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七十二章泰山诸将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三百七十二章泰山诸将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辽在前面打下了一郡,韩成就要派兵在后面驻守一郡;张辽在前面打下了一州,韩成就要派兵在后面驻守一州。

如若不这样,张辽的大军就会变成没有后援的‘孤军’。

曹操只需安排一支人马截断张辽的退路,张辽的大军便会不攻自破,一切的努力和功劳,都会变成虚空泡影。

郭嘉也正是看准了这点,才会选择带兵北上历城县,截断张辽大军的退路的。

这种事情,在出兵之际,韩成等人便已经预测到了。

有句话说的很对:打地盘难,守地盘更难。

既然如此,韩成便让手下的第一猛将—赵云,带领数名将领,并率领三万大军,自青州南下,接管张辽所占领的地盘,成为张辽最强大的后援。

赵云大军这一次的南下之举,和以往的南下之举有所不同。

因为随军而行的谋士,不是一人,竟然是两人,李儒和司马懿都同时随军南下了。

对此,奋武军的众人十分不解:徐州之地有多么重要的东西,竟然能同时出动‘四大谋士’之二?

要知道,就连冀州那么重要的地方,也仅仅只有‘四大谋士’之一的沮授啊。

这事,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冀州之战,奋武军是以在邺城下围困曹操军为主要目的,既然不主动攻击曹操军,一个谋士沮授,便足以胜任。

而徐州之事,一个司马懿真的不够。

徐州之事,比较复杂,故而,才让韩成最为依仗的谋士—李儒出马。

当然,按照李儒和司马懿原来的计划,李儒是应该随张辽的大军出动的。但被韩成直接否决了。

韩成的原话是:“徐州之地,取不了都不要紧,过几年再取就是了。但绝对不能让重要的谋士以身犯险。

无论什么时候,谋士的命,永远比地盘重要!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地可取,一谋士难获啊!”

随张辽的大军而行,危险性太高了。无论是那个谋士跟随张辽的大军南下,韩成都不是很放心。

故而,李儒便和司马懿一起,跟随赵云的大军来了。

毕竟,相对来说,赵云的大军安全一些。

然而,当大军到达琅琊郡之后,便在开阳县暂时驻扎了下来。

一边甄选着俘虏,等待着前方张辽的战果;一边为李儒南下作掩护。

因为李儒,从这时开始,则已经跟着潘凤和一万五千骑兵大军一起,南下东海郡了。

......

整个徐州五郡,有三郡无曹操军的大量人马驻守。它们分别是彭城郡,下邳郡和东海郡。

彭城郡与下邳郡,靠近兖州与豫州。

若遇到战争,大军半日则可抵达,无需曹操军的大量人马驻扎防守,但东海郡是何原因呢?

徐州东海郡,地如其名,因为它的东面是东海而得名。

它的北面是琅琊郡,南面是广陵郡,西面是彭城郡,西南面是下邳郡。

虽然它这一郡之地中,无险要的地势可守。

但是,就凭它‘三通五达’这一点,就可以说是极佳的战略要地。为何曹操不在此郡安排一支人马呢?

原来,此郡存在一股强大的自保势力—臧霸等泰山诸将的军队。

臧霸,字宣高,兖州泰山郡华县人士。

东汉末年,各地黄巾起义在前;各地诸侯割地为王在后。天下动荡不堪,落草为寇的‘山大王’比比皆是。

臧霸,好像天生就是干这个料,落寇之后,很快就变成了泰山一带的‘带头大哥’,也就是江湖人称之为的‘扛把子’。

同时,臧霸的附近,还存在很多以臧霸马首是瞻的‘山大王们’,比如: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和孙康。

历史上,曾给他们一个美名—泰山诸将;又因为他们的活动范围在青徐二州之间,故而,又可以称他们为青徐豪霸。

霸,臧霸的霸!

在陶谦初任徐州牧之时,曾经和臧霸等人联合一起,剿灭了徐州的黄巾军。

故而,陶谦便给了臧霸一个骑都尉的职位,其余众人,也是各有封赏。可以说,从这一刻起,泰山诸将都成功的‘洗白上岸’了,成为了正面人物。

陶谦也正是因为自家精锐的丹阳兵和泰山诸将等人的势力,稳稳地压制着徐州的世家大族,让他们不敢妄动。

然而,陶谦的硬伤就是年龄太大了。

臧霸等泰山诸将还未有所作为,陶谦就先去世了。

徐州大族糜氏,陈氏等人,怎能被‘泰山贼寇’所压制呢?

故而,徐州世家们便立即将刚刚到达徐州的名人刘备拉了起来,并让其成为徐州牧,成功的压制住了臧霸等泰山诸将。

臧霸等泰山诸将一看,城里人太会玩了,我们乡下人跟不上节奏啊!还是回去吧。

是而,臧霸等泰山诸将又率领自己的手下们,回到了自己的根据地—那些‘美丽’的山头上。

当吕布偷袭刘备,占领徐州之时,臧霸等泰山诸将依然不动风声的蹲在山上看‘风景’。

没办法,不是不想下山,主要还是因为吕布的名声太臭了,不敢下山啊!

吕布成为了徐州牧之后,便出兵和曹操等人一起攻打在扬州称帝的袁术。

臧霸等泰山诸将一看,这还了得?

陶谦对我们泰山诸将还是很不错的,陶谦又和袁术是‘钢铁一样’的盟友,虽然陶谦死了,但情义还在啊!

换句话说,此时,能和我们泰山诸将达成共识的,也就只有扬州的袁术了,你们把他杀了,我们可怎么办啊?我们再找一个‘盟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是而,臧霸等泰山诸将碰了个头:“是时候,让敌人看看我们的‘技术’了。”

于是乎,臧霸等泰山诸将率军下山了,轻而易举的拿下了琅琊郡,给吕布一个大大的‘颜色’看了看。

吕布无奈,只能回军。

一年之后,袁术被曹操灭了,臧霸等泰山诸将的‘盟友’没有了。

为了自保,臧霸等泰山诸将便和吕布商量了一下:‘吕布大兄弟,以前都是我不好,冒犯你了。所谓不打不相识,我们和好吧。”

吕布也担心曹操起兵灭他,故而便同意了臧霸等泰山诸将的‘合作’请求。

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吧!

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即使是两只胳膊,也不行。

曹操在郭嘉等人的计谋之下,水淹下邳城,轻轻松松地拿下了徐州,斩杀了吕布。

臧霸等泰山诸将一看,我的个乖乖。‘城里人’都这么厉害吗?我还是回‘村里’吧,那里最安全。

可惜的是,这一次的‘城里人’,太厉害了!

臧霸等泰山诸将刚走到一半,便被曹操军的人马堵住了。

幸运的是,此时的曹操军人马,也不是十分的充足,和臧霸等泰山诸将的军队,也就是个半斤八两的水平。

故而,虽然是堵住了对方,但曹操无奈之下,还是采用了以谈为主的‘怀柔政策’。

“臧霸,你看看啊。现在的天下,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少了。你不能一直呆在山上啊。就算你不想要前程,你也要给手下的兄弟们一个前程啊!”

这叫断其根基,是谈判的一种手段。

“此时的北方,一共有三方势力:袁绍,韩成和我。

袁绍,你知道的,家大业大,最重出身。你这样的,去投奔他肯定不行,去了也就是个‘炮灰’的下场。

韩成,他的地盘在并州和幽州,你若投奔他,我和袁绍在第一时间内,就会先把你灭了。毕竟,谁也不放心身边有个‘定时炸弹’啊!

所以呢,你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唯才是举的我,曹操。”

这叫替别人‘瞎分析’,也是谈判的一种手段。

“你放心,我这个人的胸怀很宽广,只要你投奔了我,我就把徐州东海郡划给你,不派一个官吏,全部由你做主。”

这叫空手套白狼,也叫对天画大饼,是谈判中,最不要脸的那种手段。

臧霸等泰山诸将听后,曹操的这个建议不错啊。山上的‘风景’虽然很‘美丽’,但谁在山上谁知道啊。哪有那么舒服啊?我们还是下山吧。

是而,臧霸等泰山诸将便率领大军来到了徐州的东海郡。

可以说,曹操和臧霸等泰山诸将和谈的过程,就是一个“你认我做大哥,我教你梳中分”的过程。

事后,曹操果然信守承诺,并没有在徐州的东海郡留下一兵一卒。

一是为了达成和臧霸等泰山诸将的约定;二是因为兵力真的有点捉襟见肘;三是因为人口。

曹操打陶谦,屠徐州;曹操打吕布,杀徐州。徐州多‘抗揍’,也剩不下多少人了啊。

臧霸等泰山诸将,既能率军守卫东海郡,又能从山上,‘拖家带口’的带来大量的人口,增加东海郡的人口数,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臧霸等泰山诸将暂时独立的事,就让他独立呗。

等时机成熟,臧霸自然就会真心实意的归顺了。

这个时机,便是于禁率兵斩杀昌豨的时候。

......

李儒到达东海郡的目的,便是和臧霸等泰山诸将谈一谈:“我们和曹操军,我们打我们的,你们别掺和行吗?”

与此同时,曹操军的谈判使者—华歆,也一路乔装打扮,来到了东海郡,拜见臧霸。

臧霸一看,瞬间头大了。你们两面吧,我们泰山诸将都不能得罪。

你们一个一个的来吧,我应付完一个,在应付下一个,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你们一起来吧,我可怎么办啊?把我劈成两半?

是而,臧霸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既然你们同时来了,我又不能把自己劈开。与其暗中左右为难,不如把事情摆在明面之上。我花点钱,设个宴会,你们一起来参加。谁说的有道理,我听谁的。”

当李儒收到臧霸的通知后,微微一笑,称赞道:“嘿嘿,这个泰山寇,肚子里还有点东西。不错不错!”

当华歆收到臧霸的通知后,面色大变,在心中暗道:“奋武军也来了,这事就不好办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