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七十六章幸运的高干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高邑县和上艾县的消息便传到了韩成的手中。

高邑县城下,攻击并不是很激烈,袁绍军的韩猛和奋武军审配像是很有默契的攻守相抗,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而上艾县城下,却是另一番景象:袁绍军主将高干将一万人马分成三个部分,自己带领六千人马对上艾县进行正面主攻,文丑带领两千人马在左方佯攻策应;颜良也带领两千人马在右方佯攻策应。

彼此三人形成三角之势对上艾县发动最猛烈的攻击。一旦发现那方的守军不支,便立刻转助攻为主攻,攻上城池。

而县城中的黄忠却要三面都认真对敌,顿时手忙脚乱,疲惫不堪。

韩成见青龙营众将士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担心上艾县城下的战情,便下令全军启程,赶往上艾县救援。

......

正如张辽所料不差,当韩成收到两县消息的同时,上艾县城下,正在进行猛攻的高干也收到了灵寿县城下蒋奇战死的消息。

大骂一声:“竖子坏我大事,死不足惜!”

原来三角之势的进攻对上艾县城的守军伤害十分大,若蒋奇能在坚持一天,也许高干便能率领军队攻破上艾县,即使上艾县中有着武艺超凡的黄忠,面对成百上千的军队,也只有逃跑或者战死的份。

可是现在,灵寿县的危机已经解除,并且引来了韩成的骑兵。

高干收到消息后,内心十分着急并且紧张,只能当机立断,鸣金退兵。

连夜拔寨起营,回钜鹿郡后转路回魏郡邺城,并派人通知高邑县外的韩猛退军。

至于回邺城后面对袁绍的诘问,则都可以推给死去的蒋奇。

黄忠站在城头上,看见袁绍的大军趁着夜色缓缓退去,不知是否是计?也不敢贸然追击。

第二日清晨,黄忠便安排大量探马出城打探消息。

不出片刻,探马来报:袁绍军退的太过于匆忙,除了必要的兵器粮食外,营帐等杂物都未曾带走。

黄忠内心一阵疑惑,是己方的援军到了?还是袁绍出了什么事情?

想到昨日太守韩业曾经说过,将冀州的情况告诉了并州的韩成,黄忠觉得凭着己方青龙营的速度,到达的可能性比较大。

果不其然,不出半个时辰,韩成带领着青龙营的四千士兵,赶到了上艾县城下。

看到面色苍白的黄忠后,韩成顾不得其他,跑到黄忠跟前,说道:“师傅,你受苦了。”

黄忠见到自己的徒弟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关心自己,又怕徒弟难做。

只能一脸严肃地说道:“哪里有什么师傅?州牧说错话了。卑职不辱使命,守住了常山郡。”

韩成听着黄忠的话,明白黄忠话中的含义,便不再继续说话,只是眼中含着满满的泪水。

......

见高干果断的退走,韩成心中叹道:“这个高干能当机立断,是个人物。”

又听探马来报,高邑县外的袁绍军也退回了赵郡,便下令众将清点伤亡人数,并在上艾县军营中,探讨下一步的进攻方向。

上艾县奋武军营中,

审配身为军中主薄,率先起身对着韩成发言道:“禀告主公,本次袁绍军来袭,我方共伤亡五千三百多人,其中灵寿县战死两千五百余人;上艾县伤一千多人,战死一千多人,强弓营伤三百余人,战死一百余人;高邑县伤四百余人,战死一百余人。”

韩成看着这触目惊心的数据,内心大恨啊!

黄忠在上艾县抵抗袁绍军主力,伤亡损失不到两千五百余人;而赵孚在灵寿县就战死了两千五百余人。战死和伤亡,可不是一个概念。

但都是为了常山郡的存亡,只是赵孚的手段过于激烈一些,也不能全怪赵孚,毕竟自己也没有提前通知赵孚,自己会回来援助常山郡。

见众人都沉寂在伤亡的数据中,韩成说道:“众位莫要悲伤,伤亡已经发生,不如思考一下,对于现在的袁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赵孚听到韩成问话,一脸急色的说道:“我们有速度极快的青龙营,我觉的应该追上去。

袁绍上次杀了我们的前州牧,这次对我常山郡造成如此大的伤亡,正是到了我们新仇旧账一起算的时候了。”

待赵孚说完,韩成并未表态,审配站起身来,说道:

“我不同意赵孚校尉的想法,此番进攻我们的军队是袁绍的正规军队,非黄巾余孽等乌合之众。

进退有序,我军追上去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战果,万一不幸中了埋伏,对我们军极其不利。不如我军在常山郡养精蓄锐,恢复实力。”

张辽思索片刻,也站起身来,说道:“我也同意审主薄的看法。此时追上去,并不是明智之举。”

现在没发言的只剩下在军中威望最高的黄忠了,韩成便将目光看向黄忠。

黄忠说道:“我觉得也不能追击,但是就这样让袁绍军退去,我心有不甘。”

韩成觉得黄忠说的话,正中自己下怀。自己现在有着袁绍没有的且速度奇快的精锐骑兵—青龙营。

若此次占据如此大的优势,自己却因害怕而不出击,那么自己的雄心将会遭到致命的打击,还谈什么统一天下?

追击袁绍军也许不行,但是否可以换个思路呢。

韩成见众人都说完了,便下令道:

“袁绍都这么欺负我常山郡了,不给他回点礼,我觉得压不下这口气。

礼尚往来,我们也去袁绍的地方转上一转。

审配及刘虎带领常山郡剩余人马守护常山郡。

黄忠,张辽,随我出兵攻击袁绍军。

至于赵孚校尉,代县是我并州雁门郡和冀州常山郡之间的重要途径,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若其有失,我奋武军必付出极大的代价,你还是回去守卫代县吧。”

韩成觉得赵孚对袁绍的恨意太强,若赵孚跟随自己,可能会坏事,便将其打发回代县。

......

话说另一方面,高干率领剩余的袁绍军,一边往钜鹿郡方向退去,一边在退路上设下埋伏的,毕竟奋武军的骑兵速度太快了,随时可能追上自己。

若不设下点埋伏,等待自己大军的结果只有全军覆没。

可是,待高干率领的袁绍军到达赵郡及钜鹿郡的交界处,汇集到韩猛的袁绍军之时,也未见到奋武军的骑兵追来,高干心中大喜,“不管现在韩成的骑兵追不追来了,自己已经快要回到邺城了。已经是安全的了。”

高干便下令,全军休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启程返回邺城。

结果,高干的袁绍军刚刚休息到半个时辰的时候,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太行山内的黑山军重出太行山,攻破魏郡内黄县,阴安县,平思县三县之地,且直逼邺城而来。

一听到邺城有危险,高干也不顾的士兵休息了,率领大军,急速赶往邺城。

毕竟,高干及文丑颜良三人都是袁绍的亲信之人,袁绍在他们三人率军进攻常山郡的同时,也亲自去往中山郡,指挥与公孙瓒的战斗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邺城城内空虚,袁绍并不在邺城。

在邺城外三十里处,高干的袁绍军遇到了黑山军进攻魏郡的五鹿部、李大目部以及白绕部的三万余人。

双方展开一场血战,凭着袁绍军的精锐及文丑和颜良的勇猛,李大目及白绕被当场斩杀,只有五鹿带领残余的三千人马逃回太行山。

袁绍军俘虏了黑山军老幼两万余人,高干便急忙安排将士去中山郡向袁绍报喜。

在中山郡的袁绍收到高干大败黑山军的消息,压住内心中的疑惑,高兴地说道:“我的外甥高干也是英才一名,大败黑山军,保护了我们的家中众人。自今日起,任命高干为并州刺史。”

高干明明是退败之军,却阴差阳错的战胜了黑山军,得到了并州刺史的位置,内心高兴万分。

然喜极而泣,在袁绍和高干高兴的同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清河郡东武城被奋武军的骑兵攻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