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祈圣道 > 章一百一十七 庙堂高,江湖远

祈圣道 章一百一十七 庙堂高,江湖远

作者:烟酒妄言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44: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椅之上,汉帝流露一抹欣赏之色,庙堂与江湖?

汉帝轻笑,心道江湖这词,倒是用的新鲜。qiuyelou

他开口打断张溪云道:“你倒是与朕说说,何谓庙堂与江湖?”

张溪云回身,这才想到在这方世间,倒是少有庙堂与江湖的说法,庙堂还好理解,可这方属于修士的世界,倒是无人用江湖一词。

“陛下。”他行礼道。

“庙堂自不必多说,便是朝廷,亦是龙庭,居庙堂者,为官。”

“至于江湖......”

张溪云斟酌片刻,道:“江湖是远离龙庭的民间,是世间修士与百姓出出入入的地方。”

“它代表的是远离了拘束的自由,它甚至不算是一个地方,而是世间百姓过日子的一种状态,它纷扰复杂,聚拢了世间各色各样的人,它有属于自己的规矩。”

“我曾在古籍记载中见到千年前有先贤这般说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而庙堂与江湖之说,便是我由此中加以自身理解归结而来。”

殿内有大臣相互询问,却未有人听过这范仲淹的名句,还在想究竟是哪册古籍中记载了这般话语。

汉帝玩味道:“江湖啊......”

陈平则是冷声驳斥道:“世间五洲尽归龙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容有这么一方所谓江湖,游离在龙庭之外,还妄想有自己的规矩。”

张溪云笑道:“陈大人这话又说得太满了,即便不与陈大人说这江湖,便只说帝京外城四大坊市,其内开了不知多少家赌坊,这些赌坊无疑归属龙庭,更生在皇城脚下,可赌坊之内,不是也自有其规矩,而非以大汉律代之。”

“你......!”陈平竟无言以对,只得冷哼一声。

“为何自帝尧开展宗门学说,掀起‘宗盛之治’后,直至当世,方外宗门曾衰败却不曾消亡,为何自帝禹之子建立夏龙庭后,即便强盛如殷商龙庭年间,历代君主妄图覆灭宗门,宗门依旧不曾坍塌。”

“曾有先贤言过,存在即合理,故而宗门存在,龙庭存在。”

张溪云将心中所思所想,在清和殿上一一道来。

“昔年商纣帝知晓此理,故才提出龙庭、宗门共治世间之论,即便改朝换代,周武王亦承认并选择了商纣帝之论。”

“大周龙庭年间,最强盛之时恐怕亦不输于当今大汉龙庭,然后世天子亦犯了昔日殷商之错,妄图周朝独断万古,甚至与曾共推姬氏一族行伐商之举的三宗四门关系逐渐恶劣,直至周赧王年间,终是彻底衰落,故有我朝高祖揭竿而起,推翻大周,建立而今基业。”

“我朝初立之年,高祖虽忌惮三宗四门,却也未曾征伐宗门,只因此举会使世间动荡,而高宗即位后,更知晓世间需要宗门的存在,亦可说需要一方自由的江湖存在,不受庙堂影响,却又不可彻底脱离庙堂自立,故选择与宗门共治世间,方能使庙堂不乱,江湖不乱。”

张溪云说到此处,目光直视陈平,掷地有声道:“然方才陈大人之言,无疑将宗门视作了隐患,在庙堂之上,向殿内百官诉说宗门威胁论!”

“陈大人一番话说的酣畅淋漓,却又可知晓自己每一句皆会抹杀昔年高宗陛下辛苦建立起的龙庭、宗门之联系,若是因此引起宗门猜忌,而导致龙庭与宗门再次对立,世间生灵涂炭,陈大人是要自己当那千古罪人,还是要令当今陛下无颜面见我朝先帝!“

“不知陈大人说的那一番话,究竟为何意!”

“你......!”陈平怒不可遏,未曾想到张溪云一番话竟是为自己扣上如此一顶大帽,“竖子安敢这般血口喷人!”

张溪云冷笑,接着道:“如今三宗四门封山,听闻龙庭对三宗四门弟子极为保护,这无疑是陛下善举,以期龙庭、宗门和睦,而陈大人你却在这朝堂上蛊惑陛下,鼓动陛下也做那般狂妄自大的君主!“

陈平气急,有心反驳,却又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为好。qiuyelou

“陛下。”张溪云转回身去,朝汉帝一拜,道:“龙庭设有六部千官,其中不乏方外宗门入世弟子,也不缺曾在宗门修行磨练的世家子弟。

“自高宗陛下大开仕途之门起,便曾言过,龙庭官位,有能者居之,绝不因其身份而改变,虽然钦天监自高宗成立之日起,便几乎未有过宗门弟子任职,但高宗亦是从未言过不允宗门弟子进入钦天监!“

他话音落,殿内群臣一片寂静,竟无一人说话。

半晌过后,才听到汉帝的笑声。

“好一句存在即合理。”汉帝赞道,“不错,高宗开仕途之门,却从未说过钦天监不准宗门弟子进,若是有本事,除了后宫三千殿,龙庭哪处不可让你进?”

“龙庭自当大气,岂会拒人千里之外?”

“朕方才退朝,尔等候在殿外,朕却也未在清和殿中,而是派人请了昔日三公前来见朕。”

汉帝望向殿内诸多臣子,缓缓开口道:“方才三公与朕点明几句,朕便已豁然开朗。”

“而方才儒公所言,却是与张溪云这一番话的意思相差不大。”

汉帝笑道:“能言儒公之所言,便能看出你的确有一番本事,倒是的确有资格进钦天监。”

他望向张溪云,又道:“说的虽无儒公言谈之深刻,却多了几分意思,江湖之名,朕亦是头次听闻。”

“张溪云,看来你曾翻阅的古籍不少,甚至话里三句先贤之言,朕都未曾听闻。”

汉帝继而又望向了陈平,道:“陈大人,张溪云这番话可能令你有几分动容?”

“臣......”陈平哑口无言,张溪云那一番近乎强词夺理般的说法,却令他难以反驳。

“臣绝无违背陛下之心,更觉悟挑起战火之意,还请陛下明鉴,今日臣再无话可说,一切还请陛下圣裁。”

汉帝轻轻点头,朝陈平轻点头道:“朕知晓你是好心,只是选择错了治理之法。”

他又望向张溪云,似是安抚道:“张溪云所言不错,却也不必太过苛责陈卿,他亦是为龙庭而忧,并非针对于你。”

他面对殿内群臣,开口道:”武举试毕,由朕钦点,今朝武举状元......”

“天琼行走,张溪云!”

张溪云心中一喜,如今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能够安心放下,他不由攥紧了拳头。

而吏部尚书陈平却是面无表情,不知心中在想什么?

反观一直都未说话的工部尚书黄虚,却是面色带有几分不悦,眸中忌惮之色愈发凝重。

方然兄妹与姜琪自然也为他感到高兴,等他退回原处后,轻声与他搭话。

“恭喜了,张兄。”

张溪云朝汉帝下拜,同时道:“谢陛下隆恩。”

汉帝则是笑道:“张溪云,安陆平举荐你,离殃看重你,今日连朕也为你停了半个时辰朝,你面子不可谓不大,日后便在钦天监中为龙庭效力,将来朕定然升你做大官。”

此时陈平上前下拜,道:“陛下,今日臣贸然之举,恐会带来后患,请陛下责罚,臣愿辞官隐退。”

“先前朕已说过,朕谅解你为龙庭的一番好意,只是你选择了错误的方法。”汉帝朝他道,“此错自然得罚,却也不必连乌纱帽都要摘下。”

“可臣......”陈平话还未完,又被汉帝打断。

“朕已决定,便不必再说。”

汉帝此举,亦是儒穆公所授,龙庭如今正值忙乱时期,实不宜再撤换一名尚书,不妨大事化小,将来说不得还能钓出一尾大鱼。

此事暂告一段落,汉帝又再依次面见诸位武举人。

这段过程中,再无因疑启奏之事,故而倒也过得极快。

约莫不到一个时辰,二十名武举人皆已面圣。

“好了,朕已见过了诸位武举人,自今日起,尔等便是真正龙庭重臣,望诸位能助朕,让龙庭护佑世间。”

汉帝望着眼前二十名武举人,嘱咐道:“龙庭为官,必得清廉,万不可利欲熏心,与左道同流合污。”

张溪云等人齐声道:“诺,定不负陛下嘱托。”

“今日时辰不早,朕也乏了,面圣便至此结束,退朝罢。”

汉帝说罢,身旁太监上前,高喊道:“退朝。”

汉帝随两名太监往后殿而去,待汉帝走后,殿内百官才纷纷退出清和殿。

张溪云与方然等人走在最后,一路上几人都面露喜色,甚至互相恭贺一番。

“张兄,日后便是同僚,可你隶属钦天监,有监责六部之职,看来以后我可得躲着你了。”方然玩笑道。

“无碍,若是你为官不正,看在昔日交情份上,我找上门时,再带上一壶好酒。”

几人笑谈之间,走出了清和殿。

刚出殿外,他们便望见了不远处长道旁的树荫下,站了一名女子。

她轻纱覆面,长发垂腰,身材曼妙无双。

......

清和殿外,半个时辰前。

轻纱覆面的清妤郡主至此。

殿外守着的两名太监连忙行礼道:“参见清妤郡主。”

清妤郡主轻点头,道:“清和殿内,可是再行面圣之礼?”

“回清妤郡主,正是。”

清妤郡主道:“进殿多久了?”

“一个时辰有余了。”两名太监答道。

清妤郡主黛眉轻蹙,道:“怎与时辰不符?”

“郡主不知,今日面圣曾休朝半个时辰。”

听见此话,她眉头轻挑,道:“细与我说来。”

两名太监方将清和殿内之事详细告知。

“为何今年独有凡尘武举人,却不见仙路武举人?”

两名太监对视一眼,将如今龙庭传出的消息告知,听得清妤郡主都不由感到震惊。

“我闭关期间,竟发生了如此大事。”她心道此事定然不会这般简单,还需日后再询问母亲或是陛下。

“今朝状元张溪云?”而后,清妤又低声道,“竟能得进钦天监......”

她朝两名太监问道:”这今朝状元何等不凡?”

清妤郡主闭关许久,这一年内的五洲大事都不知晓,今日这两名太监倒是成了她的百科大全,可谓有问必答,知无不言。

不过一会功夫,两名太监便将关于张溪云的一切传闻都说与了清妤郡主听。

“被安监副举荐入钦天监,又被离大统领看重,怪不得会被吏部尚书盯上......”

她轻笑道:“吏部素来野心不小,更因上任吏部尚书与离大统领的旧怨,与兵部势成水火,再加上钦天监,的确足以令这陈大人疯一次了......”

然而清妤郡主前来清和殿,却非是为了这些,而是想探查武举人中可有令绝仙苏醒之人存在。

她暗自思索道:“平日里绝仙沉睡,唯有陷仙出现,方会引起牵连,自当年陷仙遗失,绝仙便从未苏醒过,今日武举人面圣,岂会有如此巧合,此人必然与陷仙有关,与当年盗剑之人有关。”

“当年乃是母亲守殿,陷仙剑等若是在母亲手上被盗,可之后母亲宁愿再不出安宁宫,也不愿去找回陷仙剑。任凭这些年来我如何去问,母亲与陛下都不肯将当年之事详细告知,我亦拜访了几名官员,却也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

清妤郡主心中疑问愈发大,她本便是个好奇之人,却不知好奇心常害死猫。

而如今,她心中长久的疑问,或许有了突破口,就在这座皇城中,甚至就在眼前的清和殿内,她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

“这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母亲......”

她走到清和殿外长道一旁的树荫下,盘膝而坐,等待着退朝。

此时她却忽然想起,神捕张大人曾在她拜访之时,与她说过的一句话。

“这世上有些事,有人想忘记,有人想知晓,还有人忘不了......”

那日,是她询问张神捕,为何自己母亲宁愿枯坐安宁宫,再不踏出皇城一步,甚至与父亲老死再不相见,也不肯去寻回遗失的陷仙剑。

张神捕站在窗旁,正值夕阳落山时,他冰冷的面庞,似因晚霞有了一丝柔意。

“而我与你母亲,都是那忘不了的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