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赤心巡天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奈天下何

赤心巡天 第一百九十二章 奈天下何

作者:情何以甚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16:10: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山有路,青石小径。

姜望没有直接落到山顶,就像他也没有直接落到宋国的宫城。

一人,一剑,拾阶而上。

意海之中,碧焰生花。

传来了远方的情报——

“所有真阳鼎里的寿功都被取走……罗刹明月净是确切地受了重伤,正在自我弥补。以她的谨慎作风,这次应该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你钓不到她。”

浪涛微卷,飞珠亦仙念,代表这片潜意之海的主人,给予回应:“情报可靠吗?”

幽冷的声音响在碧色的焰火里,随波涛飘摇:“绝对可靠。本王深谋远虑,布局天下,早在那个胖子之前,就已经打入敌人内部。”

顿了顿,又补充:“我安排的都是有才有德的人。”

“哦对了,我顺便在那些寿功里给她加了一点佐料。若决生死,或有其用……但不要期待太高。毕竟她也很阴险。”

仙念静了片刻。虽在决道之途,姜真君也不免有些语塞:“这个‘也’字,倒也不至于。”

“为什么不呢?”焰光里的声音道:“光明正大是失败者的借口,堂而皇之是可怜人的哭词——聪明人才能被称为阴险,有力者才可以说是毒辣。我难道是弱者?”

虽是玩笑一句话,却似有了论道的意思。

姜望并无闲心:“阁下固强,小天下也。”

焰光里的声音道:“你赢了不代表你就是唯一正确。我也是用我的方式走到这里。”

“当然。我不仅不是唯一正确,我甚至未必算是正确。说到底我只是一个在我的人生经历里长成的自我。”姜望道:“有时候道左相逢,对错还真的只能用胜负来判断。”

仙念跃于意海:“就像从前我打不过你,咱们之间大多听你的,我守我的底线和原则。现在你打不过我,所以咱们之间大多听我的,你守你的脾气和性格。”

焰光之中没有声音了。

毕竟道理很难论证高低,强弱却相当分明。姜望横剑观河台,已是天下莫可争。

很久之后,才有碧焰摇动:“如果真的揪出神侠,不要独占。我找了他很久。”

就在姜望以为这次聊天已经结束了的时候,碧光犹有一转,似火焰在风中的最后一次忽闪,一不小心就错过——

“你竖的碑,我看到了。”

这次真的结束。

姜望说会让肆意为恶者付出代价。

其实什么是为恶的代价呢?

生死当然是,利弊权衡也是必要的考量。

无所顾忌的尹观,在某一天开始,忽然意识到他有个不愿意失去的朋友,这亦是制约他的……所谓代价一种。

他并不是变成了一个好人,死亡也不能令他这样的人惊惧。他只是,不想失去唯一一个朋友。

智高才卓,难免以天下为棋的重玄胜,会考虑朋友的感受。愿意在确保战争胜利的前提下,尽量约束士卒,不行不必要之杀戮,这当然也是一种。

姜望潜移默化的影响,先于这座白日碑发生。

碧色褪尽,焰光熄灭了。

姜望脚步未歇。

这是他第一次来书山,但并没有陌生的感觉。

礼恒之和孝之恒,就立在山道的两边。

相较于在勤苦书院的那次接触,今天的礼师更有礼一些,孝老也和蔼可亲。

登山之人已然归剑在鞘,但自有观河台上那块白日碑,为他昭显锋芒!

“礼先生,孝先生……陈院,白院,姚院……颜先生。”

姜望一路走,一路礼貌地问候,尤其对旧旸太子太傅执礼甚恭。颜生也对他点了点头,说“书山是个讲道理的地方,理直可气壮也。”

最后他停下来,抱拳一礼:“子先生。”

儒家的圣山,于今日之登山者并无阻。

一路上的目光,有好奇,有探究,没有敌意。

他停下来,已在书山之巅。

那株十万年青松所残留的巨大树桩,仍然有浓烈的生命力,在姜望的感知里,如大海一般汹涌。

同样力量澎湃的,是坐在这辽阔如高原般的树桩中央的子先生。

树桩的颜色是暗褐色的,如铸铁一般。曾经的青翠已随枝干而去,岁月的苦楚又因年轮转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先生朗声而迎。

姜望将靴子置于树台前,赤足踏上了树台,慢慢地向子先生走近。

这树台十分广阔,人行其上微如蚁。

先前磅礴浩瀚的子先生,此刻瞧来十分遥远。

古树的年轮非常清晰,瞧来是空间的屏障,亦有时间的隔阂。

姜望一步便跨过。

扶住腰间长剑,跪坐在子先生面前,也算全礼。

拥有圣级力量的绝巅强者,和名实皆符的圣,对坐于书山树台。天地仿佛都不那么广阔,这天下的确不那么容易直身。

作为拜访者,姜望开口:“不知宋皇是此间客,还是此间主人?”

子先生笑了:“姜君何有此问啊?”

“若是此间主人,避而不见,恐非待客之道。”姜望按膝而抬眸:“若亦为此间客,子先生何故厚此薄彼?奉他于贵室,放我于野台!”

子先生本想说些“年轻人何故如此心切”之类的话,但这些话说出来实在无趣。并不尊重斩碎燕春回的剑,徒然显得老朽。

什么时候玉山子怀也到了倚老卖老的这一步?

“姜君开门见山,我岂敢空耗良时?”

他伸手一引,做了个请茶的姿势。

但请来的并不是两盏热茶,而是两人身下的暗褐色的树台褪去颜色,变成了半透明的样子——

于是可以看到,树台之下,仿佛流动着玉液琼浆的空间里,盘坐着一位冕服皆备的帝王!

此君双眸微闭,呼吸静止,唯有漫长的心跳,很久才发生一次,显示他还活着。

自此居高临下而观之……像是一尊帝王琥珀!

不仅姜望在树台上有些意外,观河台上通过乾天镜照见于此者,也不免相顾失色——

此君生得肤白面阔,眉细而长,望而见仁,赫然便是宋皇赵弘意!

乾天镜通常情况下,是不被允许观照书山的。

中央帝国虽然霸道,书山自有尊严。

但今天姜望追寻着神侠的踪迹,带着对宋皇的疑问,走上书山之巅……若是发生了点儿什么,还真不能说得清。

是以乾天镜光随他而走,一直能照他身周十步之地。

如此,当姜望从书山脚下一路走上来的时候,那等候在山道两侧的大儒们,就不免有几分向天下展现显学底蕴的意义。

只是姜望平静地路过了,观众也平静地经历。

“有未知身份的强者袭击商丘辰氏,宋皇在与之交手的过程里,受了重伤,险竭寿数……”

子先生慢慢道:“不得不来书山疗养,以文气滋养之,树台生机为用,譬如怀胎。此刻五识皆迷,是察觉不了外界事的。”

“竟有这么巧吗?”洪君琰在观河台上冷笑。

魏玄彻则是一脸担心:“宋皇这……还能好吗?”

赵弘意状态如何,对魏国的影响可太大了!

姜望独自在树台,与当代儒家圣者对坐。

这处传承古老的圣地,从上古时代一直辉煌到今天,底蕴之丰,世难有匹。

仅护山大阵,就在当世最强之列。子先生坐在这里,不惧任何挑战,连澹台文殊都不能把他怎样。

只身坐在这里,仿佛看到万古时光在眼前奔流,很难不自觉渺小。

“有人说宋皇就是神侠;涂惟俭涂相说辰氏之厄乃平等国手笔,正是神侠出手与宋皇交战;您现在又说,那是未知身份的强者……”

姜望摇了摇头,看着他道:“我可真是糊涂了!”

“宋虽尊儒,涂惟俭有护国之心,爱君之切,言论不足以采信。其余尔尔,不值一提!没有确凿证据,仅有一面之词,可不就是身份未知吗?”子先生笑笑:“难道我也要像某个急于摆脱不利局势的人一样,随便指个身份给他?”

他的眸光轻轻一抬,便看到了观河台上,对着那尊雪原的皇帝:“既然上了桌,下了注,是欠了运气也好,缺了实力也好,甘或不甘,输了就得认——及时下场,或还不失体面。输红了眼睛,是要倾家荡产的。你说呢?”

洪君琰却也笑:“朕推牌九的,你打马吊的。是一回事吗,你就开始指点?”

“朕台上台下一力担待,社稷之垢,好歹都是自己受着。子先生赔了一个施柏舟怎么说?赔了一个左丘吾又怎么说?”

“你们这些儒生,道理总是懂很多,做起来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镇河真君主持黄河大会,你让舞弊的主谋藏起来,这件事情怎么收尾?”

“以为赵弘意坐在那里装昏迷,就能解决问题了?”

他摇了摇头:“你是在制造问题!”

子先生也云淡风轻:“在装死装昏迷这个领域,无人比阁下更权威。宋皇确实是重伤来此,阁下自也看得到真假。书山没什么好遮掩,若真有什么神侠之事,也不会包庇。”

“黄河之会宋国舞弊事,宋皇与人魔合作事,以及神侠之嫌疑……我都需要跟宋皇聊聊。”

姜望不管他们怎么吵,只提自己的问:“不知他何时能醒?”

洪君琰嗤声道:“说了怀胎,怕是奔着十个月去!”

子先生面无表情:“三年。”

“怀了个石头!”洪君琰脱口而出。

子先生只看着姜望:“姜君对我有怀疑吗?”

“不免生疑!”姜望相当坦荡:“但书山的名誉,儒家的荣耀,我相信子先生和儒宗诸位先生,远比我珍惜。”

子先生笑了笑:“所以?”

“还能如何呢?”姜望叹了口气:“宋皇又无恶证,只是暂有嫌疑,我岂能不顾他的死活,轻易干涉他的生死,于此刻强求?”

“为逐神侠而有神侠行径,则不必再求神侠,我亦神侠!”

他将腰间长剑解下,放在旁边,由跪坐改为盘坐,仍与子先生相对:“我便在此静修三年。等宋皇醒来回话。相信理能辩明,真相可知。”

子先生大约并没有料到这个回答,有些惊讶,又有些好笑:“君坐于此,奈天下何?”

“我看这天下离了谁都行,谁都别觉得自己不可或缺——姜望也不例外。”

他盘坐着,直接开始调理仙念,搬运道质,一边进入修行状态,一边道:“黄河之会已至尾声,孽海之凶自有景图,天下之事不必有我……料无余事,我便在此执手尾。也算有始有终,给天下一个交代。”

先前执以晚生礼,现在同为求道人。

别的事情他或许不算擅长,修行却是他如呼吸一般不曾停歇的事情。

他真能在这里坐着不动修三年。

但三年之后是什么光景,他也很难说清。

子先生哈哈一笑,抚掌道:“妙也!”

当他静下来拨弄文气,姜望已经在闭目修炼。乾天镜的镜光,不可能长久留在书山,终究散于山外。

书山树台上对坐修行的身影,虽然散去了,观河台上也诡异静默。

人们都不说话。

唯有混元邪仙的笑声,越来越清晰。

鲍玄镜打得那叫一个煎熬。不求魁胜,但也不敢输得明显。怕赢又怕输,全凭神明镜撑着战斗状态。

好在宫维章很靠谱,以非常有说服力的姿态,斩得他渐落下风……

……

“禅师何来?”

青石小径,孝之恒翩然落下。

身披华美袈裟的断眉和尚,翩翩登山来。食指勾起一枚小小的铜钟,仰面而笑:“我家方丈说了,这知闻宝钟本就是姜望带回,虽奉于须弥山,应益其修行于关键。”

“听说他在这里坐道,贫僧便来跑这一趟。”

好一个‘听说’!

孝之恒看着山道上越来越多的人,一时不知何言。

福允钦、酆师泽……水族也有什么修行之器要送吗?

……

书山之巅,靠近树台的牌楼前。

礼恒之立身于彼,颇显无奈:“几位院长这是?”

“哦。有人托我问问。”白歌笑踮起脚往里看:“里间怎么了?”

“巧了。”姚甫无奈摇头:“也是有人托我来问。”

陈朴面带微笑:“老夫是自己想看看。”

至于颜生……颜生先就进去了。

礼恒之叹息一声:“大家连子先生都信不过了吗?”

“怎么会?”陈朴正色道:“但君子不可以立嫌疑之地,陈朴不得不为圣者诫。”

书山毕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子先生若是启动山门大阵,搬出一堆洞天宝具,甚或直接请出儒圣沉眠之躯……还是很有可能把魁于绝巅的姜真君,击落在此。

儒宗一体的立场不会变,但他们也都是宗师级人物,传道授业于天下,不是谁的附庸,不希望子先生做蠢事。

……

广阔树台似无边之海,两人对坐如浮萍。

姜望已经物我两忘,在感受新的绝巅风景。

子先生却睁开眼睛,叹息一声:“对于太过久远的寿数,时间意义微渺。对于前路已经断绝的人,修行是一种煎熬。”

“时间对于年轻人尤其珍贵。对于一个等答案的人,它也格外漫长。”姜望没有睁眼,平静地说:“我和子先生,谁也没占谁的便宜。”

“那么是我输了。”子先生笑道。

姜望睁眼看他:“我不是来同先生论输赢的。”

子先生摆了摆手:“姜君说了三件事情,在我看来并不为难。”

“黄河之会宋国舞弊事,宋已陈卷宗于黄河,黎国沈明世主查,太虚阁剧真君监督,料来很快会有一个结果。

“宋皇与人魔合作事,天下如何罪黎皇,也便如何罪宋皇吧,不当有偏。”

“至于神侠之嫌疑……”

“我会告诉你的。”

他深深地看着姜望,双手微微摊开:“君既魁于绝巅,决道天下,只赢一个燕春回怎么行?”

“书山之巅,屹立风雨万万年。”

他沉眉敛目,分明如玉又如剑:“只要你胜这一场,你就能带走答案。”

“我也把名声送给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