕竟相对比沃尔夫奖、克拉福德数学奖、高斯奖等等这些带有终身成就性质的奖章是对一名学者努力的认可,是对一名学者终身成果的祝福。

那么只颁发给四十岁以下青年学者的菲尔兹奖更像给天才佩戴的王冠。

对于数学界来说,几乎每一名学者都渴望自己是天才,都渴望自己能够解决一道千禧年难题而名扬世界。

然而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的,尤其是对于数学界这种天才仅仅是入场券的领域。

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数学家都曾经是其他人眼中的天才,然而在进入数学界后,入眼所见,永远都有比自己更天才更妖孽的学者。

就像是现在站在台上的那个人一样,在他没有出现之前,谁都不敢想象有朝一日会出现一个人,直接干掉四个千禧年难题。

别说想了,就是做梦他们都不敢这么做。

然而这份在过去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的伟大成绩,却已然成为了数学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

站在舞台上,在代表华国进行了发言后,徐川并没有离开。

作为‘内定’的国际数学联盟委员会的下一任主希,他将主持今天大会上最隆重也最令人期待的项目。

即·宣布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四大奖项的获奖名单。

这份工作原本应该是本届国际数学联盟委员会的主希中岛启的,但相对比前者来说,在数学界有着无与伦比声望,一个人解决了四大千禧年难题的徐川很显然更受国际数学家们的欢迎。

当然,破例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因为ImU国际数学联盟委员会认为徐川作为颁奖人能够更加的鼓舞获奖者。

所以在经过了投票后,这一届大会的颁奖人员便直接从中岛启变成了徐川。

并没有让台下的参会者们等太久的时间,从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了发言稿后,徐川环视了会场一圈,脸上带着笑容开口道。

“我知道大家都在期待什么,所以我也就不浪费时间了。”

“接下来将由我主持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各项大奖名单公布!”

在这句话说出口的瞬间。

这座足够容纳上万名学者的大礼堂像是每个人都中了五百万彩票一样,气氛顿时猛涨到了**。

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了一下,徐川轻轻的压了压手。

短短一秒钟的时间,高涨到了极致的现场便安静了下来,就连呼吸声都细不可闻,只有那一双双期盼着看向舞台的眼睛。

每一个人都在期待着。

看了一眼手中的发言稿,徐川深吸了口气,正式开始了今天的颁奖典礼。

从高斯奖开始,到陈省身奖,再到奈望林纳奖,几乎每一个奖项的颁布都会引起会场的一阵的欢呼和热烈的掌声。

很快,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四大奖项就进行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最多人期待的一项上。

那就是只颁发给四十岁以下学者的菲尔兹奖!

这是颁奖典礼的焦点,也是整个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的重头戏!

虽说奖牌并不能决定一名学者是否伟大,但获得这枚奖牌认可的学者,无一不是影响着数学这门学科发展进程的超一流学者,也是学术界的中流砥柱。

当徐川说出接下来颁布的是‘菲尔兹奖’的时候,现场绝大部分的学者便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目光炙热地注视着舞台。。

尤其是那些有望获得菲奖的候选们,更是连眼皮都不敢眨一下,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

坐在会场的前排,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威尔·萨文教授在这一刻神色凝重,拳头不自觉地捏紧了。

在解析数论和代数几何的交互上,特别是在有限域上的指数和估计和代数几何中的紧支撑上同调的探索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毫无疑问是今年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

尤其是在manifold上的网友投票上,他的获奖概率预测更是排在第二位。

但即便是如此,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今年的菲尔兹奖,从一开始便少掉了一枚。

那个来自华国,和那位徐教授一样同样年轻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女性数学家毫无疑问必然会在今年的大会上拿走一枚菲尔兹奖。

而他要与无数的竞争者去争夺另外三枚中的一枚,这概率很显然已经降低了许多。

与此同时,坐在会场前排的另一边,刘嘉欣下意识的攥紧了衣角,目光期待而又忐忑的等待着。

站在舞台上,徐川的目光落在了会场的前排。

在那里,一个熟悉的人影正紧张忐忑而又期待的等待着。

眼神中带上了一抹欣慰和安抚的笑容,徐川收回来视线,深吸了口气,开口说道:“接下来颁发的,是菲尔兹奖!”

“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之上,她的成就不仅为数学与理论计算机科学开辟了新的纪元,更以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人类探索真理的征程。”

“通过对二次筛因子分解法做深入变化,引入哈密顿图判定方法和多项式函数算法,再将二次筛因子分解法升华,引入哈密顿图判定方法和多项式函数算法的同时扭转坍缩大整数,她创造了一项新的数学工具,并利用它解决了Np完全问题中的‘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难题’。”

“这一突破性成果,终结了无数猜想与争议,为算法设计、密码学、人工智能乃至人类对“计算本质”的理解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石。”

说到这,徐川的声音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前排的那个人影身上,轻轻的笑了笑。

旋即,他收回了视线,语气郑重地宣布道。

“第一位获奖者是,来自华国的刘嘉欣女士!”

在获奖人公布的瞬间,会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

雷动的掌声如潮水般袭来,一波接一波仿佛要掀掉屋顶一样。

尤其是对于此刻坐在台下的那些华国的学者来说,更是激动的将手掌都鼓的通红。

这是华国的第二枚菲尔兹奖,也是首枚华国的女性菲尔兹奖。

更关键的是,获奖者还相当的年轻,今年还不到30岁。

虽然并没有打破纪录,但这个年龄也相当的罕见了。

三十岁之前拿到这枚奖章,即便是放到历届菲尔兹奖得主中,也是属于最年轻的那一批了。

在热烈的掌声中,刘嘉欣从前排的座位上站了起来,走上了舞台,对上了徐川的目光。

“我说过,你一定会拿到的。”

看着面前的人儿,徐川咧嘴笑了笑,开口说道。

尽管在解决‘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难题’有一些他的帮助,但这个难题的大部分还是她独立解决的。

作为Np完全问题中的两大核心难题之一,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枚菲尔兹奖是注定的。

从徐川的手中接过了奖牌和证书,两人站在一起,面向台下的媒体记者,留下了一张数学界的‘传奇’照片。

毕竟,即便是纵观整个数学界的发展史,能够同时拿到菲尔兹奖的夫妇,也就这么一对了。

与此同时,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那道年轻靓丽的身影,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张伟感慨的开口道。

“29岁的菲尔兹奖,要不是前些年出了一个变态,这个年龄应该是近些年最年轻的了。”

2018年的时候是他触摸菲尔茨奖奖牌的最后一次机会,但那一届出了两个超级变态。

一个舒尔茨,还有一个这会正站在台上颁奖,再加上其他的强者,毫无疑问他落选了。

如今快十年的时间过去,当再度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看到那个曾经让他羡慕不已的人时,他只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当然,如今他也的确不算年轻了。

18年的时候他38岁,转眼间两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过去,如今他已经46岁,走在了本五的道路上了。

坐在张伟的身旁,北大黄金一代的另一人许晨阳笑了笑,道:“别忘了还有那位阿米莉亚·艾尔温教授。”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拿到菲尔兹奖的时候好像才26岁。”

听到这话,张伟忍不住开口道:“阿米莉亚、刘嘉欣.....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女友,还真是不可思议。”

一旁,许晨阳的目光落在舞台上,也有些感慨:“他还真是个变态,自己一个人拿到了两枚菲尔兹奖也就算了,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都被带上了巅峰。”

闻言,张伟笑着摇摇头,道:“就算是能被带上巅峰,也要自己有这份天赋和能力。不过说起来如果不是真正的天才,恐怕也很难走进他的身边。”

“这倒也是。”

许晨阳笑着点点头,有些感慨道:“说起来,这是咱们国家的第二枚菲尔兹奖了吧,也不知道下一次再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一名华国的学者会是什么时候。”

一旁,张伟的目光落在舞台上的那个男人的身上,笑着开口道:“就算是下一届没有,我想想下下届也会有的,毕竟那个人就在这里。”

“以他的能力,我相信再培育出来一两名菲尔兹奖得主并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这话,许晨阳倒也没什么意外的点了点头,笑着道:“说的也是。”

目光落在台上的那个人影上,他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有些好奇的问道:“说起来,我听说你好像在筹备回国?怎么突然想从麻省理工那边回来了?怎么,有人给你开了高工资么。”

听到这个问题,张伟思忖了一下,道:“高工资这倒没有。”

“那你怎么突然想回来了?”

“因为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张伟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回答,他的目光落在舞台上,继续说道:“如果是几年前,我大概不会有这个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存在改变了国内学术界不少的风气,也影响了上面对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的看法。”

“相信你很清楚我说的是什么,如今的国内学术环境确实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闻言,许晨阳沉默了一下。

作为一名曾经选择回国任职,但最终又选择离开北大重新返回米国前往普林斯顿成为数学教授的他,太清楚张伟所说的到底是什么了。

让他记忆犹深的,不仅仅是国内很难有一片纯粹的学术土壤,还有各种论资排辈的规则。

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向北大申请过的一笔科研经费,当年已经拿到了长江学者名称,获得了拉马努金奖的他,却被一位老教授拍着肩膀直言。

“年轻人还是得多历练几年再来谈独立研究。”

也就是那一次之后,他才心灰意冷的选择离开北大,返回了普林斯顿。

不过那已经是近十年前的事情了。

至于现在,或许张伟说的的确是正确的。

在那个人的影响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愈发的重视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国内的整个学术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对青中年的学者的培养与投入,更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支持力度。那个人亲自创办的星海研究院的独特学术科研模式,如今正在被上面推向全国。

过去那种论资历,论辈分申请经费,单纯的以学术论文评价成果的方式,正在快速的改变着。

而这些事,放到十年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是将眼光放到更高远的层次,这些改变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华国再拿到几枚菲尔兹奖更加的重要,也更加的意义深远。

.....

pS:马上就月初了,求大佬们手中的月票!

五一假期给大家加更!五月份月票每多一千多更一章!说到做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