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如影随行 > 第一卷 第10章 案件愈发扑朔迷离

如影随行 第一卷 第10章 案件愈发扑朔迷离

作者:尹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28: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市精神病院。

吴天没死,却因巨大的惊吓而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

高非明和淳于北一进精神病院,远远看见吴天在和几个病人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到了跟前,才听清他在有鼻子有眼地讲着“星期五谋杀案”。

当天吴天跳楼后,高非明等立即对吴天的房间进行了细致勘察。吴天的家简陋至极,动迁回迁后,仅匆匆搭建起一个简易的灶台,连扇像样的房门都未及安装,仅以一袭污渍斑斑、几乎辨认不出本色的白布帘勉强遮掩。在这寒碜的居所中,唯有卧室里那台略显陈旧的电脑,还算得上是一件值钱的物件。

现场既没有任何第三者居住过的痕迹,也没有其他证明吴天涉嫌杀人的线索。皮德戴着手套,进入了吴天的电脑,经过几个小时的检查,除了和一些网友的聊天记录,没有其他的异常。

经过对吴天打过工的几个单位的调查,吴天原本是一个很不错的电脑工程师。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更稳定的工作,结婚后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要孩子。妻子在冰城商城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强,又很有姿色,很快就和一个外地商家的销售经理私奔去了南方。那时,吴天和朋友合伙开了一间电脑公司,生意还算可以,可是,自从妻子和人私奔后,吴天便开始酗酒,把自己整得人不人,鬼不鬼,朋友便和他一拍两散。没了公司,没了老婆,也没了志气,吴天开始靠四处打工生活。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他对电脑的日渐生疏,过去都尊他老师的小工也开始不屑一顾,于是,吴天的精神垮了。

高非明和淳于北在病房和操场中间透明隔离墙下站着。

吴天其实也是个生活中的不幸者。淳于北身着一套简约而不失时尚的休闲装,双手随意地插在口袋里,那份从容与干练,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气质,让他显得格外耀眼。

没错。生活中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我。高非明指着自己的鼻子。

你。淳于北笑着说,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坚强的人,神经比钢筋都结实。

哈哈,看来你是看错了!我不过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展现我的脆弱罢了。高非明像是在奚落自己。

吴天的主治大夫跑过来。

对不起,我们这里的病人很多,刚接一个急诊。

没关系。是我们打扰了您。淳于北客气地说。然后介绍说,这位是我们组长。

高非明。高非明自我介绍,并握住大夫的手,大夫的手很柔弱,握在高非明的大手里,仿佛一团凉滑的雪。高非明看他挂着的胸卡上的名字叫:梁华。高非明禁不住对刚才的感觉笑了。梁华不知所以地陪着笑,笑得很像女人。

吴天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淳于北边问边扫了眼莫名其妙的高非明。

还好。像他这种病,实际就是突然受刺激的结果,一般经过短暂的恢复就没有问题。

吴天现在能接受我们的一些询问吗?高非明问。

原则上,我们不宜打扰,以免那些事情再次触动他的敏感神经,加剧病情。但鉴于他当前的状态,我在场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使情况不至于恶化。

那好。您帮我们一下。高非明说。

最好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我感觉他和那些人在一起更厉害似的。淳于北说。

淳于警官很专业,按说这样的病人需要独处,由单独的医生抚慰治疗,可是,我们哪里有哪些人啊,没办法。梁华做着电视里经常看见的欧洲人很经典的遗憾手势。

未来总会向好,毕竟我们的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阔步前行,不是吗?

他们到了梁华的办公室后,护士把吴天带了进来,吴天一看见高非明,立刻显得格外兴奋。

我认识你,你是警察。

淳于北嘟哝着:还行,没疯。

你是警察,我也是警察。吴天忸怩着笑。

还是疯。高非明看了眼淳于北。

让我来。医生梁华对他们说。

吴天同学。过来,到老师这来。吴天眼睛盯着淳于北,顺从地过去,很乖巧地坐在医生梁华的对面。

吴天同学,听老师问话,能不能好好回答。梁华严肃地问。

能。吴天双手放在膝盖上,噘着嘴,一副委屈的样子。

你们问吧。梁华满意地对高非明和淳于北说,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淳于北。

高非明咳嗽了一声,走到吴天的对面,学着梁华的方式。

吴天同学,你在哪里见过那些被挖了皮肤的女孩?

吴天直勾勾地盯着高非明,思索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在黑猫夜总会。

黑猫夜总会?那里怎么会有死人?高非明觉得吴天的话很不可靠。

不,是活人,是一个活人告诉我的。吴天好像很委屈的样子,摆弄着细长骨感的手指。

活人,什么样的活人?高非明问。

吴天扭头看着淳于北,嬉笑着:像姐姐那么美的女人。

她叫什么,你知道吗?

齐……齐。

齐齐。高非明和淳于北同时惊讶地重复。

梁华送他们出来的时候,经过一段很长的治疗室,每个房间里都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病人,各种各样的姿态令人头皮发麻。突然,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满脸恐惧地盯着淳于北,声嘶力竭地尖叫着:不是我杀的你!不是我!

淳于北浑身发紧,梁华连忙安抚淳于北:没事,她昨晚才被送来,一见年轻女人就吓得不行。

她是干什么的?高非明不经意地问?

原来北方大学校长的妻子。

谁?杜自谦的妻子。高非明吃惊地问。

黑猫夜总会。

黑猫夜总会内人声鼎沸,几个三点式装扮的女孩疯狂舞动,手臂交缠,大腿夸张伸展,变换灯光映照在她们肌肤上,五彩斑斓,汗水与橄榄油交织,让肌肤更显明亮弹性。

一名小个子秃头男人窜上舞台,趁女孩弯腰之际,做出猥琐举动,台下观众不断呼喊。

高非明要了杯啤酒,选择一个角落,查找着齐齐。高非明的目光落到了一个女人的身上,她穿着红色的连衣裙,披散着头发,在大口地喝酒,她显然没少喝酒,当她抬起头,高非明不禁一愣。

张沂?

张沂也看清了高非明,她把散乱的头发搂向脑后,向高非明招手。

真巧。高非明坐在张沂对面。

女人在醉意朦胧时,出奇地美艳,他不禁想起了《贵妃醉酒》里的一句唱词:三片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脸上来。此时形容张沂,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你也来放松,这是一个放松的好地方。张沂说话有些气短。眼睛却直勾勾地看着高非明。

不,我……没什么。高非明咽回了要找齐齐的话,你有点喝多了。

喝多?笑话。你知道我在台里叫什么吗?张沂喝了口酒说:张八两啊,我能喝八两烈酒,却不耽误干活,你说还可以吧。来,你陪我喝点。张沂把伏特加往高非明的啤酒里倒。高非明没有阻止,他知道对于一个要酗酒的女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陪她醉了,不然她会闹得不可开交。

好样的,像个男人。干。张沂把酒都碰出了杯子。

高非明轻轻用纸巾拭去袖口不经意间溅上的酒滴,眼神深邃地盯着张沂,缓缓开口:我猜得没错的话,吴天跳楼那事,让你在领导面前挨了批吧。

张沂的眼睛盯住一样。领导批评,他们?张沂“嘁”了一声。我是自己的心里难受,你们那个女警官,对,叫什么淳于北的说得对,我会害死吴天。

张沂突然呜呜地哭了。由于人们都在疯狂的音乐里跳舞,根本没有人关心张沂的哭声,高非明也索性由她去哭。女人要哭的时候,尽可能地满足她们,也许哭几声,她们就会满足,就像雷阵雨,来势凶猛,下过了,天会立刻转晴。

高非明的手被张沂抓着,做为哭的一件道具,而高非明则就势寻找着齐齐。在舞台的一角,高非明和齐齐的目光相遇了。齐齐直视片刻,突然闪进了人群。高非明抽出手,说了句我就来,便冲进了齐齐消失的方向。

人群疯狂地扭动着肢体,有的女孩甚至撕掉了胸罩,只敞怀穿着衬衫,男人的脑袋和手在女孩的胸上你来我往。

沿着走廊追出去,是一个堆满杂物的房间。房间里有一扇开启着的门,高非明出去后,发现竟然是微风荡漾的小街。街上很暗,忽明忽暗的路灯,被大树霸占了大部分的灯光,暗影里只有瓢虫们飞舞的声音。高非明追了几步,站在街中央张望,他不明白齐齐为什么要躲着他。

高非明回到舞厅的时候,张沂已经俯在桌子上,半睡半醒,桌子上有一张字条,高非明打开后,竟然是齐齐留的。

对不起,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请你不要再来找我。我知道的也完全是那些学生们传说的。齐齐。

高非明将纸条装进口袋,他知道张沂喝多了,他不能把张沂自己留在这里,那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个喝醉的女人,何况又是一个出奇漂亮的女人。

高非明几乎是把张沂抱到了车上。坐到车上,张沂还在嘟哝着要酒。

发动车子后,高非明竟然不知道该去哪里。看着张沂酒醉的样子,高非明的心里竟然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怜爱,其实做为记者的张沂也很不容易,能够让自己的节目被老百姓接受,能够顶住各种压力,实现自己的新闻梦想,对于一个弱女子,尤其的难。她和淳于北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她们对事业和梦想的追求,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忽略,她们宁可忍受更多的不为人知的艰难,就是坚信一点,没有到达不了的岸。

张沂的头枕着高非明的肩膀,从张沂身上传来的阵阵的女人身上特有的香气,突然唤醒了高非明沉睡已久的**。他不自觉地握住了张沂的手,抚摩着张沂光裸的手臂,女人**凉滑细腻的刺激,改变了高非明身体内长久保持的平衡,一股巨大的潮水般的热流横冲直撞。他咽了口唾液,快速地下车,站在深夜的凉爽里,他很快恢复了平静。

高非明在一家冷饮店买了一盒冰淇淋,重新回到车上,叫醒了张沂。张沂依然醉着,只是有了简单的意识。高非明喂了她几勺冰淇淋后,张沂才渐渐地清醒,看着高非明扭着身子,像喂一个小孩那样喂自己吃冰淇淋,张沂哭了,眼泪无声地流淌,握着高非明的双手,哭倒在高非明的手中。

而此时,一直躲在阴影里的淳于北,转身悄然离去。

《现场》节目组。

张沂晃着脑袋,酒后的头痛依然强烈。高非明给她买的那盒冰淇淋已经化成了乳白色的浓汁,她几乎忘记了全部的情节,包括怎么会把那盒冰淇淋带回来,可那些情节又真真切切,好像就在眼前,挥之不去。

一上午,张沂都沉浸在某种莫名的感受中。她在高非明的面前痛哭过后,竟然冰冷地摔门而去,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愤怒、羞愧使她像一个被戳伤了自尊的小公鸡,昂着高贵的头颅,尽管那头颅每动一下都如坏鸡蛋般摇晃和疼痛。

她上了自己的车,看也没看高非明从车窗外递进来的冰淇淋,她真的想把冰淇淋像垃圾一般扔出去,她看也没看高非明放在车坐上的冰淇淋,“轰”地加大油门,把木然的高非明扔在了身后。

编辑机嘶嘶的电流声搅得她很烦躁,吴天跳楼瞬间那绝望的表情和跳楼后舒展的姿态,让她不忍目睹。原本要追踪做一期《现场后的现场》的专题,从吴天跳楼事件引发到社会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关注。可是,在她目睹了吴天跳楼事件,而她一直引以自豪的电视的宣传功能,在吴天面前竟然成了杀人的工具,那令张沂始料不及也无法接受。

在撤离现场的时候,尽管那些警察都对她投以鄙视的眼光,可是,高非明依然大度地走过来,安慰她说:跳楼本来就是他自己的选择,没关系,如果有问题,那是我们的工作出现了失误。

那时刻,张沂是目瞪口呆的,一向伶牙俐齿,思维敏捷的她竟然无言以对。她不知道高非明是在安慰她还是在间接地批评她,但她相信那一定是安慰,可高非明只和她见过两面。他们仅仅是工作上的初识,即便是高非明君子风度,可也没有必要来安慰一个对该跳楼事件有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的人。

房间里空空荡荡,习惯熬夜的同事们,此时也许刚刚起床,而她,如果不是酒醉,她应该正睡在自己柔软的大床上,她喜欢自己的大床,那是她去德国,买给自己的唯一的礼物。而她当时的男友,却嘲笑了她的行为,理由是:酷爱床的女人,无论怎么优秀,也是一个贪图安逸和享受的人。

张沂因此和她的男友分手,她讨厌男人的毫无原则的偏见。她要证明,尽管她的男友现在已经是中央电视台某品牌栏目的制片,可她相信,她一定会比他做的更好。而不干出一番大事业绝不谈婚论嫁,甚至不动色念,也是她定给自己的标准。

可是,她不知道今天怎么了,怎么总是想到那个看似普通的警察,如果蒙上他那还算睿智的眼睛,她都不知道高非明到底有什么值得她去想念的。

张沂自顾笑,摇摇头,随意地在电脑上敲出了一行字:人,往往因为显露了脆弱,才会被并不坚强的东西所左右。

张沂又把那行字消掉,她从口袋里找出了从高非明办公室抄来的字条,被她定位成《星期五谋杀案》的北方大学系列谋杀案,一直吸引着她。从她作为新闻记者的敏感,那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系列谋杀案,其背后的巨大隐情,将会出现石破天惊的新闻效果。而她,已然关注了很久。她之所以要出现在鸡鸭街,完全是受一部美国电影的启发,她的骨子里的冒险性,驱使她按照被谋杀对象的穿着,以诱饵的方式,直接面对杀手。

在她第一次出现在黑猫夜总会时,她很恐惧,看着每一个疯狂的贪欲的男人,都好象是杀手。几次她在舞池里跳舞,都险些把偷拍器弄掉,手心里攥着的汗水,一直就没有消失。

而在黑猫夜总会见到淳于北后,张沂的心里突然就有了依靠,好象是在白色恐怖的敌后,遇到了自己的战友,尽管相互没有交流,但她知道,他们一定是为了一个目的,因此她更加地充满了信心。

但她对于淳于北的感觉却一直是怪怪的,说不清楚原因,也没有目的。完全是一个优秀女人对另一个优秀女人的挑剔。

当然,她能从淳于北的眼睛里看到她和高非明之间,完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同事关系,至于到底是什么,在把情人当成普遍生活概念的现在,她才懒得拷问,那都是人的自由。她的一个同事曾经说过,婚姻里没有爱情,幸福完全是自我感觉,要想得到满足,必须把手伸向婚姻之外。对于此观点,张沂并不觉得怪异,存在既为合理,就像那本经典作品的名字:风景在别处。

那么,作为同样是为个体存在社会的警察,他们在工作之间产生了爱慕,并制造着属于他们的风景,原本也不是另类或伤风败俗。如果一定让一个男人或女人,必须为一个男人或女人服务,抛开**,在精神上,她是不予赞同的,那不是真正的人的想法,那不是真正的人的行为。而之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于寻找,无非是理智和道德在约束着罢了。

张沂摇了摇脑袋,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为两个警察大发感慨,到洗手间洗了把脸,给自己冲了杯咖啡,重新安下神来,看着高非明记录的那些不明所以的符号,她在破译着,尤其是对沙器教授,她还不知道那会和沙器教授有什么关联。但有一点她坚信,沙器绝对不会涉及到此案当中,因为她不仅熟悉沙器,更了解沙器。他们曾是大学同学,虽然不是一个系,可是,做为各自系学生会里的骨干,她和沙器还是有过一些简单交往,只是近几年才少于见面,也完全因为她越来越忙的缘故。

那时,沙器给她的印象是沉默寡言,腹有鳞甲。张沂喜欢那样的男人,不是不善谈,而是不轻谈,对于校园里男女间的爱情追逐,沙器也很少参与,这对于很多类似于张沂那样的漂亮女孩是很大的打击,就算沙器外表高大俊朗,风度翩翩,可那些系花们也绝非浪得虚名,可是,直到快毕业了也没人得手。后来说外校的一个女孩征服了沙器,也有很多人见到了那个幸运者,可是,没过多久,就又听说他们分手了。原来那个女孩早就和一个外教同居,之所以和沙器交往,只是满足其等待外教娶她去国外时的寂寞,后来这种模式被大学里的学生们谑称为“倒短”。

爱情也可以“倒短”,张沂在后来的一次同学会上听说这种说法后,突然对美好的爱情有了恐怖的后怕,也对现代人在爱情和性的完全自我性,绝对以性致性的做法感到了绝望。

他们毕业的时候,张沂曾经问过沙器,沙器不置可否,连手都没握就走了。后来再见到沙器,是学校50年校庆,沙器已经成了北方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人却和过去一样,变化之处是沙器比过去更加地沉稳,看人的目光竟然有了长者般的温和与宽容。张沂很感叹,感叹沙器的修养实在是普通人所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