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数学界毫无争辩的第一人!

26年年初,沉寂了两年半的数学界在开年就热闹了起来。

先有法尔廷斯教授将黎曼猜想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利用非平凡零点的纵向‘周期性’将黎曼ζ函数在临界线存在无穷多个非平凡零点的比例推进到No(t)>0.99N(t)的地步。

后有徐川教授彻底完成了对黎曼猜想的证明,解决了这个世纪难题。

毫不夸张的说,数学界如此热闹的情况,可能还要追溯到数年前徐川所完成的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难题了。

而与黎曼猜想被解决相关的热议不只是发生mathoverflow国际数学论坛上。

即便是绝大部分人连黎曼猜想这个数学难题的内容都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但七大千禧年难题以及解决这七个问题背后的一百万米金的奖金还是有不少人都听过的。

更何况这一次的数学证明还和那位大名鼎鼎的徐川教授有关系呢?

即便是再不了解学术界,相信可控核聚变技术、载人登火工程、第一次发现地外生命这些涉及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突破,大家都是熟知的。

几乎就是在徐川将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上传到Arxiv出来的第二天,相关的新闻便出现在了各种新闻网的头推送页。

并且引来了无数吃瓜网友的围观与讨论。

无论是在国内的围脖、斗音还是国外的推特、脸书等网站上,相关的讨论与话题很快就冲上了热搜。

如果黎曼猜想得到证实的话,那么这将是那个人解决掉的第四个千禧年难题了。

别说是数学界了,就是普通的网友,大概都能在科普博主或者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这到底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毕竟自从七大千禧难题公布以来,便不乏前赴后继的挑战者。

抛开那些‘民科’数学家来说,真正有能力挑战千禧年难题这种级别数学猜想的学者,无一不是站在人类智慧金字塔巅峰的。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就只有佩雷尔曼教授在2003年完成对三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揭示三维流形的本质结构,是拓扑学的里程碑。

而黎曼猜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至于很少关注数学领域研究进展的《自然》和《科学》两大学术界的顶级综合性质期刊都对此表示了自己的关注,并将相关的论文‘暂时性’的放到了官网上,标记上了hot标签,以表示这是当前学术界最热门的研究。

与此同时,另一边。

华国,金陵。

从全国乃至全世界蜂拥而来的媒体记者,在找不到徐川进行采访后,便纷纷将目标投向了其他的学者。

而在华国,抛开徐川之外,最出名的数学家毫无疑问是目前在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担任院长一职的邱成桐了。

很快,便有相关的媒体记者找到了这位顶尖数学大牛,对其进行了相关的采访。

记者:“邱教授,您好。请问您是否有关注最近徐川教授上传到Arxiv网站上的黎曼猜想相关的证明论文呢?请问您怎么看到徐川教授宣称自己已经证明了黎曼猜想?您是否认为他已经成功了?”

邱成桐:“对于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我正在看,对于他是否已经成功了,恐怕暂时我还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回答。”

“毕竟涉及到黎曼猜想这种最前沿的数学问题,要完成审核需要整个数学界的共同认可。”

“不过....”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在两个月前,徐教授上传了有关于证明黎曼猜想的数学工具,而对那篇论文的阅读,目前来说我并没有找出什么问题。”

记者:“您是说那篇‘徐·重构复分析映射代数几何曲线’论文吗?”

邱成桐:“是的,在我看来,这是一篇非常优秀,或者说‘划时代’的数学论文,它甚至比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更加的优秀!”

听到这个回答,采访的记者有些讶异的问道:“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的重要性还比不上那篇数学工具论文吗?”

邱成桐摇了摇头,道:“如果是单从重要性来说,自然是黎曼猜想的证明更加重要。”

“但对于数学界来说,评价一个数学猜想的价值,并不是单单体现在在这个数学猜想的难度上。相反,难度对于一个数学猜想来说是最次要的。”

“而重要的是我们在研究这个数学猜想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数学工具,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一系列开放性与可拓展性的新知识。”

“就像对哥德巴赫猜想,比它更难的猜想有很多,但从地位来说,它远比那些更难的猜想更加的重要。”

“从18世纪中旬提出到现在,通过研究它我们得到了改进了数学上的筛法,创造了布朗筛法和陈氏定理。也收获圆法和密率法,可以将数论问题转化为傅里叶分析(或复积分),通过分析周期函数的积分来估计素数分布....等等。”

“这些数学工具每一个都极大的推进了我们的发展。”

“而徐川教授所完成的‘徐·重构复分析映射代数几何曲线’工具,是建立在数论、代数、几何之间的一座宽阔桥梁,它的存在,不仅仅是解决了黎曼猜想,更将在未来为我们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数学领域。”

“毫不夸张的说,在未来,‘徐·重构复分析映射代数几何曲线’必然是会是数学教材上的文章。就像是此前他所创造的‘代数簇与群映射’数学工具一样,仅仅是六七年的时间,如今已经开始普及到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顶尖学院了。”

“而‘徐·重构复分析映射代数几何曲线’的潜力,无疑比前者更大!”

记者:“所以您非常看好徐川教授已经完成了对黎曼猜想的证明?”

邱成桐:“是的,相信每一个有认真看过‘徐·重构复分析映射代数几何曲线’以及他公开的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的学者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看法。”

停顿了一下,他看向记者,笑着道:“另外,他的人品,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没有十足的把握,我相信他不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的。”

记者点了点头,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思忖了一下,记者开口问道:“纵观整个数学界,从牛顿到高斯、再到欧拉、黎曼.....如果要对古往今来所有的数学家做一个排名的话,您觉得徐川教授他能够排到一个怎样的位置?”

听到这个问题,邱成桐思忖了一会儿,开口道:“这个问题取决于黎曼猜想是否真的被他所完成了证明。”

“如果抛开黎曼猜想的话,以他目前的成就,能够排进数学界前五!”

“而如果加上黎曼猜想的话,他能够排进至少前三,甚至是去争夺一下前二乃至第一的位置!”

“更关键的是,他现在还那么的年轻,还不到三十岁。我相信再沉淀一些时间,等数学界将他的那些成果以及数学工具,甚至是未来的成就算进去的话,我相信他会成长为数学界毫无争辩的第一人!”

......

当记者对邱成桐的采访写成新闻放出来的时候,整个数学界甚至是各大互联网平台又因此而沸腾了一次。

【霍奇猜想、NS方程的、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难题、黎曼猜想...好家伙,他一个人已经干掉四个千禧年难题了!】

【邱对他的评价可真高啊,稳居前三,甚至是能争夺一下前二或者第一,啧啧。】

【难道不行吗?光是一个人干掉四个千禧年难题,地位都足够了,只不过是他太年轻了,而且还存在于世而已,所以你们的认知才会有所偏差。】

【但你要知道排在前面都是谁!欧拉、牛顿、高斯、黎曼....哪一个不是绝世天才?】

【然而你说的高斯和黎曼并未能解决黎曼猜想,但徐教授解决了。】

【哈哈哈哈哈,绝杀。】

【我更好奇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脑袋里面真有个量子计算机吗?这样太恐怖了。】

【或许我们也应该推行一下华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了。】

【少年,要来一本九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