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四十七章老百姓的希望

不到傍晚,情报营的人便带回了平城县县令于晓和武州县县令杨群的恶行。

平城县的县令于晓恶行最重,平时鱼肉百姓,作威作福;战时出卖百姓,着实可恶。而匈奴千夫长阿发达的对其说的话,更是成为了于晓的“催命符”。

韩成遂下令让情报营的人在雁门郡四县中公布了于晓的恶行,并且罢免了于晓的平城县县令,又命魏延带领两千青龙营为先锋,进驻平城县,防止于晓狗急跳墙,做出伤害百姓的事。

第二日清晨,当魏延带领两千青龙营将士浩浩荡荡的到达平城县时,却见城门大开。

县令于晓就没打算抵挡,带领一干官衙人等在城门口迎接魏延,并命人摆好酒席,准备好礼品,迎接魏延的到来。

和魏延说话间语气卑微至极,一口一个:“魏将军辛苦了。以后还请魏将军在主公面前多美言几句。”

于晓的做法让嫉恶如仇的魏延内心更加厌恶了,还没进城门,当众便说出了于晓的罪行,直接将他送入大牢,不到一个时辰,便在菜市口将于晓及其党羽斩首示众了。

中午时分,韩成带领着大军到达了平城县。因韩成手下文人稀少,故平城县县令由韩成自己任职,韩成便带着亲兵以及沮授直接来到了平城县的官衙。

说是官衙,不如说是府邸。此府占地三亩,前面是处理一县事务的地方—政事堂,后面则是以前县令于晓居住的地方,卧房,厨房,书房,柴房等房屋俱全。

韩成看着官衙内的装饰以及众多的下人仆役,对着沮授说道:“雁门郡百姓饭都吃不上,这个于晓却如此**,真是该杀。”说完此话,思考了一番,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长史也一起来住吧,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下人,我一个人也用不了。”

沮授说道:“既然主公诚意邀请,那么属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待沮授回道自己的卧房中,对着门口的下人说道:“你让魏延校尉来我书房一趟。”

中午时分,主公说道于晓该杀时,顿了一顿,估计是有所思考,看来自己要替主公点拨一下魏延了。

待魏延到来,沮授对着魏延说道:“是我私自叫你来的,有件事要和你说一下。我长话短说,你要好好听着。”

魏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好说道:“魏延聆听长史的教诲。”

沮授一脸正经的说道:“于晓身为县令,不为百姓出力,反而在外族入侵时出卖百姓,这样的县令,必须杀了才能平民愤。你做的很不错,看主公的表情很是满意。

但是于晓毕竟是一县县令,下次不要这么鲁莽的将其杀掉,要禀告主公,请主公定夺。”

魏延一身冷汗,感觉到了自己的莽撞,内心羞愧万分,对着沮授说道:“长史可否替我在主公面前美言几句,延定没齿难忘。”

沮授笑道:“魏校尉说的哪里话,主公没有责罚你,就是没有生气。我只是提醒魏校尉罢了。虽然魏校尉是主公的爱将,但有的时候,要注意分寸。”

魏延满怀感激的看着沮授,说道:“谢长史点拨之恩,延受教了。下次不会这样了。”

沮授嘴角再次挂起微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魏校尉来日定是一名将,流传千古啊。”

......

至于武州县县令杨群听到了于晓被杀的消息,心中恍然大悟,上表韩成历数自己的罪证,愿意捐献家财,并主动辞去县令之位,只求韩成饶过其性命。

韩成收到了杨郡的自述“数罪书”,心中郁闷之极:又多了不少活。杨群并无大错,只是平时贪墨了一点,又见杨群态度不错,故没收其家财,饶其一命。

这次被匈奴左王刘能掠夺的百姓共有八千多户人家,共有两万多的人口。这么多百姓可不是一个县城能安排了的,遂四县在韩成的命令下,暂时性的安置这些百姓。

把这些百姓留在雁门郡,对别人来说可是个难题,但是对于来自后世的韩成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原因呢?是见识,俗称“眼力见”。

这些百姓大部分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极其家属,平时将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交给世家大族,结果匈奴来了,世家大族直接不管他们,任由匈奴将他们掠走,他们的心中种下了被抛弃的种子。

韩成要做的便是浇一点水,让种子生根发芽,他们便不想再回到原来的地方了。

第一步,先将匈奴南下掠夺的财物还给百姓。有主之物,必须归还本人;无主之物,则充当军费。

第二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瓜分土地。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有了土地,农民便有了依靠,有了生活的希望。

雁门郡无主之地太多了,正好这两万多人口的补充,让雁门郡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

百姓们收到自己被匈奴掠夺的东西后,内心对太守韩成充满了感激。

又一日,四县的公告栏上便贴出了县令的消息:自今日起,雁门郡的百姓们将重新分配土地。

每个成年男子至少可分三亩地,女子分一亩半,老人和小孩也有一亩地。家中土地不够数量的百姓,则补足土地数量,土地只按人头分配土地。

时间是新年过后,统一分配。

这则消息突出的重点便是:只有雁门郡的百姓才能分得土地。

被匈奴掠夺来的百姓们,对这些土地更是眼红。若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土地有没有的还是两说来,既然雁门郡分土地了,谁还回去啊?

但是告示中又说雁门郡的百姓才能分得土地,只好选出几个代表,跑到县衙询问县令及韩成:我们这些人算不算是雁门郡的百姓?

得到的回复是:“只要在县衙登记了就算是雁门郡的百姓了。”

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放下了手中的事务,聚到县衙的登记处,准备登记自己和家人,成为雁门郡的百姓。

当大量的百姓聚集到县衙,韩成早已在县衙等候好,大声地喊道。

“各位相亲父老,我是雁门郡的新任太守韩成,告示上说的是真的,就是我韩成的意思。

你们只要登记了,就是雁门郡的百姓,就能分得到土地。现在距新年还有一个多月,你们不要着急,回去考虑一下再决定。”

一个壮年男子对着韩成喊道:“太守大人,有你这句话,我们这小老百姓就放心了。”

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你们还犹豫什么?这么好的事情哪里去找?这样的太守哪里去找?我不管你们了,太守大人,那里登记?我先登记下。

我叫王三树,家中有一名男子,一名女子,还有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

有了一个人带头,剩下的众人很快便将登记处挤的满满的,登陆着自己的信息,想让自己成为雁门郡的百姓。

韩成看着登记处满满的百姓,觉得自己疏忽了,只好再加了几个登记处。

当韩成爆出只要登记就能分得土地的消息,百姓们对韩成的感激之情变成了爱戴之情,韩成的分土地政策,实实在在的收服了这群百姓的心。

消息的传出,也坚定了百姓们在雁门郡生活的信念,原因有二,一是年后就可分得自己的土地了;二是这里有奋武军的守护,匈奴来了也不怕。有了这两条,肯定比回原来的地方强。

原来的地方,平时受压迫,战时被掠夺,谁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啊,但是在雁门郡就不同,这群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军队的守护,也就有了活着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