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如影随行 > 第一卷 第4章 舆情压力太大

如影随行 第一卷 第4章 舆情压力太大

作者:尹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28: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阳明小区。

高非明上楼的时候,电话响了,深夜里的电话铃声格外响亮。高非明知道是谁的电话,甚至他能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有很多时候,心有灵犀并不是建立在聪明或默契的层面,在感情上的相互靠近,而且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两个人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心有灵犀,应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融合,而一旦精神上达到了高度的融合,那一定是再也分不开、放不下的牵挂。

什么事?高非明打开房门。

没事。最近你们小区发生了几起抢夺案,我……淳于北咽下了下面的话,一向理智的她更多的时候是严格约束自己的情感,而愿意把煎熬留给漫长的夜晚,独自品尝。也许是她更乐于品尝那种独自的煎熬的快乐,像虫子一样,一口一口的从你的脚趾开始噬咬,直到你的心头,让你全身都在噬咬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抓心挠肝,而绝对不会找上门去主动请求,更不会一定要到热闹的散发着疯狂**的男人堆里,任凭男人们的目光,将自己反复强奸,然后在酒精的作用下,含着忧愁,枕着**入梦。

谢谢。高非明关掉手机。

再见。淳于北的声音轻得夜风般缥缈。

在黑暗里坐了半晌,起身打开电视,冰城电视台正在重播《现场》。现场是晚上刚刚发生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满画面都是支离破碎的汽车,血肉横飞的人体,车窗玻璃上到处是沾着鲜血的手印,惨不忍睹地证明当时的恐怖。记者张沂正在语速很快地讲述着车祸发生时的情况。张沂的语速很快,使得本来就令人窒息的现场更加紧张。

高非明和淳于北是在侦破三年前的“1·28”绑架案时认识的。当时,他正在市局刑警队调研,而淳于北刚刚大学毕业来刑警队。经过一个案子的成功侦破,他们成了十分默契的好朋友。高非明喜欢淳于北在侦破案件过程中的另类思维,既不否定成规的模式,也不推崇现代手段,而是循序渐进地把大家引导到科学的侦破模式。这同高非明正在调研的课题“关注犯罪心理而非罪犯本身”,有着极其相似的本源。而淳于北则被高非明身上的霸气、文气和稚气所征服。在她的经历中,还没有见到过这样一个个性自信得近乎霸道,内心敏感得接近于作家,性情稚气得像一个孩子的男人。因此,在听到高非明被调到重案组,即将和她一起工作,淳于北几乎压抑不住地在心里叫了出来:太好了。

很久以来,淳于北知道自己是爱上了高非明。那并非简单的男女意义间的爱,有时候让她很幸福,有时候也让她很迷茫,尽管在更多时候是困惑大于晴朗,忧伤大于喜悦,可是她不想放弃,即便是被人遗弃,在一场开始就知道答案的游戏中,坚持本身就是了不起。当然,机会往往就在坚持的过程中出现。

高非明完全能感受到淳于北的爱意,也知道淳于北是一个更讲究关照自己心灵的女人,她不会含而不露,如果时机成熟,要不是两年来他一直和妻子苏汶处在尴尬的分居状态,而是离婚,他相信淳于北一定会向他进攻。当然,高非明承认自己的魅力,作为一个男人,他除了没有像一个商人那样挣更多的钱,可以说,他是值得女人追逐,可是,他的妻子苏汶却放弃了如此优秀的男人。

高非明和苏汶是大学同学,恋爱没有轰轰烈烈,结婚也就波澜不惊,一切仿佛上天安排,水到渠成,不咸不淡地过日子原本就是他们的状态。直到儿子高小明出生后,苏汶突然开始了抱怨,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在她嘴里的就是:她的生活不应该如此,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于是,从最初的试探性的争论到毫不隐讳的争吵成了他们家庭生活的主题,虽然他和苏汶都是不喜欢吵架的人,可是,千锤百炼后,他们的嘴都磨成了锋利的刀子,伤害也就越来越深。如果说是他太理智,应该说是他非常留恋苏汶。如果说苏汶更荒唐,应该说是苏汶也许只是在心里争夺一种认同,因此,为了他们已然走过的十多年,他和苏汶商量着分居一段。没想到的是,分居两年了,他们依然没有找到弥合的方法,关系也就如此不尴不尬地拖着,真正成了无性婚姻。

想起苏汶,他才想起明天是儿子高小明的9岁生日,他已经两周没有看见儿子了。一想到儿子,高非明立刻来了精神。尽管儿子和妻子住在一起,可儿子和他的感情一点也没有改变,甚至比过去更深厚。小家伙也知道疼他,每次通电话都大人般嘱咐他少喝酒多休息。当然这要感谢苏汶,是苏汶一直教育儿子:无论父母会否离婚,与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关系。因此高小明生活得十分健康,用他的说法就是:一家两制。

睡不着,高非明打开了电脑。他点击桌面上的邮件,除了一个网友的问候,再没有其他邮件。浏览了一会儿新闻,除了一些司空见惯的噱头,也都是明星们的八卦。他一向对明星们不感兴趣,也许那与他的年龄有关,可他更相信与他的阅历接近。

点进冰城聊天室,除了发烧侦探有位置,其他聊天室都已经客满。高非明去过发烧侦探,看了他们的聊天,完全是一些小孩子们对福尔摩斯的剽窃。

高非明隐身登录后,浏览着几十个网友的聊天内容,依然没有什么新意。就在他准备下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叫姜子牙的人留言:如有对本市北方大学谋杀案感兴趣者,请到非常社区。

高非明精神一振,一个能拿北方大学谋杀案做聊资的人,不是案件中人,也是如他一样关心该案的人,是他们重案组的哪个,也很难说,高非明旋即转向非常社区。他找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姜子牙,踟蹰间,一个房间亮了灯,红灯闪烁了几下,突然画面鲜血四溅,高非明以为遇到了病毒,愤怒的吼叫还没出口,电脑上竟打出了欢迎词:欢迎你进入死亡游戏。

高非明吁了口气,快速敲出一串文字:真希望你不是故弄玄虚,不然真是糟蹋了我的宝贵时间。

姜子牙:哈哈哈,凭感觉你是一个不错的好手,我喜欢。

高非明:可我只喜欢最好的。

姜子牙:我们一样,最好的就是最专业的。

高非明:我并不认为自己很专业,尤其是在我的本职专业。

姜子牙:那是你的个性,能够始终悲情地看待自己的人并不多,比滥竽充数里的那个家伙还不如的人,比比皆是,可他们还非常有市场。

高非明:那不是市场的悲哀。

姜子牙:所以才有“星期五谋杀案”那样的清理者。

高非明:清理者?

姜子牙:对,清理者,世界上唯一还有正义的园丁。

高非明:你欣赏谋杀者的行为?

姜子牙:那不好说,有很多的事情必须有人去做,尽管方式和方法并不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法制,可是,你又能指望法制和道德什么呢?

高非明:一己之见,或是思想偏激。

姜子牙:哈哈哈,你像我的初中老师。

高非明:在社会秩序里,我们必须遵守。

姜子牙:创造秩序的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守呢?

高非明:你不要以点带面,那对于整个社会是不公平的。

姜子牙:你真是一个地道的正经人。我可以接受你的建议或忠告,挂在我的嘴边,不,应该是心头。可我只是怕你的忠告被我的心给同化了。

高非明:我们都还对对方的坚强不很了解。

姜子牙:是,我们需要一点点时间。对于都有个性的人。

高非明:那么,你怎么看“星期五谋杀案”?

姜子牙:那个记者最少总结出了一点,那就是此案绝非偶然发生的个案。如果她不是看侦探小说太多,也算有一定的思想,要知道,现在有思想的人实在太少了。

高非明:你很有思想吗?

姜子牙:我不像那些好色的男人,只知道用**思考问题。

高非明:那你的聪明的大脑又能告诉我什么?

姜子牙:什么也不能。我记得我妈妈从小就告诉我,要知道糖是甜的,一定得自己去尝。遗憾的是,她只告诉了我这一句话,然后就死了。

高非明:那真不幸。

姜子牙:万幸的是我还活着。

高非明:你为什么喜欢谈论“星期五谋杀案”?

姜子牙:我喜欢死亡。当然,我指的是一定要把死亡当作游戏,可遗憾的是,更多的人只是敢于高谈阔论死亡,一旦面对死亡,又没有一个敢像刘胡兰那样英勇,而且是喊着代表着理想和信念的口号。

高非明:我不明白你的死亡游戏?

姜子牙: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是在做着关于死亡的游戏。从生开始,无论他做什么,都是在设计着如何地死亡:或猥琐平庸或雍容华贵。

高非明:我不想牺牲睡眠而和你探讨哲学的问题。

姜子牙:哈,你并不是浅薄之徒,何来浅薄之话。知道吗?人之所以会变成垃圾,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对正确的判断。

高非明:生活不是真理,河道里被人为堆砌过多的石头,尽管会有急流,可是,最终也会导致河水的泛滥。

姜子牙:为你鼓掌,看来我遇到了对手。

高非明:可我不以为意。

姜子牙:可是你已经丧失了选择权。

高非明:我最讨厌的就是胁迫。

姜子牙:你有军人和警察的双重性格。可你一直找不到一条出口,做一个有尊严和有荣誉的男人。

高非明:你是什么人?

姜子牙:我是活着的人,也许是死去的。过去我死了,现在活着;现在我活着,将来会死。

高非明:你已经偏离了我们要谈论的话题。

姜子牙:你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要知道,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必须用耐心去培养。也许很快你就会找到一把金钥匙。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姜子牙说完,连再见也没说就消失了,电脑上显示着:该网友已离开。

高非明刚刚被点燃的情绪因姜子牙的不辞而别,更加郁闷,索性关了电脑,窗外已经有了青白色的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