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祈圣道 > 章一百一十六 清妤郡主

祈圣道 章一百一十六 清妤郡主

作者:烟酒妄言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44: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和殿外,众人皆在等待。qiuyelou

自古以来,武举面圣少有中途退朝之事发生,如今汉帝这般做,自然也是因心中犹豫,难下决断。

殿外众人心中知晓,半个时辰后再进清和殿时,便是汉帝做出决定之时。

而此时,一辆马车自午门而入,朝清和殿附近的宫殿而去,马车所停的那座宫殿,正是方才汉帝退朝后所去的偏殿。

马车上走下了三名老者,正是昔日三公。

三公匆匆走进殿内,汉帝早已等候多时,见他们进来,连忙迎了上去。

“老臣参见陛下。”三公弯腰而拜,异口同声道。

汉帝迈步虚扶三人,道:“快快免礼。”

“谢陛下。”

“陛下如此匆忙召见臣等三人,不知是有何事?”儒穆公问道。

墨穆公眉头轻皱,道:“今日乃武举面圣之日,陛下此时本应在清和殿才对。”

汉帝苦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将方才清和殿中发生之事详细告知三公。

“原来如此......”儒穆公道,“陈平倒是为陛下出了一道难题。”

法穆公则是颇为不悦,道:“清和殿上说出这些话,陈平何时变得如此不分轻重?”

儒穆公笑道:“恐是因为安陆平的性子,钦天监长久以来为六部带来了太多约束......”

“至于其余几人,倒只是因为陈平一番话,心中对张溪云有所顾忌,故而才会出言。”

汉帝听罢开口道:“可如今,朕却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张溪云此子,我也曾见过,性子倒是不错,似乎还与周玄在相处甚欢。”儒穆公回忆道。

墨穆公正色道:“其实陈平有句话说得倒是不错,此事究竟该如何去看,只在于陛下态度罢了,若陛下能相信张溪云,一切事情自然便迎刃而解。”

汉帝面色有几分迟疑,半晌才道:“可朕......”

“陛下因为陈平一番话,心中也起了几分担忧?”儒穆公笑问道。

“朕的心思瞒不过儒公,陈平一番话,令朕心生疑虑,实在令朕汗颜。”

“陛下不妨想想,若今日是张庸在朝堂之上,他会怎么做?”儒穆公道。

“若是老师......”

汉帝忽而笑道:“若是老师未离帝京,陈平恐怕连这番话都不敢说出。”

三公同时笑起,儒穆公接着道:“因为整个世间,都惧他张庸。”

“实则只要龙庭强盛,陈平所言便极难发生。”儒穆公似有感慨道,“陈平言及殷商,然殷商昔年由盛转衰,却绝非是因世间宗门共推大周而导致,却是殷商先衰,方有了宗门伐商之事,不过一切都已葬送在了中古断层之中......”

“而如今的世间,却又与昔年有所不同,昔年殷商开创龙庭之盛世,帝汤之后,商纣之前,殷商历代君主所思所想无不是将世间尽归王土,将方外宗门彻底取缔。”

“就算昔年的商纣王愿与宗门共治世间,然历代君主所造成的隔阂已无可消弭,身在方外宗门,只知晓殷商立世一日,宗门便会苦不堪言。qiuyelou”

“可如今的世间却与之相反,龙庭与宗门关系愈发紧密,更有自周之后,开龙庭、宗门共治天下之大气象。”

儒穆公缓缓而述,将一切拆开来说。

“想必这些话点到即止,陛下自可明了,老臣只再提醒陛下一句,可还记得钦天监最初的建立之因?”

汉帝一怔,道:“朕自然记得。”

“既如此,陛下又何须杞人忧天?”儒穆公笑道,“唯有南若安在,钦天监方能如以前一般,这不正是陛下不肯让南若安辞去监正之位的原因吗?”

“自中古断层后,世间诉命一脉断绝,只有零星支脉延续,直至如今,也只出了南若安这么一位诉命小成之人。”

“即便是安陆平,南若安有心传他传承,最终却反而误了安陆平修行......”

“然人力终有尽时,若有朝一日南若安坐化,再坐上监正之位的,无论是安陆平,抑或是张溪云,他们都挑不起钦天监真正的担子,那钦天监不如撤去,官员重属六部,禁丹交予刑部查......“

“说到底,昔年高宗所谓的监责六部,不过为了掩盖真相,自古以来,监责六部从来只是陛下一人之责,唯有陛下昏庸无能,方会让此成了世间百姓之责。”

......

帝京皇城九千余宫殿中,一方不起眼的偏殿之中走出一名身材修长的女子。

她薄纱轻覆面,指如削葱根,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她离开这座偏殿后,在帝京皇城中轻车熟路地绕着,直至走到另一座宫殿。

这座宫殿虽不及三殿,但比起先前的那座偏殿,可是气派不少。

此地并非只是一座宫殿,而是一方宫殿群,最外的大门上,赫然刻着“安宁宫”字样。

两名宫女见到这名女子,虽轻纱覆面,却依旧认出了她,先是一惊,继而回过神来,即刻行礼道:“见过清妤郡主。”

这名女子竟有着此等显赫身份,怪不得对皇城如此熟悉。

清妤郡主黛眉微皱,问道:”母亲可在宫中?”

“长公主如今正在殿中,不过先前曾嘱咐我等莫要前去打扰。”

清妤郡主轻点头,迈步走进宫中,道:“我自会与母亲解释。”

待她走后,两名宫女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清妤郡主都已一年未来过安宁宫了,今日怎么来的这般急?”

“不晓得,只听说郡主这些日子以来都在潜心修行,我只听人说过,郡主一年前便已是八卦圆满的修为,想来如今该是已成就仙身出关了罢。”

安宁宫中最大的一座殿前,清妤郡主站在门外,轻声道:“娘亲。”

宫殿内传来一道声音,温婉中带着一丝宠溺。

“清妤。”

宫殿门开启,一名美妇从中走出,虽穿着素色长裙,却也难掩身上雍容华贵的气质。

“快过来让娘亲看看。”她朝清妤郡主招手,眼神中尽是慈爱。

“你这孩子,怎么又将这面纱戴上了。”美妇假意责怪道,”都一年未见你了,快摘了面纱,让娘亲看看你。”

清妤郡主犹豫片刻,将薄纱摘下。

薄纱之下,是一张与眼前美妇有几分相似的绝美面庞。

“我们清妤是出落得愈发美了......”

她话音极轻,似有几分感慨,伸手顺着清妤郡主长发轻抚而下。

“如今甚至已成就了仙身......”她已看出清妤郡主的状态,“不过你刚履仙路,怎不先巩固修为,就急着回安宁宫来了?”

清妤郡主开口道:“本是要这般做的,可方才殿中的绝仙剑,忽然苏醒了一瞬间。”

她话音一落,便发觉自己母亲的手停住了动作,连脸上表情都似乎僵住了。

“清妤......”她话音中似乎还有几分颤意,“你说什么......?”

清妤郡主对自己母亲的反应感到一丝奇怪,但还是说道:”先前殿中的绝仙剑忽然苏醒了一瞬间,女儿怀疑是当年遗失的陷仙剑出现在了皇城之中,引起了双剑牵引。”

清妤之母像是愣住一般,不知可有听见这番话。

“娘亲,今日宫内可有什么事?或是可有宫外之人进宫?”

见自己母亲并未回话,却像是想着什么,清妤郡主轻疑道:“娘亲?”

长公主这才回过神来,朝清妤郡主一笑,笑意却似乎有几分勉强。

“宫内并无何事发生,不过今日是武举面圣之日,今朝武举前二十人都在清和殿面圣。”她心不在焉地答道。

清妤郡主听见此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原来是武举人吗......?”

而长公主此时望着自己的女儿,似乎望见了当年的自己。

望见了那个明眸皓齿的女子,也见到了那个白衣翩翩的少年。

“娘亲,女儿先赶去清和殿一趟,等会再回安宁宫见您。”

清妤郡主说罢,便转身离开。

长公主望着她的背影,喃喃开口。

“陷仙剑......”

“是那个孩子吗......?”

“天凡,你与她的孩儿,终究还是回到了这座皇城吗......?”

......

清和殿外,只见汉帝身边的小太监从清和殿中走出,众人神色一正。

半个时辰已过去,已到了再度进殿的时辰。

“诸臣进殿。”

小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龙庭众臣缓缓涌进清和殿内。

“武举人进殿。”

张溪云深吸口气,朝大殿走去。

方然在他身旁轻声道:“张兄放心,陛下定不是那等昏庸之辈。”

张溪云朝他点了点头,心中却依旧有几分忐忑。

大殿之内,群臣各列其位,龙椅之上却还无人。

直至武举人进殿后,汉帝方从后殿而出,坐在龙椅之上。

汉帝环视低下群臣,缓缓开口道:”方才吏部尚书陈平之疑,朕已有决断。”

殿内众臣闻言抬头,望向汉帝。

吏部尚书陈平再出其列,拜道:“那便请陛下圣裁。”

汉帝嘴角擒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道:“不急。”

他望向张溪云道:“一直都是朕与你们说,却忘了主角乃是他,不如众卿与朕一起,先听听今朝状元会怎么说。”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继而纷纷望向张溪云。

张溪云亦是怔住片刻,不过马上回过神来,他先前在殿外也想了很多,故此倒也有些话可以说。

他迈上前一步,拜道:“遵旨。”

汉帝叫他先说不过是临时起意,却没想到他答应的如此痛快,不免感到有趣,道:“那你便与众卿说说。”

张溪云转回身,面对龙庭百官。

“方才听吏部尚书陈大人所言,似已全然把我视作一名细作。”

张溪云缓缓开口,开口便已话中带刺,讽刺陈平方才一番话中的理所当然。

陈平面无表情回道:“我并未如此说过。”

张溪云笑道:“陈大人不过没有直说罢了。”

“诸位大人,方才陈大人所言的确有其道理。”

方然听见这话,心中一惊,张兄难不成要破罐子破摔不成!

然而张溪云话锋一转,接着道:“但若仔细去想,实则全错矣。”

陈平冷哼道:“哦?你倒是说说,我如何错?”

“陈大人之错,便错在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将此心加诸于陛下身上,加诸于偌大的龙庭之上!”

此话掷地有声,连高坐龙椅的汉帝都露出一丝笑意。

陈平眯眼冷望着他,道:“你话里话外,只在指责我是小人而已,恐怕也不大度罢?”

“非也,我这番话并非为了指责陈大人,只是想告诉诸位大人,龙庭统御五洲,不可以一人而度量之。”

“自高宗起,龙庭开始与宗门频繁接触,至如今而初成共掌世间之气象。”

“所谓共掌世间,亦是护佑世间。”

“汉龙庭初立时,正是龙庭强盛之时,宗门势弱,至高宗即位,更堪称盛世,然高宗为何不趁机吞并方外宗门,反而愿与宗门共掌世间?”

自五指山一役后,张溪云在天琼的四年间,于天琼藏书阁内看了不少史籍,他前世之时便极爱研究历史,故也不觉乏味,几乎将藏书阁内古籍尽数观遍。

他环视殿内众人,接着道:“因为高宗看见了殷商的失败!”

“方才陈大人曾言及宗门伐商,初听那番话,连我也觉得所言不错,但诸位可知,龙庭、宗门共治世间之想最先是由谁人提出?”

“正是如今在古籍记载之中劣迹累累的商纣帝最先提出的。”

殿内众臣神色各异,有知晓此事的人已然猜出了其意,不由点头。

“殷商的衰亡,不提被埋葬的中古断层,失败之因实非商纣帝之过,而是帝汤之后,商纣之前的历代殷商君主,妄图彻底覆灭宗门而导致经年累月的敌视。”

“将庙堂与江湖相连,殷商的历代君主选择了最狂妄自大的做法,而非共掌世间。”

龙椅之上,汉帝刘永心中颇感惊讶,甚至流露几分欣赏,无怪乎安陆平与离殃皆看中了张溪云,他如今这一番话,竟与方才儒穆公所言无甚差别。(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